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隔离预防与医疗安全的相关性

钟丽萍;黄丽菊;张贵琛

关键词: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 消毒, 灭菌, 隔离
摘要:现代医院管理工作有两个重点,即医疗安全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医疗安全是医疗单位工作的核心、永恒的主题和工作目标.世界卫生大会曾通过决议,呼吁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密切关注医疗安全问题,建立和加强增进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所必须的科学系统.国家卫生部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疗安全体系中,医院消毒、灭菌、预防隔离管理是医疗安全环节中重要一环.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武汉市黄陂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为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提高消毒质量,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对黄陂区区级、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韩金一;胡勇;魏沨;吴艺军;方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芦荟植物提取液抑菌效果及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了解芦荟提取液抑菌效果和毒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动物试验对其抑菌效果和毒性进行试验观察.结果 用体积分数5%的芦荟提取稀释液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用体积分数20%的芦荟提取稀释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芦荟提取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值大于5000mg/kg,芦荟提取原液对家兔皮肤刺激试验指数为0.23,属于轻度刺激性.结论 芦荟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属无毒、低刺激性物质.

    作者:李志富;邵伟;丁静;任少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遮眼板带菌情况调查

    眼科遮眼板在眼科诊疗过程中使用较为频繁,但其污染情况常被忽略,为了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我院对眼科遮眼板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现将使用次数与带菌量的关系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文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固定化硫酸多粘菌素体外抗微生物效果的研究

    目的 观察固定化硫酸多粘菌素体外抗微生物的效果.方法 用戊二醛固定法将硫酸多粘菌素固定在玻璃纤维滤纸上,采用改良振荡瓶法进行抗菌效果检测.结果 用pH 9~10碱性缓冲液稀释制备硫酸多粘菌素固定化玻璃纤维滤纸,染菌后在室温下24 h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抑菌率均达到99.99%.固定化多粘菌素含量为1 mg/ml玻璃纤维滤纸染菌后置室温下24 h,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均达到99.99%;在多粘菌素浓度为5 mg/ml条件下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抑菌率不达标;多粘菌素浓度达到2.5 mg/ml条件下,对f2噬菌体抑制率达到99.9%以上.固定化多粘菌素玻璃纤维滤纸经37℃储存3个月,对4种试验微生物抑制作用基本没有下降.结论 固定化硫酸多粘菌素玻璃纤维滤纸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储存性能稳定.

    作者:郝丽梅;段惠莉;吴金辉;祁建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通州区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调查

    为了保证我区卫生用品生产单位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质量,我们对各生产单位生产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戚广浩;刘秀军;赵显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供应室下收下送人员职业危害的观察

    目的 了解供应室下收下送人员及回收、发放车细菌污染的状况.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细菌污染调查.结果 下收下送人员在出发前手表面细菌总数4~8 cfu/cm2,回收、发放车表面细菌总数3~5cfu/cm2.回收、送物后下收下送人员手的表面细菌总数增加到21~176 cfu/cm2,两种车的表面细菌总数增加到8~90 cfu/cm2.下收下送人员用洗皂液规范洗手和75%乙醇擦拭,对手上自然菌消除率达到95%以上.结论 下收下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双手、用车受到污染,需要规范清洗和消毒措施,预防职业感染.

    作者:曹俊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伤口护理中手卫生的临床意义及其管理

    手卫生是指可清除或杀灭手表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包括洗手、杀菌洗手或外科手杀菌在内的通用术语[1].医护人员执行各项操作前后手卫生作为常规程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春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阿克苏地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工作对于预防疾病交叉感染,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加强监督管理,本单位每年都要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常规消毒效果监测.

    作者:马吾拉;帕丽丹;尼加提;王鲜芬;何忻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灭菌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灭菌效果,评价其在中心供应室实际使用价值.方法 采用灭菌器自检系统和生物指示剂与化学指示剂评价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连续进行800次灭菌运行,成功完成运行736次,有64次灭菌程序中断.在成功完成灭菌循环中,化学检测全部合格,生物检测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该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灭菌效果可靠,灭菌周期短、自检系统严密、能满足供应室l临床灭菌需要.

    作者:陈慧;黄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连续性B-D测试不合格结果分析

    B-D试验是专门用于检测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的试验.B-D试验的结果只能指明在灭菌时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是否有冷空气团存在,不能表达灭菌是否合格.

    作者:王鹏远;宋彩凤;汤玲;付光荣;秦求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Ⅱ类环境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医院Ⅱ类环境消毒与灭菌效果,改进和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方法 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 南阳市中心医院2007年上半年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分别为物体表面88.2%,医务人员手85.7%,软镜内腔冲洗液86.4%,室内空气87%,紫外线灯管强度93.8%;透析用水、透析液,使用中消毒液、灭菌剂、无菌器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Ⅱ类环境消毒与灭菌质量整体较好,但部分监测项目存在不合格现象,应对消毒方法进行改进.

