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怀旧疗法在老年脑卒中病人姑息护理中的应用

韩清波;闫玮娟

关键词:怀旧疗法, 脑卒中, 老年, 姑息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怀旧疗法在老年脑卒中病人姑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老年脑卒中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姑息护理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怀旧疗法.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怀旧疗法可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的姑息护理效果,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生活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胃消食口服液与肠胃康合剂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健胃消食口服液与肠胃康合剂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将112例被诊断为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儿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各56例,观察组使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肠胃康合剂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2组有效、显效、无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痊愈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达到正常胃电节律的例数均明显增多(P<0.01),且观察组达到胃电节律正常的例数较观察组多(P<0.05).结论:2种药物治疗均具有很好疗效,但健胃消食口服液在回复胃部电节律方面疗效更好.

    作者:刘秋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技巧探讨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数字化成形钛网治疗202例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恢复良好,复查头颅CT钛网与颅骨均紧密贴合良好,头部外观满意.病人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202例发生头皮下积液6例,局部感染1例,脑内小血肿2例,术区硬膜外小血肿3例,分流术后病人并发大量硬膜外血肿2例,术后癫痫大发作2例.无钛网外露、松动、变形,无咀嚼疼痛、张口受限等不良反应.结论:提高手术技巧可降低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手术并发症.

    作者:白咏;陈涛;薛光;张子焕;蒋晓帆;齐一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7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接生方法分为观察组(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对照组(保护会阴接生法),各235例.对比2组产妇分娩后会阴情况、产程、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完整率、会阴水肿率及会阴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产后尿潴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第二产程、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接产者、管床医师及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会阴损伤小,有利于产妇分娩后恢复,且可减少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何锦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及HIF-1α/VEG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究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及缺氧诱导生长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组,每组24只,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评价术前、术后、给药7 d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微血管密度,RT-PCR 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 HIF-1α mRNA 和 VEGF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HIF-1α和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给药7d后黄芪注射液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微血管密度、HIF-1α mRNA和VEGF mRNA表达水平、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激活HIF-1α/VEGF信号转导通路.

    作者:余晴晴;柏建峰;王江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清glactin-3、HMGB-1和TSGF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血凝素-3(glactin-3)、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癌病人60例、甲状腺腺瘤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甲状腺组织正常的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 ELISA 法检测3组血清中glactin-3、HMGB-1和TSGF水平,比较三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率.结果:甲状腺癌组病人血清glactin-3、HMGB-1和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对照组(P<0.01),而甲状腺腺瘤组三项指标水平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癌组glactin-3、HMGB-1和TSGF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甲状腺癌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亦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与单项检测相比,血清glactin-3、HMGB-1和TSGF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癌效果佳,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和93.3%、91.7%.结论:血清glactin-3、HMGB-1和TSGF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诊断率较高,敏感性较好.

    作者:金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灌胃四物汤后血清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大鼠灌胃四物汤后血清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24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各8只.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生药含量0.3 g/mL和0.6 g/mL的四物汤,灌胃体积为10 mL/kg,连续灌胃7 d.于后一次灌胃1 h后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进行HPLC分析,紫外波长230 nm处检测.结果:阿魏酸和芍药苷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0190X-0.031、Y=1.026X+0.091,r值分别为0.9998、0.9997,线性范围分别为0.62~18.03 μg/mL、0.32~5.11 μg/mL;精密度、专属性、稳定性和提取回收率考查均符合要求;四物汤高剂量组血清中的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均明显高于四物汤低剂量组(P<0.01).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同时测定大鼠灌胃四物汤后血清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沈景芬;金文明;刘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种建立慢性肾脏衰竭合并肾性贫血大鼠模型的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5/6肾切除和腺嘌呤灌胃2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脏衰竭(肾衰)合并肾性贫血模型对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1、2、3组,各5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灭菌蒸馏水灌胃,每天2 mL.模型1组采用5/6肾切除法制作大鼠肾衰模型,肾切除采取Platt 法.模型2、3组均采用腺嘌呤灌胃法造模,模型2组给予大鼠腺嘌呤200 mg·kg-1·d-1灌胃2周,第3周开始隔天灌胃,共计4周;模型3组予腺嘌呤300 mg·kg-1·d-1灌胃10 d,第11天起改为250 mg·kg-1·d-1,连续灌胃11 d,共计21 d.实验第8周末,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血压和血红蛋白及肾功能指标,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骨桥蛋白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模型2、3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模型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P<0.05~P<0.01),模型3组血尿酸水平亦升高(P<0.05).肉眼可见各模型组大鼠肾脏形态及色泽改变.且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各模型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骨桥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亦均升高(P<0.05~P<0.01).结论:5/6肾切除法和腺嘌呤灌胃法均可制作慢性肾衰合并肾性贫血大鼠模型,可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合适方法和造模药物剂量.

