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爱林
目的:了解脑瘫惠儿住院期间,家长焦虑程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护士做健康教育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100例住院的脑瘫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长焦虑程度与其文化程度、患儿住院时间有关,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儿住院期间,家长存在焦虑,程度表现为文化程度越低、惠儿住院时间越长,焦虑程度越重.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缓解家长的焦虑,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国琴;许茂莲;蒋艳;卞基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相结合,对诊断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105例急性白血痛患者的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结果:形态学结合免疫学分型得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结论:免疫学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形态学的不足,在某些急性白血病的后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王品;张松涛;张守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讨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体会.方法:讨论11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病人的临床护理重点.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疗效.结论: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取得理想疗效的基本保证.
作者:张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问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使用 ND:YAG 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C臂透视下将激光光纤沿穿刺针插入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每节总量平均650焦耳能量进行汽化.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结果:椎间盘内压力减低,神经根受压解除,24例患者其优良率为 83.3%.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方法.
作者:刘锴;杨世龙;杨祖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对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针对当前我校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健全研究生德育工作新体制;系统做好一年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党建为核心,推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将医疗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医学研究生的德育培养计划.
作者:李凌锋;陈延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 HBV 感染慢性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66例 HBV 感染不同临床类型患者外周血IL-18水平,其中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10例,急性乙型肝炎(AHB)1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8例,肝硬化16例,肝癌10例,并同期检测患者HBV,DNA.结果:HBV-DNA(-)组患者血清IL-18浓度显著高于HBV-DNA(+)组(296.28±112.53pg/ml比204.02±103.58pg/ml,P<0.01);AHB较ASC减低(232.46±65.51pg/ml比247.17±89.66pg/ml,P>0.05),但CHB则显著低于ASC(145.26±56.03pg/ml,P<0.01),肝硬化和肝癌分别较 ASC 明显减低(125.55±64.32pg/ml,96.20±42.15pg/ml,P<0.01).结论:IL-18 可能在 HBV 感染慢性化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吴素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新途径.方法:对40例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持续输入(CSⅡ)与阿卡波糖相结合控制血糖,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血糖在短时间内平稳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段血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泵与阿卡波糖相结合用于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处理安全、有效、方便.
作者:齐晓玲;徐礼五;王江宁;袁玲;王郭伟;段成;余洋;刘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的卫生项目阶段综合考评方法.方法:以安徽省世界银行贷款基本卫生服务项目为研究对象,调研项目阶段综合考评实施方法及在各项目县实际应用状况.结果:各县项目实施成效被量化综合考评,并按照得分高低排出名次.结论:卫生项目阶段综合考评方法可供各地进行绩效评估参考.
作者:王万荣;陈叶纪;何晓琦;孙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巨大甲状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责任制护理形式,班班有人负责,护士长每日护理查房就病情及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对病人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结果:病人度过危险期,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护士长护理查房讨论,避免了潜在的护理缺陷,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杨孝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盐酸赖氨酸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将盐酸赖氨酸葡萄糖注射液经10倍稀释,用标示灵敏度为0.25Eu·ml-1 的鲎试剂检测其细菌内毒素.结果:盐酸赖氨酸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0倍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盐酸赖氨酸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
作者:张静;邢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针对相应的适应症选择合理的药物.结果:抗病毒治疗在目前慢乙肝治疗中疗效为可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根据适应症,选择以α-干扰素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主进行长期的综合治疗.
作者:徐祖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大交通事故批量伤员的有效救治和护理.方法:对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结果:所有伤者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论:良好的组织管理、医护人员过硬的急救技术以及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是院内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万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症(s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胃癌根治术后出现sPG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s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是诊断s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结论:sPGS 应采用非手术疗法,避免手术治疗.
作者:谢钊;魏忠;戴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手术的可行性和术式的选择.方法:53例55岁以上(女)、60岁以上(男)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风险的防范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92.5%(49/53),空肠造瘘术7.5%(4/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23/53),病死率7.5%(4/53).结论: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及适宜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作者:刁宗盛;张继学;阎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两种不同用法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化疗后曾出现Ⅲ度及Ⅲ度以上骨髓抑制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在化疗结束后第2天开始使用 rhG-CSF以及在化疗后白细胞低于2×109/L时开始使用,直至白细胞升至 10×109/L.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和用量.结果:血常规检查示两组患者的骨髓功能均能在下一周期化疗前恢复正常,但B组所需 rhG-CSF 平均3.69支,较A组的6.17支明显减少(P<0.05).结论:两种方法疗效相当,但所需费用不同,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文杰;王勇;胡长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和其性能的逐步提高,原来的显微镜人工分类逐步被取代,细胞形态学的检验也逐渐被忽略,有时因漏检而误诊,该文强调重视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弥补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不足,使血常规检验更加完善.
作者:李立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点、适应征及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87例.结果:经平均 18.5个月随访80例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74例(92.5%),一般4例(5.0%),二期手术植骨2例.结论: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符合生物学原理;股骨干上、中、下段骨折均是一种适宜的内固定方法,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付明;张继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索提高急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和急救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提升自身对挫折的应对能力;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增强自身心理和身体素质.结果:使急诊护士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应对急救工作.结论:医院管理者和急诊护士应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影响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许其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人手术中的体温变化以及维持其有效体温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肝移植病人实施联合保温技术,同时监测病人入室至麻醉开始.麻醉后至无肝期前期,无肝期,新肝期早期及术毕五个不同时期的鼻温,血温,肛温,对五个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体温进行统计学处理,探讨联合保温技术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对维持病人有效体温的作用.结果:病人体温自麻醉后逐渐下降,无肝期快速下降,至新肝期早期降至低,通过联合保温技术使病人体温在新肝期后期得到快速恢复.结论:通过联合保温技术以维持病人的有效体温,对减少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长期存活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党爱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只要及时进行救治,多数患者会康复.如果是醉酒后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此时由于病史不清,两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的部分,医生无法进行准确判断.患者在输液治疗过程中,病情会不断变化,护理人员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配合进行抢救,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裴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