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手术室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观察

吴秀;张静;王远航;李莉;张兰

关键词:医学, 手术室护理, 护生, 临床实习, 核心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在肿瘤手术室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核心能力培养带教模式.通过理论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对2组护生的业务能力进行客观评价;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和医生、护士对护生核心能力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扩展和运用方面的理论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科研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能力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有计划、分步骤的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带教,能够使护生更迅速和全面地掌握护理要点,胜任相关工作.带教效果提升显著,值得应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方便病人就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在门诊诊疗服务中开展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选取实施前(2013年以前)、实施2年后(2015年)门诊就诊病人各11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人挂号方式、意愿就诊率、挂号时间、候诊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后,病人预约挂号率、意愿就诊率明显高于实施前,现场挂号或加号率、挂号缺失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平均挂号时间、平均候诊时间、预约挂号候诊时间、现场挂号候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前(P<0.01),病人对就诊时间安排、就诊流程、预约挂号方式等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可缩短挂号、候诊时间,提高门诊诊疗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利海波;符翠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联合环孢素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环孢素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近期及远期的疗效.方法:将24例老年ITP随机分成对照组12例(地塞米松40 mg/d,4 d),观察组12例(地塞米松40 mg/d,4 d,联合环孢素3 mg·kg-1·d-1).观察治疗后近期(1周、2周)和远期(1个月)外周血血小板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7 d 2组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和1个月,观察组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7 d、14 d和1个月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14 d显著低于治疗后7 d(P<0.01).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环孢素能提高老年ITP近期和远期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马圣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PSA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价值.方法:对140例前列腺血清PSA增高拟诊前列腺癌病人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0例血清PSA增高病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47.8%.随着血清PSA值的升高,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检出率越高(P<0.01).术后肉眼血尿19例(13.6%),大便带血6例(4.3%),发热4例(2.9%),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血PSA增高病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作者:燕小朋;张学珍;梁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安徽省六安市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3466例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项病原体的IgM抗体,对患儿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儿至少一种病原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31.4%,其中阳性检出率高的是肺炎支原体,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同时2种及2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的患儿,病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为2.9%.男患儿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患儿,春冬季病原体检出率高于秋夏季节.结论:安徽省六安市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高的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临床上多与其他病原体病毒混合感染.

    作者:耿松乔;马晓燕;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SP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以案例教学法(CBL)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新入院的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2组,各30名,分别通过SP结合CBL教学模式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BL)接受妇产科学的临床教学.2年临床培训后,对2组学员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学员对2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与LBL相比,接受SP结合CBL教学模式的学员在临床思维能力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明显提高,而且学习兴趣更高(P<0.01).结论:SP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叶国柳;杜丹丽;靳丽杰;周玉;凌云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病理学》教学中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验班2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同专业平行班级2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教学,观察组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2组均为相同教师授课.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教师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学生在主观能动性(5项)和客观终结性评价(4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柴大敏;王京萍;马莉;武世伍;关宿东;陶仪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行X线摄影伴有微钙化的乳腺癌病人35例及乳腺良性病变3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其钙化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点.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微钙化在密度、数目、密集度、形态及分布5个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乳腺癌中表现为低密度为主的微钙化比例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钙化数目>2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微钙化密集度>10/cm2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1).形态上良性组粗颗粒样钙化所占比例高,乳腺癌组仅出现1例,乳腺癌组中细沙样、线形分支样、蠕虫样及混合型钙化出现率高(P<0.01).分布上弥漫状分布仅见于良性组,线状及段状分布乳腺癌组所占比例较高(P<0.01)结论:微钙化灶的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关系,其钼靶X线征象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作出初步判断.

