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
目的:探讨患者在清醒麻醉下,经内镜5-氟尿嘧啶(5-FU)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优势近期疗效。方法:37例上消化道肿瘤晚期患者,肿瘤均为隆起型腺癌,患者均未进行手术或放化疗处理。在内镜直视下,将5-FU粒子密集或多点植入肿瘤结节及其周围浸润组织,平均注射45~60粒(约120~150mg)。结果:37例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缓解,术后1~2个月随访内镜显示,33例(89.2%)肿块有程度不等的缩小、局限、平坦,消化道梗阻减轻。术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直视下,植入缓释5-FU粒子化疗,可明显改善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限制肿瘤生长,且不良反应不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优势。
作者:孙曙辉;龚明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论孕早期切口妊娠超声检查的表现特点与鉴别方法。方法:对某医院收治的132例子宫疤痕切口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由超声检查后,病理及手术证实,诊断出切口妊娠117例,10例误诊为难免流产,5例误诊为宫颈妊娠,切口妊娠超声检查诊断率为88.6%(117/13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早期切口妊娠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昌安;穆仲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论证空心螺钉结合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采用空心螺钉结合钢丝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和简单髌骨粉碎性骨折的25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12例;左侧髌骨12例,右侧髌骨13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所有患者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优良率100%,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和脱落以及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以及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出现。结论:空心螺钉结合钢丝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和简单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洪波;郑登权;王春年;李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中医院校超声诊断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分别采用LBL、LBL联合PBL的教学方法对A、B两组学生就消化系统疾病超声诊断内容进行教学,评估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B组学生在理论知识考核及专业技能操作考核方面的表现均优于A组学生;问卷调查发现B组学生普遍认为LBL联合PBL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对超声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等。结论:LBL联合PBL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巩固超声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更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肖蕾;李保启;张靖;王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7月13日上午,无为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焕新同志带领医生护士等8人组成的应急医疗小分队与无为县武装部时部长带领的民兵和志愿者组成的抗洪抢险队伍汇合,一同驱车前往无为受灾严重地区之一的襄安西河圩地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直接涂片法、真菌培养法及血浆(1-3)-β-D-葡聚糖(G实验)三种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被怀疑IFI的病人。在高热当天留取病人痰液、血液及其他体液同时做实验并记录相应结果。结果:在103例病人中,确诊9例,G实验阳性率89%临床诊断G实验阳性率为77.3%,非IFIG实验阳性率为10.7%。而真菌培养在确诊中实验阳性率为67%,临床诊断实验阳性率50%,非IFI实验阳性率为3.6%。直接涂片法在确诊中实验阳性率为56%,临床诊断实验阳性率44%,非IFI实验阳性率为0%。结论: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直接涂片法特异性强,能减少假阴性,G实验的灵敏度高且快捷方便,G实验阳性时间早于真菌培养2~6天,对于IFI的早期诊断及其病情变化动态监测及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芝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中耳胆脂瘤乳突根治、鼓室成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乳突根治、鼓室成型手术,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提供合适的护理,有利于手术患者的恢复。
作者:郑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130例乙肝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有效组(59例)和无效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指标。结果:两组中患者血小板、AFP、肌酐、白蛋白、总胆红素、纤维蛋白原、PTA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AFP、肌酐、白蛋白、总胆红素、纤维蛋白原、PTA对乙肝肝衰竭预后判断具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傅钢;李林涛;周敏;廖佳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9月某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234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11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117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儿FLACC量与Wang-baker笑脸量评分,实验组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分值,实验组在静脉输液时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且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儿疼痛、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1例,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ACEI、他汀类、硝酸酯类、具有营养心肌、降低氧耗作用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明显,显效33例(78.57%),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显效23例(58.97%),总有效率为84.6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树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为切实推进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常态下的医德医风建设,增强思想觉悟,加强医德修养,减少医患纠纷,提高人民群众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科根据《2016年度加强新常态下医德医风建设培训计划》,于2016年7月26至29日下午,培训以播放教学片的形式分两批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北美放射学年会将于2016年11月27日-12月2日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举行,安徽省立医院西区影像科多人向学会投稿,其中韦超、王传彬及吴瑶媛医师的论文被学会接受,2人将做大会发言,1人参与教育展板展示。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围绕我国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要求,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和某高校的相关实践,分析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与研究“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作者:周卫凤;牛丽娟;郭毅;张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方式和利巴韦林气雾剂单独治疗方式,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方式的治疗,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利巴韦林气雾剂单独治疗方式,α2b干扰素、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方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更加有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罗敏;李秀琼;李国华;陈敬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实验组经过中医辨证分型后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对照组全部统一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5%。结论:经过中医辨证分型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秦百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调查分析新入职护士(工作时间≤1年)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开展新入职护士安全知识培训提供参考。采取整群取样的方法,应用本研究小组自行编制的“护理安全知识认知情况及培训需求调查表”,对某院2013-2015年度新入职的4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新入职护士对安全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较差,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的需求较高,可参照调查结果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孙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红外线额式体温计(额温计)测量体温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住院患者4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红外线额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腋温之间的差异。评价:红外线额式体温计的测温价值。结果:40例患者同时应用红外线额式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其中水银体温计测出的温度为(36.42±0.38)℃,红外线额式体温计测出的温度为(36.47±0.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额式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都能准确反映人体的体表温度。
作者:秦梅;马燕舞;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检验指标。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血瘀证检验指标。结果:早期组PLT高于对照组、中晚期组PT、TT长于对照组、中晚期组HCT、PSV长于早期组与对照组、早期组PU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组血瘀证发生率为52.00%,对照组为14.00%,肿瘤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发生率高,需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血栓事件发生。
作者:张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以有效的指导其实践应用。方法:研究对象120例,均为某医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根据其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和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喘息、咳痰、体温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助于治疗,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庹静;李金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创新性的医学人才,自主学习是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探索构建基于Web的医学人体形态学实验开放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搭建医学人体形态学实验综合考核体系,促进学生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陈晓宇;李红;宋先兵;吴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