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红;杨荣丽
目的 研究聚维酮碘消毒粉动物亚急性毒性,了解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动物试验法和生化检验方法进行聚维酮碘亚急性毒性评价.结果 在聚维酮碘给药观察期间,大鼠雄鼠高、中剂量组出现体重增长减慢,食物利用率降低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动物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含量下降.试验动物各剂量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虽在正常波动范围,但血清胆固醇水平随剂量加大升高,甘油三酯水平有下降的趋势.高剂量组雌雄大鼠肾脏出现轻度肾小管变性等病理改变.结论 聚维酮碘亚急性毒性试验表现出对动物有轻微毒性反应,此可能与过量碘摄入有关,提示聚维酮碘消毒剂不可长期大剂量使用和直接进入胃肠道.
作者:万晓平;谭建东;刘小丽;林龙毅;皮运科;龙天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务人员特别是保洁员,他们的双手每天与患者及患者用具接触频繁,洗手是否彻底有效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由于我院95%的科室均采用肥皂(多处在潮湿状态)洗手,容易造成细菌的生长繁殖,影响了洗手效果.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改进措施,对全院保洁员手进行了洗手前后的细菌培养检测.
作者:杨荣丽;王瑞雪;李良桥;石文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中循环中断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原因,提出相应措施,进行灭菌效果复检.结果 在2年时间内共进行1400次操作,出现循环程序中断51次.程序中断的原因有器械潮湿,注射过氧化氢压力低,抽真空失败,卡匣位置不当,装载不当.针对发生程序中断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然后重启动灭菌程序.经化学和生物监测证明,包内化学指示卡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测试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自检系统灵敏,任何操作不当即发生程序中断,但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多数程序中断都可以避免.
作者:林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院污水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性污水,含有多种致病微生物和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如不按要求进行严格处理,这些污水排入水体将引起严重水污染.为了解奉贤区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的现状,加强对辖区医院污水处理情况的监测管理,督促医院污水排放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同时也为医疗机构现有污水处理设备的改造提供依据,我们于2006年对辖区内26家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排放质量进行调查.
作者:戴辉;李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为了解溧阳市医院消毒质量,改进和提高医疗单位的消毒工作质量,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于2006年对全市医院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1方法调查包括,市直医院3所,乡镇医院24所,共27所.监测对象为紫外线灯、压力蒸汽灭菌器、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剂、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等.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法,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用棉拭采样法,紫外线灯用仪器法,无菌物品用无菌试验法.
作者:杨一明;江宪平;任云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提高手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手消毒现场试验方法,对医院4种常用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仅用肥皂流水洗手,再经84消毒液浸泡1 min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0%;另外3组消毒处理后手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所有消毒前手上菌数均超标.消毒前手上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志贺菌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检出率比较高的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超过13%以上.消毒后手上除2份标本检出大肠杆菌之外,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所采用的4组手消毒方法,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操作前用常规肥皂流水洗手方法,结合常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均可达到较好的除菌效果.
作者:王春香;高应林;陈琳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消毒灭菌工作是各级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歙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我们于2005~2006年度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胡宏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复方邻苯二甲醛与戊二醛对龟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在常温条件下,含邻苯二甲醛500 mg/L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或含20 g/L戊二醛的消毒液,分别作用5 min,对悬液内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的杀灭对数值均大于5.00.菌悬液内含体积分数25%以上的小牛血清对含量500 mg/L的复方邻苯二甲醛杀灭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的效果有明显影响,而对50 g/L戊二醛消毒液杀灭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方邻苯二甲醛可有效杀灭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其有效杀菌浓度明显低于戊二醛,但其杀菌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大.
作者:许能锋;黄辉萍;林立旺;陈路遥;陈祖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疗单位消毒隔离工作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院内部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情况,于2005年对不同级别的医疗单位消毒质量进行监测.1 方法检测内容为:各基层医疗单位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紫外线杀菌灯辐照强度和医用污物消毒效果.
作者:魏树华;杜婉;华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人群相对集中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搞好预防性消毒工作是预防控制儿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的关键环节.为加强幼儿园餐(饮)具消毒效果,对哈密铁路三家幼儿园2002~2004年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杜献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为了解武穴市各级医疗单位消毒质量,加强医院消毒管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我们于2002~2006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老年科病房病人年高体弱,多数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本医院用低浓度过氧乙酸对老年病房进行终末空气消毒,并专门进行了消毒效果观察.