    作者:吴燕升;万强;史丽强;高建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人血清分化型胚胎软骨表达基因1和肝X受体β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病人血清中分化型胚胎软骨表达基因1(DEC1)和肝X受体β(LXRβ)水平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PD病人50例(PD组),选择同期健康人群50名为对照(对照组).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DEC1、LXRβ水平.结果:PD组血清DEC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XR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性别的PD病人DEC1和LXR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PD病人的LXRβ水平低于<60岁者(P<0.05);有认知功能障碍的PD病人DEC1和LXRβ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和低于无认知障碍者(P<0.01);随病情分期加重,PD病人的DEC1水平逐渐升高,LXRβ水平逐渐降低(P<0.05~P<0.01).PD病人血清DEC1水平与LXRβ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 -0.326,P<0.05).结论:PD病人血清DEC1与LXRβ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二者与PD的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

    作者:施静静;刘毅;陈涛;金泉伟;王婧蕾;徐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体位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颅内压、脑灌注压和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和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46例按0°、15°、30°、45°逐渐改变床头抬高角度,监测不同角度下病人ICP、CPP、脑组织血氧饱和度(rSO2)和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床头抬高角度增加,病人ICP值逐渐降低,CPP值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不同角度间两两比较显示,床头抬高角度15°、30°、45°病人ICP均较0°明显降低(P<0.01),床头抬高角度30°、45°病人ICP亦均低于15°(P<0.05);床头抬高角度45°病人CPP高于0°(P<0.05).不同床头抬高角度下,病人的rSO2、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床头抬高角度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rSO2与平均动脉压和ICP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CPP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床头抬高角度15°~30°内,病人能获得佳护理效果.

    作者:肖春雪;石建秋;赵一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透析病人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DN)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MH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每次4 h,观察组在每次透析结束前5 min静脉推注左卡尼丁注射液,每次1 g,治疗1个月、3个月后,2组采外周血检测炎性因子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结果:伴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逐步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上述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治疗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比、CD35阳性RBC百分比、超氧化物歧化物水平逐步上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比逐步下降;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百分比、CD35阳性RBC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治疗1个月、3个月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MHD治疗的DN病人补充外源性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病人微炎性反应状态,同时能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苏真;陈建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参与糖尿病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分析

    血糖波动已成为血糖四分体新主角,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连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已成为一个评估血糖波动的有效工具,揭示血糖管理的不足.CGM分为回顾式CGM系统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RT-CGM)系统.有研究[1]表明,CGM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实用性.但目前CGM血糖图谱评估糖尿病和标准血糖数据报告的广泛临床应用仍然受到限制.RT-CGM系统的实时数据、血糖波动参数、血糖波动图谱及高低血糖预测/预警等高级功能有很好的临床效益及成本效益,正确使用RT-CGM提供的信息是目前临床工作和长期个人使用的关键问题.本文就RT-CGM系统的实时信息及回顾图谱参与糖尿病管理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临床应用价值及成本-效益分析作一综述.

    作者:洛佩;谷成英;徐冬香;徐澍人;陈丽华;陈隶华;周里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黄芪地黄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黄芪地黄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地黄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病人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2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水平和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相应指标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黄芪地黄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和降低24 h尿蛋白、IL-6和TNF-α水平有关.

    作者:项红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细化流程管理在减轻手术室病人紧张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流程管理在减轻手术室病人紧张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作为时间间隔点,以精细化流程管理开展前6个月(对照组)与开展后6个月(观察组)手术室病人资料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在手术室期间实施常规化管理,观察组在手术室期间给予精细化流程管理,包括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物品管理和流程管理等,观察2组的护理质量、手术预后、紧张度变化情况与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合格率和护理文书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意外事件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8.6%,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2组术后7 d的紧张度评分均低于术前1 d (P<0.05).出院时进行调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8.6%(P <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精细化流程管理能减轻病人紧张度,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手术有效率,改善病人对护理的评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海菊;李光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耻骨后顺行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耻骨后顺行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2种手术方式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耻骨后顺行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2种术式治疗局限性PCa各35例,比较2组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理分期、术后随访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大尿流率、术后性生活恢复例数、生化复发时间和生化复发例数.结果:2组均无死亡病例.2组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术后大尿流率、术后性生活恢复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化复发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治疗局限性 PCa术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P <0.01),大尿流测定时间、生化复发时间均短于逆行根治性组(P<0.05~P<0.01).结论:耻骨后顺行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均是治疗局限性PCa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局限性PCa比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术中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

