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汝彤;银萍
目的:研究荧光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在诊断结核病中的灵敏度与阳性率。方法:收集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对抗酸染色法及荧光染色法检测痰液中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荧光染色法检测±~4+为35例,阳性率(35.0%)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4+为20例,阳性率(20.0%)。结论:荧光染色法操作简便快捷,低倍物镜观察,阳性检测率高,有效减少漏检误检,适合在肺结核病诊断中运用。
作者:陈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主要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过程中护理方法。方法:针对某医院18例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根据抽取法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术后护理,对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优质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常规组满意率63%要明显低于优质组满意率100%,同时优质组并发症9.0%低于常规组63.0%(P<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为心脏的辅助装置,对于患者在术后的护理和观察,具有积极的价值。
作者:蔡长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65例),分别给予内科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德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提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该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从培养护生以人为本思想、理解人体结构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联系临床护理知识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为切入点,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方琼;刘梅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妇科手术前两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寻求一种比较安全、更有效的肠道清洁方法。方法:将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对照组采用常规肥皂水清洁灌肠。比较两组肠道准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清洁肠道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适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
作者:谢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阻滞下子宫全切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取得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接受硬膜外阻滞下子宫全切术患者144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硬膜外阻滞下子宫全切术中给予患者舒芬太尼具有较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可使患者手术中疼痛明显减轻,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并且该药物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有着较高安全性。
作者:韦永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某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干预组(25例),分别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6MWT水平、MLHF-Q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6MWT水平和MLHF-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缓解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作者:李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入艾司洛尔组(A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符合拔管条件后A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5mg/kg,N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用药后2min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术前(T1)、给药前(T2)、给药后(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1min(T5)、拔管后5min(T6)、拔管后10min(T7)共7个时间点HR、MAP、RPP。于T1、T4、T6时点采集外周血标本5mL,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各时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放免法测定皮质醇(Cor)浓度。结果:T3~T7时N组HR、MAP、RPP明显高于T1时和A组(P<0.05)。T4、T6时N组E、NE、Cor明显高于T1时和A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手术围拔管期应用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预防拔管所致心血管反应,同时能抑制应激反应,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更为有益。
作者:黄庆先;王鹏;林红;李庆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使患者能够得到更为安全、优质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与防范能力,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以降低发生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概率。该文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护理风险的因素判断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
作者:刘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中老年重症脑卒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某医院就诊的重症脑卒中患者共8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实验组(41例)患者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之上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之后,实验组患者的SOD活性与MDA水平分别为(8.7±3.3)umol/L、(5.4±1.7)umol/L,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5.3±3.8)umol/L、(10.4±2.6)u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中老年重症脑卒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SOD活性与MDA水平,值得临床医生大力推广。
作者:彭安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接受减重外科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该文对1例重度肥胖患者行减重手术的围手术期个案护理进行探讨,心理护理、协助完成术前检查、胃肠道准备、皮肤准备、呼吸道管理、并发症观察及饮食和运动的指导等。
作者:王小英;周艳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现代医院管理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探索和正确的处理好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要求。将思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医院精神与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就能形成一股凝聚力,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廖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搞好实验诊断学教学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师的必备环节。该文总结分析实验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诸如实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比喻教学法以及试题教学法等,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蒙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中的作用,为实现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目标,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尝试。
作者:陈礼文;盛守琴;周强;管世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化疗性静脉炎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建立有效和满意的化疗性静脉炎实验用动物模型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提供理论支持,文章就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刘东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胰腺炎病人饮食知晓率的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胰腺炎病人饮食知晓率”为主题,对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比较品管圈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后,胰腺炎病人饮食知晓率由活动前的20%提高至76%,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胰腺炎病人饮食知晓率,促进其机体康复,而且还提高了科室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护士综合素质,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吴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床中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以及预防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发生提供更加切实的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2月进入医院的乳腺肿瘤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淋巴水肿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总发生率5例(18.52%)明显高于实验组1例(3.70%),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自感症状,其中两组在肿胀、绷紧、沉重、麻木这四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29.63%)明显低于实验组满意度(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改善,发现能够有效患者乳腺肿瘤的自感症状,控制淋巴水肿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韩嘉嘉;蔡洁;龙莎莎;孙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孕栓以及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穿刺引产法终止13~18周妊娠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3~18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24例,B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孕栓组)41例,C组(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35例。结果:宫缩发动时间、终止妊娠成功时间、产时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B组显著低于A、C两组(P<0.05)。完全流产率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不全流产率、清宫率、再次清宫率、感染率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孕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终止13~18周妊娠方法。
作者:孙静波;朱凤琴;吕发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导致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及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导管射频消融术正逐渐成为房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术后复发率高。上述问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房颤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制定优化的房颤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关于炎症和房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对心房重构的影响。
作者:许键;何燕;罗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腹股沟疝的超声表现及超声对腹股沟疝的诊断和分型价值。方法:收集116例经医院普外科手术确诊的腹股沟疝病例,其中56例斜疝,40例直疝,20例股疝。回顾分析其术前超声检测报告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6例斜疝分型检出54例(96%),2例误诊为腹股沟区脂肪瘤;40例直疝检出38例(95%),1例误诊为腹股沟脂肪瘤,1例误诊为腹股沟斜疝;20例股疝检出19例(95%),1例误诊为直疝。结论:超声对于腹股沟疝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确定疝的分型、疝内容物性质,确定有无伴发疝,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骆科美;李国才;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根据国家、省、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区)的要求,5月19日上午,金安区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工作会议在六安市第四人民院会议室召开。会议由金安区政府办张副主任主持,全区各乡镇(街)、残联、卫计委、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六安市第四人民院分管负责人及眼科医师百余人参加。会议首先由区残联负责人对金安区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严格的工作要求,对全区白内障民生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介绍,对创建工作做了具体布置。
作者:刘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