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评价化学消毒剂对病毒灭活效果的中和剂选择试验

薄玉霞;Syed A. Sattar

关键词:消毒剂, 中和剂, 流感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摘要:目的 探讨五种化学消毒剂在灭活病毒试验中选择中和剂的试验.方法 采用细胞感染法和噬斑计数法(Pfu)观察了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所用中和剂的效果.两种病毒灭活试验中均以噬斑数计算中和剂、中和产物、稀释液三组间误差率.结果 在流感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所有消毒剂试验组所得的误差率均小于15%;说明该方法选择的中和剂可用于该病毒灭活试验中残余物去除.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除邻苯二甲醛之外,另外4种消毒剂所得的三组间平均误差率均大于15%,说明该中和剂选择试验程序不适合所试验的消毒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试验.结论 在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培养细胞对中和剂及其产物较试验病毒更为敏感,该中和剂对MDCK影响较对VERO的影响小.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流感病毒灭活试验的中和剂鉴定试验.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心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医院不同对象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2004~2006年连续3年该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总合格率为97.8%~99.6%;物体表面卫生合格率92.9%~98.0%;工作人员手的合格率91.0%~97.6%.使用中的消毒剂质量合格率99%以上,无菌物品灭菌质量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内环境及物品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较好.

    作者:周成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唐山市医疗单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为了解唐山市医疗单位消毒灭菌现状,于2006年对唐山市20所二级以上医院重点科室环境及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福才;李欣;张秋芬;刘鉴;郭秀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开放性骨折创面两种消毒方法对清创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 了解复合溶菌酶消毒剂对开放性骨折伤口创面消毒效果,探讨其降低伤口感染率的作用.方法 采样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以及比较伤口感染率方法进行了临床病例观察.结果 开放性骨折创面上不同程度存在细菌污染,清创消毒前总菌数为216~226 cfu/支棉拭,试验组与对照组菌数无明显差异.试验组用FE复合溶菌酶消毒剂清创消毒之后创口上菌数由清创前的216 cfu/支棉拭下降到清创后的23cfu/支棉拭;对照组创口上总菌数由清创前的226 cfu/支棉拭下降到清创后的52cfu/支棉拭.实验组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试验组所使用的清创消毒方法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方法,实验组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合溶菌酶消毒剂可有效降低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感染率.

    作者:方欢;刘莉;张楠楠;张秀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的综合监测工作,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已有20余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医院感染的本底情况清楚,但近几年出现滑坡趋势.现就目前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马菊红;王友军;冯国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种迷迭香消毒片剂熏蒸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迷迭香消毒片熏蒸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探索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法进行了室内空气自然菌杀灭效果检测.结果 在约27 m3房间内用1片迷迭香片(5 g/片)置于电加热器上加热熏蒸.经迷迭香纯干粉片剂对网吧室内空气动态熏蒸1 h,空气中自然菌数由消毒前的1793 cfu/m3下降至656 cfu/m3,平均除菌率为63.41%;在1~10 h期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保持在656~477 cfu/m3 ,高除菌率为74.46%.经迷迭香混合型片剂对室内空气动态熏蒸1 h,空气自然菌数由消毒前的1876 cfu/m3降到638 cfu/m3 ,平均除菌率为65.99%;在1~10 h期间,空气中细菌总数保持在638~394 cfu/m3 ,高除菌率为81.18%.结论 迷迭香片剂加热熏蒸对网吧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一定消毒效果,两种迷迭香片剂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别.

    作者:杨谨;刘旭云;杨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聚六亚甲基胍杀灭致病弧菌效果及其对海产养殖动物毒性

    目的 研究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杀灭致病弧菌效果及其对海产养殖动物的毒性.方法 用试管稀释法测定聚六亚甲基胍对致病弧菌的低抑制浓度和低杀灭浓度,并在实验室观察该消毒剂对4种海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 聚六亚甲基胍对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漂浮弧菌、哈维弧菌、鳗弧菌及沙蚕弧菌的低抑制浓度和低杀灭浓度分别为1.5和3.0 mg/L.聚六亚甲基胍对南美白对虾、大菱鲆和刺参48 h LC50值分别为25.87 mg/L、179.91 mg/L及6.67 mg/L;作用48 h杂色鲍无死亡.聚六亚甲基胍含量在125 mg/L范围内对日本对虾受精卵孵化率无影响,含量0.5 mg/L以内对无节幼体变态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聚六亚甲基胍对水生动物致病弧菌具有很强杀灭作用,对海产养殖动物的存活、生长和发育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玮;于锋;朱汉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术器械润滑防锈剂使用效果观察

    手术器械使用后的清洗是保证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灭菌前手术器械应彻底清洗干净,所以,手术器械的清洗已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

    作者:康晋萍;陈桂珍;黄培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衡水市养老机构消毒状况卫生学调查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各种老年问题接踵而至,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老年公寓式的养老机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发达,导致了各种养老机构中存在着环境卫生安全隐患,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十分不利.为了解我市养老机构的卫生状况,于2006年10月重点对我市各类老年养老机构的消毒状况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分析.

