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1-2005年本溪市城区居民前五位死因及男性人均期望寿命偏低的主要因素分析

郑国颖;孟芳芳;艾永利;陈景奎

关键词:死亡原因, 死亡率, 男性, 预期寿命, 城区, 居民
摘要:人口死因的结构变化情况可反映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动情况.通过对死因顺位分析,研究影响本溪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提高该市城区居民健康水平,提升人均期望寿命提供依据.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杭州市余杭区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余杭区20岁以上成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本地区MS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余杭区20岁以上成人1 317人进行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余杭区20岁以上成人MS患病率16.7%,标化患病率12.35%,对M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年龄(OR=1.401,95%CI,1.180~1.663)、BMI(OR=1.343,95%CI 1.246~1.448)、腰臀比(OR=5037 261,95%CI 92072.14~2.8x108)、TC(OR=I.248,95%CI 1.023~1.524)、UA(OR=2.003,95%CI1.001~1.006).结论 余杭区20岁以上成人MS患病率水平较高,应对40岁以上人群加强MS筛查,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王海英;杨其法;张群勇;唐爱奇;陈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栓素A2含量相关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是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溃疡、破裂,局部血小板激活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完全或不完全的闭塞,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导致供血的心肌缺血甚至坏死.

    作者:孙春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家属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病人病程迁延,复发率高,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1],有关研究表明,通过帮助病人家属了解疾病性质和如何应对的知识,可以减轻家属负担和压力,促进病人较好的转归[2].

    作者:姚华华;姚秋女;陈新霞;李添红;郦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医院青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

    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随着现代化生产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压力日益成为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作者:丁艳;王学慧;潘其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WHO安全社区模型在伤害预防中的研究进展

    伤害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创建安全社区、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安全促进计划,成为近10 a来公共卫生领域的焦点.WHO安全社区模型于1989年正式提出,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已得到全世界公共卫生领域的认可,在有效预防和控制伤害、降低伤害防制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阐述WHO安全社区模型在伤害预防中的意义,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其在中国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王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疗效观察

    近年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死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而心肌梗死又是2型糖尿病病人的首要致死病因[1].笔者通过比较灯盏细辛注射液和常规治疗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临床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黄明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社区系统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影响

    目的 分析评价社区系统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统一印制的调查表对社区系统管理的224例高血压患者和205例在市级医院就诊、从未接受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高血压病程、治疗情况等,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测定生命质量、症状痛苦调查表测定症状.以t检验、x2检验和协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管理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平均得分为(6.40±1.31)分,未管理组平均得分为(5.02±1.82)分,管理组高于未管理组(t=8.82,P<0.01);管理组患者血压有效控制率为49.6%,高于未管理组(27.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2.26,P<0.01);管理组患者的平均症状数为(6.99±4.85)个,由症状引起的痛苦值为(25.99±26.67)分,未管理组平均症状数为(9.21±6.15)个,由症状引起的痛苦值为(33.20±34.15)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4.14,P<0.01和t=2.45,P0.05);SF-36量表生命质量总分值及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维度值高于未管理组(P<0.01).结论 社区系统管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林玉娣;钱云;张敬平;沈洪兵;徐明;吴蕾蕾;石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采血方式对快速血糖仪测定结果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采血方式对快速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网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5-2007年.纳入比较不同采血方式测定结果的5个非随机对照研究(CCT),共305例患者.结果 指端血液自然流出方式时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值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WMD=-0.17,95%CI-0.53,0.19),而按摩方式和挤压方式取血时用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值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WMD=-1.32,95%CI-2.05,-0.59和WMD=-2.11,95%CI-2.95,-1.27).结论 不同取血方式对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之间是有影响的,为了保证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准确性,宜采用自然流出法指端取血.

    作者:苏彬;步怀恩;王泓午;尹立群;李戈;沈永明;赵铁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北京市昌平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掌握北京市昌平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防治政策,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于2005-2006年在昌平区开展了慢性病调查.

    作者:李淑波;徐志鑫;耿坤;庞武元;黄平;宋亚平;张淑群;葛翠瑶;纪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系统在非传染性疾病监测中的应用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NCDs发病监测是公共卫生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NCDs监测已成为当务之急[1].

    作者:王德征;江国虹;纪艳;沈成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研究进展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属于自身免性慢起病的1型糖尿病,但其早期临床表现与2型搪尿病相似.其临床过程分为非胰岛素依赖期和胰岛素依赖期.目前LADA的诊断主要有3个标准:成年起病,有胰岛自身抗体,诊断后至少有6个月的非胰岛素依赖期.其中有胰岛自身抗体是诊断LADA的重要指标,胰岛自身抗体中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为常见,其次是胰岛细胞抗体.人群不同,LADA患病率有所不同,从0.9%到10%,其占2型糖尿病的比例,文献报道差异很大,自2.0%~38.3%不等.LADA的病因较为复杂,大多研究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其发病过程.

