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代菊;郭欣;梅晓冬
目的 探讨PTEN、BMI-1、CIP2A、ALOX-5、TIWIST-1及PML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同时初步评价Sokal积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预后效力.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测定107例骨髓标本[CML慢性期(CP)患者64例,进展期患者23例,对照组20例] GAPDH、PTEN、BMI-1、CIP2A、ALOX-5、TWIST-1及PML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CP、进展期包括加速期(AP)及急变期(BP)患者骨髓中上述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BMI-1、CIP2A及TWIST-1基因在AP/BP组表达明显增高,与C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6、-5.096、-2.714,P<0.05).按Sokal积分进行危险度分层后,上述基因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MI-1、CIP2A及TWIST-1基因在CML进展过程中明显增高,提示与疾病进展有关.Sokal预后系统结合相关分子生物学指标评价预后或许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作者:钱伟;杨明珍;夏雷鸣;郭婷婷;赵雨辰;谢研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激光熔覆后钛表面多孔形貌对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在氩气保护环境中应用脉冲式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对45 μm钛粉颗粒在钛片表面进行激光熔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钛片表面微观形貌,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检测钛片表面成分;采用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培养评价喷砂酸蚀组(A组)和激光熔覆组(B组)的生物相容性.SEM观察BM-SCs在钛表面的黏附状况,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法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检测评价钛片对B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A组比较,B组互相连通的多孔钛表面更有利于BMSCs的黏附,也有利于BMSCs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结论 激光熔覆处理钛片表面可促进BMSCs黏附、增殖及分化,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有前景的钛表面处理方法.
作者:屠姗姗;夏荣;吴先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烟草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气肿及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烟雾暴露组和NAC组小鼠给予香烟烟雾吸入共20周.NAC组小鼠在烟雾暴露16周时,予以加用NAC腹腔内注射给药,4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肺组织、血液和肺泡灌洗液(BALF).使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计算单位面积内的平均肺泡内衬间隔以及肺泡数;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BALF和血清中IL-12的浓度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烟雾暴露组小鼠肺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及肺气肿样变化明显,肺泡内衬间隔增加,肺泡数减少.同时,血清及BALF内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与烟雾暴露组相比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BALF内IL-12水平较烟雾暴露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能明显抑制烟雾暴露导致的肺气肿,降低炎症因子IL-12水平,提示NAC对烟雾暴露导致的小鼠肺部炎症反应及肺气肿可能有减轻作用.
作者:胡代菊;郭欣;梅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硫代硫酸钠(STS)在大鼠血管钙化中的干预作用与机制.方法 用含有750 mg/kg腺嘌呤的颗粒饲料喂养SD大鼠7周制备尿毒症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尿毒症组、STS组,每组各10只大鼠,包括5只雄鼠和5只雌鼠.用腺嘌呤饲料喂养大鼠7周以后,予大鼠STS每次0.5 g/kg腹腔注射,每周3次,持续5周,并于第12周处死动物.取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基质Gla蛋白(MGP)、胎球蛋白A(FA)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组大鼠血浆SOD活性降低而MD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S组大鼠血浆SOD活性降低和MDA水平升高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大鼠血浆MGP、FA水平显著降低,STS组大鼠MGP、FA水平升高,与尿毒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S能够治疗并减轻尿毒症大鼠血管钙化的发生.STS可以通过提高尿毒症大鼠血浆MGP和FA水平,从而抑制血管钙化的发生,并且其具有抗氧化特性,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这也可能是其预防钙化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珣;任伟;汪鹏;王科;倪力军;方媛;潘卉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具有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系的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方法 首先用含有重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精氨酸和赖氨酸的培养基对MHCC97-L进行重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的细胞培养(SILAC);用含有轻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精氨酸和赖氨酸的培养基对MHCC97-H进行SILAC标记.将完成标记的两种肝癌细胞系的蛋白质按照1∶1混合,并用trypsin进行溶液消化;对消化得到的肽段进行除盐,并通过固相金属离子亲和色谱(IMAC)的方法进行磷酸化肽段的富集.磷酸化肽段通过质谱进行检测,并通过MaxQuant进行鉴定和定量.后通过Z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差异调控的磷酸化肽对应的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STRING网络分析.结果 终鉴定了918个磷酸化肽段,其中806个磷酸化肽段的磷酸化位点可以定位和定量.通过Z检验,共得到了91个磷酸化修饰水平发生变化的肽段,对应25个磷酸化蛋白质.通过对这25个蛋白质进行GO分析发现,细胞骨架重塑过程中的蛋白质在MH-CC97-L和MHCC97-H中磷酸化修饰形式严重失调.通过STRING分析发现,NES和PRKCA处于网络的重要节点位置.结论 细胞骨架重塑这一生物学过程与肝癌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参与细胞骨架重塑的NES蛋白和参与MAPK信号通路和黏合斑信号通路的PRKCA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的变化是影响低转移潜能MHCC97-L细胞向高转移潜能细胞MHCC97-H变化的重要调控机制.
