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其病死率的相关性探讨

吕天成

关键词:冠心病, 总胆固醇, 危险因素, 病死率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与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20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按照血清总胆固醇的检测结果分为A组(血清总胆固醇<4.16 mmol/L)、B组(血清总胆固醇4.16~<4.68 mmol/L)、C组(血清总胆固醇4.68~<5.2 mmol/L)和D组(血清总胆固醇>5.2 mmol/L)。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检测和体格检查,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死亡情况。结果:4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D组病死率均高于B组,D组病死率亦高于C组(P<0.05);A组和D组、B组和C组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和三酰甘油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水平<4.16 mmol/L或>5.20 mmol/L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病死率有紧密的相关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为引起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分析白芍总苷( TGP)联合甲氨蝶呤( 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TGP联合MTX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符合要求者10项,合计患者867例,试验组484例,对照组383例。治疗4周及8周时,2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及24周时,2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P联合MTX治疗RA总有效率优于单用MTX。

    作者:麻璨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水通道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宫颈鳞状上皮癌、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和2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QP1、VEGF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AQP1在宫颈鳞状上皮癌、CIN的阳性率分别为90.24%、81.82%,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40.91%(P<0.01);VEGF在宫颈鳞状上皮癌、CIN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96.36%,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63.64%(P<0.01);AQP1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和CIN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CIN组织(P<0.01);AQP1、VEGF的表达与宫颈鳞状上皮癌患者的年龄和组织学分化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1和VEGF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AQP1和VEGF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和CIN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鳞状上皮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史红;赵文霞;方士华;于晓雯;刘雪梅;佴科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淋巴管畸形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淋巴管畸形( LMs)的疗效。方法:超声检查确定的LMs患者35例,其中超声引导下平阳霉素介入治疗的17例为介入组,手术治疗的18例为手术组。术后随访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介入组患者疗效优于手术组(P<0.05),介入组复发率为11.76%,手术组为33.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介入组均无手术瘢痕,未引起功能障碍,未发生肺纤维化;其中局部感染1例,发热8例。手术组均无切口感染,无重要神经损害及功能障碍,其中创面渗液4例,均有手术瘢痕。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LMs是一种准确、疗效好、并发症少和微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韩璇;张莉;李旭文;吴利永;宋培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

    WHO将围绝经期定义为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从绝经前开始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改变和临床症状起,至完全绝经后1年的这段时期,短则2~3年,长则十余年,多为45~55岁之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主要有潮红潮热、月经改变、情绪波动、疲乏、失眠、骨关节痛等。目前我国约有1.67亿围绝经期女性,约占全球1/4,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8.1%。围绝经期是女性人生中的必经阶段,在此阶段要经过生理、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围绝经期症状和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存质量。本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及其保健与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终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存质量水平。

    作者:王习习(综述);李金芝(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宿州市中职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中职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分析滥用抗生素的相关因素,为开展抗生素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宿州市2所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专业和年级等基本情况、对抗生素的认知情况、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实施情况。通过对认知评分和各项指标百分率的比较,分析2所学校学生对抗生素认知和使用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462份,其中医学生2543份,非医学生1919份。医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评分为(44.1±5.4)分,明显高于非医学生的(42.0±4.6)分(P<0.01)。4462名学生中常备抗生素者高达3621人(81.2%);症状相似时自行服用抗生素的医学生有1015人(40.0%),非医学生有666人(34.7%);使用抗生素前会认真阅读说明书的医学生有1144人(45.0%),非医学生有943人(49.1%)。仅有701名(27.6%)医学生和276名(14.4%)非医学生知道国家规定社会药房必须配备执业药师;1568名(61.7%)医学生和1063名(55.4%)非医学生表示到药房购买抗生素从没被要求出示处方。2组学生在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规定实施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抗生素整体认知不高,且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差异可以归于相关知识差异。

    作者:韩芳;张秀军;仝菲;苏英;田贞尚;姜新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013-2014年六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六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六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和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4年六安市1154份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进行评价,选择可能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年度总合格率38.45%,其中2013年合格率为39.30%,高于2014年的31.9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度、地区、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水消毒设施的使用、是否使用消毒剂及供水工程运营年度均是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影响因素(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度、地区、水处理方式及供水工程运营年度均是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六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微生物指标超标较高,供水设施不完善、消毒设施不健全,应加强对水源和供水设施的保护,完善供水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管。