作者:赵晓红;杨荣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门诊换药室病人流动性大,人员出入频繁,空气污染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换药室空气含菌量.普通紫外线灯只能在无人情况下对空气进行消毒,且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针对换药室特殊情况,我们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换药室空气质量控制.
作者:夏争鸣;何美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并观察其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电晕放电反应器和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法进行了消毒器研制和杀菌效果评价.结果 利用电晕放电反应器研制出循环风量达到1000 m3/h的柜式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在高污染室内启动该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运行3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达89.9%;运行60 min后,除菌率达到97.0%.经净化后的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总数由7739~24 788 cfu/m3平均下降至474 cfu/m3.在较低污染室内启动该净化器运行30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为77.2%.经净化后的室内自然菌数由116~540 cfu/m3平均下降至79 cfu/m3.结论 非热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
作者:余扬晖;屠远;朱益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影响洁净室洁净度监测结果的因素.方法 采用检测空气中尘埃颗粒的方法对洁净室各种动态情况下洁净度进行了监测.结果 在洁净系统启动30 min后,无人条件下洁净室内空气中仪器采样尘埃颗粒数为13个/次.有1人进入洁净室,空气中采样尘埃颗粒数增加到105个/次,随着进入洁净室人数增加,尘埃颗粒数有上升趋势;但在2~5人范围内,空气中尘埃粒子数不呈规律性增加.洁净室内人员走过采样口、扩胸、坐立等动作,可使洁净室内空气中尘埃颗粒数增加20倍以上.在洁净室内监测时,于采样口上风向折床单动作,可使尘埃粒子数增加60倍左右,需要10 min以上才能恢复正常.结论 在洁净室监测过程中监测者不同动作可对监测结果造成较大影响,洁净室内人员数量增加、折床单等操作活动均可明显改变洁净度.
作者:孔庆鑫;邱丽华;徐虹;金慧;倪晓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蜂胶液对人体使用的安全性,对毒性作出评价.方法 用动物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结果 蜂胶液对大鼠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均>5.0 g/kg(体重),属实际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期间试验动物未见异常反应,体重增重和摄食量均正常.高中低3个剂量组试验动物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种血液生化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蜂胶液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属于无毒级,亚急性毒性试验未出现异常结果.
作者:项华;章晓玲;俞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Excel自动报告表格在消毒产品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加快试验数据处理速度并提高其准确性.方法 结合实际检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自动运算处理,在表格中录入实验数据生成报告结果.结果 经采用Excel自动报告表格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可按程序对中和剂鉴定试验结果、杀(抑)菌试验数据作出准确、快速报告.在报告表中自动生成各种平均值、杀灭率、对数值及误差率等数据.结论 采用Excel电子表格插入运算法,能提高消毒试验报告的准确性,极大缩短运算处理过程,可以用于消毒效果评价实践.
作者:杨祖顺;田云屏;曹国林;刘阳;李克光;李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茶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抗真菌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生化指标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以含1-萜品-4醇与桉叶素为主要成分的茶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低抑菌浓度为体积分数1.56%;对该菌低杀菌浓度为体积分数25%.茶树油处理的白假丝酵母菌的菌体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菌体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含量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菌株.结论 茶树油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具有明显抑制和杀灭作用,茶树油有干扰菌体蛋白质、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合成作用从而产生抗菌作用.
作者:郑罡;曹煜;魏羽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B-D试验(Bowie-Dick test)是专门用于检测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出效果的试验,根据B-D试纸颜色变化来判断灭菌器中有无冷空气残留,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正常灭菌.我们在2006年B-D试验中连续出现11次不合格,为找出原因,进行了相关因素的排查.
作者:叶秀菊;叶晓玲;高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种因素对过氧乙酸空气现场消毒效果的影响,为开展空气现场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空气消毒试验方法,以自然菌为观察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过氧乙酸空气现场消毒效果随环境材料吸附性增强而降低,受环境温湿度影响不明显,不总是随消毒剂量增加而提高.结论 空气现场消毒时,以2000 mg/L过氧乙酸,按8 ml/m3进行气溶胶喷雾作用30 min为宜,当环境吸附增强,应提高消毒剂用量,常规条件下环境温湿度可不予重点考虑.
作者:江永忠;姜朴;郑立国;彭明军;唐非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