作者:衣泰龙;田苗苗;翟琳辉;徐忠伟;杨晓明;徐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5-脂氧合酶(5-LOX)、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在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增生性息肉、30例结直肠腺瘤(1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结肠癌及15例正常结肠黏膜中5-LOX、PlGF的表达情况,并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SOD和MDA活性.结果 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比较,5-LOX、PlGF在增生性息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结直肠癌中表达均显著增加,呈递增趋势(P<0.05);与增生性息肉比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结直肠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SOD活性显著降低,呈递减趋势(P<0.05),而MDA活性显著增强,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向腺癌恶性转化过程中5-LOX、PlGF表达水平增加,呈递增趋势,可能是早期分子事件.
作者:方海明;杨姣;李芳群;程启闰;章礼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低剂量PIO组(DR1组),糖尿病中剂量PIO组(DR2组)和糖尿病高剂量PIO组(DR3组).于0、8周末测尿白蛋白、尿nephrin、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尿肌酐(UCr),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UACR)、nephrin/肌酐(UNER)和TGF-β1/肌酐(UTGR).每周监测血糖(BG),8周末取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nephrin及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①糖尿病大鼠各时间点BG及8周末HbA1c显著高于NC组(P<0.05),糖尿病大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8周末,各PIO组UACR、UNER和UTGR均显著低于DM组(P<0.05),且DR2、DR3组UACR和UNER低于DR1组(P<0.05);肾脏nephrin蛋白表达:NC组>各PIO组>DM组(P<0.05),DR1、DR2和D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TGF-β1蛋白表达:DM组>各PIO组>NC组(P<0.05),DR1、DR2和DR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UNER与UTGR呈显著正相关(r=0.787,P<0.01),肾脏nephrin蛋白与TGF-β1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669,P<0.01).结论 PIO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足细胞nephrin表达和抑制肾组织局部TGF-β1表达有关.
作者:匡蕾;戴武;叶山东;邢燕;胡闻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餐后2h血糖(2hPG)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 将84例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 23例、糖耐量异常组(IGT) 27例和2型糖尿病组(T2DM) 34例,比较组间各代谢指标及PV的差异.结果 PV在NGT组、IGT组及T2DM组中呈递增趋势(P<0.01);在BPH患者中,2hPG、三酰甘油(TG)为PV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结论 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老年男性BPH患者的PV变化与2hPG密切相关,糖脂代谢参与BPH进展.
作者:顾朋颖;肖峻;王卫东;黄涛;赵志宏;赵卫刚;郑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突变型PUMA和野生型PUMA对Hela细胞在促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差异,并探讨导致这些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随机分为:空载体质粒组、野生型PUMA组、突变型PUMA 3个实验组,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分别将空载质粒、野生型PUMA质粒、突变型PUMA质粒转染Hela细胞中,转染24、48 h后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UMA表达情况;野生型实验组和突变型实验组分别加入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UMA蛋白的表达;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PUMA与突变型PUMA对细胞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结果 在相同转染效率的情况下,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野生型PUMA组和突变型PUMA组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突变型PUMA蛋白比野生型PUMA蛋白有一个更高的稳定状态.转染24 h后诱导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的PUMA细胞中均加入放线菌酮,结果表明,突变型PUMA蛋白降解延迟、半衰期延长;光密度值测定结果显示细胞转染两种质粒后,细胞存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且转染突变型PUMA质粒在24、48 h的存活率均比野生型PUMA组低(P<0.05,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PUMA转染时间的增加,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均逐渐升高,并且突变型组细胞比野生型组细胞的凋亡率增加更加明显(P<0.05,P<0.01).结论 PUMA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而其10号位的丝氨酸被丙氨酸取代后增加了突变型PUMA的稳定性、延长了其半衰期,导致突变型比野生型PUMA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功能得到加强.
作者:熊为国;孙洁;黄伟;郑泽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纯钛表面加载RGD多肽进行生物功能化修饰的可行性.方法 借助电化学和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纯钛表面构建TiO2纳米管-聚多巴胺-RGD多肽活性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各组钛片进行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分析.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处理前后的钛片进行体外生物活性评价.结果 SEM和XPS显示,两步阳极氧化后在纯钛表面形成蜂窝多孔的TiO2纳米管,多巴胺在TiO2纳米管上自聚合成聚多巴胺涂层,同时向外接枝偶联RGD多肽,终在纯钛表面成功形成了TiO2纳米管-聚多巴胺-RGD多肽活性层,体外细胞培养显示,该活性层有利于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结论 RGD多肽功能化修饰的钛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种钛表面功能化修饰法可望用于改善钛种植体,提高骨结合.
