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兰;周静
目的 了解复合溶菌酶消毒剂对开放性骨折伤口创面消毒效果,探讨其降低伤口感染率的作用.方法 采样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以及比较伤口感染率方法进行了临床病例观察.结果 开放性骨折创面上不同程度存在细菌污染,清创消毒前总菌数为216~226 cfu/支棉拭,试验组与对照组菌数无明显差异.试验组用FE复合溶菌酶消毒剂清创消毒之后创口上菌数由清创前的216 cfu/支棉拭下降到清创后的23cfu/支棉拭;对照组创口上总菌数由清创前的226 cfu/支棉拭下降到清创后的52cfu/支棉拭.实验组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试验组所使用的清创消毒方法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方法,实验组的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合溶菌酶消毒剂可有效降低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感染率.
作者:方欢;刘莉;张楠楠;张秀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曲阜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其餐饮业卫生质量至关重要.为了解本市餐饮业餐具消毒质量,我们于2002~2006年对曲阜市60家餐饮机构的各种餐饮具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王会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双重沿面放电合成臭氧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和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医院污水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双重沿面放电注入的放电能量约为普通沿面放电的2倍,其合成的臭氧浓度约为后者的4倍,臭氧产率约为后者的2倍.污水处理量为2.0 L/h,当臭氧流量在49.4~78.0 mg/min时,10 min后水样中粪大肠菌群<900 cfu/L;臭氧流量>86.0 L/min时,5 min后即可达标.臭氧流量>49.4 mg/min,处理时间<10 min,处理后水中粪大肠菌群数<900 cfu/L,细菌的总灭菌率接近100%.当污水中初始细菌含量较低时,随臭氧流量和处理时间延长,粪大肠菌群数逐渐降低.细菌初始浓度较高时随着臭氧流量提高,水中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达标所需处理时间相应缩短.结论 双重沿面放电合成臭氧含量较高,其消毒处理医院污水对粪大肠菌群杀灭效果较好;随着臭氧流量和处理时间增加,消毒效率提高.
作者:屠远;陈涛;朱益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足浴作为一种新型的卫生保健服务正在迅速兴起,却还没有相应的卫生规范和标准对其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为此,我们对本区足浴场所好、中、差中随机抽取10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细菌学检测,以便杜绝交叉传播,有利于该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作者:任慧;任文军;潘晓春;陈仁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洛阳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我们于2005~2006年对洛阳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宇川;郭玉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压力蒸汽灭菌的器物每一部位必须接触饱和蒸汽,否则灭菌失败.以前包装器械要求扣一个齿,导致器械齿纹轴节充分打开;现在包装器械要求不扣齿,一般诊疗穿刺包内器械少齿纹轴节能充分打开,但手术器械包如轴节打开不穿在一起造成零乱,包装、手术时取拿分辨费时.
作者:贺彬;闫春荣;殷秀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检验需要采集的标本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各种病理标本等,在这些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送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有文献报道,临床实验室报告结果的准确性75%来自标本采集前准备工作,若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则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任玺华;陈为民;安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杀灭致病弧菌效果及其对海产养殖动物的毒性.方法 用试管稀释法测定聚六亚甲基胍对致病弧菌的低抑制浓度和低杀灭浓度,并在实验室观察该消毒剂对4种海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 聚六亚甲基胍对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漂浮弧菌、哈维弧菌、鳗弧菌及沙蚕弧菌的低抑制浓度和低杀灭浓度分别为1.5和3.0 mg/L.聚六亚甲基胍对南美白对虾、大菱鲆和刺参48 h LC50值分别为25.87 mg/L、179.91 mg/L及6.67 mg/L;作用48 h杂色鲍无死亡.聚六亚甲基胍含量在125 mg/L范围内对日本对虾受精卵孵化率无影响,含量0.5 mg/L以内对无节幼体变态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聚六亚甲基胍对水生动物致病弧菌具有很强杀灭作用,对海产养殖动物的存活、生长和发育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玮;于锋;朱汉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含溴消毒剂对游泳池水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一次性投药方法,选择京津两地部分游泳池水进行现场消毒处理,现场抽样用微孔滤膜抽滤法进行了消毒效果检测.结果 在模拟现场试验中,用有效溴1 mg/L的含溴消毒剂,作用30 min,可使水中大肠杆菌下降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现场游泳池水中投入有效溴1 mg/L的含溴消毒剂, 于投药1 h后对游泳池水抽样检测,游泳池水中细菌总数为2~15 cfu/ml,大肠菌群均≤3.0 MPN/L.消毒后游泳池水中尿素残留量为1.03~1.08,浊度为0.5,pH值为7.33~7.41.结论 含溴消毒剂对游泳池水中细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消毒处理后的游泳池水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敖翔;李新建;李浩;梁洪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市场销售的84消毒液质量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市场抽样的20种品牌84消毒液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抽样的20种品牌84消毒液产品中,包装标签上产品名称、有效成份及含量标识等内容合格率均为100%;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合格率为90%;企业名称和厂址合格率为90%.在产品说明书中,使用方法、使用范围标注合格率均为75%,杀菌效果及注意事项标注合格率为 80%.结论 所调查的20种品牌84消毒液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识内容存在违规现象,有些企业擅自改动批件内容,变相延长有效期,标示内容不实,必须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刘旭红;许亚宁;石映祥;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戊二醛是目前我国纳入《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常用的高效化学灭菌剂,但如果操作使用不当会使其直接成为医院感染源.本研究对延安市的4所医院使用的不同品牌戊二醛灭菌剂进行了调查.