    作者:陈栋;李鹏飞;罗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川芎嗪对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RhoA、Rho 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2)、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磷酸化及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radxin-moesin,ERM)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UVEC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LPS组和TMP组(0.5、1.0、1.5 mg/mL),荧光定量PCR测定内皮细胞RhoA、ROCK2和信使RNA( p-Ez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细胞RhoA、ROCK2、p-MLC和p-ERM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RhoA、ROCK2、p-MLC和p-ERM蛋白及RhoA、ROCK2和p-Ezr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TMP 3组RhoA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K2、p-MLC和p-ERM蛋白及ROCK2、p-Ezr mRNA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且TMP 3组之间ROCK2、p-MLC和p-ERM的分子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TMP对LPS诱导的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中ROCK2、p-MLC和p-ERM的表达,以减弱LPS对内皮细胞骨架的损伤。

    作者:杨锡兰;李言;王盼;赵士弟;陈前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纳米碳组(观察组),比较2组淋巴脂肪组织中误切的甲状旁腺检获、术后血钙和甲状旁腺素改变的情况及术后甲状旁腺损伤出现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所有黑染组织病检均未发现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受损的有关临床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第1天、第3天和3个月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淋巴引流途径不同,采用甲状腺淋巴系统的纳米碳示踪可以很好地鉴别出甲状旁腺,降低甲状腺癌淋巴清扫术中甲状旁腺的损伤概率。

    作者:张晨嵩;喻大军;李靖;金鑫;王畏;钱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教育对实时动态胰岛素泵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对实时动态胰岛素泵( SAP)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佩戴SAP进行血糖控制,告知患者如何查看实时血糖监测结果。对照组仅进行皮肤护理;观察组在皮肤护理基础上进行专业的糖尿病教育。结果:2组佩戴SAP 治疗0~24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8~72 h血糖均较0~24 h显著减低(P<0.01),对照组治疗48~72 h血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且2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可帮助接受SAP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好、更快地控制血糖。

    作者:许秀萍;武晋晓;洛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 PTG)现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心肌梗死患者PTG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自编一般状况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及PTG量表,对172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8.5%的心肌梗死患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PTG,总分为(69.09±13.88)分。各维度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人生感悟(21.78±4.34)分,新的可能性(13.65±3.21)分,自我转变(13.52±3.34)分,与他人关系(10.56±2.44)分,个人力量(9.78±2.1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职业、人均月收入、宗教信仰、对疾病了解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其PTG水平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对疾病了解程度及人均月收入终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PTG的34.6%。结论: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对疾病了解程度及人均月收入是心肌梗死患者PTG的预测因素。

    作者:王芳;张静;王春梅;王少娜;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患关系管理的研究进展

    医疗纠纷的加剧和医患关系的恶化是医院面临的首要问题,严重影响着医院运行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加强对医患关系的有效管理逐渐成为国家、社会、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医患关系管理的制度、系统以及评价指标等进行综述,发现和梳理医患关系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医患关系管理的进一步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彭静(综述);张武丽;张静;唐启寿(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对口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了解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口服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药物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5~55岁的慢性乙肝住院患者200例,根据服药依从性评分,将其中服药依从性差的12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除进行医院常规管理外,实施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定期随访。结果:干预组患者对口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可提高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依从性水平,从而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湘云;田晓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其病死率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与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20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按照血清总胆固醇的检测结果分为A组(血清总胆固醇<4.16 mmol/L)、B组(血清总胆固醇4.16~<4.68 mmol/L)、C组(血清总胆固醇4.68~<5.2 mmol/L)和D组(血清总胆固醇>5.2 mmol/L)。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检测和体格检查,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死亡情况。结果:4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D组病死率均高于B组,D组病死率亦高于C组(P<0.05);A组和D组、B组和C组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和三酰甘油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水平<4.16 mmol/L或>5.20 mmol/L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病死率有紧密的相关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为引起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天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刺激剂对健康人和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产生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检测健康人和结核患者外周血经不同刺激剂刺激后T细胞亚群产生γ干扰素( 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变化。方法:12名健康人和12例结核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佛波醇脂( PMA)+钙离子霉素( IM)、结核杆菌耐热抗原( Mtb-HAg)、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莫能霉素阻断,流式细胞仪检测产生IFN-γ和TNF-α的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PMA+IM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αβ 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明显高于结核患者(P<0.01);PMA+IM、Mtb-HAg和PHA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γδ 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高于结核患者(P<0.05~P<0.01)。 PMA+IM和PHA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αβ T细胞产生TNF-α的比例均高于结核患者(P<0.05);PMA+IM和PHA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γδ T细胞产生TNF-α的比例均高于结核患者(P<0.05)。结论:经不同刺激剂刺激后,健康人γδ 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高于结核患者γδ 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经PMA和PHA刺激后,健康人αβ T和γδ T细胞产生TNF-α的比例高于结核患者。

