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例模拟系统结合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李娟;康芳

关键词:麻醉, PBL教学, 模拟
摘要:目的:探讨病例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在麻醉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某校麻醉学专业本科2011级学生进入麻醉科实习过程中施行不同教学方法.6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组(P组)和PLB联合病例模拟系统组(C组),每组30人,对P组学生施行PBL教学方法,C组学生施行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能力考核、病例分析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包括教学方法对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影响.结果:C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高于P组(P<0.05),病例分析成绩高于P组(P<0.05),学习兴趣更高,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及沟通能力更强(P<0.05).结论:病例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法可促进麻醉实习学生更好掌握麻醉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率中的应用

    目的:在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中,运用品质管理圈(QCC)途径,以提高患肢功能锻炼的恢复率.方法:10名成员组成QCC小组,首先通过分析找出阻碍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要因;并通过小组协作针对要因采取新的护理策略.选择19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测试新策略的有效性.患肢的功能将在术后第1、2、3个月末由两个校准官和审查员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肢功能的恢复率在第1、2、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的途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能显著提高恢复率.

    作者:裴小红;江琳;储妍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性护理防控措施在预防MICU非计划拔管中的体会

    目的:分析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原因,探讨实施综合性护理防控措施的对策和应用效果.方法:MICU护理组于2016年建立非计划拔管防控小组,对既往两个年度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防控对策,并给予综合性防控措施并观察防控效果.结果:将采取防控措施前后的患者认知度、护理质量评分、患者舒适度指数、非计划拔管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ICU接受治疗并行管道留置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防控措施,能显著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MICU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有效的提升.

    作者:周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在垂体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在在垂体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11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术前宣教;实验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宣教,并运用回馈法.结果:实验组对围术期知识掌握率、张口呼吸适应性训练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的自觉不适症状明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使用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提高术前张口呼吸适应性训练的依从性和准确率,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张骆骆;张晓红;吴明琴;张燕红;刘国萍;蒋紫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收治疗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6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67.65%,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1.18%(P<0.05);关于护理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病症不确定感评分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既能使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改善,而且还能使其护理满意度提升,加快患者病症康复.

    作者:郭志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比较喹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9月-2016年3月接收精神分裂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氯丙嗪治疗,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符号编码、连线测验、语义流畅、持续操作、数字序列、空间广度、情绪管理方面分值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分裂症患者借助喹硫平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其相关机制仍需深入探讨.

    作者:王妮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病例模拟系统结合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例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在麻醉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某校麻醉学专业本科2011级学生进入麻醉科实习过程中施行不同教学方法.6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组(P组)和PLB联合病例模拟系统组(C组),每组30人,对P组学生施行PBL教学方法,C组学生施行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能力考核、病例分析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包括教学方法对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影响.结果:C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高于P组(P<0.05),病例分析成绩高于P组(P<0.05),学习兴趣更高,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及沟通能力更强(P<0.05).结论:病例模拟系统联合PBL教学法可促进麻醉实习学生更好掌握麻醉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作者:李娟;康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的84例AL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MTX浓度和四氢叶酸钙(CF)总需要量,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0h和20h的MTX血清浓度及骨髓抑制、肝功肾功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44hMTX浓度、CF需要量以及消化道症状和口腔溃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MTX血清浓度、CF解救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云;许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配合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6例胸腹腔镜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配合,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配合措施.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器械护士器械传递措施、器械准备不足以及器械使用方法错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巡回护士离开手术室次数以及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配合措施可促进胸腹腔镜治疗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康复,减少护士在工作中的失误.

    作者:常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过手术证实为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并结合其实验室检查,将超声与增强CT的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方法对肝内胆管癌的检出率及病理诊断符合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36例患者中,超声检查发现病灶42个,增强CT发现病灶45个,手术中发现病灶46个,超声与增强CT对于肝内胆管癌的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增强CT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优于超声.结论:超声对于肝内胆管癌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林;叶显俊;李红苗;刘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经心理护理干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并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ABO血型不合的夫妇产前抗体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异常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选取收治的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共256例,对研究对象的血样开展IgG抗-A(B)效价检测.结果:入选的对象中,有182例研究对象的血清效价≥64,异常检出率为71.09%;随着年龄的加大,妊娠次数的增多,血清中IgG抗-A(B)效价异常率不断升高.结论:对产前保健孕妇开展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并对探查到的异常情况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得以有效减少.

    作者:钱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鼻内镜下颅底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加强宣教,完善术前检查,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加强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手术全切32例,术后病理示:嗅神经母细胞瘤13例,神经鞘瘤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4例,脑膜瘤3例,垂体瘤5例,手术后症状均有所改善,出现1例脑脊液鼻漏,给予处理后自愈.结论:内镜下经鼻颅内外联合入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芳;王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3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黄芪颗粒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优于对照组的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桂贤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试论全过程审计在医院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财政预算内项目建设已经成为各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基建工程项目合法合规,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医院必须要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该文总结某院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分析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的关键控制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时业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沟通方法运用于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中的效果及体会

    目的:探讨体检静脉采血护理使用沟通方法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进行体检静脉采血的人群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研究组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与研究者进行沟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体检之后的满意程度以及两组检查者晕针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程度(96.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程度(75.00%),研究组的晕针人数以及紧张、恐惧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静脉采血时使用沟通方法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体检人群使用沟通方法进行护理增加了体检人群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邱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床头角度仪在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准确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方法.方法:根据ICU病区的布局,将一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实验组,二病区的10张床位设为对照组.实验组病床使用床头抬高角度仪,对照组采用目测法.由白班、小夜、大夜三个班次不定时检查一次床头抬高角度,1周后比较两组护士床头抬高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护士对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为95.7%,对照组为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床头角度仪能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率.

    作者:戈亚运;姚秀英;黄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数字随机原则将80例急性胸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因为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让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朱婷婷;许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某医院普外科的实习生有108名,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以及PBL教学法进行指导教学,实习期满后利用多种检测手段检测他们对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对照组的考核平均成绩为(69.11±7.13)分,观察组的平均成绩为(81.26±10.09)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也相对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大规模推广.

    作者:王文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六安市人民医院两个项目同获中国药学会首批重点项目立项

    日前,从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上获悉,六安市人民医院申报的两个科研项目均获中国药学会科技传播创新工程2017年首批重点项目立项.

    作者:院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曲安奈德对老年白内障术后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葡萄膜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曲安奈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曲安奈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房注射2mg曲安奈德,比较两组患者佳矫正视力和炎症因子变化.结果:两组术后1、8、24、28周视力均逐渐提高,且同一时间内曲安奈德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曲安奈德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前房注射曲安奈德对抑制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显著,抗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萍;李俊莲;郭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