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醇消毒液污染调查及其杀菌效果观察

熊平源;边藏丽;张万明;李侃

关键词:乙醇, 细菌污染, 芽孢杆菌, 杀菌效果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使用中的75%乙醇污染状况,观察乙醇消毒液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采样检测法和稀释法进行检测.结果 使用中的75%乙醇消毒剂细菌超标率为8.1%,从中检出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嗜热芽孢杆菌.乙醇对14种细菌繁殖体的低杀菌浓度为10%~25%.5%~95%乙醇消毒液对蜡样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均无杀灭作用.结论 75%乙醇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好,对芽孢杆菌无杀灭作用,易受到芽胞杆菌的污染.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餐具集中消毒业的卫生监管

    餐具集中消毒行业以餐具清洗清毒配送中心、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等形式出现,成为市场经济的一种新兴产业,也为餐饮业餐具消毒提供一种新型的方式,有值得推广的社会效益.目前这一产业已从大城市渗透到农村,2007年我县有两家这样的餐具集中消毒企业出现,但在对这一行业进行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作者:徐承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的生物膜污染及臭氧在医院消毒中应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医院消毒方法取得不断改进和发展.压力蒸汽、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照射等传统消毒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臭氧、酸性氧化电位水、微波、低温等离子体等一些新的消毒与灭菌方法在现代医院消毒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就经常引起医院消毒失败的生物膜污染问题和臭氧在医院消毒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臭氧水在内窥镜和牙钻消毒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初里冰;邢新会;于安峰;孙旭临;本杰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四种复方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剂对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几种以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杀灭白色念珠菌的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以含500mg/L聚六亚甲基双胍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组成复方消毒剂和聚六亚甲基双胍与醋酸氯己定组成的复方消毒剂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作用1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4.00.用聚六亚甲基双胍与乙醇组成的复方消毒剂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 min,或用聚六亚甲基双胍与苯扎溴铵组成的复方消毒剂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4.00.用含量1000 mg/L单方聚六亚甲基胍对白色念珠菌作用7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45.结论 4种复方聚六亚甲基胍消毒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均较单方聚六亚甲基双胍明显提高,聚六亚甲基双胍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或与醋酸氯己定组成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更好.

    作者:崔玉杰;张春长;陈素良;韩艳淑;孙克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空气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

    近年来,空气消毒机开始广泛应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为了解实际效果,我们于2006年11月~2007年3月对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彭凤裘;李珍;胡蓉;黄俊云;杨琼;付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消毒管理存在的问题

    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做好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为加强医院消毒工作及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必须依据消毒与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和标准,找出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促进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作者:黄丽菊;梁丽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通州区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调查

    为了保证我区卫生用品生产单位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质量,我们对各生产单位生产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戚广浩;刘秀军;赵显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武汉市黄陂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为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提高消毒质量,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对黄陂区区级、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韩金一;胡勇;魏沨;吴艺军;方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深部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深部真菌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深部真菌感染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 从51369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真菌1435株,检出率为10.4%;分离真菌15种,白色念珠菌仍为主要菌种.各种真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真菌感染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且产生了耐药菌株,真菌对两性霉素、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王宇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暖箱内表面消毒方法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温不易保持,多需要放置于暖箱内保暖.由于体重低、各脏器功能较弱、呼吸功能尚不健全,极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通过监测,我们发现暖箱内表面细菌较多,为探寻有效、恰当的消毒方法,我们比较了75%酒精和500 mg/L含氯消毒剂对暖箱内表面擦拭消毒效果.

    作者:刘仕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碘伏冲洗预防腹部切口感染疗效观察

    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院自2005年2月~2006年6月,采用2500mg/L碘伏液冲洗腹部切口,使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田自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殡仪职工手表面微生物监测及清洁消毒方法

    目的 调查殡仪职工手表面带菌状况,探讨适用于殡仪职工手的清洁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棉拭采样检验方法对北京、广东等6省区25个殡仪馆的201名殡仪职工进行了监测.结果 殡仪职工工作后手上污染菌数大于15 cfu/cm2人数占16.36%;洗手后手上污染菌数大于15 cfu/cm2人数占26.75%.用碘伏消毒后细菌平均下降率为91.56%;酒精消毒后平均下降率为69.70%;甲酚皂消毒后平均下降率为67.55%.结论 殡仪职工洗手不能彻底清除皮肤上的细菌,洗手后用碘伏擦手可保证消毒效果.

