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

李宜;吴钰

关键词:神经内科, 医院感染, 构成比, 防护对策
摘要: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887例神经内科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原因、病原菌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 在887例神经内科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123例,感染率13.87%;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61.53%,其次为泌尿道,构成比9.79%.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占检出菌的56.33%.感染病例中,接受侵入性操作的病人占81.3%.结论 神经内科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我国医院感染平均发生率,应把神经内科作为医院感染重点部位加以控制.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种全自动内镜消毒机对内镜消毒效果的比对观察

    目的 比较四种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室和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检测.结果 用超声雾化型自动清洗内镜消毒机,配合20.7 g/L戊二醛雾化熏蒸3 min,对染于聚四氟乙烯管道内壁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清除率为93.21%,对内镜活检通道和镜身表面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清除率分别为16.7%和73.3%.用SY-600型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配合20.1 g/L戊二醛消毒液冲洗10 min,对染于聚四氟乙烯管道内壁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清除率为99.94%,对内镜活检通道和镜身表面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清除率分别为86.7%和100%.用HY-0610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机,配合507 mg/L过氧乙酸消毒液冲洗5 min;用WAYWIN-2000型医用内镜灭菌器,配合1179 mg/L过氧乙酸消毒液冲洗10 min;对染于聚四氟乙烯管道内壁载体上和污染于内镜活检通道及镜身表面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清除率均达到100%.结论 以戊二醛为消毒剂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冲洗的消毒方式明显优于超声雾化,但均达不到消毒合格要求;以过氧乙酸为消毒剂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管道和外壁均可达到消毒要求.

    作者:钟昱文;翁涛华;黄美卿;张里君;柯昌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婴儿高压氧舱的消毒方法

    为探讨婴儿高压氧舱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保证婴儿高压氧舱的安全治疗与管理.我科在日常工作中严格做好氧舱治疗室内空气及舱体内外的消毒工作并进行效果检测,取得良好的成效.

    作者:张雪花;潘俊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北京奥运会期间食品卫生保障问题探析

    本文通过分析2000~2007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资料,研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北京奥运会期间食品卫生保障的建议.

    作者:黄自发;卢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深部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 从51369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真菌1435株,检出率为10.4%;分离真菌15种,白色念珠菌仍为主要菌种.各种真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且产生了耐药菌株,真菌对两性霉素、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王宇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的生物膜污染及臭氧在医院消毒中应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医院消毒方法取得不断改进和发展.压力蒸汽、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照射等传统消毒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臭氧、酸性氧化电位水、微波、低温等离子体等一些新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在现代医院消毒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就经常引起医院消毒失败的生物膜污染问题和臭氧在医院消毒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臭氧水在内窥镜和牙钻消毒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初里冰;邢新会;于安峰;孙旭临;本杰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

    近年来,空气消毒机开始广泛应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为了解实际效果,我们于2006年11月~2007年3月对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彭凤裘;李珍;胡蓉;黄俊云;杨琼;付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武汉市黄陂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为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提高消毒质量,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对黄陂区区级、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韩金一;胡勇;魏沨;吴艺军;方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管理存在的问题

    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做好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为加强医院消毒工作及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必须依据消毒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和标准,找出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促进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作者:黄丽菊;梁丽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农村餐具集中消毒业的卫生监管

    餐具集中消毒行业以餐具清洗清毒配送中心、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等形式出现,成为市场经济的一种新兴产业,也为餐饮业餐具消毒提供一种新型的方式,有值得推广的社会效益.目前这一产业已从大城市渗透到农村,2007年我县有两家这样的餐具集中消毒企业出现,但在对这一行业进行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作者:徐承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过氧乙酸用于中央空调的消毒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中央空调系统高水平消毒与效果评价的方法.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模拟现场试验和气溶胶喷雾模拟现场以及超声雾化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评价了过氧乙酸对中央空调管道与滤网材料表面消毒效果.结果 用含2000 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浸泡作用60 min和用5000 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浸泡作用30 min,对空调管材白铁皮表面与空调滤网上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到完全杀灭.用含5000 mg/L过氧乙酸水溶液进行气溶胶喷雾并作用120 min,对白铁皮与空调滤网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分别达到100.00%与99.92%.模拟现场试验表明,在密闭条件下,用含10000 mg/L过氧乙酸水溶液在密闭环境下经超声雾化量为30 ml/m3时作用120 min,对白铁皮与空调滤网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率分别达到100%与99.94%.结论 过氧乙酸对空调管道材料消毒效果以浸泡法好,气溶胶喷雾和超声雾化亦可达到消毒要求,但作用时间较长.

