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压计袖带的卫生学监测及消毒方法

鞠建华;苗尔平;于桂兰

关键词:血压计袖带, 卫生学监测, 消毒意识, 医护人员, 污染状况, 连续使用, 科室, 结果反馈, 交叉感染, 技术规范, 保护意识, 患者, 调查
摘要: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我院部分科室的血压计袖带进行卫生学监测,发现血压计袖带污染状况十分严重,连续使用不消毒极易导致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为此将调查结果反馈到科室并加以指导整改,以强化医护人员的消毒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方式洗手后细菌指标监测结果

    目的 比较普通自来水肥皂洗手和臭氧水洗手除菌效果.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法和活菌计数法对两种洗手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普通自来水肥皂洗手后除菌效果合格率为61.9%,臭氧水洗手后除菌效果合格率为69.16%.结论 两种不同洗手方法除菌效果无明显差别,除菌效果合格率偏低.

    作者:胡应辉;刘甜来;蓝志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曲阜市学校食堂学生餐具卫生状况

    学校餐饮具不洁是引起学生食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为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督促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进一步落实餐具消毒工作,我们于2002~2005年每年分别对曲阜市的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的21个学生食堂的餐具进行了卫生监督.

    作者:刘长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菌平剪绒织物抗菌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抗菌平剪绒织物的抗菌效果,评价其抗菌性能.方法 采用抑菌环法、振荡烧瓶法和浸渍法对其进行了检测.结果 抗菌平剪绒织物在抑菌环法和浸渍法试验中均没有显示抗菌效果.经振荡烧瓶法试验证明,该织物显示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抑菌率依次为53.6%、51.8%和40.4%.抗菌产品组与非抗菌产品组的抑菌率的平均之差值分别是39.0%,40.2%和29.7%.结论 抗菌平剪绒织物经抑菌环试验和浸渍法试验均未显示出抗菌效果,经振荡瓶试验结果显示出一定抗菌作用,但抗菌作用比较弱.

    作者:张濛;廖兴广;胡巅;王万海;薄玉霞;王歆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上海市奉贤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为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06年对上海市奉贤区2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作者:戴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生物实验室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现状,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灭菌质量,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方法 采用资料调查和现场检测的方法对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使用中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调查71台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其中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15.49%,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占71.83%,尚有12.68%的压力蒸汽灭菌器采用直火加热方式产生蒸汽.这些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室温度检测合格率为60.56%;时间控制检测合格率为71.83%.灭菌包化学指示物检测合格率为100%;生物检测合格率亦为100%.结论 某医学科研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内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过程监测全部合格,部分灭菌器质控监测不合格,灭菌设备管理和灭菌操作人员的知识存在问题,存在灭菌质量隐患.

    作者:沈瑾;张流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高危环节易感因素分析与控制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疑难危重病例进行病情监测和积极治疗的特殊病房,属医院感染重点监控部位.

    作者:李方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消毒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指从大量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1,2].随着现阶段医院信息系统在日常应用中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挖掘技术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的极大重视[3].

    作者:喻晓芬;王峥;过湘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方法选择性分析

    目的 研究准确测定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含量为0.20 g/100 ml醋酸氯己定单方溶液,测得结果完全一致,其相对标准偏差前者为2.4%、后者为3.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回收率在90%~110%之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回收率为10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准确快速、精密度高,是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的佳选择方法.

    作者:宋寅生;荆琦;徐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护理质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医疗质量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研究尤为重视,进一步弄清了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唐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一种新型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相关性能的实验观察

    目的 研究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消毒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和载体定量试验法,对该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及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以含4580 mg/L过氧化氢的复方消毒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以含过氧化氢47.6 g/L的复方消毒液,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90 min,或对污染在止血钳齿端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20 min,均可达到完全杀灭.将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密封保存在54℃ 14 d或在室温下存放1年后,其过氧化氢含量平均下降率分别为5.78%和16.38%.该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原液对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对碳钢、铜和铝等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该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基本无干扰.结论 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均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对普通金属存在腐蚀性.

