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小板参数在肺癌患者化疗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方慢;罗以勤

关键词:血小板参数, 肺癌, 化疗,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肺癌患者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81例血小板增多肺癌患者与83例血小板非增多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化疗预后的差异。结果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TNM分期、病理类型具有独立预后价值(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PLR )、癌胚抗原( CEA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肺癌患者化疗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增多肺癌患者与血小板非增多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长期生存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增多是影响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PV、PLR与肺癌化疗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血小板计数可能是评估肺癌患者化疗预后情况的可靠指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症患者共情的影响

    探讨情绪调节策略对抑郁症患者共情的影响。对52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及53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IRI-C)进行评估,比较两者共情特点;同时采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 ERQ )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研究组的IRI-C个人痛苦因子得分显著升高( P<0.001),并且与其抑郁程度呈正相关性(P<0.001);研究组的表达抑制得分与其个人痛苦因子得分呈正相关性(P<0.05),认知重评得分与其观点采择因子得分呈正相关性(P<0.001)。

    作者:赵帅;周晓琴;张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应用PCR和FISH方法诊断X-连锁隐性鱼鳞病3例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和荧光原位杂交( FISH)方法对3例X-连锁隐性鱼鳞病( XLRI)患者进行分子诊断。对2个X-连锁隐性鱼鳞病家系3例患者及家族成员采集外周血标本后,先采用PCR扩增STS基因的两末端序列及侧翼的微卫星标记;再应用cDNA STS基因特异性探针对间期白细胞核进行 FISH 检测。选取 X 染色体上自 DXS1139至DXF22S1区域内7个微卫星标记进行PCR扩增以确定DNA缺失大小。 PCR检测STS基因两端序列结果没有扩增产物。FISH方法也证实了患者STS基因DNA序列存在缺失。应用多态性微卫星序列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患者存在X染色体上STS基因及其侧翼序列,自DXS1139至 DXF22S1区域内,DNA缺失达1.97 Mb。 PCR和FISH方法证实XLRI患者STS基因及其两侧翼序列DNA缺失,具有重要的遗传咨询意义。

    作者:张学奇;刘晶晶;林孝华;邵笑红;蔡剑峰;徐云升;李智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rhEPO对BPD模型肺组织中JAK2、STAT5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 )模型肺组织中酪氨酸激酶-2( 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5( STAT5)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孕15 d的健康SD大鼠分别孕囊内注射脂多糖( LPS)或生理盐水,待其自然分娩后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组、rhEPO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 JAK2、STAT5蛋白和 mRNA 的表达。结果高氧组JAK2、STAT5蛋白和mRNA表达减少,rhEPO组JAK2、STAT5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高氧暴露第1、7、14天末,各组间JAK2、STAT5蛋白和mRNA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氧组肺组织凋亡显著增加, rhEPO组肺组织凋亡减少,rhEPO对BPD模型肺组织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活化JAK2/STAT5通路,减轻肺组织凋亡相关。

    作者:晏兰;张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 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HFMD)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不同。方法收集HFMD患儿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进行EV71、CA16、EV核酸检测,根据荧光 RT-PCR法检测结果,分为EV71阳性组、CA16阳性组、通用EV阳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NK、B细胞百分率。结果 EV71阳性组患儿CD3+T、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CA16阳性组和EV阳性组患儿( P<0.05), CA16阳性组和EV阳性组患儿CD3+T、CD4+T 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CD4+T/CD8+T、CD8+ T 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71阳性组患儿NK细胞、B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CA16阳性组和EV阳性组患儿(P<0.05),CA16阳性组和EV阳性组患儿NK细胞、B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V71较CA16以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患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加重。

