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社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疾病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与经济收入的关系

吴升平;滑蓉蓉;王文志;江滨;杜晓立;鲍秋菊

关键词:心血管病, 经济收入, KAB
摘要:目的 探索经济收入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信念以及行为(KAB)水平的关系.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选择北京市崇文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996例,应用统一的问卷及测量方法,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结果 经济收入与年龄(P=0.003)、性别(p=0.037)、文化程度(P<0.001)、医疗费用支付方式(P=0.013)、高收缩压(P<0.001)、高舒张压(P<0.001)、平均舒张压(P=0.037)、高盐饮食(P<0.001)、缺乏运动(P=0.001)、饮食结构不合理(P<0.001)、遗忘服药(P=0.001)等相关.文化程度对高血压病程(P=0.033)、高血脂(P=0.002)、超重和肥胖(P=0.010)以及疾病相关信念(P<0.01)有影响;职业对高血脂(P<0.001)、吸烟(P=0.001)、酗酒(P<0.001)、血压水平有影响.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经济收入状况与KAB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主要集中在行为因素方面.经济收入对健康信念的影响主要通过文化程度得以实现.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所致冠状动脉管腔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引起的临床上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不稳定心绞痛(UA)为表现的综合征.

    作者:余新;姚光辉;朱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国居民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20130-2008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10篇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运用Review Manager4.2进行一致性检验,并且进行合并OR值和95%CI的计算.结果 各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体质指数OR=3.09(95%CI:1.08~8.83);高甘油三酯OR=2.19(95%CI:1.45~3.30);肥胖OR=1.91(95%CI:1.63~2.24);饮酒OR=1.85(95%CI:1.42~2.43);高血糖OR=1.38(95%CI:1.16~1.65);高血压OT=1.20(95%CI:1.03~1.39).结论 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可能主要危险因素为体质指数、高甘油三酯、肥胖、饮酒、高血糖、高血压.

    作者:赵风源;贺圣文;沈晓丽;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昆明市石林县农村中老年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研究

    目的 分析昆明市农村中老年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及聚集性.方法 在昆明市石林县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抽取6006名45岁以上农村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地村民吸烟、饮酒、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检出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4.8%,24.3%,12.1%,2.2%.11.2%,4.6%,30.8%和7.0%;除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女性高于男性外,其余均是男性高于女性(P<0.05).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60岁及以上组人群低于60岁以下组,而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检出率则是60岁及以上组人群高于60岁以下组(P<0.05).该地村民中无任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38.0%,女性高于男性(P<0.001);具有1个及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83.8%和41.7%.结论 石林县农村中老年居民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应大力加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

    作者:舒占坤;蔡乐;董峻;黄文学;毕卫红;叶亚怀;李虹道;冯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北京市社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疾病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与经济收入的关系

    目的 探索经济收入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信念以及行为(KAB)水平的关系.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选择北京市崇文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996例,应用统一的问卷及测量方法,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结果 经济收入与年龄(P=0.003)、性别(p=0.037)、文化程度(P<0.001)、医疗费用支付方式(P=0.013)、高收缩压(P<0.001)、高舒张压(P<0.001)、平均舒张压(P=0.037)、高盐饮食(P<0.001)、缺乏运动(P=0.001)、饮食结构不合理(P<0.001)、遗忘服药(P=0.001)等相关.文化程度对高血压病程(P=0.033)、高血脂(P=0.002)、超重和肥胖(P=0.010)以及疾病相关信念(P<0.01)有影响;职业对高血脂(P<0.001)、吸烟(P=0.001)、酗酒(P<0.001)、血压水平有影响.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经济收入状况与KAB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主要集中在行为因素方面.经济收入对健康信念的影响主要通过文化程度得以实现.

    作者:吴升平;滑蓉蓉;王文志;江滨;杜晓立;鲍秋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唐山市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唐山市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唐山市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COPD流行病学调查中确诊的190例(男120例、女7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性别相同、年龄±5岁的条件从每位患者的邻居中选取两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240例、女140例),进行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性粉尘或化学物质暴露(OR=4.738,95%CI:3.045~7.371)、吸烟(OR=3.973,95%CI:2.749~5.742)、吸烟指数(OR=3.751,95%CI:2.602~5.407)、低体重(OR=2.785,95%CI:2.018~3.844)和呼吸疾病家族史(OR=2.231,95%CI:1.434~3.472)与COPD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性粉尘或化学物质暴露(OR=4.997,95%CI:3.033~8.234)、吸烟(OR=3.311,95%CI:1.175~9.327)、低体重(OR=2.479,95%CI:1.732~3.547)和呼吸疾病家族史(OR=2.217,95%CI:1.311~3.750)为COP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职业性粉尘或化学物质暴露、吸烟、低体重和呼吸疾病家族史是唐山市农村地区人群患COPD的危险因素.