    作者:张超;王静;陈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预警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型的临床特征及预警指标.方法:选取手足口病2期患儿30例作为重型组,手足口病1期患儿38例作为普通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临床表现和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岁患儿例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儿热峰明显高于普通组,热程明显长于普通组(P<0.01).重型组患儿精神差、嗜睡和易惊、肢体抖动、呕吐率均高于普通组(P<0.05~P<0.01).2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V71抗体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血糖水平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热峰高、热程长,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呕吐为重型手足口病主要临床特征,年龄<3岁、血糖高是其危险因素,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手足口重症重型早期识别意义较小.

    作者:张立霞;马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CysC、Hcy、hs-CRP及D-D水平,探讨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CysC、Hcy、hs-CRP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ysC、Hcy、hs-CRP及D-D四项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敏感度为91.26%,特异度为63.32%,阳性预测值为89.79%,阴性预测值66.37%,Youden指数为0.78.各指标联合检测均优于其他单项检测值(P<0.05).结论:CysC、Hcy、hs-CRP及D-D四项指标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病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有中;郑重;谢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首次翻身时间对胸腰椎术后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适当提前翻身时间对胸腰椎术后病人压疮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胸腰椎手术病人按首次翻身时间分为2 h组(39例)和6 h组(41例),2 h组于术后2 h为病人进行首次翻身,6 h组于术后6 h为病人进行首次翻身,对翻身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切口引流量、舒适度及压疮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术后压疮发生率、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在2组病人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组病人术后睡眠状况和疼痛情况均优于6 h组(P<0.05和P<0.01).结论:适当提前病人首次翻身时间虽未明显降低胸腰椎术后压疮发生率,但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舒适度,对病人生命体征、切口引流量等无明显影响.

    作者:柴美婷;马立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研究

    目的:利用D12492高脂饲料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为NAFLD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组,正常组20只采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2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FLD模型.分别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进行体质量、肝质量、肝组织匀浆检测,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肝脏三酰甘油等指标变化,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从第4周开始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P<0.01),而肝脏质量从第8周开始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与正常组小鼠比较,从第8周模型组小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P<0.05~P<0.01);各时间点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组(P<0.05~P<0.01);从第12周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三酰甘油含量升高(P<0.05和P<0.01).肝组织HE染色示:从第12周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见脂肪变,并散布全肝,肝细胞肿胀,细胞质易见脂肪空泡,肝细胞有炎性改变;至第16周模型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较前严重,且出现大量炎细胞的浸润.结论:通过高脂饮食诱导的非NAFLD小鼠模型是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简单,重复性强,可为NAFLD的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

    作者:江云;高月求;朱明清;李曼;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蜡疗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蜡疗结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纯针刺疗法,观察组在针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蜡疗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状况.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为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P<0.01),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蜡疗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对缓解病人的病痛具有重要作用,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范鹏;郭凤红;姬文杰;李昱;江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清IgA、IgA/C3和IgA/C4比值在IgA型肾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IgA、IgA/C3和IgA/C4比值水平在原发性IgA肾病与非IgA型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肾穿刺病理检测确诊的IgA型肾病64例和非IgA型肾病67例血清样本,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病人血清IgA、C3与C4水平,并计算IgA/C3、IgA/C4的比值.通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血清IgA、IgA/C3和IgA/C4在预测IgA肾病的价值.结果:原发性IgA肾病病人血清IgA、IgA/C3和IgA/C4比值较其他肾小球性疾病组明显升高(P<0.01),IgA、IgA/C3和IgA/C4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718和0.747.结论:在无肾穿刺病理诊断的条件下,IgA和IgA/C3及IgA/C4比值在原发性IgA肾病鉴别诊断中可起一定辅助作用.

