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密云县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王冬梅;杨育松;肖桂琴

关键词:密云县, 托幼机构, 消毒效果, 消毒工作, 消毒隔离措施, 传染病, 连续监测, 暴发流行, 幼儿, 聚集, 单位, 场所
摘要:托幼机构是幼儿聚集场所,是传染病流行易发单位,消毒隔离措施跟不上,会造成传染病的扩散蔓延或暴发流行.为掌握密云县托幼机构内消毒工作的现状,我们于2004~2006年对全县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连续监测.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五步碘量法测定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的方法改进

    目的 改进五步碘量法对二氧化氯测定方法,以便更准确地检测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方法 采用调整测定试液pH值和延长吹氮气时间的措施进行了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改进五步碘量法测定中,样品溶液中氧化性物质的总浓度在1000~3000 mg/L,取样量为2~5 ml为佳.测定不同样品需要将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调节到7.0,pH值随缓冲液加入量的变化而变化,达到一定量后pH值趋于稳定.同一种二氧化氯样品的不同次取样,吹氮时将样品溶液吹至无色,测得二氧化氯含量存在差别;吹至无色后再继续吹不同时间,测得二氧化氯量基本一致,在吹至无色后,再继续吹30 min即可.结论 在改进五步碘量法操作中,采用控制样品液氧化物总浓度,适当调整试液酸碱度和延长吹氮气时间,可保证二氧化氯测定浓度准确性.

    作者:方赤光;王岙;黄新宇;张冠英;杨明远;姜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口腔器械交叉感染及控制现状

    口腔科使用的器械、材料和设备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特殊性,对其消毒与灭菌亦体现出特殊要求.口腔器械的操作基本是在病人口腔内进行,常会被血液和唾液污染,除携带有大量细菌之外,还可能会有血液传播性肝炎、艾滋病病毒及其他病毒因子.为控制口腔操作中可造成的交叉感染,国内外医学界先后提出了在口腔医疗工作中,预防经牙科设备、器械、材料等引起的交叉感染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作者:龚彩霞;曾淑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多酶清洗剂清洁手术器械的效果评价

    为了改善污染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滨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的器械清洗由原来的单纯水清洗改用水洗加84消毒液浸泡,再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贾芳玉;李宝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评价臭氧水杀菌效果

    目的 观察两种试验方法评价臭氧妇科治疗仪产生的臭氧水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量试验和流动冲洗载体浸泡定量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杀菌效果检测 .结果 在常温下,该臭氧治疗仪在水流量0.5~0.8 L/min条件下, 产生的臭氧水含臭氧量为4.83~8.20 mg/L.在载体浸泡试验条件下, 含量为6.82 mg/L的臭氧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22%和99.55%;对白色念珠球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88.40%.在流动冲洗浸泡载体试验条件下,含量为6.82 mg/L的臭氧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0%和99.96%;对白色念珠球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为90.35%.有机物和作用温度对臭氧水杀菌效果均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用流动冲洗浸泡载体法评价臭氧水对3种试验菌的杀灭效果略好于载体浸泡试验法.

    作者:邱静;方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原环境下医院制剂间各类细菌培养超标原因分析

    医院制剂间是生产制剂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操作环境洁净,避免分装过程中微生物进入终成品,以保证药品质量.本医院地处高原环境,因气候的特殊性,微生态环境与平原不同.为此,我们于2003~2006年对我院内服药制剂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制剂人员手进行监测.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制不锈钢支器架包装手术器械的应用

    压力蒸汽灭菌的器物每一部位必须接触饱和蒸汽,否则灭菌失败.以前包装器械要求扣一个齿,导致器械齿纹轴节充分打开;现在包装器械要求不扣齿,一般诊疗穿刺包内器械少齿纹轴节能充分打开,但手术器械包如轴节打开不穿在一起造成零乱,包装、手术时取拿分辨费时.

    作者:贺彬;闫春荣;殷秀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与医院消毒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本中心医院的医院感染情况,以便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采用连续常规监测和分析监测资料的方法,对连续5年医院感染情况作出评估.结果 5年来医院各项监测数据总体显示消毒合格率逐年增高,空气Ⅱ类环境合格率为65%~85%,Ⅲ类环境合格率为72%~95%;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82%~96%左右;无菌物品和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均为100%.各年度医院感染的感染率波动在4.2%~6.1%.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对医护人员手部消毒的管理并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陶怡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标本采集前准备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临床检验需要采集的标本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各种病理标本等,在这些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送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有文献报道,临床实验室报告结果的准确性75%来自标本采集前准备工作,若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则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任玺华;陈为民;安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采血环境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指、献血者手臂及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物品的卫生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采集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和医源性感染控制,直接影响着血液采集质量.为进一步做好采血环境与所用物品的消毒管理工作,严格感染管理制度,对孝感市中心血站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血环境卫生消毒状况进行了细菌污染调查,并对改进措施前后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谢惠敏;方春梅;张华珍;杨毓明;彭秀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北京市密云县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密云县各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的状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抽检方法对密云县各级医疗机构重点科室消毒灭菌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 全县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总合格率为94.1%.医院卫生院、社区服务站、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合格率依次分别为94.8%、95.1%、94.3%和89.9%.监测项目中的空气合格率低为85.8%,紫外线辐射强度合格率为87.0%,其他项目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尚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消毒工作的管理和监测.