    作者:运玲;徐应军;喻昌利;李晓旭;李林;高长俊;孙迪;金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643例上消化道疾病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相关因素特点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关系更引起了高度重视.为了解浙江省慈溪市上消化道疾病伴Hp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特点,笔者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643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伴Hp感染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张保环;徐惠萍;乐怀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因子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因子(VEGF-C)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Envision二步法)检测95例食管鳞癌和40例癌旁组织中IGF-IR、VEGF-C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病理学意义.结果 IGF-1R、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1.05%(77/95),67.37%(64/95),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8/40),5%(2/40),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R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P<0.01);VEGF-C的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1),而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食管鳞癌中IGF-1R与VEGF-C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IGF-1R、VEGF-C的异常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IGF-1R和VEGF-C的异常表达对肿瘤恶性程度、治疗及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峰;刘传信;俞力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生物涂层可降解支架在冠心病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药物洗脱支架(DES)显著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大大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但几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与金属裸支架(BMS)相比,DES虽可降低再狭窄及靶血管重建,但增加晚期支架血栓形成,进而增加全因性死亡[6,7],这与DES引起内皮愈合延迟、不可降解聚合物永久残留导致的局部血管壁炎症反应和纤维素沉积有关,支架边缘再狭窄(RS)和晚期支架血栓(LST)形成是主要原因[8-10].

    作者:于丽娜;徐延敏;李广平;尹力;许纲;郑心田;车京津;马向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心内科接受直接PCI治疗的96例资料完整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血清Hcy水平分为2组:A组Hcy<15 μmol/L,B组Hcy≥15 μmol/L.评估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TMPG心肌灌注分级;发病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结果 冠脉造影结果中两支及以上血管病变的比例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8.1%,65.9%,P>0.05).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3级两组无明显差异(分别为90.4%,90.9%,P>0.05),心肌灌注分级(TMPG)0~2级A组低于B组(分别为21.2%,45.5%,P<0.05),3级A组高于B组(分别为78.8%,54.5%,P<0.05).PCI术后1周内超声心动图A组LVEF高于B组[分别为(56.6±8.9)%,(49.0±8.1)%,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可能影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灌注与心功能.

    作者:赵玉娟;杨宁;赵旭燕;姜铁民;蔡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7年江苏省部分公共场所成人吸烟与被动吸烟状况

    目的 了解江苏省部分公共场所成人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方法 于2007年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4类公共场所18岁及以上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凋查1 036人,成人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32.7%和29.2%,男性高于女性(P<0.001).被动吸炯率为.52.9%,戒烟率为10.0%.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相关知识完全正确知晓率为53.2%,其中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正确知晓率高(90%以上),被动吸烟与心脏病有关的正确知晓率低(66.4%).对6类场所全部禁烟的总支持率为23.6%,其中对医院、学校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部禁烟的支持率高(80%以上),对餐厅和酒吧的支持率低(50%以下).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后,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相关知识完全正确知晓率、公共场所全部禁烟支持率均与吸烟呈负相关(OR=0.57,95%CI:0.39~0.79;OR=0.42,95%CI:0.27~0.65),公共场所全部禁烟支持率与被动吸烟呈负相关(OR=0.61.95%CI:0.43~0.86).结论 江苏省部分公共场所成人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较高,应加强吸烟危害宣传,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被动吸烟.

    作者:覃玉;向全永;潘晓群;武鸣;周明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天津市某社区5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 了解5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某社区50岁以上全部居民3 763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睡眠情况、疾病史及疾病家族史等相关因素以及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43%,男性患病率41.2%,女性患病率为44.5%,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9,95%CI:1.021~1.037)、女性(OR=1.145,95%CI:1.005~1.305)、体质指数(OR=1.118,95%CI:1.097~1.140)、腰围(OR=1.025,95%CI:1.019~1.032)、腰臀比(OR=5.809,95%CI:2.047~16.489)、糖尿病(OR=2.186,95%CI:1.840~2.598)、高脂血症(OR=2.460,95%CI:1.558~3.885)、高血压家族史(OR=2.692,95%C/:2.307~3.142)及睡眠障碍(OR=1.354,95%CI:1.159~1.582)与高血压高危险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高血压有关的因素是:高血压家族史(OR=3.253,95%CI:2.611~4.052)、年龄(OR=1.053,95%CI:1.041~1.065)、BMI(OR=1.098,95%CI:1.071~1.126)、糖尿病(OR=2.248,95%C/:1.769~2.858)、高脂血症(OR=2.234,95%CI:1.378~3.623)及睡眠障碍(OR=1.370,95%CI:1.113~1.686).结论 高血压已成为影响50岁以上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睡眠障碍与高血压有关.