作者:徐基亮;夏荣;孙磊;胡小晔;刘春;孙子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模拟高原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乙酰胆碱水平(ACh)、磷酸化tau蛋白(P-tau)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置于模拟海拔6000m的低压低氧舱内8h后,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比色法测定海马ACh水平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海马区总tau蛋白(T-tau)和P-tau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常压常氧组比较,低压低氧组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延长(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5),海马区ACh水平和ChAT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P-tau表达增加(P<0.05).结论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可使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可能与海马区ACh水平和ChAT减少以及P-tau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钟玲;宋永斌;徐建春;焦岩;王荣;杨遥;刘静;徐江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蛋白酶抑制剂抑肽酶对全氟异丁烯(PFIB)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PFIB诱导建立大鼠ALI动物模型.将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排序,以体重为区组因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N组)、ALI组(I组)、5 mg/kg抑肽酶组(L组)、15 mg/kg抑肽酶组(M组)、30 mg/kg抑肽酶组(H组).PFIB吸入30min后,I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抑肽酶治疗组则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15、30 mg,/kg)的抑肽酶溶液.24 h后收集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液,并测定各组的动脉血气值及肺湿/干质量比值,用BCA法测定支气管BALF总蛋白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量,并在光镜下进行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I组肺湿干重比、BALF总蛋白含量、IL-6、TNF-α水平较N组均明显升高(P<0.05).经抑肽酶治疗后,L组湿干重比、总蛋白含量水平与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H组湿干重比、总蛋白含量、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I组(P<0.05),与L组、M组比较也有明显降低(P<0.05).染毒后大鼠pH值及氧分压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经抑肽酶治疗后,pH值及氧分压有所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有所下降,以高剂量时改变明显.肺组织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抑肽酶能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以高剂量有效.结论 抑肽酶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减轻大鼠ALI的肺部炎症反应.
作者:王丽君;郝建;赵建;钱钧;李树雯;李鲁欢;吴海燕;杜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血吸虫感染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小鼠肝组织结构与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及Ym-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对肥胖鼠肝脏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复合高脂饲养C57BL/6J小鼠模型,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肝匀浆液谷丙转氨酶(ALT)、三酰甘油(TG)及胆固醇(TC)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NF-κB及Ym-1转录水平等.结果 ①感染后第6周,高脂(HF)组及高脂感染(HSj)组小鼠体重均较对照(NC)组增加>20%,肥胖模型造模成功.结合肝组织病理,脂肪肝造模成功.②感染后第6周及第12周,HSj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较同期HF组轻,HSj组HOMA-IR较同期HF组下降(P<0.05).③感染后第6周和第12周时,HF组TNF-α mRNA及NF-κB mRNA表达高于HSj组和NC组(P<0.05);第6周末时,HF组Ym-1 mRNA的表达高于NC组和HSj组(P<0.05),第12周末时HSj组表达强度高于HF组和NC组(P<0.05),且较6周时表达增强(P<0.05).④HF组小鼠HOMA-IR与肝组织TNF-α mRNA光密度相对值呈正相关(r=0.680,P=0.018);HSj组小鼠HOMA-IR与肝组织Ym-1mRNA光密度相对值呈负相关(r=-0.724,P=0.015).结论 肥胖鼠脂肪肝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及调控因子NF-κB的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日本血吸虫感染通过诱导肥胖鼠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Ym-1转录水平增高及TNF-α和NF-κB转录水平的降低,改善胰岛素抵抗,为糖尿病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赵娜;李素梅;王维;李春燕;方星星;孙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模拟失重(微重力)状态下,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呼吸系统感染肺炎链球菌时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尾吊灌药注菌组(A组)、尾吊灌药未注菌组(B组)、尾吊未灌药注菌组(C组)、尾吊未灌药未注菌组(D组).从实验第1天开始A、B组灌胃给予NAC 300 mg/kg,C、D组予以等量无菌注射用水灌胃.第2天采用国际通用的持续尾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A、C组于第4天通过气管注入0.4 ml肺炎链球菌稀释液.B、D组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尾吊7d后处死大鼠取材,测定血常规、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 b/c、中性粒细胞活性氧浓度、白介素-10 (IL-10)、白介素-6(IL-6)含量.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C组显微镜下明显可见肺泡大小不等,肺泡间隔增宽增厚,间质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大量泡沫细胞.A组也可见上述病理变化,但较C组减轻,D组次之,B组病变轻,炎症反应不明显.A、C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CD11b/c、中性粒细胞活性氧浓度、IL-10、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减轻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炎症反应和肺组织破坏,其抗氧化应激作用可能对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王小辉;王萍;朱敏立;李月越;徐冰心;周金莲;易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70例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止血方式分为3组:单极电凝组23例,双极电凝组24例,氩气刀组23例.结果显示双极电凝组、氩气刀组术后雌二醇(E2)、窦卵泡数(AFC)高于单极电凝组,同时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低于单极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中使用双极电凝、氩气刀可以较好地保护卵巢功能,氩气刀对于卵巢储备功能的保护更有优势.