    作者:牛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殡仪职工手表面微生物监测及清洁消毒方法

    目的 调查殡仪职工手表面带菌状况,探讨适用于殡仪职工手的清洁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棉拭采样检验方法对北京、广东等6省区25个殡仪馆的201名殡仪职工进行了监测.结果 殡仪职工工作后手上污染菌数大于15 cfu/cm2人数占16.36%;洗手后手上污染菌数大于15 cfu/cm2人数占26.75%.用碘伏消毒后细菌平均下降率为91.56%;酒精消毒后平均下降率为69.70%;甲酚皂消毒后平均下降率为67.55%.结论 殡仪职工洗手不能彻底清除皮肤上的细菌,洗手后用碘伏擦手可保证消毒效果.

    作者:杨德慧;姜思朋;李伯森;周雪媚;李大涛;曾寒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深部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 从51369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真菌1435株,检出率为10.4%;分离真菌15种,白色念珠菌仍为主要菌种.各种真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且产生了耐药菌株,真菌对两性霉素、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王宇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对228例病例与284例对照病例的研究分析,某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手术切口.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诊断病症数≥3个、人院次数、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化疗、激素、高转氨酶、抗菌药物治疗等26种单因素均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天数、科室、使用引流管、输血、静脉留置针、插胃管、高血压、抗菌药物治疗等为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介入性诊疗操作、高血压是某院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韩佳音;卢次勇;林立丰;包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银离子皮肤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与毒性试验观察

    目的 了解以银离子为主要杀菌成分的皮肤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安伞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以含银离子20 mg/L的该消毒剂作用1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平均杀灭率均为100.00%,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9.94%.用该消毒剂原液对志愿者手进行喷洒消毒作用5 min,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2.38%.该消毒剂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蓄积毒性试验为弱蓄积毒性;含银离子20 mg/L的该消毒剂对家兔的皮肤和阴道粘膜的刺激指数为0,属无刺激性.结论 银离子皮肤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属无毒类物质,对皮肤粘膜无刺激.

    作者:王海清;肖辉;朱上翔;田光琼;岳蕴瑶;徐佳清;杨红;刘琼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四种全自动内镜消毒机对内镜消毒效果的比对观察

    目的 比较四种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室和模拟现场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检测.结果 用超声雾化型自动清洗内镜消毒机,配合20.7 g/L戊二醛雾化熏蒸3 min,对染于聚四氟乙烯管道内壁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清除率为93.21%,对内镜活检通道和镜身表面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清除率分别为16.7%和73.3%.用SY-600型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配合20.1 g/L戊二醛消毒液冲洗10 min,对染于聚四氟乙烯管道内壁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清除率为99.94%,对内镜活检通道和镜身表面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清除率分别为86.7%和100%.用HY-0610全自动内窥镜清洗机,配合507 mg/L过氧乙酸消毒液冲洗5 min;用WAYWIN-2000型医用内镜灭菌器,配合1179 mg/L过氧乙酸消毒液冲洗10 min;对染于聚四氟乙烯管道内壁载体上和污染于内镜活检通道及镜身表面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清除率均达到100%.结论 以戊二醛为消毒剂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冲洗的消毒方式明显优于超声雾化,但均达不到消毒合格要求;以过氧乙酸为消毒剂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管道和外壁均可达到消毒要求.

    作者:钟昱文;翁涛华;黄美卿;张里君;柯昌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

    目的 了解本医院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PI20NE鉴定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对分离到的69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临床分离的69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离自痰标本占49.28%,分离自血液标本占20.29%.该菌株对氨曲南、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等16种抗生素耐药率多数达到98.55%;对复方新诺明、美洛培南、米诺环素耐药率低,依次为2.9%、1.45%、1.45%.结论 医院感染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主要分离于痰标本和血液标本,该细菌是一种天然多重耐药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普遍较高.

    作者:蒋景华;陈文光;章泽豹;陶映;郭亚春;王宗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现状和应对能力,为提高体系应急处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定性研究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抽取全市部分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访问调查.结果 各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健全,重大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网络运转正常,一般疫情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大部分单位能识别常见病原体和致病物质,但不能很好识别病毒和不明原因疾病病原体,医疗单位对监测资料的汇总分析存在薄弱环节.结论 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初步建立,总体应对能力较强,但鼠疫、炭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职业中毒、化学物质泄露事件、核辐射生物恐怖事件独立应对处理能力不强,实验室检测综合能力还不高,需进一步提升.

    作者:朱容;陈新峰;赵根明;赵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疗废物管理环节的控制

    医疗废物作为医疗过程中的附带产品,因其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处理不当不仅可造成环境污染,也是医院感染潜在因素.金华市人民医院结合医院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经过近3年的具体实践,实施重点质量控制,使医疗废物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郑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清洗消毒器集中处理呼吸机管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清洗消毒机集中消毒处理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目测法和采样检测法对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 对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的1200条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目测法观察,清洁度合格率达到99.6%.采样清洗消毒后的呼吸机管路及附件共64份,检测存活细菌总数,均未检出存活菌,全部达到高效消毒效果.结论 利用清洗消毒机对全院呼吸机管路进行集中清洗消毒,清洁效果和消毒效果均可达到要求.

    作者:熊桂华;李莲娜;刘玉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