    作者:刘定益;胡桑;楚晨龙;周燕峰;何竑超;王健;王名伟;周文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其预后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有效性及其预后.方法:选取12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严密观察病人术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同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比病人在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病人头痛、呕吐、共济失调的发生率均较术前降低(P<0.05);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人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不意义(P<0.05~P<0.01),且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良好的疗效,有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国智;宋利宏;王霞;晁艳艳;常成;陈建军;李海红;张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大鼠肺内分流及肺组织HO-1表达的影响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大鼠肺内分流及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300~35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i=12):双肺通气组(C组)、单肺通气组(O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V组)和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组(I组).C组气管插管后行双肺通气1 h,潮气量10 mL/kg,通气频率60次/分,呼吸比1:2;O组、V组及Ⅰ组气管插管后行右侧单肺通气1 h,潮气量5 mL/kg,通气频率80次/分,呼吸比1:2.V组于术前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 μg/kg后,以2.5 μg·kg-1·h-1的速率输注至实验结束,Ⅰ组采用自制装置氧气驱动术前10 min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0.1 μg+0.9%氯化钠溶液4 mL,氧流量为2 L/min,气管插管后持续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1 μg;C组及O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于机械通气前(T0)、机械通气结束时(T1)、机械通气后30 min(T2)时采集动脉血样,检测动脉血气,计算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肺内分流(Qs/Qt)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ELISA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HO-1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O组、V组和I组肺组织TNF-α、IL-6、IL-10含量及W/D升高,HO-1表达上调,T1、T2时RI升高,OI降低,Qs/Qt升高(P<0.05~P<0.01);与O组比较,V组和I组肺组织TNF-α、IL-6含量及W/D降低,IL-10含量升高, HO-1表达上调,RI降低,OI增高,Qs/Qt降低(P<0.01),病理学损伤减轻,V组和I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大鼠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其机制与其上调肺组织HO-1的表达、降低肺内分流有关.

    作者:朱小兵;吴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怀旧疗法在老年脑卒中病人姑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怀旧疗法在老年脑卒中病人姑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老年脑卒中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姑息护理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怀旧疗法.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怀旧疗法可改善老年脑卒中病人的姑息护理效果,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生活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清波;闫玮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开颅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颅内压变化及其与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开颅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后颅内压变化情况及其与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颅组(53例)和钻孔组(53例),分别采用传统的开颅引流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病人术后1、12、24、72 h和1周颅内压和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12、24、72 h和1周钻孔组病人的颅内压均明显高于开颅组(P<0.01);术后6个月,钻孔组病人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开颅组(P<0.01),2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1个月,钻孔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1),2组病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低于术后3 d,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术后3 d(P<0.01);术后6个月,2组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较术前均有所改善(P<0.01);钻孔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分布情况优于开颅组(P<0.01),钻孔组认知功能障碍率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开颅引流术在降低颅内压方面具有优势,而在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方面,钻孔引流术更具优势.

    作者:丁绪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支持钢板(sustaining plate,SP)、单侧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LP)与双侧LP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的复位效果及膝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46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CT检查结果,观察内侧髁有无冠状面骨折,将病人分为SP组(12例)、单侧LP组(14例)和双侧LP组(20例).观察比较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P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病人(P<0.05~P<0.01);3组病人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T显示内侧髁有冠状位骨折的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使用双侧LP术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洪法;管戈;王开舫;徐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microRNA-106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microRNA-106b(miR-106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活力、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33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iR-106b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转染miR-106b类似物或miR-106b抑制物,采用MTT、BrdU-ELISA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力、增殖及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Rb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miR-106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1).miR-106b表达与视神经浸润有关(P<0.05).miR-106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Y79及HXO-Rb44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ACBRI-181中的表达水平(P<0.01).miR-106b抑制物明显降低HXO-Rb44细胞中miR-106b的表达水平(P<0.01),并导致细胞活力降低(P<0.01)、增殖能力下降(P<0.01)及凋亡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miR-106b类似物明显增加Y79细胞中miR-106b的表达水平(P<0.01),并导致细胞活力增强(P<0.01)、增殖能力增强(P<0.01)及凋亡细胞百分比增加(P<0.05).同时,降低HXO-Rb44细胞中miR-106b水平显著增高细胞内Rb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Y79细胞中miR-106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Rb1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miR-106b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miR-106b可增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活力、增殖能力,减少细胞凋亡,并可降低细胞内Rb1蛋白表达.miR-106b可能在视网膜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杨林声;王理论;杜青卫;程育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