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王静;王震宇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发病机制, 治疗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PBC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靶抗原独立活性、T-细胞的自身反应性免疫应答等有关.近来不断有新的物质被鉴定与PBC发病有关.抗线粒体抗体(AMA)为PBC所特有,尤其是AMA-M2高度阳性为PBC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目前治疗尚无法做到对因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熊去氧胆酸(UDCA)是目前唯一被公认对PBC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目前认为肝移植可提高终末期PBC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不同血压状况成年人血压测量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居民不同血压状况下血压测量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根据血压情况把成年人分为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对3组人群的血压测量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18岁及以上居民143 277人分为正常血压组61 618人(男性22 819人,女性38 799人;城市19 656人,农村41 962人)、正常高值组81 017人(男性39 959人,女性41 058人;城市29 211人,农村51 806人)和高血压组642人(男性347人,女性295人;城市245人,农村397人).我圜成年居民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测量血压的构成比分别为37.1%,46.8%和40.8%.城市各组居民中测量血压的构成比高于农村相应各组;高血压组中男性居民测量血压的构成比高于女性,其他两组男性低于女性;各组血压测量的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结论 我国成年居民测量血压的比例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定期进行血压测量的比例,以控制高血压的流行.

    作者:马冠生;郝利楠;胡小琪;李艳平;刘爱玲;翟凤英;杨晓光;孔灵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青岛地区哮喘儿童的医疗费用及经济损失

    目的 对青岛地区哮喘儿童的医疗费用及经济损失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于2005-2006年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确诊的2~16岁哮喘患儿共2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医疗费用及经济损失的分析.结果 200例哮喘儿童中184例已上幼儿园和中小学,1 a累计缺课7 629 d,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直接医疗费用主要是药费,累计费用为798467.00元/a,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家庭误工费,累计费用为210997.80元/a.结论 哮喘不仅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而且给社会及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提示全社会及医务工作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心,将损失降到较低水平.

    作者:林荣军;于永锋;刘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2007年西安市0~14岁儿童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西安市0~14岁儿童的死亡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防制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西安市2005-2007年居民死亡监测点数据,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统计.结果 西安市0~14岁儿童年均死亡率为97.91/10万,男童死亡率(114.39/10万)高于女童(79.33/10万);0~1岁婴儿死亡率高(818.38/10万),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83.65%.伤害、围产期有关疾病和先天性疾病是引起儿童死亡的前3位死因,死亡率分别为30.07/10万,28.70/10万和25.07/10万.结论 伤害、围产期有关疾病和先天性疾病是西安市儿童的主要死因,应积极开展相应的伤害干预措施和婚前、孕产期保健工作.

    作者:黄春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基层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目的 了解基层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方法 2007年12月采用不记名闭卷笔试的方法对北京市10个城区与郊区共400名基层医生进行COPD知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COPD的定义和危险因素、常见临床症状、非药物治疗(康复锻炼、戒烟、疫苗接种)、药物治疗(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抗菌素治疗、口服糖皮质激素、吸入糖皮质激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72份,平均(50.1±20.6)分,及格率42.5%.30岁~、40岁~组医师及格率和成绩分别为57.6%、(55.2±20.6)分和51.9%、(55.6±14.2)分,优于20岁~组和≥50岁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学历组及格率为68.7%,平均成绩为(58.5±17.0)分,优于中专和大专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级职称组及格率为49.0%,成绩(53.8±19.8)分,优于初级职称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服务站医师77人,平均(57.5±15.1)分,及格率57.1%;一级医院医师107人,平均(49.5±16.4)分,及格率32.7%;二级医院医师188人,平均(47.5±23.8)分,及格率42.0%;社区服务站医师平均分和及格率均优于一级和二级医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医生对于COPD临床知识与技能欠缺,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医生COPD知识教育.

    作者:张荣葆;何权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开同合并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开同合并低蛋白饮食干预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营养状况及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以60例CK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低蛋白饮食即每人每天供给0.6g蛋白质:实验组30例,在给予低蛋白饮食的同时补充开同,按0.2 g/(kg·d)分3次餐中整服,两组均持续十预3个月,观察患者体重、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及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转铁蛋白(Tf)、尿素氮(BUN)、肌酐(Cr)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体重、MAC、MAMC增加(P<0.01);血清ALB、PA、Tf含量升高(P<0.01);血清BUN、Cr浓度下降(P<0.01).结论 开同合并低蛋白饮食较单纯低蛋白饮食能明显改善CKD患者的营养状况,延缓CKD的进展.