    作者:王瑶;王责德;钱丹;齐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 以56例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HSCT)患者为对照,对92例Allo-HSCT患者在术后100~360d内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测定法、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分别每月检测1次外周血中CMV-Ag阳性细胞数和CMV-IgM滴度,对其中30例cGvHD患者还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 Allo-HSCT术后100 d~l a内,CMV活动性感染发生率(65.2%)高于Auto-HSCT组(10.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o-HSCT后,CMV活动性感染的患者发生cGvHD的风险是静止性感染患者的6.75倍.有cGvHD患者中,CMV活动性感染期广泛性cGvHD发生的相对风险为静止性感染期的5.5倍,且患者外周血中TNFα[(481±19.6) ng/L]和IL2[(214±16.7) ng/L]高于此期局限性cGvHD患者[(239±17.2) ng/L]和[(103±15.5) ng/L],也高于静止期广泛性cGvHD患者[(236±12.8) ng/L]和[(79.1±9.5) ng/L].结论 在Allo-HSCT术后,CMV活动性感染可通过增加外周血中TMFα和IL2的水平来增加c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作者:许多荣;刘俊茹;邹外一;李娟;杨茂华;黄珊;许辉茹;叶海燕;王春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天津市犯罪青少年个性特征的研究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点,为早期预防青少年犯罪,为相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天津市少年管教所的378名青少年罪犯为犯罪组,抽取某普通中学410名14~18岁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其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犯罪组与常模比较,精神质(P)评分6.91,神经质(N)评分11.59,高于常模组的5.50、9.40分,外向性(E)评分13.04,掩饰性(L)评分11.16,低于常模组的17.60、13.20分(P<0.01).P、E、L评分高于对照组(1.46、6.39、10.13分),N评分低于对照组(13.33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犯罪类型各个维度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犯罪青少年家庭不完整组的P评分(7.38分)高于家庭完整组(6.69分).城市青少年罪犯E评分(13.60分)高于农村(12.67分),L评分(10.56分)低于农村(11.48分).结论 犯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为精神质、很难适应外部环境、人际关系不良、焦虑、担忧、掩饰性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个性特征有影响.农村青少年罪犯相对内向,掩饰性强.

    作者:马洁;朱传芳;王文娟;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社区肿瘤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社区肿瘤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状况,探讨肿瘤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Zung对184名社区肿瘤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肿瘤患者中抑郁症患病率28.3%,家属为15.8%.影响肿瘤患者抑郁评分和抑郁患病率的主要因素为诊断时肿瘤分期、KPS评分、疼痛、肿瘤有否转移、复发、社会支持及家属抑郁评分和抑郁患病率(P<0.05),与患者抑郁程度相关因素主要为社会支持利用度和家属的抑郁程度(P<0.05).社区肿瘤患者的ZSDS评分与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P<0.01);抑郁程度与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P<0.05).社区肿瘤患者与家属两者的ZSDS评分、抑郁的有无、抑郁程度均呈正相关(r>0,P<0.01).结论 肿瘤患者抑郁状况与疾病状况、社会支持、家属抑郁状况密切相关,对于那些中晚期、体能状况差(KPS评分低)、有疼痛、有转移、复发,缺乏社会支持的患者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指导和支持.并将对社区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干预作为一个整体.

    作者:周建红;王建芳;何保伦;马修强;郭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成都市成年居民肥胖流行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

    目的 了解成都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探讨超重和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成都市主城区及近郊区县12个社区7 179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的体质指数均值为(22.67±3.71)kg/m2,男性(22.88±3.52)kg/m2,女性(22.50±3.84)kg/m2.超重、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24.15%和5.39%,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47%和4.69%.超重粗患病率男性(26.15%)高于女性(22.6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粗患病率女性(5.83%)高于男性(4.7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成都市超过1/4的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肥胖人群相关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曾伟;贾勇;魏咏兰;王琼;鹿茸;夏劲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山东省中西部农村居民肥胖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 研究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DM)、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山东省中西部农村居民16 38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间复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析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间的关系.结果 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5.28%,15.31%,40.63%,DM患病率为4.27%,高血压患病率为43.8%.DM和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和腰围的增加而升高,经X2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层分析,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和腰围增加而升高,DM患病率随腰围增加而升高(P<0.05),随BMI增加,DM患病率并无上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血压患病危险性与BMI和腰围相关(P<0.05),而DM仅与腰围有关(P<0.05),与BMI无关(P>0.05).结论 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密切.必须加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干预控制工作.