    作者:李团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RNA-27b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丹参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小RNA-27b(miRNA-27b)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及丹参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胎盘组织标本取自于20例重度子痫前期和20例轻度子痫前期病例.选择20名健康产妇的胎盘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RT-PCR)检测miRNA-27b、瘦素(leptin)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瞬时转染法对miRNA-27b进行处理,并采用qRT-PCR、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leptin mRNA水平及人滋养细胞(HTR-8)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且轻度子痫前期组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TR-8细胞中miRNA-27b mimics组中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明显较Con组和NC组上调(P<0.05),miRNA-27b inhibitor组中miRNA-27b的表达较Con组和NC组下调(P<0.05);Con组和NC组中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7b mimics组中HTR-8细胞凋亡水平高于Con组和NC组(P<0.05),miRNA-27b inhibitor组中HTR-8细胞凋亡水平低于Con组和NC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丹参作用前下降(P<0.05).结论:miRNA-27b、leptin mRNA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表达上调,miRNA-27b可促进滋养细胞的凋亡,miRNA-27b对leptin起正性调控作用,两者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及进展中可能共同起作用.丹参可抑制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miRNA-27b的表达,并下调leptin的表达.

    作者:刘文娟;彭静;柳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心理资本及工作投入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05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心理资本总分为(95.05±8.10)分,工作投入总分为(67.15±9.10)分,医院是否有岗前培训、院内专项培训技能、规范化培训和资格准入、教案书写及PPT制作对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有积极意义,心理资本中乐观维度对工作投入作用大.结论:医院管理者应该从培养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积极乐观心态方面采取合理地措施,进而提高其工作投入的效果.

    作者:段晓侠;王艳秋;潘文亮;张艳梅;李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厚朴酚葡萄糖苷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索联苯型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厚朴酚葡萄糖苷(magnolol-2-O-β-D-glucopyranoside,Mag-glu)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研究.方法:MTT法检测化合物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运动、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化合物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ag-glu具有抑制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划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的Mag-glu处理MDA-MB-231细胞24 h后,细胞水平运动运动能力明显下降(P<0.01).Transwell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浓度的Mag-glu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Mag-glu浓度的增加,HIF-1α、MMP-9、COX-2的表达均下调.结论:Mag-glu在体外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HIF-1α 信号途径,导致其下游顾客蛋白COX-2和MMP-9的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苗健;马涛;李楠;张松松;霍强;吴成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肿瘤手术室实习护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在肿瘤手术室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核心能力培养带教模式.通过理论测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对2组护生的业务能力进行客观评价;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和医生、护士对护生核心能力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扩展和运用方面的理论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科研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能力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有计划、分步骤的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带教,能够使护生更迅速和全面地掌握护理要点,胜任相关工作.带教效果提升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吴秀;张静;王远航;李莉;张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及分析

    目的:研究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方法、特点、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静脉血清葡萄糖测定及毛细血管全血糖测定2种方法对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分析,常规治疗对早产儿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期间使用血糖仪对早产儿采足跟毛细血管全血动态监测血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葡萄糖输注的浓度及速度,直至血糖稳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118例早产儿中,静脉血糖异常发生率50.8%,静脉低血糖发生率49.2%,静脉高血糖发生率1.69%.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既是早产儿静脉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也是早产儿末梢高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剖宫产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双胎和新生儿窒息是早产儿末梢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早产儿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需要积极监测.采取阴道分娩、积极控制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是减少早产儿血糖异常的重要措施.

    作者:宫芬;董传莉;谢怀珍;董淮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在恶性肿瘤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计数以及CD4+/CD8+比值.结果:恶性肿瘤病人CD3+、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较健康人群显著降低(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恶性肿瘤组的CD3+和CD4+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CD8+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肺癌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首诊组和进展组恶性肿瘤病人的所有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恶性肿瘤病人的CD4+细胞计数低于女性病人(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的CD3+、CD4+、CD8+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病人机体的免疫状态,直接或者间接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娟;毕明宏;赵论;周海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人工肝治疗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人工肝治疗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人工肝治疗病人2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人工肝治疗存在的主要并发症.另随机选择2017年4-12月人工肝治疗病人24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对照组存在的并发症,分析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比较2组病人感染、穿刺处出血和血肿、深静脉血栓及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率、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降低人工肝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乔艳;郭普;刘晓红;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