    作者:金泉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07年12月随机选取天津市红桥区18~7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人作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1-6月对其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和症状、常见危险因素以及相关治疗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建立并保持健康生活行为和方式.分别于健康教育前(2007年12月)和健康教育后(2008年7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遵医情况,并进行血压测量.结果 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后,对于高血压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和症状、危险因素、高血压不能根治需长期服药、即使感觉良好后仍需继续服药等知识的知晓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高血压人群中规律服药率为23.3%,血压控制率仅为8.7%;在进行健康教育后,规律服药率上升为36.0%,血压控制率上升为23.0%,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收缩压水平由(164+6)mm Hg降至(149±5)mm 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遵医行为,是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高血压患病与体重水平的关系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高血压患病与体重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7年5-10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4247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调查女生2 090名,男生2 157名,检出超重肥胖者572名,超重肥胖率13.47%;高血压1 275名.高血压患病率30.02%.超重肥胖与正常体重中小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3.15%和27.4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53.74,P<0.05).结论 超重肥胖的中小学生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有必要控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

    作者:李淑波;徐志鑫;耿坤;庞武元;张淑群;刘建军;杨洪涛;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济南市城乡社区老年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现况调查

    目的 调查济南市城乡社区老年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现况.方法 选择济南市城乡2626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进行血压测量和各生化指标测定,并调查其病史、危险因素、治疗和用药情况.结果 城市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分别64.1%,61.5%,均高于农村(分别为56.9%,38.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率分别为15.4%,10.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女性治疗率高于农村,分别为60.8%,43.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增加趋势(P<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亦呈明显增加趋势(P<0.05).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6.5%.老年高血压人群合并≥1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85.0%,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46.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43.461,P<0.001).城乡社区高血压患者主要服用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和复方制剂进行降压治疗.结论 高血压为济南城乡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主要类型,其治疗率、控制率较低.患者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较高,同时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

    作者:刘振东;路方红;赵颖馨;孙尚文;王舒健;金世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981-2005年昆山市居民肺癌死亡率趋势

    目的 分析1981-2005年昆山市居民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昆山市1981-2005年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计算肺癌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及世界人口调整率、35~64岁截缩调整率、0~74岁累积死亡率、变化百分比(PC)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对不同年龄、不同时期居民的死亡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肺癌年平均粗死亡率为27.88/10万.其中男性为43.19/10万,女性为12.56/10万,死亡率的性别比为3.44:1.世界人口调整率为22.52/10万,其中男性为37.28/10万.女性为9.67/10万.35~64岁肺癌截缩调整率为31.54/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10%.粗死亡率的PC为144.56%,APC为4.08%;世界人口调整率的PC为23.57%,APC为1.01%.结论 1981-2005年昆山市肺癌死亡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

    作者:秦威;许寒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群的健康管理

    为了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合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达到不仅可以从全人群中早发现COPD病人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和早期管理,而且可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从COPD健康管理的含义及必要性、健康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和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进行分析.

    作者:王向国;洪倩;王德斌;胡奎;姜柯;丁瑞;阮三平;李松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1-2003年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2001-2003年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死亡状况和主要死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1-2003年该公司各下属单位的死亡职工年报表、保险公司死亡登记、鞍山市死亡人口数据库进行整理汇总后,按ICD-9进行死因分类.结果 2003年50岁以上职工占总数的37.42%,有60岁以上的退休职工近5万人.职工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肿瘤、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损伤和中毒,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74.91/10万、110.56/10万、83.28/10万、33.27/10万、29.30/10万.男性职工的死因顺位与总人口一致,女性职工第1、2位死因分别是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其余死因顺位与总人口一致.总人口的前3位死因合计占死亡人数的72.43%.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作者:郑洪翠;刘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6-2007年深圳市急诊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急诊儿童的伤害流行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6-2007年深圳市医院急诊伤害监测系统中0-14岁儿童患者伤害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性质等情况.结果 16 124例急诊伤害儿童的伤害发生性质前5位依次是挫擦伤(占44.41%)、开放伤(占36.10%)、扭拉伤(占12.81%)、骨折(占3.25%)和烧烫伤(占1.49%);儿童伤害发生主要原因依次为跌倒或坠落(占55.24%)、动物伤(占21.49%)、钝器伤(占8.47%)和交通事故(占6.96%);伤害发生主要场所为家中(占53.66%)、公共居住场所(占18.01%)、公路或街道(占11.73%)、学校(占10.70%);儿童伤害发生性别比为1.94:1,伤害发生的年龄中位数为6岁,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性别比升高.结论 伤害逐渐成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应积极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儿童伤害的预防知识,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作者:周海滨;杨力;彭绩;刘小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校退休人员脂肪肝患病情况及与体质指数、血脂水平的关系

    目的 了解高校退休人员的脂肪肝患病情况及与体质指数(BMI)、血脂水平的关系,为改善退休人员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高校2006年参加体检的退休人员748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脂肪肝检查、身高、体重测量和血脂检测,分析退休人员的脂肪肝患病情况与BMI、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 退休人员脂肪肝检出率男性为61.8%,女性为44.6%;45~59岁组脂肪肝检出率为53.4%,≥60岁组脂肪肝检出率为51.0%,各年龄组检出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脂肪肝患病组BMI、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26.77±3.29)kg/m2和(2.13±1.30)mmol/L,与非脂肪肝组的(23.07±3.08)kg/m2和(1.58±0.83)mmol/L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校退休人员脂肪肝患病率较高,患病人群的体重和甘油三酯水平较高.