    作者:梁金平;洪倩;梁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崇左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现状监测分析

    为了强化崇左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加强对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于2006年对全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市区所在地个体诊所共56所单位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

    作者:于建新;周小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北京市二龙路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结果

    目的 通过对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改进.方法 用现场调查和抽检方法对本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检测.结果 经连续5年监测结果统计,该医院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99%;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6%和95%;使用中消毒液平均合格率为99%.压力蒸汽灭菌处理的无菌物品检测无菌率达到100%.结论 二龙路医院近5年来消毒与灭菌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严格管理和加大投入.

    作者:李峨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北京市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托幼机构是幼儿学习、活动、生活的聚集场所,如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了解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状况,于2005~2006年对其所属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连续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晓玲;张淑芬;刘英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杀菌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进行了检测.结果 以含5070 mg/L邻苯二甲醛的复方消毒液作用1 min和5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为100%.以含5635 mg/L邻苯二甲醛的复方消毒液作用3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10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杀灭率为100%.含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杀菌效果有轻度影响.结论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受有机干扰物影响小.

    作者:程胜中;吴清平;黄静;廖富迎;邓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国消毒学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状况的调查及干预措施

    目的 了解四川省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现状,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作比较检查.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器械非常缺乏,多数没有压力蒸汽灭菌设备,没有安装紫外线灯,消毒用品比较落后.实施干预措施后,消毒器械及设备的配备情况有明显改善.消毒剂配备率明显提高,中高效消毒剂从9.50%增加到21.08%.实施干预后,医疗机构物品表面消毒卫生合格率达到82.67%,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为88.29%;消毒合格率在干预后有了显著提高.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率为75.75%,毁形率为24.75%,使用后基本不消毒.实施干预措施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率上升到96.00%,用后毁形执行率上升到88.00%,用后消毒的执行率达到45.50%.结论 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消毒工作存在设备落后,消毒质量低下;实施干预后情况得到改善,消毒质量有所提高,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王晓;杨宁;赖发伟;曾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使用中无菌器械与空气菌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医院使用中无菌器械干式保存时限与室内空气菌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无菌检验和平板沉降法对使用中无菌器械和室内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室内有人走动10次,空气中细菌总数达到647 cfu/m3,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使用超过39次,使用中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即受到污染.结论 使用中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污染与空气染菌量及使用次数密切相关.

    作者:吴黎平;张廷轩;程明明;姜国秀;李溪文;付艳;王鑫姝;徐波;高阳;杨莉;张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室对止血带的管理措施

    止血带作为低度危险性用品,按规定可采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做一般的清洁处理.而止血带在临床应用频率较高,且又与皮肤直接接触,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便会对人体(病人和医务人员)造成损害.

    作者:王爱军;李秋云;宋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海省西宁市医院内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宁市医院内环境消毒卫生状况,为加强医院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检测方法,对医院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 西宁市25所医院室内空气平均总合格率仅28.7%.医院病房内空气质量平均合格率为43.1%,门诊大厅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仅为14.6%,住院部室内空气合格率为21.7%.物体表面达到卫生标准的平均总合格率为69.9%,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85.7%.结论 西宁市25所省市属医院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比较低,需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管理.

    作者:唐晓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螯合金属多胺型棉纤维的制备及其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目的 研究稳定性螯合金属多胺型抗菌棉纤维.方法 采用改进工艺路线和振荡烧瓶方法,制作螯合金属棉纤维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 采用改进工艺路线碱化棉纤维与环氧氯丙烷反应,接枝环氧基团,接枝产物开环反应,进一步与多乙烯多胺以-C-N-键相连接,生成多胺型棉纤维.二乙烯三胺-Cu(Ⅱ)棉纤维的低抑菌浓度为12 mg/ml;三乙烯四胺-Cu(Ⅱ)棉纤维的低抑菌浓度为14 mg/ml;四乙烯五胺-Cu(Ⅱ)棉纤维的低抑菌浓度为10 mg/ml.三种抗菌棉纤维的抑菌作用速度都比较快,抑菌率与作用时间呈正比直线关系.作用20 min,三种抗菌棉纤维抑菌率平均都达到90%以上;作用80 min,抑菌率都达到100%.经蒸馏水清洗和75%酒精浸泡洗涤的三种抗菌棉纤维,对大肠杆菌均保持了良好的抑菌效果,有很好的耐热性和耐洗性.结论 改进工艺合成制作的抗菌棉纤维达到新工艺要求,实现了抑菌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耐洗性的要求.

    作者:王军;葛婕;徐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