    作者:杨德慧;姜思朋;李伯森;周雪媚;李大涛;曾寒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驻马店市餐饮业餐饮具消毒监测结果

    为了解驻马店市餐饮业餐饮具消毒效果,进一步加强餐饮具消毒监督监测,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保护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2007年4~9月,对驻马店市驿城区和开发区餐饮单位餐饮具进行了抽样监测.

    作者:孙先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泰州市医疗机构污水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泰州市医疗机构排放污水消毒质量,以便加强管理.方法 用微生物检验和理化分析方法进行了随机抽样检验.结果 2004~2007年泰州市12所医疗机构排放污水在消毒后粪大肠菌群指标合格率波动在80%~97.7%.消毒后污水中总余氯大值为500 mg/L,远远超过了标准上限值(10 mg/L),其中总余氯量≥10mg/L的医疗机构占42.3%.不同医院污水性质有明显差别,pH值低为2.1,大为11;氨氮含量大64;色度大150;COD高1063 mg/L,合格率普遍较低.结论 泰州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质量合格率较低,理化指标不稳定,主要是加氯量没有严格控制.

    作者:刘波;李晨;杨华梅;杨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黄石市医疗机构胃镜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黄石市医疗机构胃镜消毒状况,找出胃镜清洗消毒操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本市部分医疗机构胃镜进行了监测.结果 所调查医院业务管理规范,经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相关知识均掌握比较好;胃镜清洗消毒设施规范、齐全;胃镜用后清洗,消毒和干燥等程序能遵守操作规程.胃镜室内操作台面和托盘等物表和诊疗室内空气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符合要求.所有部位细菌检验结果全部合格;从二级医院13台胃镜中检测出2例HBV-DNA阳性.结论 黄石市医疗机构胃镜清洗消毒质量较好,检出2例HBV-DNA阳性值得关注.

    作者:张传新;王金明;游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现状和应对能力,为提高体系应急处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定量、定性研究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抽取全市部分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访问调查.结果 各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健全,重大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网络运转正常,一般疫情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大部分单位能识别常见病原体和致病物质,但不能很好识别病毒和不明原因疾病病原体,医疗单位对监测资料的汇总分析存在薄弱环节.结论 张家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体系初步建立,总体应对能力较强,但鼠疫、炭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职业中毒、化学物质泄露事件、核辐射生物恐怖事件独立应对处理能力不强,实验室检测综合能力还不高,需进一步提升.

    作者:朱容;陈新峰;赵根明;赵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环氧乙烷灭菌失败原因分析

    环氧乙烷穿透力强,杀菌谱广,杀菌能力强,对消毒物品无损害,灭菌效果可靠[1],为目前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绵阳市中心医院使用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器进行50次灭菌操作,生物监测不合格为5次,灭菌成功率为90%,现对5例环氧乙烷灭菌失败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蓉;包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对228例病例与284例对照病例的研究分析,某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手术切口.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诊断病症数≥3个、人院次数、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化疗、激素、高转氨酶、抗菌药物治疗等26种单因素均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天数、科室、使用引流管、输血、静脉留置针、插胃管、高血压、抗菌药物治疗等为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介入性诊疗操作、高血压是某院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韩佳音;卢次勇;林立丰;包青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术器械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观察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可靠,经济快速、环保无毒副作用,是目前医疗器械常用的灭菌方法,其灭菌质量对降低医院感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监测灭菌效果,我们对手术室灭菌后30个手术包内撑开和锁住的止血钳共60把进行了无菌采样和普通细菌培养.

    作者:刘军;易滨;王芳;李慧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消毒隔离预防与医疗安全的相关性

    现代医院管理工作有两个重点,即医疗安全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医疗安全是医疗单位工作的核心、永恒的主题和工作目标.世界卫生大会曾通过决议,呼吁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密切关注医疗安全问题,建立和加强增进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所必须的科学系统.国家卫生部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疗安全体系中,医院消毒、灭菌、预防隔离管理是医疗安全环节中重要一环.

    作者:钟丽萍;黄丽菊;张贵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与灭菌

    医院口腔科都要求建立器械清洗消毒室,使用后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在单独的房间进行,提高了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但由于口腔科器械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在同一室内进行,人流、物流出现交叉、逆行,清洗条件及设备较落后,布局流程、工作流程仍不太合理,无法进行清洗、包装、灭菌等环节质量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我们医院将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集中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对工作流程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常洪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