    作者:肖桂琴;王冬梅;杨育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北京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方案研究

    目的 为更好地监督指导和评价托幼机构消毒卫生工作,探讨托幼机构日常消毒方案和消毒卫生指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采样监测方法,对北京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提出制定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建议案.结果 北京市托幼机构餐具消毒主要采用煮沸消毒与远红外线加热消毒;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用自然通风、紫外线照射和化学消毒剂等综合处理方法;普通物体表面采用含氯消毒剂作擦拭消毒;保教人员和儿童手大多数用肥皂及流动水清洗.所有检测对象上均未检出致病菌,检测细菌总数以中位数表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教师和儿童手的细菌总数中位数依次为907 、3和228.结论 北京市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教师和儿童手细菌总数均呈偏态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制定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建议.

    作者:乔宏;邓小虹;李凤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株细菌芽孢对电离辐射抗力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炭疽杆菌芽孢与短小杆菌芽孢对电离辐射的抗力.方法 采用配对设计和载体定量灭活试验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经照射剂量率为2651.2 rad的钴60照射处理,钴60γ射线照射杀灭炭疽杆菌芽孢的D10值为1.62,短小杆菌芽孢的D10值为1.51.经高能加速电子束照射处理后,其杀灭炭疽杆菌芽孢的D10值为2.23,短小杆菌芽孢的D10值为1.83. 结论 炭疽杆菌芽孢对电离辐射的抗力略强于短小杆菌芽孢.

    作者:张文福;蒋莉;王太星;武雪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胃镜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

    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特殊操作,医护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经常会受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物和气溶胶的危害.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有危险工作前,应接受适当的训练[1],并制定了OSHA措施.近年来,医护人员职业性危害和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普遍关注.笔者就胃镜室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郭翠英;常宇峰;彭丽花;聂昭华;宋红艳;叶立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山西省12所医院洁净手术部综合性能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山西省部分医院洁净手术部洁净技术性能,对其综合性能作出评价.方法 采用仪器检测方法对12所医院的116间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尘埃粒子数监测中,9间Ⅰ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55.55%,18间Ⅱ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77.77%,55间Ⅲ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47.27%,7间Ⅳ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57.14%,27间洁净辅助用房合格率为51.85%.在各项监测指标中,浮游菌、沉降菌合格率均达100%,其他监测项目合格率依次为悬浮粒子92.94%、风速和换气次数62.93%、相对湿度73.28%、压差88.79%、噪声87.93%.结论 山西省12所医院洁净手术部综合性能指标合格率波动在47.27%~77.77%,除细菌指标之外,其余指标合格率均比较低,需要改进和提高.

    作者:宋晓红;赵春兰;贾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心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医院不同对象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2004~2006年连续3年该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总合格率为97.8%~99.6%;物体表面卫生合格率92.9%~98.0%;工作人员手的合格率91.0%~97.6%.使用中的消毒剂质量合格率99%以上,无菌物品灭菌质量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内环境及物品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较好.

    作者:周成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攀枝花市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现状,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工作,加强口腔科医源性感染控制.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方法对本市辖区内部分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环境及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 环境卫生学合格率三级医院口腔诊疗环境全部合格,个体诊所环境卫生合格率为72.00%.消毒级诊疗器械合格率95.56%,灭菌级诊疗器械合格率85.33%.使用后的牙钻手机检出HBsAg阳性率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20.83%和16.67%.结论 攀枝花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合格率较高,但灭菌合格率较低,提示存在疫源性感染的隐患.

    作者:陈祖华;董朝琼;沈来红;唐刚;张顺瑶;吴万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含溴消毒剂对游泳池水现场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含溴消毒剂对游泳池水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一次性投药方法,选择京津两地部分游泳池水进行现场消毒处理,现场抽样用微孔滤膜抽滤法进行了消毒效果检测.结果 在模拟现场试验中,用有效溴1 mg/L的含溴消毒剂,作用30 min,可使水中大肠杆菌下降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现场游泳池水中投入有效溴1 mg/L的含溴消毒剂, 于投药1 h后对游泳池水抽样检测,游泳池水中细菌总数为2~15 cfu/ml,大肠菌群均≤3.0 MPN/L.消毒后游泳池水中尿素残留量为1.03~1.08,浊度为0.5,pH值为7.33~7.41.结论 含溴消毒剂对游泳池水中细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消毒处理后的游泳池水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敖翔;李新建;李浩;梁洪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多酶清洗液在胃镜清洗中的应用观察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为规范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了法规保障[1].医疗机构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这对加强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意义重大.由于内镜使用频繁、周转快,多年来内镜消毒清洗一直是医院的一大难题,因此内镜操作引起医源性感染也越来越多.

    作者:蒋景华;陈文光;章泽豹;陶映;郭亚春;楼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ICU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病种复杂,致使医院感染发病率相对较高.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还会对医院的声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从各环节预防和控制ICU患者医院感染十分必要.

    作者:邵月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

    腹腔镜手术器械比普通手术器械的构造复杂、精细,有细小的管腔,不易清洗,极易残留污物,给清洗和消毒带来困难.所以,对此类器械要严格遵守清洗消毒流程,才能确保腹腔镜的手术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尹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