    作者:徐志庆;夏惠;李柏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复杂Barton骨折21例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复杂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复杂Barton骨折者进行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36个月。结果:骨折均于术后3~8周达临床愈合,3~4个月达骨性愈合,根据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Gartland-Werley评分)评定: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47%。平均上肢功能评估问卷评分15分。结论: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为复杂Barton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张衡;官建中;周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CD34+细胞数与白细胞计数在治疗第6 d天达到高峰,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P<0.01);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及D-二聚体水平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2、3个月后脑卒中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调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短期疗效。

    作者:杨宗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5.5号头皮针在手足口病患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5.5号头皮针在手足口病患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31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53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进行采血;观察组采用一次性10 mL注射器连接5.5号头皮针进行颈外静脉采血。比较2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采血后局部淤血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采血时间和采血后局部淤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5.5号头皮针进行颈外静脉采血与一次性静脉采血针相比,可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减少穿刺点局部淤血和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小儿采血方面推广使用。

    作者:伏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颈癌组织中microRNA-506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 microRNA,miR)-506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茎环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6例宫颈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 miR-506表达,根据其表达情况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Transwell well方法检测转染miR-506寡核苷酸对Hela细胞运动和侵袭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结果:46例宫颈癌组织中miR-506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在Ⅲ/Ⅳ期宫颈癌组织中miR-506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Ⅰ/Ⅱ期宫颈癌组织(P<0.01);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癌组织(P<0.01)。且miR-50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但在患者年龄、绝经与否和肿瘤直径间miR-506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miR-506转染组Hela细胞运动和侵袭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1),miR-506转染组抑制Hela细胞vimentin表达,而促进E-cadherin表达。结论:宫颈癌组织中存在miR-506低表达,miR-506表达缺失可能与宫颈癌的肿瘤生长和侵袭发展相关,在宫颈癌预后判断中可能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小晖;张申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模式在床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模式在床旁快速检测( POC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POCT 30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2014年10月成立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小组,分析POCT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包括样本采集、操作方法培训、制定质量标准等措施;选取2014年12月POCT 300例患者为实施后组。比较2组患者POCT检测不合格率。结果:POCT不合格率由管理模式实施前的10.00%降低至实施后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OCT结果符合率为97.33%,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0.00%(P<0.01)。结论:应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POCT质量,提高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为临床快速诊治提供保障。

    作者:邬役心;沈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010-2015年合肥市游泳场馆的卫生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合肥市游泳场馆2010-2015年水质卫生状况,系统分析水质检测数据,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进行有效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5年根据游泳场馆的类别对合肥市所有游泳场馆进行水质采样分析,检测主要内容包括浑浊度、游泳池余氯、浸脚池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结果:2010-2015年合肥市游泳场馆水质监测总体合格率为71.18%,不同年份单位游泳池水样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份游泳池水样细菌总数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年份游泳池水样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游泳池余氯、浸脚池余氯的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013年学校内设游泳场馆水样合格率均高于社会性和宾馆饭馆内设游泳场馆(P<0.05),而2015年学校游泳场馆水样合格率均低于宾馆饭馆内设和体育系统游泳场馆(P<0.05)。结论:合肥市游泳场馆水质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其中浸脚池余氯指标合格率较低,应通过日常的卫生监督管理,找出其中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合肥市游泳场馆水质的合格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苏成苗;操基玉;张庆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