作者:凌琳;卫兵;王文艳;范懿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建立一个用于血清中唾液酸化蛋白通量化分析的策略,首先去除血清中高丰度的白蛋白和IgG蛋白,然后用黑接骨木凝集素(SNA)选择性地富集血清中的唾液酸化糖蛋白,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并结合纳升级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技术对蛋白进行分离鉴定.并将其应用于常见妇科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共鉴定到169个糖蛋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病例组共鉴定到11个差异表达蛋白,宫颈癌病例组共鉴定到8个差异表达蛋白,卵巢癌病例组共鉴定到19个差异蛋白.
作者:肖超强;裴丽丽;何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回顾性分析28例直肠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合高分辨率MRI(HR-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多序列MRI对患者进行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术后标本采用CD34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统计MRI分期与MVD的关系及表观弥散系数(ADC)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多序列MRI对直肠癌T分期总的正确率为85.7%(24/28),Kappa=0.805;N分期正确率为82.14% (23/28),Kappa=0.632.MRI T3-4期的MVD值(27.00 ±4.34)较T1-2期(20.47 ±3.60)高,N1-2期(26.35 ±4.06)较N0期(19.09±2.9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与MVD呈负相关(r=-0.743,P<0.05).
作者:张茜;刘影;王昌新;黄寒梅;陈柯;彭艳;朱志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蒙特卡洛模拟(SAS编程)对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连续调查的方法和公式进行信度、效度和精度评价.方法 以嘉兴市中小学生肺活量的调查结果为模拟总体参数,各在抽样比为10%和40%时应用SAS编程进行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的蒙特卡洛模拟,分别模拟100个样本并按公式计算获得100个总体均数的95% CI,采用95% CI法比较模拟计算出的总体均值估计量与总体均数,以评价该调查方法及其公式的信度、效度.另外,分别在两种抽样比下模拟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连续调查和固定样本连续调查各100个样本并比较两种方法下100个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以评价抽样精度.结果 两种抽样比下模拟总体均数几乎均被包含在总体均值的95% CI(仅在10%的抽样比下有两次不包含);两种抽样比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连续调查的样本均值的标准差较固定样本的均值标准差小.结论 分层整群抽样下样本轮换的方法及其统计公式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精度,今后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连续性调查.
作者:傅颖;高歌;刘升学;周云华;施佳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中卵巢高反应对卵母细胞、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因素和(或)男方因素初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周期治疗的326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不同分为卵巢高反应组(HCG日血清E2>3 000 pg/ml或获卵数>15个,n=146)和正常反应组(HCG日血清E2500~3 000 pg/ml或获卵数5~15个,n=180),分析两组间的MII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卵母细胞透明带、卵母细胞卵周隙、卵母细胞细胞器等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卵巢高反应组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和移植周期取消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反应组(P<0.05),MII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反应组(P<0.05).两组间卵裂率、流产率和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反应组的超微结构分析显示,部分卵母细胞胞质中出现大量异常线粒体.结论 卵巢高反应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发育潜能,终降低临床结局.
作者:许慧丽;许波;施维;郑圣霞;刘雨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收集5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资料,持续时间在1个月到3年之间,均符合射频消融指征,使用同样消融方法,术后未转复窦性心律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独使用伊布利特(单药组)26例;另一组为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联合组)28例.两组的成功率分别为:单药组为73%,联合组为82% (P <0.05);两组用药前后QTc分别为:单药组为(443 ±30) ms、(484 ±32)ms(P <0.05),联合组为(445±34) ms、(465 ±35) ms(P <0.05),联合组用药后QTc显著小于单药组(P<0.05).单药组6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而后自行消失,1例出现持续性单行性室速,不能自行终止,电转复成功,2例出现窦性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而联合组出现3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出现窦性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转复导管消融术后持续性心房颤动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苏浩;徐健;范西真;孙贤林;严激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