学术投稿

2017年某院出院患者再入院病例的统计分析

王妍珂

关键词:出院患者, 再入院, 单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某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 d内同病种再入院的现状及其原因.方法:将某医院2017年出院31 d内再入院患者的相关信息数据导入至Excel 2010中,经整理、统计后筛查出18种住院重点疾病31d内患者因同病种再住院的例数,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出院至再入院的平均间隔天数为(13.63±2.30)d,且0~15 d内再住院率为58.04%,高于16~31 d的41.96%;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前次住院是否治愈、病种与31 d内出院再入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重视中老年疾病、重症疾病、慢性病的临床防治研究工作,尽量减少31d内重复住院率,以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医院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白血病患者家属不同时期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的分析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家属和其他血液病患者50例但非恶心肿瘤性质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白血病患者家属为观察组,其他血液病患者家属为对照组.测评内容为刚住院时、住院1周、住院1个月、住院3个月和住院6个月时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的家属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有很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需要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方法:在临床七年制医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过程中,分组(班)分别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通过期未考试及问卷调查形式对比评价多元化教学模式效果.结果:多元化教学实验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外科学总论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具有较明显优势,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汤铜;郑璐;张磊;史加宁;李佳;盛守琴;何源沁;胡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3±6.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闻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0例,以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大于2%为临界值分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3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非升高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的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结果: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与非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相比: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作为判断AECOPD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临床上值得被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孝谦;张鹏;齐保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017年某院出院患者再入院病例的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2017年某医院住院患者出院31 d内同病种再入院的现状及其原因.方法:将某医院2017年出院31 d内再入院患者的相关信息数据导入至Excel 2010中,经整理、统计后筛查出18种住院重点疾病31d内患者因同病种再住院的例数,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出院至再入院的平均间隔天数为(13.63±2.30)d,且0~15 d内再住院率为58.04%,高于16~31 d的41.96%;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前次住院是否治愈、病种与31 d内出院再入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重视中老年疾病、重症疾病、慢性病的临床防治研究工作,尽量减少31d内重复住院率,以使医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医院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妍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双因素理论在稳定医院人才队伍中的应用

    探讨双因素理论在稳定医院人才队伍中的应用.该文总结分析了医院人才流失的原因和现状,并根据双因素理论,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认为把双因素理论应用于医院人才队伍的管理,有利于稳定人才队伍,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宋忠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种实验室检测指标在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痰液涂片镜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等四项检测对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97例结核患者及27例非结核患者分别进行液涂片镜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等检测.结果:除血沉外,结核患者液涂片镜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患者(P值均<0 05),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检出阳性率在涂阴、涂阳结核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结核病检测敏感性:T-SPOT.TB>血沉>血清结核抗体>痰涂片,检测特异性:痰涂片>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血沉,T-SPOT.TB检测联合多种实验室方法检测结核,能有效提高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陈继梅;李坤宝;李雪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针对性护理对牙髓炎根管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牙髓炎患者在根管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产生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的对象为120例牙髓炎根治患者,根据挂号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60例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不同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100.0%)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6.7%)高(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100.0%)比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83.3%)高(P<0.05).结论:牙髓炎患者采取根管治疗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塞预防前置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医院就诊的60例前置胎盘孕妇,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接受预防性腹主动脉球囊阻塞术后行剖宫产,B组为直接行子宫剖宫产术,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ICU监护天数、住院天数、新生儿Apgar以及子宫切除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ICU监护天数、住院天数方面;A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球囊剖宫产术中无子宫切除病例,而B组有2例因出血无法控制均行全子宫切除术,有1例因出血无法控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阻塞术,剖宫产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

    作者:余金妹;徐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102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产妇的中重度疼痛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院前1天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抑郁心理和身体疼痛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情绪大大改善,母乳的喂养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满意程度也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标准化病人教学对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综述)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护生的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是也有其局限性.该文对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对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护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刘爱华;姚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造影诊断及相关探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淤滞症的X线表现及结合文献复习其相关知识.方法:分析医院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淤滞症患者,18例行钡餐造影,4例行碘水造影.结果:22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典型,均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已明确诊断.结论:X线造影检查可作为十二指肠淤滞症诊断的依据.

    作者:张泽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观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2例剖宫产分娩孕妇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选采用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文中提出的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彦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

    目的:对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及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高压氧及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要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鑫鑫;季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留置胃管舒适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患者留置胃管舒适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消化科90例行上消化道ESD术患者留置胃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置管期间有94.5%患者出现不舒适,以中度不适(82.2%)为主;食管ESD术发生置管不舒适比例比胃ESD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不适症状在第2日和第3日出现多,常见是咽喉疼痛,发生率高达77.8%,其次是咳嗽、咳痰和口咽干燥.结论:ESD术后留置胃管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给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带来痛苦,应重视并提高术后留置胃管舒适度.

    作者:高玉霞;江秋霞;王玉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体会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某医院进行治疗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观察组患者给予克唑替尼,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所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6.880个月,95%CI为5.428~8.33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数为9.257个月,95%CI为8.118~10.39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陈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氧驱动)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雾化(氧驱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FEV1、V/Q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宏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淮南市某县2014-2016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某县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某县2014-2016年登记肺结核患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1758例患者,男女比3.74:1,农民90.0%,60岁以上人群60.3%.各月均有病例发生,2月和10月多,12月少.涂阳肺结核21.8%,初治肺结核82.2%,复治17.8%.患者主要来源为因症就诊(55.6%)、追踪(24.3%).症状出现到首诊平均(68.14±35.32)天,其中>2周63.9%;首诊到确诊平均(10.141±0.55)天,其中>2周0.6%.结论:某县肺结核防控存在不足,复治涂阳较多,就诊延误率较高,男性、农民和老年人是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控.

    作者:张家伍;孟令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孕早期BMI与转氨酶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BMI与转氨酶异常的相关性,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某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建孕产妇保健手册的558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抽取转氨酶升高的孕妇100名,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10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检验的方法分析孕早期转氨酶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早期BMI与转氨酶异常呈正相关,随着BMI的升高,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升高(x2=6.308,P=0.012).结论:加强孕前及孕早期宣教,控制孕前和孕早期体重,对降低孕早期转氨酶异常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银玲;李娟;杨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学习型医院建设探讨——以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学习型医院建设是顺应新医改中“以人为本”的有关要求的举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型医院建设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的改善、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提高、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密切相关.该文以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学习型医院建设实践为例,分析了学习型医院建设的意义和举措,探索如何将学习型医院建设落到实处.

    作者:张力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