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昌俊;王光升;刘弋;张辉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990年5月~1999年8月,我科采用平阳霉素瘤体内和瘤体外局部小剂量,多点注射治疗唇颊部血管瘤80例,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李永太;王元银;程继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原代骨骼肌细胞中瘦素受体长胞内段mRNA表达增加对葡萄糖氧化的影响.方法 RT-PCR扩增瘦素受体长胞内段cDNA,将扩增产物插入真核表达质粒,构建重组体.重组表达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原代骨骼肌细胞,转染后48 h加瘦素和D-[U-14C]葡萄糖,收集14CO2,液体闪烁检测其放射性.另经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瘦素受体长胞内段mRNA在骨骼肌细胞的表达.结果扩增的瘦素受体长胞内段cDNA及其重组体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所得各片段大小均与理论值一致.在重组表达质粒转染组、空表达质粒转染组和非转染组,前者特异性条带和β-actin条带积分光密度比值较后两者升高(均P<0.05);但3组细胞间葡萄糖氧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成功构建含有瘦素受体长胞内段cDNA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单纯增加瘦素受体长胞内段mRNA表达不能改善瘦素对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氧化作用.
作者:王佑民;程桦;傅祖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绒毛膜癌大出血病死率较高,保守治疗成功率低,手术治疗并发症多、创伤大,并丧失生育能力.经皮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绒毛膜癌大出血为绒毛膜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胡汉金;夏长久;戴家应;石奇;宋志俊;刘会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单肺通气时发生低氧血症的机率明显高于双肺通气,为了探明单肺通气时发生低氧血症的临床原因,找到快捷对应低氧血症的办法,笔者对154例胸科手术中行单肺通气的患者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燕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二者联合应用3种治疗方法对甲亢药物治疗诱发粒缺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比较病例的临床指标. 结果 3组病情轻重不同,各组治疗前后WB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间年龄、性别、甲亢病程、服药时间、入院前出现WBC下降或感染症状的时间、治疗后WBC值、WBC恢复时间和体温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症病例应用GM-CSF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可能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孙海燕;孙桂华;杨明功;刘树琴;王长江;章秋;汪延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使用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中子宫内膜的类型及厚度与妊娠的关系.方法分析189个治疗周期中具有三线征内膜、均质征内膜以及子宫内膜厚度<8mm、≥8mm的妊娠结果.结果 189个治疗周期中,三线征子宫内膜为144个周期(76.2%),妊娠率29.9%;均质征子宫内膜45个周期(23.8%),妊娠率为26.7%.二者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P=0.680).子宫内膜厚度≥8 mm时,妊娠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中,子宫内膜厚度<8 mm时,妊娠率明显降低.
作者:余敏;曹云霞;赵济华;丛林;魏兆莲;李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桡骨远段缺损和重建桡腕关节的疗效.方法 17例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行桡骨远端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段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桡腕关节.移植体行简单内固定+外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Dopplar血管超声,及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随访3个月~2年,全部病例均于手术3个月后达一期骨愈合;其中1例因钢板螺丝钉松动再次行内固定而愈合.评定重建腕关节功能.优12例,良3例,差2例.病灶无复发.结论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行吻合血管的带腓骨头腓骨近端移植修复骨缺损并重建腕关节,手术切除彻底,复发率低,重建后的腕关节功能良好.
作者:尹宗生;胡勇;卜海富;高学纯;董吟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CD8+T细胞具有细胞杀伤功能,是体内抗肿瘤和抗病毒的主力军.抗T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常常被用于检测T细胞亚群在肿瘤和病毒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这对于肿瘤和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学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但是抗T细胞亚群单克隆抗体区分不出这些CD8+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而识别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对于认识肿瘤和传染病免疫反应的本质十分重要.自从T 细胞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在尝试能够识别出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有限稀释法(limiting dilution analysis, LDA)曾经被用于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2,3]. 但该技术为间接功能测定法,不仅敏感性低而且繁琐费时.近年来,一种全新的能够直接定量检测不同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方法被发明使用.这种方法为多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eptide-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技术.
作者:宋胜华;汪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Marlex Mesh PerFix Plug材料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41例44次,其中 Nyhus Ⅱ型12例,ⅢB型26例,ⅣB型3例.结果患者仅轻度切口疼痛.3例尿潴留,切口皮下血肿及阴囊血肿各1例,余均恢复满意.随访6~27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该术式近期疗效满意,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者.