    作者:王宇婧;程邦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TNF-α对大鼠舌黏膜创伤愈合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取60只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TNF-α+凝胶实验组和空白凝胶对照组,于其舌背部黏膜处作一圆形缺损模型;每组大鼠分别于0、24、48、72、96 h处死,取标本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与上皮间质转化( 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波形蛋白( Vimentin)在大鼠舌黏膜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显示两组大鼠创伤部位上皮细胞均有表达FSP1和Vimentin,实验组发生改变的细胞数目明显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飞虎;孙应明;孔苗苗;王飞;杨聪翀;刘来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yPA及p-ERK1/2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 AS)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亲环素A(CyPA)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AS 12周组,AS 16周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S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维生素D3注射液60万IU/kg一次性腹腔注射。对应不同造模时间处死大鼠,分离腹主动脉,观测离体腹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HE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血管壁CyPA及p-ERK1/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 12周、AS 16周组血管内皮功能下降,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血管壁呈正常结构,AS 12周组大鼠内皮细胞破坏、平滑肌细胞增生,AS 16周组粥样钙化斑块形成;免疫组化分析显示3组大鼠血管壁内CyPA及p-ERK1/2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随着AS程度加重,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下降,动脉粥样钙化斑块严重, CyPA及p-ERK1/2表达显著增加。 CyPA、p-ERK1/2信号机制参与加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是促进AS进展的途径之一。

    作者:李敏;黎红华;骆文静;易娟;吴晓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索影响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风湿免疫门诊新确诊的AS患者723例。相关影响因素的收集采用自编式AS流行病学调查表,疾病活动度的评估采用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高低与年龄、低等教育水平、较差的睡眠质量、ESR、BASFI及症状持续时间有关( 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较差及一般的睡眠质量和较差的功能结局是影响AS患者疾病活动度高低的主要因素( P<0.05)。结论睡眠障碍及功能受限是影响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主要因素。临床医师应注重改善AS确诊患者的功能状态及睡眠质量,控制炎症进展,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夏青;李晓娜;杨晓;王丽;辛利红;蔡国旗;张旭;王蒙蒙;徐胜前;徐建华;帅宗文;潘发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小板参数在肺癌患者化疗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肺癌患者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81例血小板增多肺癌患者与83例血小板非增多肺癌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化疗预后的差异。结果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TNM分期、病理类型具有独立预后价值(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PLR )、癌胚抗原( CEA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肺癌患者化疗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增多肺癌患者与血小板非增多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长期生存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计数增多是影响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PV、PLR与肺癌化疗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血小板计数可能是评估肺癌患者化疗预后情况的可靠指标。

    作者:方慢;罗以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

    对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38例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手术疗效。手术均采取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术后随访时间7个月~2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并与健侧肘关节功能进行对比。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23例为优,13例为良,2例为中,与健侧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无内固定松动及肱骨小头坏死发生。故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是一种简便可行、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

    作者:雍明;郑朋飞;楼跃;唐凯;张志群;林刚;孙祥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冲洗剂对桩道玷污层清除能力的体外研究

    目的:评价不同冲洗剂对桩道壁玷污层的清除能力。方法经筛选,选择符合条件的单根管前磨牙20颗,于釉牙骨质界上方2 mm水平去除冠方牙体组织。根管预备,根管充填。3M钻逐级进行桩道预备3号。随机均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双氧水组、次氯酸钠组+MTAN组、MTAN组,分别用以下溶液冲洗:5 ml生理盐水、5 ml 3% H2 O2、2.5 ml 3%次氯酸钠+2.5 ml MTAN、5 ml MTAN。每样本冲洗结束后,均用5 ml生理盐水溶液终末冲洗。于颊舌侧沿牙体长轴纵向劈开。每试样展示较好的一半在场发射扫描电镜下观察。根据Peters′标准计分,对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生理盐水冲洗桩道后,玷污层覆盖整个牙本质壁。双氧水冲洗桩道后,大量的玷污层残留,绝大多数牙本质小管被阻塞。次氯酸钠+MTAN和MTAN均可以去除大部分的玷污层,大量的牙本质小管口开放。4组样本的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N及次氯酸钠+MTAN均可有效去除桩道预备后产生的玷污层。

    作者:童雪梅;张秋霞;储曼茹;周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ESAT-6刺激结核患者CD4+ T淋巴细胞前后释放IFN-γmRNA差异表达及信号通路变化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早期分泌靶向抗原6(ESAT-6)刺激结核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前后释放γ-干扰素( IFN-γ) mRNA进行检测,并对mRNA在刺激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信号通路变化进行分析。方法抽取3例初诊结核患者外周静脉血各10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ESAT-6刺激PBMC,6 h后磁珠法分选CD4+ T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刺激前后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分析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类, KEGG 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ESAT-6刺激后差异表达的mRNA共有2297条,相对高表达的 mRNA 有1071条,相对低表达的 mRNA 有1226条(>2倍变化且P<0.05)。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参与了17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其中JAK-STA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5条信号通路与结核释放IFN-γ关系密切。结论 ESAT-6刺激后的CD4+ T淋巴细胞有大量mRNA发生差异表达,其在多个与结核释放IFN-γ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焰;王晓玮;程筱雯;徐元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HIR99021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心肌细胞分化的双重作用