    作者:张素敏;陈斌斌;闫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4-2006年南通市港闸区主要慢性病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2004-2006年南通市港闸区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方法 对全区2004-2006年所有居民死亡资料进行ICD-10编码、分类、汇总和统计,分别计算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结果 2004-2006年全区总体粗死亡率为754.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9.47/10万.主要慢性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分别位于死因的第1、2、3、4位,粗死亡率分别为208.97/10万,151.79/10万,114.17/10万,101.38/10万,16.55/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28.91/10万,77.73/10万,56.14/10万,50.28/10万,9.19/10万,合计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78.60%.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标化死亡率在各年度呈上升趋势.结论 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已成为港闸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慢性病防治,开展健康教育,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顾志兰;张宏;黄建萍;糜跃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3-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及减寿分析

    目的 了解2003-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的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及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等指标分析2003-2007年该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 2003-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98.81/10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肺癌死亡率63.08/10万,居恶性肿瘤死因首位;其次是肝癌、肠癌、胃癌、鼻咽癌.死亡率分别为32.09/10万、21.71/10万、10.39/10万、9.25/10万.不同性别、年龄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构成比有较大差别.全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按PYLLR排序,依次为肝癌(0.371%)、肺癌(0.353%)、鼻咽癌(0.137%)、肠癌(0.116%)、乳腺癌(0.090%).结论 2003-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肝癌、肺癌、鼻咽癌、肠癌、乳腺癌足该地区肿瘤防治重点.

    作者:张彦红;张万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社区中老年高血压人群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

    原发性高血压是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据估算,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

    作者:吴新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河北省部分干部人群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关系

    目的 探讨成人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及血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于2007年5-6月对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1 499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人群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水平及各指标异常率,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各危险因素聚集性分析.结果 超重和肥胖总检出率为49.9%.其中男性65.7%,女性33.5%,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正常体重成人相比,超重和肥胖组成人SBP、DBP、TC、TG、LDL-C和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SBP、高DBP、高TC、高TG、高LDL-C和低HD L-C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5).超重和肥胖成人SBP、DBP、TC、TG、LDL-C升高的危险性分别为BMI正常成人的2.27、2.37、2.97、2.24、5.37倍,HDL-C降低的危险性为BMI正常成人的4.02倍.拥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与体重指数等级呈线性相关(X2趋势=238.485,P=0.000).结论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群超重和肥胖率较高,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增加.

    作者:董会敏;唐龙妹;马新颜;李正光;信云;闫玉英;王书江;姜彩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六城市无烟政策现状及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无烟政策的态度

    目的 研究北京、沈阳、上海、长沙、广州、银川六城市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无烟政策现状,探讨吸烟者及非吸烟者对全面无烟政策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文献查阅法研究六城市无娴政策现状.使用多阶段抽样法在六城市抽取4 815名吸烟者及1 270名非吸烟者,调查其对不同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无烟政策的态度.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研究影响支持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无炯政策的因素.结果 六城市均未实施全面的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尤烟政策.六城市多数调查对象支持在医院、学校、会议室及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实行全面无烟政策,相比之下,吸烟者及非吸烟者对工作场所全面无烟政策的支持率分别仅有42.8%及52.9%,对餐厅、酒吧全面无烟政策的支持率分别仅有21.3%及40.4%.对二手烟健康危害的认知是影响吸烟者对工作场所(OR=1.27,95%CI为1.08~1.49)及餐厅、酒吧(OR=1.55,95%CI为1.17~2.05)全面无烟政策支持态度的重要因素.结论 六城市已具备实施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全面无烟政策的基本条件.提高公众对二手烟健康危害的认知可能会提高公众对全面无烟政策的支持.

    作者:李强;姜垣;赵国栋;李恂;杜琳;朱国平;胡李平;胡劲松;焦淑芳;李新建;赵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文登市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

    目的 了解文登市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08年4-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文登市35岁以上常住居民3 415名,利用全国慢病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健康信息记录表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进行高血压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3 415名35岁以上的居民中,高血压患者1 257人,患病率为39.87%,标化患病率为37.68%.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X2=285.54,P<0.05).35岁~、45岁~、55岁~、65岁~、75岁~患病率分别为17.68%,32.67%,49.13%,54.49%,54.44%,65岁以上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基本稳定.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家族史、饮酒、食盐摄入量、每日食油量、体质指数、腰围、精神状况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749(1.621~1.886),1.270(1.025~1.591),1.133(1.023~1.254),1.182(1.064~1.314).1.715(1.407~2.090),1.409(1.203~1.650),1.303(1.171~1.450).结论 文登市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高血压综合防治.

    作者:迟秀玲;曲阳春;刘昌军;陈新波;王润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对方式、防御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与患者身心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问卷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19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健康状况高分组患者的消极应对方式、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及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得分均低于健康状况低分组患者,积极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后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及中间型防御方式与患者的健康状况总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7,-0.390,-0.260,P<0.01),而积极的应对方式及成熟的防御方式则与健康状况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3,0.153,P<0.05).消极应对及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分别对SF-36总分及精神健康均有预测作用(P<0.05),消极应对对躯体健康亦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 消极应对及不成熟的防御方式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心理因素.

    作者:王艳郁;孙宏伟;宋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