作者:文刚;丁锐;王成宏;汪宏;王家米;沈宁;朱丹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2],其中少数患儿因少见临床表现或以少见临床表现起病造成误诊误治.为减少临床误诊机会及探讨有效预防及诊治措施,对我院自1995年5月~2000年11月收治的249例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芳;鹿玲;张传荣;胡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退化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等,中医称之为骨痹.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属常见病,笔者采用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之法治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金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人工修饰过碱基序列的引物及错配PCR方法,加上内切酶酶切和电泳,分析了高血压患者组和家系健康对照组的AGT基因23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发现AGT235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患者组略高于家系健康对照组,在2、3级高血压组中,AGT235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1级高血压组.结论 AGT235基因型多态性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爱玲;余元勋;杨善志;刘萍;尹长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不同时程的亚低温治疗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的神经元细胞凋亡及Bcl-2、Bax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 线栓法制作MCAO模型,缺血3 h后再灌注.缺血后即刻分别进行不同时程(1/2 h、1 h、3 h)的亚低温治疗,再灌注后24 h断头取脑,连续切片作TUNEL染色及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与对照组的Bcl-2细胞阳性率相比,亚低温3 h组增加.②与对照组的Bax细胞阳性率相比,亚低温1 h、3 h组均降低.③凋亡细胞阳性率与Bcl-2/Bax的比值呈负相关关系.结论①亚低温1 h以上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②Bcl-2/Bax的比值能影响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袁存国;吴家幂;朱武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类型、分化程度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标志物CD34对53例不同类型的胃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 结果①高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未分化癌平均MVD(个/mm2)分别为96.04、144.87、164.22,三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织学Ⅰ级、Ⅱ级、Ⅲ级的平均MVD(个/mm2)为86.23、116.25、156.8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平均MVD(个/mm2)有淋巴结转移者为126.36,无淋巴结转移者为94.14,两者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④MVD与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MVD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上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作者:余昌俊;王光升;刘弋;张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海马CA1区p75NTR的表达与其神经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双标法.结果 AD患者海马CA1区p75NTR免疫阳性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但着色强度明显增加;AD海马CA1区Alz-50阳性神经元较多,并可见大量p75NTR 和Alz-50双标神经元,而正常对照组阳性神经元罕见;老年斑中散在分布p75NTR免疫阳性反应产物.结论 p75NTR参与AD神经病理的形成.
作者:胡祥友;张怀宇;包爱民;周江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随访分析49例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ⅠA~ⅡA期44例(89.8%),ⅡB~ⅢA期5例(10.2%).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9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9例(1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全子宫切除术1例.结果总的5年生存率为93.6%,其中ⅠA、ⅠB、ⅡA、ⅡB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6.2%、87.5%、75.0%,ⅢA期1例手术后生存5年以上. 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早期宫颈癌有效的方法,而对于中、晚期难以手术的年轻患者采用术前化疗或放疗使原来无法手术的患者有手术的可能,从而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晓军;沙玉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1988~1999年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法, 观察了不同刺激方式对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利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介绍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Soave法)的方法.方法 13例年龄18天~4岁患儿,经肛门游离直肠黏膜管至腹膜反折水平,横断肌鞘进入腹腔.直肠肌鞘沿后正中线切开,在直视下分离系膜,拖出病变结肠切除.结肠下端与肛门黏膜一期吻合,或肛门外保留5~10 cm肠管,待二期处理.结果除1例早期并发全结肠脱出肛门、再手术复位,13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5天~5个月,13例均恢复自主排便,每天1~6次.1例吻合口狭窄伴肠炎保守治疗好转.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不需剖腹,方法简单有效,初开展此术要慎防各种并发症.
作者:徐兵;王忠荣;李巍松;苏义林;孔祥;吴圣军;王德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因子和NO生成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n=20),以输注去白细胞血液的食管癌手术患者(n=14)做为实验对照及健康自愿者为正常对照(n=20),采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测定技术检测血清中IL-10、IFN-γ和TNF-α的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C3含量.结果①食管癌患者的血清中IFN-γ、TNF-α均低于正常人,IL-1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输血后第1天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IL-10、IFN-γ和TNF-α浓度升高,且以IL-10、IFN-γ变化尤为显著(P<0.01);输血后第5天IFN-γ和TNF-α降低接近输血前水平,并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值分别为<0.05和<0.01.IL-10仍明显高于输血前水平(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②实验组输血后第1天与输血前相比,血清中NO明显降低(P<0.01),并显著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③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输血前后不同时间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C3无变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同种输血后血清中NO、IFN-γ和TNF-α的降低与IL-10升高有关,而IL-10升高可能是患者同种输血后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可减轻或去除这一作用.因此,食管癌患者围手术破
作者:张循善;张载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及肩胛冈上斜方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口腔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解剖观测32侧上斜方肌和肩胛冈的形态、血供、神经支配,并应用5例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及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结果①上斜方肌近似于梯形,平均长A缘174.63 mm、B缘157.18 mm、C缘86.98 mm、D缘80.95 mm,平均面积126.78 cm2;肩胛冈全长平均达131.21 mm;②颈横动脉干、颈浅动脉干及其升支动脉干平均长度分别为42.50 mm、27.80 mm、43.12 mm,起点外径分别为2.71 mm、2.39 mm、1.96 mm,升支分布肌纤维前发出0.5 mm以上小动脉3~6支;肩胛冈支长28.75 mm,起点外径0.50 mm;回流静脉与相应动脉伴行;③应用上斜方肌肌皮瓣及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5例,均获成功.结论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肌皮瓣及肩胛冈上斜方肌骨肌皮瓣血管蒂长、管径较粗、手术易操作,且可带肩胛冈修复,适合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作者:王恩群;韩卉;周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