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叶显俊;李红苗;刘潇
目的:探讨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急性困难气道患者135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组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和静脉推注咪达唑仑予以麻醉.对插管前、插后1min、10min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和末梢灌注指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后1min和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和末梢灌注指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麻醉中能够提升镇静效果和末梢灌注.
作者:张莉;王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3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黄芪颗粒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优于对照组的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桂贤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血站为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但是其在提供采血、供血服务的过程中所开展的血液、检验、制备、运输等均涉及到劳动力价值成本、物料消耗成本.因此,血站在发展过程中须将社会效益的实现发生在首位,同时加强成本管理工作,通过成本核算促进血站配置资源、节约成本、绩效分配等的合理性得到不断提升.该文主要探讨血站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具体构建措施,旨在为血站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刘凯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电话随访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常规进行脑血管病健康宣教;研究组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内容并宣教,出院后1年内每月1次进行电话随访教育,并及时电话答疑解惑.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电话随访有效答卷为78份,其中研究组38份,对照组40份,随访成功率为92.9%,研究组出院后1年二级预防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内不良事件(脑卒中复发、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教育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从而可以降低患者脑卒中复发和死亡的风险.
作者:管文娟;孙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改革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教学成效,培养实用型临床护理人才.方法:比较传统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和典型案例引导的自我导向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自我导向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实验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能力.结论:自我导向学习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教学成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小丽;李远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案例式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某医院普外科实习的80名同学,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名)及对照组(40名),观察组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使用同一试卷对两组实习生同时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分为(88.64±12.46)分,对照组的平均分为(82.24±8.51)分,观察组的成绩要高于对照组的成绩,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2%,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实习生的教学中使用案例式学习法效果显著,案例式教学法可以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异常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收治的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共256例,对研究对象的血样开展IgG抗-A(B)效价检测.结果:入选的对象中,有182例研究对象的血清效价≥64,异常检出率为71.09%;随着年龄的加大,妊娠次数的增多,血清中IgG抗-A(B)效价异常率不断升高.结论:对产前保健孕妇开展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并对探查到的异常情况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得以有效减少.
作者:钱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某医院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胸腔镜下房间隔修补手术11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安全护送.结果:手术护理配合顺利,患者术后恢复好,均顺利出院.结论:熟悉胸腔镜手术配合的步骤和特点,全面的评估、充分的准备、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刘迎春;周子娟;杨娟娟;马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细胞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的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病理、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并随访具体临床病例.结果:该组病例细胞形态学:圆形及卵圆形上皮状细胞为散在单个、巢团状、条索状排列,瘤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大可见大核仁,细胞质及间质散在色素沉积.免疫表型见HMB45、S100、MelanA表达,多数病例有手术病史,1例患者随访3个月后失访;3例患者死亡.结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为高度恶性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傲;陈柯;王琦;何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骨骨折伴血胸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肋骨骨折伴血胸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血府逐瘀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包括治疗有效率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TT进行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FIB、D-D进行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肋骨骨折伴血胸的治疗,采用血府逐瘀汤能够获得显著疗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春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EVLT)的临床疗效.方法:取实验犬右后肢静脉(6条)行腔内激光照射,对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犬后肢静脉在激光照射后的12周,其静脉管腔完全闭塞,形成纤维组织增生.该组患者下肢浅静脉曲张消失,5例患肢存在的溃疡14~30天全部愈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5个月均无复发.结论:EVLT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作者:胡开兵;李龙;刘咸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近几年来,财政预算内项目建设已经成为各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基建工程项目合法合规,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医院必须要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该文总结某院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分析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关键控制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时业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6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治疗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因发现颈部包块来医院就诊,通过术中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予以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术后1年随访,发现2例单侧颈部复发,占患者总数的12.5%,均未见骨、肝、肺等组织器官及远端转移.结论: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较为少见、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也较高.主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牛正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骨科收治60例骨科创伤及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配合系统的临床护理,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6~12个月不等的随访观察,其中,57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且未见肌腱骨骼外露表现,创面细菌培养结果证实创面良好恢复且为阴性,另外3例患者骨外露面积相对较大,且严重感染影响肉芽的生长和修复.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在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某医院普外科的实习生有108名,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以及PBL教学法进行指导教学,实习期满后利用多种检测手段检测他们对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对照组的考核平均成绩为(69.11±7.13)分,观察组的平均成绩为(81.26±10.09)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也相对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大规模推广.
作者:王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方法.方法:根据ICU病区的布局,将一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实验组,二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对照组.实验组病床使用床头抬高角度仪,对照组采用目测法.由白班、小夜、大夜三个班次不定时检查一次床头抬高角度,1周后比较两组护士床头抬高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护士对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为95.7%,对照组为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床头角度仪能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
作者:戈亚运;姚秀英;黄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高职高专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是培养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渠道.为适应卫生改革发展要求,大力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该文总结分析某医学专科学校实践经验,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手段、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讨.
作者:纪艳;朱霖;朱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小儿白血病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后对其腰穿和骨穿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小儿白血病患者共9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将两组依从性、疼痛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的疼痛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小儿白血病患者的腰穿和骨穿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依从性,缓解患儿痛苦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南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使用沟通方法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进行体检静脉采血的人群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研究组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与研究者进行沟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体检之后的满意程度以及两组检查者晕针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程度(96.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75.00%),研究组的晕针人数以及紧张、恐惧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静脉采血时使用沟通方法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体检人群使用沟通方法进行护理增加了体检人群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邱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病例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在麻醉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某校麻醉学专业本科2011级学生进入麻醉科实习过程中施行不同教学方法.6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组(P组)和PLB联合病例模拟系统组(C组),每组30人,对P组学生施行PBL教学方法,C组学生施行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能力考核、病例分析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包括教学方法对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影响.结果:C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高于P组(P<0.05),病例分析成绩高于P组(P<0.05),学习兴趣更高,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及沟通能力更强(P<0.05).结论:病例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法可促进麻醉实习学生更好掌握麻醉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作者:李娟;康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