    作者:孙静;齐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是通过对个人或人群健康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调控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减少或推迟慢性病的发生.支撑健康管理的知识主体来源于医学、公共卫生、营养学、运动学、生物统计学、健康行为和教育、以及健康心理学的研究.

    作者:吴秋华;黄斌;闵捷;沈玉梅;林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代谢综合征流行水平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目前代谢综合征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基于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指南关于成年人高胆固醇血症的检测、评价和治疗方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诊断标准和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目前全世界大约1/4~1/3成人受到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我国约25%成人患有代谢综合征.大量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种族、遗传、膳食、行为因素等.防治代谢综合征应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综合防治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作者:时颖;张普洪;焦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广州市海珠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方法 通过转换管理模式,加强慢性防治的机构建设,人才组织和培养,建立和完善监测与报告网络,启动健康促进策略,社区综合干预,综合防治的质量控制,进行社区诊断与社区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结果 至2006年12月,已健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慢性病防治网络,达到健康促进学校标准的中小学由1.8%升至5.1%,无烟学校由5.6%升至17.3%;青少年和医生、教师吸烟率控制为0.08%增长(原增长率为0.36%).60岁以上常住居民建档率为83.9%,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由12.0%降低到8.9%,1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标化病率由5.5%降低到3.6%,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率由6.8%升高至9.8%,晚期癌症病人医护照顾率达到68.2%(原医护照顾率为8.9%),癌症早期发现率由4.5%升高至8.3%.结论 转换管理模式,加强慢性病防治的机构建设,人才组织和培养,建立和完善监测与报告网络,启动健康促进策略,社区综合干预,综合防治的质量控制是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重要工作平台.今后需继续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治,巩固成效;继续加强慢性病科研工作的开展,把广州市海珠区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栾玉明;刘达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靖江市高中毕业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目的 调查江苏省靖江市2004-2007年高中毕业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情况,了解该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 对靖江市20 988名应届高中毕业生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用速率法检测ALT.结果 共检出HBsAg阳性1 754人,总阳性率8.36%;男生阳性率(9.46%)高于女生(6.95%);农村学生阳性率(9.44%)高于城市学生(7.28%).2004-2007年城市学生阳性率分别为9.31%,8.08%,6.74%,5.24%,呈逐年下降,2007年与前3年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学生阳性率分别为10.43%,9.36%,9.04%,8.64%,有所下降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 754名HBsAg阳性学生中ALT升高者155名,占8.84%.结论 江苏省靖江市2004-2007年高中毕业生HBsAg感染率较高,部分学生存在肝功能损害.应重视青少年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

    作者:周明先;吴剑;徐丽芳;肖巧云;徐晓凤;张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北京顺义区35~70岁农村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顺义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和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农村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表,对年龄在35~70岁的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知晓率和接受过医疗服务的比率为≥92.8%,97.5%的居民认为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为常见慢性病防治;近1年的体检率为49.5%,86.4%的居民愿意参加社区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可接受的费用为22.9元;农村居民喜欢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为电视、医生和广播,需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为慢性病防治和健康饮食;有58.9%居民愿意参加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可接受的费用为40元.结论 顺义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以医疗服务为主,与农村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迫切卫生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落实其预防保健服务职能.

    作者:张松建;李印东;李冬生;贾术贤;赵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高情感性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从而达到社区护士岗位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北京市昌平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及行为危险因素现状分析

    为掌握北京市昌平区居民常见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现状,为预测慢性病的流行趋势,制定相关防治政策,笔者于2005年7月在昌平区开展了慢性病监测工作.

    作者:庞武元;耿坤;徐志鑫;黄苹;张淑群;李淑波;杨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意义及模式探讨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下降,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行为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的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影响人群健康,居民医疗费用增加,对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作者:宋心红;林海燕;张丰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脂蛋白脂酶基因S447X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存在多种变异方式,其中S447X多态性是该酶常见基因变异之一.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LPLS447X多态性在调节血脂水平(主要包括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当前有关LPL的基因结构、合成及生理功能进行了阐述,并简要介绍了S447X的基因治疗前景,旨在为高脂血症患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的预防与控制制定更为有效、实用的措施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丁守华;孔令斌;卜志强;杨志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