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起胜;龚宗跃;邹艳;徐筱红;刘怀;曹寅生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各种血小板参数指标,探讨血小板计数增多与疾病的关系,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研究组100例血小板增多的肺癌患者和对照组98例血小板正常的肺癌患者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含铂类化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之间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数的比值(t=9.958,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t=4.271,P< 0.05)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LT数量的增多与肺癌患者的临床临床分期(P<0.05)、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P<0.05)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P<0.05)相关;PLT增多的肺癌患者化疗效果明显低于不增多的肺癌患者(x2=17.944,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以及相关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可用于对肺癌患者疾病发展的监测和含铂类化疗效果的辅助评估.
作者:武涛;王承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方法:在临床七年制医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过程中,分组(班)分别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通过期未考试及问卷调查形式对比评价多元化教学模式效果.结果:多元化教学实验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外科学总论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具有较明显优势,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汤铜;郑璐;张磊;史加宁;李佳;盛守琴;何源沁;胡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50例,以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大于2%为临界值分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3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非升高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的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结果: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与非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组相比:住院时间、出院时FEV1变化和半年内再次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以作为判断AECOPD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在临床上值得被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孝谦;张鹏;齐保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该文综合阐述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的教学实施、优势、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几方面,认为PBL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受益.并提出应不断探索佳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能胜任临床的肿瘤科医生.
作者:赵福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痉挛型脑瘫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价值.方法:选取某医院初次住院诊断为痉挛型脑瘫的33例患儿为研究组,与之年龄配对的33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颅MRI平扫和DTI检查,测量弥散各向异性(FA),研究组在我院行综合康复治疗一年后复查上述两项检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髓鞘发育存在一定规律,前者各部位FA值低于后者.研究组治疗后FA值较治疗前有增长.除了胼胝体膝部其余部位低年龄组FA值增长幅度大于高年龄组.结论:DTI能客观反应婴幼儿白质纤维束发育情况及髓鞘化规律,动态监测FA值为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王萍;童光磊;周陶成;李红;曹鸿垚;马其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析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某院分娩后出院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指导,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后访视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1个月、3个月和5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母乳喂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可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同时可提高产妇后续母乳喂养率,延长了母乳的喂养时间.
作者:张红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以及MR对于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患者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患者均在受伤后1周内行CT以及MR检查.结果:CT图像显示43例患者中有30例骨折,撕脱性小碎骨片4例,9例未见异常,阳性率79.1%;MRI则显示43例患者中有30例骨折(其中13例合并骨挫伤),撕脱性骨折1例,5例骨挫伤,7例未见异常,阳性率83.7%;二者结合,阳性率93%.MRI对于发现急性踝关节骨挫伤的敏感性高于CT,而CT尤其是三维图像对于小碎骨片的显示优于MRI.结论:CT及MRI联合应用明显提高踝关节外伤患者骨质损伤的检出率,更加全面的了解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的信息,从而使患者得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汪欣;季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的方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一共1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的方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随后对上述的患者进行为期1~12个月的随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在完成随访后,发现上述患者中共计有9例患者显效,5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结论: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手术的方式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创伤小,而且并发症少,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大的患者.
作者:董晓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行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术的患者共70例,随访术后第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并与术前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观察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结果: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手术并发症率低.超声心动图的数据分析显示,手术后第1周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有明显缩小(P<0.05).而在术后更长时间的随访中,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手术后未见明显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在手术后1周没有明显的改变,在术后1周~6个月之间明显扩大(P< 0.05).结论:在随访中,患者术后左心功能恢复良好,左心结构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沈诚;葛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32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161)和对照组(n=163),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程、产后出血率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妇三个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可以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和产程顺利进展,降低产后出血率并提高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应用.
作者:张洁;张小伟;安丽勤;马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08例.结果:108例(100%)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90 min,结石清除率分别为:输尿管上段结石100%,肾盏或肾盂结石95%,部分鹿角形肾结石(联合ESWL)71.4%,无胸膜损伤、结肠穿孔、输尿管穿孔、大出血、感染性休克、失肾、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包括部分鹿角形肾结石在内的上尿路结石可获得较高的结石取净率,手术安全性高,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国华;章钟;阳王磊;王刚;徐启鹏;汪锡兴;江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接受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单孔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护理干预,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郑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疾病良恶性钙化的特点以及与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98例,按照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n=31)和良性组(n=67),并按照BI-RADS进行分级,分析乳腺钙化的数量、分布、形态以及伴随征象在不同BI-RADS级别中表现.结果:乳腺钙化的不同数量、分布、形态以及伴随征象在不同的BI-RADS等级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中乳腺钙化的不同特点和BI-RADS分级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乳腺钙化的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疗方案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含笑;胡茂能;曾敏;周丽芬;刘亚;孙道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方法:选择雀斑患者198例,采用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面部不同部位的雀斑,3个月治疗一次,治疗两次.结果:198例患者中痊愈148例,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其中色素沉淀发生10例,色素沉淀发生率5%.结论:APT570 nm强脉冲光联合ND-YAG532 nm激光治疗雀斑,安全快捷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永江;郑晓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类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及胃癌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黏膜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胃黏膜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患者胃黏膜细胞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轻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各组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可见线粒体发生肿胀、基质变淡、固缩、空泡变性,线粒体嵴断裂与排列紊乱等退变表现,且线粒体数量减少及空泡变性发生率在浅表性胃炎组、轻中度异型增生组、重度异型增生及胃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Hp感染、萎缩、肠化等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退变程度增加.结论: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化中的重要发展机制.
作者:刘瑞瑞;殷实;丁西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中实施分段考核在消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39名大专实习护生做为研究对象,应用分段考核的方法,与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36名大专实习护生采取集中考核模式比较,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成绩及实验组护生对分段考核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和技能操作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实习护生中89.7%认为分段考核可以减轻心理压力,92.3%护生认为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及时补缺补差,84.5%护生认为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82.1%护生认为可以增强学习效率,71.8%护生认为可以增加学习兴趣.结论:实行分段考核后,护生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实践能力,增加了学习兴趣和效率,缓解了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消化科带教效果.
作者:冯银平;朱其华;朱锐锐;梁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22例受试者者,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高血压组(62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的测量,同时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得到骨矿含量、骨密度及T值、Z值.结果:在纠正年龄、体重、身高、BMI、腰围、臀围等影响后,收缩压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舒张压与骨密度无关.结论:收缩压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舒张压与骨密度无关,考虑控制血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作者:洪小瑜;张帆;彭卫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102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产妇的中重度疼痛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院前1天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抑郁心理和身体疼痛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情绪大大改善,母乳的喂养成功率也得到了提高,满意程度也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以随机法将患者设置为A组(n=30)和B组(n=30),A组患者采取序贯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标准四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比较,A组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B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比较,A组(90.0%)明显高于B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的腹泻、便秘、口苦、乏力发生率为13.3%,与B组的10.0%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较标准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更高、Hp清除率更高,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7),对照组应用埃索美拉唑,联合组联合应用莫沙必利与埃索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p阳性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但对Hp感染无明显效果.
作者:杨雅萌;谢思欣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