    目的:研究CHIR99021在小鼠胚胎干细胞( mE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运用经典的悬滴培养法促进 mESCs 形成拟胚体( EBs)。在不同分化时间段加入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抑制剂CHIR99021,诱导m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不同组EBs搏动百分率。 RT-PCR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Nkx2.5、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的表达。实验时将不加入CHIR99021命名为对照组,分化第2~5天和第6~10天加入CHIR99021分别命名为2~5 d组和6~10 d组。结果通过悬滴培养法能够形成 EBs,且形成的EBs能够出现自发性搏动并有cTnT表达。在诱导分化的过程中,第2~5天加入CHIR99021的2~5 d组的搏动 EBs百分率比对照组更高,Nkx2.5、α-MHC基因表达的水平也比对照组高;6~10 d组的结果跟2~5 d组相反。各组中都可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到cTnT的表达,但2~5 d组的cTnT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6~10 d组的cTnT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结论 GSK-3β抑制剂 CHIR99021对mESCs心肌细胞分化具有双重作用,即分化前期(2~5 d)促进分化,可获得更高的分化率,分化后期(6~10 d)结果相反。

    作者:杨谋广;邹传德;王爱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怀旧疗法对老年脑外伤患者抑郁情绪的疗效

    目的:探讨怀旧疗法对老年脑外伤患者康复期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存在抑郁情绪的60例老年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干预早期介入怀旧治疗;分别在6周的干预前后实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测评与分析。结果组间比较,两组在干预前HAMD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3,P=0.895),6周后干预组患者HAMD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517,P=0.001);组内配对比较,6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得分均明显降低,干预组(t=5.966,P<0.001)、对照组(t=2.389,P=0.021);干预组抑郁检出率为33.33%(9/27),对照组为64.29%(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4,P=0.042)。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怀旧疗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康复期脑外伤患者的抑郁状况。

    作者:董香丽;孙伟铭;袁也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选择60例中度或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用特异性抗P. g-IgY龈下冲洗液前后,观察牙周临床指标变化,通过BA-NA实验评价患者口腔各部位牙周致病菌含量的变化。用药后附着丧失、松动度、探诊出血百分比、菌斑占有率、深牙周袋比例均减小且以抗P. g-IgY龈下冲洗液组改善效果为显著。 BANA实验结果表明该龈下冲洗液可显著减少牙周袋和唾液中的牙周致病菌。特异性抗P. g-IgY龈下冲洗液临床疗效好,可作为中度或重度慢性牙周炎的辅助治疗手段,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晓瑜;徐燕;张雷;李为;洪彪;周永敏;孟明理;程婷;周乐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成功构建肥胖合并脂肪肝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 ND组)、肥胖对照组( OB组)、西格列汀干预组( ST组),每组8只。测定各组大鼠干预6周前后空腹血糖( FPG)、血清三酰甘油( TG)、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丙二醛(MDA)的水平及干预后10%肝脏组织匀浆SOD、GSH-Px、MDA、T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肪样变。结果 ST 组与 ND 组比较, FPG、TG、FINS、HOMA-IR、血清MDA、血清及肝脏组织中SOD、GSH-Px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组肝脏组织TG及MDA浓度升高( P<0.05),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增高;与 OB 组比较,ST 组FPG、FINS、HOMA-IR、血清及肝脏组织TG、MDA浓度降低,血清及肝脏组织中SOD、GSH-Px浓度增高( P<0.05),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减低。结论西格列汀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来改善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糖脂代谢,可能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作者:刘瑞侠;胡红琳;戚仁娟;刘炯炯;罗莉;夏莉;王长江;方朝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IL-17A促进肝部分切除后IL-6表达和肝脏再生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A( IL-17A)对小鼠肝部分切除后肝脏再生的调控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肝切除手术,在手术后的不同时间点取肝脏组织匀浆检测肝脏中IL-17A的表达水平。给予小鼠anti-IL-17A中和抗体后进行肝切除手术,检测手术后小鼠肝脏重量和肝重体重比,分离血清检测并比较在有无anti-IL-17A中和抗体的条件下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分离肝实质细胞检测并比较在有无an-ti-IL-17A中和抗体的条件下肝实质细胞中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磷酸化水平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小鼠肝切除后肝脏中的IL-17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anti-IL-17A中和抗体可以显著抑制肝脏再生、减少IL-6水平和阻止肝细胞增殖信号活化。结论肝切除后肝脏中升高的IL-17A促进IL-6表达和肝脏再生,该研究对肝切除后肝脏再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希;张秀红;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系膜全切除和盆腔自主神经的关系

