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夏元亮;张颍;孙侠芳

关键词:局部亚低温, 脑出血, 头颅
摘要:目的:探讨头颅局部亚低温技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亚低温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常规物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适当脱水、吸氧、控制血压和血糖、保持水电酸碱平衡、脑细胞保护等治疗)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7%(P<0.01).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对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技能、提高人文素质、强化能力培养、规范考核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秀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34例B超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开展教职工体检工作,有利于了解高校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韩国产SA-600型凸陈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结果:334例中异常报告203例,占被检人数60.8%.结论:体检发现,该校教职工体检中,肝胆胰脾的患病率偏高.

    作者:胡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终止妊娠时机、方式和护理.方法: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终止妊娠时机、方式对母儿的影响,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母亲全部存活.结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除正确的治疗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是保证病人康复的关键.

    作者:范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液培养中葡萄球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迁

    目的:了解2003~2006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培养293株葡萄球菌分布及敏感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阳性菌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03~2006年血液培养葡萄球菌属的分布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以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比例逐年上升.病区分布主要为儿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皮肤科、心内科等;所有分离株对万古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的敏感性呈上升趋势(71.43~94.44%),对其它抗生素敏感性呈下降趋势;CNS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其中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性显著下降(P<0.05).2006年CNS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等敏感性显著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P<0.05).结论:血液培养葡萄球菌属中CNS以及MRCNS逐年升高,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低且呈下降趋势,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非常重要.

    作者:吴义芳;徐元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导乐式陪伴分娩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式陪伴分娩方式对产程及分娩结果的影响,比较传统分娩方式和导乐式分娩的优劣.方法:随机选择有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和采取传统分娩方式的产妇各150例,观察比较两组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疼痛和出血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传统分娩方式相比,导乐式陪伴分娩可减少产程时间、减轻产后疼痛和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论:导乐式陪伴分娩能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更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热力烧伤后现场急救措施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热力烧伤后现场急救措施的真实情况.方法:面对面询问记录184例儿童热力烧伤后监护人采用的现场急救措施.结果:儿童热力烧伤后均未接受正规的现场急救,14.1%的患儿接受了初步冷疗,85.9%的患儿接受了错误急救措施.结论:烧伤急救知识普遍缺乏.应加强烧伤后现场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降低烧伤造成的危害.

    作者:谢俊;王宇;张晓龙;张立斌;李辉武;沈贤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盆腔淋巴清扫术手术配合2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施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靠,但术前、术中、术后要有充分的良好的配合.

    作者:陈红英;郭志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性化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人性化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提出:通过关心爱护学生,注重为人师表及教书育人,切实联系学科及学生自身实际,因材施教等人性化教学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作者:高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人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男102例,女20例,年龄60~89岁,全部患者均摄有胸部平片,其中49人进行了CT检查,13例增强.结果:122例中结核病灶在3个肺野以上的达79例(64.8%).以浸润增殖为主74例(60.7%);以纤维化病灶为主要表现者70例(57.38%).空洞45例(36.89%),结核球12例(9.68%),胸膜病变68例(56.22%),CT发现肺门淋巴结肿大2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3例,27例有淋巴结钙化.4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痰菌检查证实20例,其余59例经临床表现和治疗随访中证实.结论:老年人肺结核病灶性质在影像学表现以空洞和广泛纤维化为特点,CT检查优于平片.

    作者:汪全治;朱普和;林承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引起麻疹1例报告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率的提高,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疫苗属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病毒抗体,保护机体免遭感染.麻疹疫苗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一般为一过性发热和散在皮疹.但目前广泛报道关于接种麻疹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我们需密切关注接种后的患儿反应.

    作者:周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CT检查的价值

    目的: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CT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资料.结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CT检查能明确直肠癌的病变大小、范围、外侵、周围淋巴结及其它脏器转移情况.CT分期整体准确率为86.1%,Ⅰ~Ⅱ期为78.6%,Ⅲ期为88.2%,Ⅳ期为100%.结论:CT检查直肠癌对手术前分期、分析能否手术及制定手术方案有指导作用.

    作者:李良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缺点及手术技巧.方法:对34例经腹手术的胃底贲门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无吻合口瘘,标本经病理证实食管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经腹手术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有利于腹腔转移性淋巴结的清扫,能避免食管切缘癌残留及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陆震;夏毓醌;汪会进;李震宇;刘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S)贫血的方法及疗效评价

    贫血是肺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甚至生存时间.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治疗非小细胞型肺癌在放、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方法.局部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的患者,HB水平是生存率的独立有效预后因素之一,纠正贫血可以改善预后,但对于生存率的确切影响还不明确.

    作者:刘宁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处方取消商品名后门诊药房服务模式的转变

    为医院药房应对处方取消商品名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参考.通过分析这种变化对医院药房特别是门诊药房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处方取消商品名,是对医院药学服务转变模式的契机,需要调整思路,积极稳妥地应对.

    作者:夏清荣;韩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改良置胃管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置胃管法的效果与常规法进行对照.方法:置胃管前用1%的地卡因药液对准咽部喷2~3喷,2~3分钟后将胃管置入至所需长度.结果:不适程度明显降低,包括:恶心、呕吐、呛咳等现象.结论:改良置胃管法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提高了成功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袁圣慧;高业霞;江家菊;任仕霞;祝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急诊抢救590例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常见抢救疾病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抢救处理后收治住院及急诊观察病例590例,分类统计主要病种的抢救数量、性别和年龄等.结果:排序前5位的是高热惊厥、新生儿窒息、过敏、各种中毒、各种创伤;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0~3岁是小儿急诊抢救的高发年龄段.结论:急诊护士了解儿科急诊疾病特点及其规律,对患儿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能提高患儿的抢救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作者:程本银;王业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治理商业贿赂服务人民健康

    探讨医院治理商业贿赂问题.总结分析医院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效果.提出治理商业贿赂有利于促进医疗工作的改善和医院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健康.

    作者:赵东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术后病人的手术感受对术前病人的作用

    目的:为帮助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开展了由腹腔镜手术后的病人向术前病人介绍手术感受.结果:促进术前病人对有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并能延长其术前1d晚的睡眠时间.结论:使病人更好地掌握健康宣教知识,有利于病人的治疗.

    作者:姜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电子结肠镜检查前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术前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不良心理的效果.方法:用内镜中心设计的问卷表对1500例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作者:汪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5例(27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避开滤过泡的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眼压和滤过泡的改变.结果:术后25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视力≥0.5者70.4%.术后随访6~12个月,眼压和滤过泡无改变.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避开滤过泡的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既可提高视力,又可保持原有的抗青光眼滤过功能.

    作者:韩正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