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获广州医院帮扶建设眼科治疗中心

刘菊

关键词:六安市, 人民医院, 广州市, 建设特色, 眼科, 治疗中心, 医疗服务, 合作关系, 科主任, 群众
摘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造福区内百姓,在区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该院眼科主任高宗银受邀帮扶六安市建设特色鲜明、区内一流的眼科治疗中心。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围绕我国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的要求,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和某高校的相关实践,分析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与研究“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作者:周卫凤;牛丽娟;郭毅;张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运用效果。方法:从收治行全瓷修复前牙的6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技术修复,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铸造陶瓷修复。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二氧化锆全瓷技术能有效减少牙龈、牙龈沟出血,且修复体美观性高。结论: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可在口腔修复中推广运用。

    作者:李宝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摔倒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摔倒的原因,探讨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以某医院2015年1月-6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8例为对照组,对其中7例摔倒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以2015年7月-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33例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摔倒发生率(0.3%)低于对照组(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高龄自理能力差、特殊用药及诊疗措施、不良的环境与设施、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交代不清、患者不配合、患者自身疾病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均是导致患者摔倒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的避免患者摔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方丽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X线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原发性乳腺淋巴瘤X线表现及与病理相关性。方法:选取通过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乳腺淋巴瘤54例,其中手术之前有完整钼靶X线资料病人28例,对28例病人的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人中26例为NHL(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为HL(霍奇金淋巴瘤)。X线片显示单乳单发肿块18例,多发肿块4例;双乳多发肿块2例,单侧乳腺致密浸润伴有皮肤增厚4例;X线片肿块之间在0.7~5.0cm,淋巴瘤X线表现与其他组织病理学类型没有相关性。结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需要通过病理学进行确诊。

    作者:刘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用于口腔固定正畸中牙菌斑形成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口腔固定正畸中牙菌斑形成预防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行口腔固定正畸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矫治前后牙菌斑指数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矫治后3个月和6个月牙菌斑指数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矫治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口腔固定正畸患者可有效预防牙菌斑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解;王芳云;沈和云;夏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入职护士对护理安全认知情况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新入职护士(工作时间≤1年)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开展新入职护士安全知识培训提供参考。采取整群取样的方法,应用本研究小组自行编制的“护理安全知识认知情况及培训需求调查表”,对某院2013-2015年度新入职的4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新入职护士对安全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较差,对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的需求较高,可参照调查结果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效果。

    作者:孙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六安市举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暨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新进展培训班

    8月6日上午,由六安市卫计委、市医学会主办、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六安市2016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暨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新进展培训班”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隆重召开。市卫计委副主任曹云龙、市医学会秘书长涂有运、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义广出席了此次开班仪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肺间质改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的CT表现。方法:选取某医院40例患者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40例患者必须经临床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且主要症状为肺间质改变所引发的。结果:40例继发性肺结核发病区间主要集中在两肺上叶,其中17例明显表现为肺间质改变,另23例沿支气管呈节段性分布,界限清楚。经过常规抗结核治疗后,肺间质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好转。结论:从CT检查报告中,能够直观的了解肺间质病变的特点,为继发性肺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作者:练小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红外线额温计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红外线额式体温计(额温计)测量体温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住院患者4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红外线额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腋温之间的差异。评价:红外线额式体温计的测温价值。结果:40例患者同时应用红外线额式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其中水银体温计测出的温度为(36.42±0.38)℃,红外线额式体温计测出的温度为(36.47±0.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额式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都能准确反映人体的体表温度。

    作者:秦梅;马燕舞;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

    该文针对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几个因素展开分析,认为老师、学生和病人是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并分别针对这三个因素,提出了要加强教师培训、强调护生管理和建立双向教学评价体系三个解决对策,旨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动临床护理教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作者:刘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附睾结核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附睾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附睾结核患者20例,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附睾结核声像图特点主要有附睾头、体、尾不同程度肿大,形态失常,回声不均匀,睾丸鞘膜腔积液,阴囊壁冷脓肿及窦道形成。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分辨率高,无辐射损伤,可以作为附睾结核首选检查方法及评判抗结核治疗疗效的重要方法。