    作者:陈泰尧;沈伟;朱仁义;蔡振荣;何静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消毒隔离预防与医疗安全的相关性

    现代医院管理工作有两个重点,即医疗安全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医疗安全是医疗单位工作的核心、永恒的主题和工作目标.世界卫生大会曾通过决议,呼吁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密切关注医疗安全问题,建立和加强增进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所必须的科学系统.国家卫生部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疗安全体系中,医院消毒、灭菌、预防隔离管理是医疗安全环节中重要一环.

    作者:钟丽萍;黄丽菊;张贵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通过这些年对管理制度修改完善,制定工作流程,建立消毒隔离措施,层层把关、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不仅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专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徐昌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消毒剂基因的检测

    目的 了解某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消毒剂抗性基因携带情况,以便掌握其对消毒剂抗药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qacA基因.结果 临床分离的2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6株检出qacA基因为阳性,qacA基因携带率为64%.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qacA基因的携带率较高,存在抗消毒剂的可能性,应引起临床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的重视.

    作者:李丹;陈佰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与灭菌

    医院口腔科都要求建立器械清洗消毒室,使用后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在单独的房间进行,提高了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但由于口腔科器械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在同一室内进行,人流、物流出现交叉、逆行,清洗条件及设备较落后,布局流程、工作流程仍不太合理,无法进行清洗、包装、灭菌等环节质量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我们医院将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集中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对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常洪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新生儿抵抗力低,在医院感染中属于易感人群,所以新生儿病房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位之一.为加强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现将新生儿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杨菊菁;张建中;沈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肿瘤专科医院消毒灭菌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以便改进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连续6年进行了监测.结果 医院临床科室共采样5670份,合格5553份,总合格率为97.9%.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88%,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4.9%,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8.3%,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8.5%,无菌物品合格率为99.6%.结论 肿瘤专科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无菌物品合格率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王逸如;罗晓明;郑立;黄华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乙醇消毒液污染调查及其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医院使用中的75%乙醇污染状况,观察乙醇消毒液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采样检测法和稀释法进行检测.结果 使用中的75%乙醇消毒剂细菌超标率为8.1%,从中检出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热芽孢杆菌.乙醇对14种细菌繁殖体的低杀菌浓度为10%~25%.5%~95%乙醇消毒液对蜡样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均无杀灭作用.结论 75%乙醇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好,对芽孢杆菌无杀灭作用,易受到芽胞杆菌的污染.

    作者:熊平源;边藏丽;张万明;李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臭氧对纸类物品的消毒效果及相对湿度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臭氧消毒柜对纸类物品的消毒效果及相对湿度对臭氧杀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自动加湿装置调控臭氧消毒柜内相对湿度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 臭氧文件消毒柜内温度16℃,相对湿度65%,臭氧浓度平均为292 mg/m3,工作一个周期,对分布于柜内各点载体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3.0.臭氧消毒柜内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但相对湿度≤60%时,对柜内各个位置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1.42至1.71之间,均未达到消毒要求.结论 臭氧消毒柜在物品满载条件下,对纸质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达到消毒要求指标,但相对湿度影响明显.

    作者:李炎;赵斌秀;李新武;王桂芳;唐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消毒和净化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某品牌多因子组合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对室内空气的净化和消毒效果.方法 用多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采样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 由中效过滤、活性炭和静电吸附以及负离子等多种因子组合的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在模拟现场条件下,启动该机器运行30和60 min,对空气中人工污染的白色葡萄球菌消除率分别为99.93%和99.95%.在现场房间内,连续开机运行30 min,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的清除率达98.5%;开机运行作用6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平均为95.63%.结论 该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清除、净化和杀菌性能良好.

    作者:崔树玉;赵克义;刘文杰;李子尧;孙启华;徐博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连续性B-D测试不合格结果分析

    B-D试验是专门用于检测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的试验.B-D试验的结果只能指明在灭菌时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是否有冷空气团存在,不能表达灭菌是否合格.

    作者:王鹏远;宋彩凤;汤玲;付光荣;秦求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