    目的:通过手术录像研究直肠系膜、Denonvilliers筋膜、直肠侧韧带、直肠系膜周围间隙与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特点,进一步了解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 )以盆腔自主神经为解剖标志的解剖根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手术录像257例,总结以盆腔自主神经为解剖标志行直肠系膜全切除的经验,并对比认识该解剖观点前后(2011年前组126例,2011年后组131例)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对患者术后泌尿和性功能的影响。结果认识以盆腔自主神经为解剖标志观点的2011年后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较2011年前组明显下降,手术质量明显提高,淋巴结清扫个数高于2011年前组,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率低于2011年前组,尿潴留率低于2011年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以盆腔自主神经为解剖标志的直肠系膜全切除的解剖观点有助于腹腔镜下直肠前方系膜的完整切除和淋巴结清除率,减少术中出血,减轻对泌尿和性功能的损害。

    作者:牛坚;王月;刘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目的:探讨雌激素治疗对去卵巢大鼠胸主动脉内皮与雌激素缺乏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的初步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 SHAM )组、去卵巢( OVX)组、去卵巢+雌激素治疗[ OVX +EST,0.06 mg/( kg·d)雌二醇)组,6个月后观察血管内皮的病理学变化,血管环张力实验检测血管舒张差异, RT-PCR 及Western blot法分析葡萄糖调节蛋白( GRP)78、C/EBP同源蛋白( CHOP)表达的改变。将HUVEC分为正常对照( CON)组、正常+衣霉素对照( TM)组、雌激素缺乏( ES-D)组、雌激素缺乏+梯度浓度雌激素治疗(10-9、10-8、10-7 mol/L雌二醇)组,检测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OVX组大鼠体重增加,胸主动脉内皮出现损伤及脂质沉积, GRP78、CHOP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上调;OVX+EST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逆转。 HUVEC中ES-D组表现出活性氧簇升高及GRP78、CHOP的表达升高,补充不同浓度雌激素后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结论雌激素缺乏可介导大鼠胸主动脉内皮损伤及HUVEC出现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补充雌激素后可逆转此效应。

    作者:李朝飞;陈冠军;朱小欢;朱致祥;章秋;鲁云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兔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联合应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

    健康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选择一侧膝关节以异体半腱肌腱和自体半腱肌腱混编后重建前交叉韧带作为实验组,另一侧膝关节以异体半腱肌腱折叠双股重建前交叉韧带作为对照组。术后3、6、10周观察两组兔重建的前交叉韧带组织学改变(n=3),并行生物力学检测(n=5)。结果显示,与兔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比较,自体同种异体肌腱联合应用可加快移植物成熟速度,增加移植物强度,缩短腱骨成骨时间,提高愈合强度。

    作者:吴星;赵其纯;尚希福;邓小文;李久源;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肾移植受者早期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细胞、Th17细胞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术后3~6个月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调节性 T细胞( CD4+CD25+FoxP3+T细胞或Treg细胞)、辅助性Th细胞17(Th17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表达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分析并探讨上述指标的变化特征及意义。方法收集56例研究对象,分为术前组(15例),术后3~6个月组(20例),对照组(21例)。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4+CD25+FoxP3+T细胞和Th17细胞的表达以及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与术前组比较,术后3~6个月组CD4+CD25+FoxP3+T细胞的表达低( P<0.01)、CD8+T细胞表达较低( 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6个月组CD4+CD25+FoxP3+T细胞的表达降低( P<0.001)。结论肾移植术后3~6个月受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CD8+T细胞均明显降低。

    作者:朱贞贞;殴欣;张茜;徐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