    作者:韦天军;江峰;朱向明;李国杰;胡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内镜5-FU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体会

    目的:探讨患者在清醒麻醉下,经内镜5-氟尿嘧啶(5-FU)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优势近期疗效。方法:37例上消化道肿瘤晚期患者,肿瘤均为隆起型腺癌,患者均未进行手术或放化疗处理。在内镜直视下,将5-FU粒子密集或多点植入肿瘤结节及其周围浸润组织,平均注射45~60粒(约120~150mg)。结果:37例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缓解,术后1~2个月随访内镜显示,33例(89.2%)肿块有程度不等的缩小、局限、平坦,消化道梗阻减轻。术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直视下,植入缓释5-FU粒子化疗,可明显改善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限制肿瘤生长,且不良反应不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优势。

    作者:孙曙辉;龚明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检验指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检验指标。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血瘀证检验指标。结果:早期组PLT高于对照组、中晚期组PT、TT长于对照组、中晚期组HCT、PSV长于早期组与对照组、早期组PU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组血瘀证发生率为52.00%,对照组为14.00%,肿瘤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血瘀证发生率高,需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血栓事件发生。

    作者:张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香砂六君子汤为主综合治疗肿瘤病人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针对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耳穴压豆、甲地孕酮治疗肿瘤患者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加以观察。方法:抽取某院接受治疗的54例肿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甲地孕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取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耳穴压豆及甲地孕酮治疗。对比这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食欲、卡氏评分以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食欲、卡氏评分、体重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先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肿瘤患者的过程中,采取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耳穴压豆、甲地孕酮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厌食症,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谷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两种不同采血方式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改进采血方式和传统采血方式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采血的效果,探讨新生儿足底采血的佳方法。方法:将204例出生满72h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式采足跟血,观察两种不同方式采足跟血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采集血样一次成功率、采血成功完成的总时间及肿胀或瘀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采血方式明显优于传统采血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吴连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探讨

    目的:研究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某院接收的患有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共192例,对其病原学细菌进行检验,并分析结果。结果:检验出来的病原菌一共有184株,其中真菌株一共有16株,占总体的8.7%;革兰氏阳性菌株一共有60株,占总体的32.61%;革兰氏阴性菌一共有108株,占总体的58.7%,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的致病菌。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大部分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在临床检验中能够发现,对病人痰液样本真菌的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同时多重耐药株的比例也相对比较高,并呈现上升趋势,这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申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4例胃大部分切除术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溃疡复发率分别为4.26%、2.13%,对照组为21.28%、14.89%。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与排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者应用护理干预,利于其病情的恢复,并发症少。

    作者:彭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为县医院医疗分队助力抗洪救灾

    7月13日上午,无为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焕新同志带领医生护士等8人组成的应急医疗小分队与无为县武装部时部长带领的民兵和志愿者组成的抗洪抢险队伍汇合,一同驱车前往无为受灾严重地区之一的襄安西河圩地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教学医院师德建设目标管理模式应用探究

    教学医院师德建设有利于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促进教师道德自我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养。根据目标管理理论,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量化考核原则,制定、实施、检查和评价师德建设目标,构建教学医院师德建设目标管理模式是教学医院师德建设的有益探索与尝试。

    作者:盛守琴;桑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某院心内科并接受IABP辅助治疗的心脏重症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于床旁或者心导管室行IABP置入术,比较IABP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动脉压、24h尿量、心脏射血分数、心排出量、脑钠钛等。结果:30例患者经过IABP辅助治疗后,28例患者的病情得以好转,好转率达93.33%;心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平均动脉压与24h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与心排出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血浆脑钠钛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结论:IABP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从而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蔡大炜;黎敬锋;李银;王超;王厚阳;张涛;牛杰;徐晓飞;张德琴;汪菲;孙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