作者:郑雪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更好地做好托幼机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2005年开始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量化分级管理.所有的托幼机构按照评定标准分为A、B、C三级,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管理和动态评定.为了解量化分级管理后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我们对其进行了消毒质量调查,并与分级管理前进行比较.
作者:杨庆荣;杨双喜;陈建军;施方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准确地反映软式内镜消毒后细菌总数的检测结果,验证消毒内镜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客观反映其监测结果,我们对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称《内镜规范》)中细菌总数检测方法用两只平板法与一只平板法,软式内镜消毒后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合格标准进行修正.
作者:辛华玲;韩同喜;姜志明;王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的综合监测工作,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已有20余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医院感染的本底情况清楚,但近几年出现滑坡趋势.现就目前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马菊红;王友军;冯国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五种化学消毒剂在灭活病毒试验中选择中和剂的试验.方法 采用细胞感染法和噬斑计数法(Pfu)观察了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所用中和剂的效果.两种病毒灭活试验中均以噬斑数计算中和剂、中和产物、稀释液三组间误差率.结果 在流感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所有消毒剂试验组所得的误差率均小于15%;说明该方法选择的中和剂可用于该病毒灭活试验中残余物去除.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除邻苯二甲醛之外,另外4种消毒剂所得的三组间平均误差率均大于15%,说明该中和剂选择试验程序不适合所试验的消毒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试验.结论 在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培养细胞对中和剂及其产物较试验病毒更为敏感,该中和剂对MDCK影响较对VERO的影响小.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流感病毒灭活试验的中和剂鉴定试验.
作者:薄玉霞;Syed A. Sattar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和灭菌技术效果可靠,无菌保存有效期长,有完善的检测手段,适合于各种不耐湿热医疗器械的灭菌[1].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在使用中,如果管理到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成为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的重大隐患.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00年使用环氧乙烷灭菌以来,对加强环氧乙烷灭菌物品的管理作了长期的观察.
作者:姚卓娅;王丽君;施晨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心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医院不同对象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2004~2006年连续3年该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总合格率为97.8%~99.6%;物体表面卫生合格率92.9%~98.0%;工作人员手的合格率91.0%~97.6%.使用中的消毒剂质量合格率99%以上,无菌物品灭菌质量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该医院内环境及物品卫生消毒与灭菌质量较好.
作者:周成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院普遍采用含氯消毒液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效果比较可靠,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含氯消毒液消毒法存在腐蚀性强、刺激性大等缺点,经常造成无菌柜金属框架的锈斑,擦拭后使人感到很大的刺激性.为此,我们改用75%酒精对无菌间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并对擦拭后的物体表面进行监测.
作者:李子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输血科卫生消毒质量,以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输血科内环境及医务人员手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输血科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4.74%,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8.83%,使用中消毒液全部合格,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83.33%.结论 该医院输血科内环境卫生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医务人员手的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偏低.
作者:刘振红;文翠容;杨静;冯艳清;庄英杰;李可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全面了解蓟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的现状,以便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我们于2006年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艳玲;司福德;陈继永;于凤太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