    作者:吴岩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上海市闸北区足浴场所卫生和细菌学检测情况分析

    近年来,足浴作为一种新型的卫生保健服务正在迅速兴起,却还没有相应的卫生规范和标准对其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为此,我们对本区足浴场所好、中、差中随机抽取10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细菌学检测,以便杜绝交叉传播,有利于该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作者:任慧;任文军;潘晓春;陈仁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宁波市某区托幼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前后消毒质量分析

    为更好地做好托幼机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2005年开始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量化分级管理.所有的托幼机构按照评定标准分为A、B、C三级,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管理和动态评定.为了解量化分级管理后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我们对其进行了消毒质量调查,并与分级管理前进行比较.

    作者:杨庆荣;杨双喜;陈建军;施方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我国消毒产品管理现状分析和对策

    1987年我国开始对消毒剂和消毒器械产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次年开始正式启动评审制度.1992年卫生部正式颁布《消毒管理办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对批准的消毒剂、消毒器械进行了清理整顿.2002年卫生部对《消毒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重新颁布,规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审批和发放卫生许可证,国家收回省、直辖市对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审批权,由卫生部统一审批.

    作者:胡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将中国消毒学研究工作推向新阶段——记2007年度全国消毒学学术交流大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主办的2007年度全国消毒学学术交流大会于2007年9月4日~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胜利举行.本次学术大会盛况空前,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消毒学科学工作者、医院感染管理专家以及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代表260多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与四川省成都市预防医学会承办,北京四环卫生药械厂有限公司独家协办.

    作者:杨华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多酶清洗液在胃镜清洗中的应用观察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了法规保障[1].医疗机构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这对加强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意义重大.由于内镜使用频繁、周转快,多年来内镜消毒清洗一直是医院的一大难题,因此内镜操作引起医源性感染也越来越多.

    作者:蒋景华;陈文光;章泽豹;陶映;郭亚春;楼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含溴消毒剂对游泳池水现场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含溴消毒剂对游泳池水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一次性投药方法,选择京津两地部分游泳池水进行现场消毒处理,现场抽样用微孔滤膜抽滤法进行了消毒效果检测.结果 在模拟现场试验中,用有效溴1 mg/L的含溴消毒剂,作用30 min,可使水中大肠杆菌下降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现场游泳池水中投入有效溴1 mg/L的含溴消毒剂, 于投药1 h后对游泳池水抽样检测,游泳池水中细菌总数为2~15 cfu/ml,大肠菌群均≤3.0 MPN/L.消毒后游泳池水中尿素残留量为1.03~1.08,浊度为0.5,pH值为7.33~7.41.结论 含溴消毒剂对游泳池水中细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消毒处理后的游泳池水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敖翔;李新建;李浩;梁洪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密云县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托幼机构是幼儿聚集场所,是传染病流行易发单位,消毒隔离措施跟不上,会造成传染病的扩散蔓延或暴发流行.为掌握密云县托幼机构内消毒工作的现状,我们于2004~2006年对全县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连续监测.

    作者:王冬梅;杨育松;肖桂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环氧乙烷灭菌物品的管理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和灭菌技术效果可靠,无菌保存有效期长,有完善的检测手段,适合于各种不耐湿热医疗器械的灭菌[1].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在使用中,如果管理到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成为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的重大隐患.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00年使用环氧乙烷灭菌以来,对加强环氧乙烷灭菌物品的管理作了长期的观察.

    作者:姚卓娅;王丽君;施晨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学消毒剂中的铅含量

    铅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毒性极高的环境毒物和神经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应用于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的化学消毒剂中,对铅的含量严格要求,作为消毒剂报批必检项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消毒剂中铅的含量测定采用餐具洗涤剂的国家标准方法即双硫腙比色法,该方法既繁琐又不能准确定量.

    作者:刘文杰;王超;王国玲;贾崇奇;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梧州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污染情况调查

    医院内各种物体表面均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而在诊疗和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频繁与这些物体接触极容易受到污染.在各种医疗操作过程中,病原微生物就会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疾病,造成院内感染.因此,医护人员手消毒是确保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解梧州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污染细菌的情况,我们于2006年对本市109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

    作者:钟坚;李善华;黄浩;黄桂珍;谭琳琳;黄鹰翔;潘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传染病医院输血科卫生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输血科卫生消毒质量,以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输血科内环境及医务人员手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输血科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4.74%,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8.83%,使用中消毒液全部合格,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83.33%.结论 该医院输血科内环境卫生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偏低.

    作者:刘振红;文翠容;杨静;冯艳清;庄英杰;李可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的杀菌性能,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 以含有效氯3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载体上大肠杆菌作用3 min,杀灭率达到100%;含有效氯4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达到100%.含有效氯6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达到100%;含有效氯1000 mg/L该消毒片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率达到100%.结论 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片细菌繁殖体,真菌及细菌芽孢都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作者:陆永梅;章迎春;沈小芳;张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