    作者:郭晓雷;白同禹;苏军英;于洋;王维夫;刘甲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六城市媒体控烟宣传覆盖的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北京、沈阳、上海、长沙、广州和银川六城市媒体控烟宣传现状,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媒体控烟宣传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多阶段抽样法在六城市抽取4 815名成年吸烟者和1 270名成年非吸烟者进行入户调查,计算媒体控烟宣传的暴露率及各种媒介中的暴露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媒体控烟宣传暴露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69.1%的吸烟者在过去6个月中看到过媒体控烟宣传.媒体控烟宣传暴露比例较高的媒体为电视(64.6%)、烟盒包装(50.5%)、报纸杂志(45.6%)和广播(38.1%),看到控烟宣传比例较低的场所为互联网(17.1%)和街头摊贩(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地域、年龄、文化程度和每日吸烟量是影响吸烟者看到控烟宣传的重要因素.广州的吸烟者相对于北京的吸烟者更不容易看到媒体控烟宣传(OR=0.54,95%CI:0.34~0.86);41~55岁(OR=0.44,95%CI:0.20~0.96)以及56岁以上年龄组(OR=0.36,95%CI:0.16~0.81)相对于18~25岁年龄组的吸烟者更不容易看到媒体控烟宣传;初中及高中学历组(OR=1.43,95%CI:1.09~1.87)及大专及以上学历组(OR=1.61,95%CI:1.16~2.25)相对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组更容易看到媒体控烟宣传;而每日吸烟量为11~20支组(OR=0.82,95%CI:0.70~0.97)及30支以上组(19R=0.68,95%CI:0.49~0.95)相对于10支以下组更不容易看到控烟宣传.结论 中国目前媒体控烟宣传已经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各地区之间的宣传效果存在差异,建议我同制定统一、长效的媒体控烟宣传策略,同时应加强在公共场所控烟宣传的力度.

    作者:赵国栋;姜垣;杨焱;冯国泽;李新建;焦淑芳;赵建华;朱国平;罗不凡;李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姜堰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

    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35周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30%[1].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仅为24.7%,控制率仅为6.1%[2].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防治已刻不容缓.为了做好姜堰市高血压防治工作,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高血压专科门诊,笔者对其中300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分析.

    作者:周根洪;许艳明;王俊;卢燕;王龙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评估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临床常见,在未出现明显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之前,多数患者往往不重视,随着病情缓慢进展到有明显临床症状,严重者导致足部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此时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非常重要.

    作者:倪雅凤;邱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醛固酮与血管重构关系及依普利酮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管重构与醛固酮的关系以及依普利酮的治疗作用.方法 22只16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依普利酮治疗组[SHR-Epl组,n=11,100mg/(Kg·d)灌胃]和未治疗组(SHR组,n=11),WistarKyoto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12),SHR组和对照组同体积蒸馏水灌胃,共10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醛固酮和经反相高效液相提纯肠系膜动脉离体灌注液中血管组织醛固酮;取胸降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制成石蜡切片,行Masson染色和HE染色,测量两动脉中膜厚度(MT)、中膜横截面积(MCSA)、中膜细胞平均核面积(MNA),分析血管重构指标与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SHR-Epl组和SHR组血浆及血管组织醛固酮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SHR-Epl组血浆醛同酮高于SHR组(P<0.01),而血管组织醛固酮低于SHR组(P<0.01).SHR-Epl组和SHR组胸降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MT、MCSA和MNA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SHR-Epl组低于SHR组(P<0.01).胸降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MT、MCSA、MNA与血浆醛固酮无相关,但与血管组织醛固酮呈正相关(r>0,P<0.01).结论 26周龄SHR大鼠血浆和血管组织醛固酮均升高,血管组织醛固酮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加重血管重构的原因之一.依普利酮治疗可以降低血管组织醛固酮水平,改善血管重构.

    作者:张媛;孙跃民;万征;康毅;何乐;张美娟;周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