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

王习习(综述);李金芝(审校)

关键词: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 雌激素, 综述
摘要:WHO将围绝经期定义为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从绝经前开始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改变和临床症状起,至完全绝经后1年的这段时期,短则2~3年,长则十余年,多为45~55岁之间。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主要有潮红潮热、月经改变、情绪波动、疲乏、失眠、骨关节痛等。目前我国约有1.67亿围绝经期女性,约占全球1/4,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8.1%。围绝经期是女性人生中的必经阶段,在此阶段要经过生理、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围绝经期症状和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存质量。本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及其保健与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终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存质量水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尿培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对磷霉素的敏感性分析

    目的::分析尿培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了解磷霉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种抗菌药物进行比较。方法:从菌株库复苏2010-2014年尿培养大肠埃希菌821株,使用ESBLs的表型确认实验筛选产ESBLs菌株,用K-B法测定磷霉素等15种抗菌药物对其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821株大肠埃希菌中465株产ESBLs,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91.4%),其次是磷霉素(88.0%),然而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差。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依然是敏感率高的药物,磷霉素对尿培养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元元;曹小利;程莉;周万青;张之烽;沈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模式在床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模式在床旁快速检测( POC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POCT 30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2014年10月成立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小组,分析POCT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包括样本采集、操作方法培训、制定质量标准等措施;选取2014年12月POCT 300例患者为实施后组。比较2组患者POCT检测不合格率。结果:POCT不合格率由管理模式实施前的10.00%降低至实施后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OCT结果符合率为97.33%,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0.00%(P<0.01)。结论:应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POCT质量,提高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为临床快速诊治提供保障。

    作者:邬役心;沈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川芎嗪对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RhoA、Rho 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2)、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磷酸化及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radxin-moesin,ERM)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UVEC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LPS组和TMP组(0.5、1.0、1.5 mg/mL),荧光定量PCR测定内皮细胞RhoA、ROCK2和信使RNA( p-Ez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细胞RhoA、ROCK2、p-MLC和p-ERM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RhoA、ROCK2、p-MLC和p-ERM蛋白及RhoA、ROCK2和p-Ezr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TMP 3组RhoA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K2、p-MLC和p-ERM蛋白及ROCK2、p-Ezr mRNA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且TMP 3组之间ROCK2、p-MLC和p-ERM的分子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TMP对LPS诱导的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中ROCK2、p-MLC和p-ERM的表达,以减弱LPS对内皮细胞骨架的损伤。

    作者:杨锡兰;李言;王盼;赵士弟;陈前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医院儿科头孢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

    目的::观察某儿科头孢类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第一季度某医院儿科有记录的经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头孢类抗生素的种类、用药频度( DDDs)及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结果:2012-2014年第一季度常用3类7种头孢类抗生素,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逐年DDDs分别为948、635和485,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总检出率分别为13.2%、11.4%和5.4%。结论:第三代头孢类使用量逐年减少,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总检出率有逐年减少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头孢类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应用监管,掌握正确的用药指征,避免耐药性菌株增多。

    作者:李银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对口服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了解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口服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药物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5~55岁的慢性乙肝住院患者200例,根据服药依从性评分,将其中服药依从性差的12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除进行医院常规管理外,实施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定期随访。结果:干预组患者对口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可提高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依从性水平,从而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湘云;田晓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其病死率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与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20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按照血清总胆固醇的检测结果分为A组(血清总胆固醇<4.16 mmol/L)、B组(血清总胆固醇4.16~<4.68 mmol/L)、C组(血清总胆固醇4.68~<5.2 mmol/L)和D组(血清总胆固醇>5.2 mmol/L)。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检测和体格检查,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死亡情况。结果:4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D组病死率均高于B组,D组病死率亦高于C组(P<0.05);A组和D组、B组和C组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和三酰甘油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水平<4.16 mmol/L或>5.20 mmol/L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病死率有紧密的相关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为引起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天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拜阿司匹林300 mg,1次/天,睡前口服;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氯吡格雷75 mg+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睡前口服。2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和粥样硬化斑块大厚度,并计算斑块面积及数目。结果:2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大厚度和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且2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大厚度和斑块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对照组治疗后不稳定斑块数目与稳定斑块数目基本不变;观察组治疗后不稳定斑块数减少15处,稳定斑块增加9处,斑块减少6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减少颈动脉IMT、斑块大厚度、斑块面积及稳定斑块的积极作用。

    作者:夏永梅;于玲;李兰君;刘春艳;叶红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教育对实时动态胰岛素泵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对实时动态胰岛素泵( SAP)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佩戴SAP进行血糖控制,告知患者如何查看实时血糖监测结果。对照组仅进行皮肤护理;观察组在皮肤护理基础上进行专业的糖尿病教育。结果:2组佩戴SAP 治疗0~24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8~72 h血糖均较0~24 h显著减低(P<0.01),对照组治疗48~72 h血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且2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可帮助接受SAP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好、更快地控制血糖。

    作者:许秀萍;武晋晓;洛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描述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195例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195例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34.77±29.02)分,处于中高等水平。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已婚与离婚的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初中与丧偶的患者(P<0.01~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P<0.01)。结论:针对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静;周成超;贾贤杰;吴述银;纵晓英;吴雪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87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组(观察组)44例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43例。临床观察终点指标包括有效率、至病情进展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36.4%,对照组总有效率30.2%,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至病情进展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无法提高治疗反应和延长生存期,但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魏娟;吴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安徽省某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安徽省肥东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及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肥东县7个中心乡镇为单位,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 PPS)法及KISH表法随机抽取全县内15~69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以入户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测评。问卷共80个题目100分,从3个维度和6类健康问题分别进行评分。调查实施方案经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部分乡镇卫生院主要专家论证,数据采用Epi Data 3.1软件双向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肥东县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为10.5%。不同性别居民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25~岁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均高于35~岁、55~岁和65~69岁组(P<0.05);35~岁、55~岁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均低于45~岁组(P<0.05),而35~岁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均低于25~岁和45~岁组(P<0.05)。不(少)识字和小学文化程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均低于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和大专及以上者(P<0.05);而大专及以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均高于初中和高中职高中专者(P<0.05);不(少)识字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均低于高中职高中专(P<0.05);而小学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均低于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和大专及以上者(P<0.05);小学、初中和大专及以上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均高于不(少)识字者(P<0.05),而(不)少识字居民健康技能素养水平低于高中职高中专者(P<0.05)。女性居民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及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均高于男性(P<0.05~P<0.01);男女性居民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6类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34岁年龄段素养水平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安徽省肥东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为平稳,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同性别、年龄段及文化程度素养水平有所差异,需有的放矢地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谈小伟;王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013-2014年六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六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六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和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4年六安市1154份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进行评价,选择可能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年度总合格率38.45%,其中2013年合格率为39.30%,高于2014年的31.9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度、地区、水源类型、水处理方式、水消毒设施的使用、是否使用消毒剂及供水工程运营年度均是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影响因素(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度、地区、水处理方式及供水工程运营年度均是全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六安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微生物指标超标较高,供水设施不完善、消毒设施不健全,应加强对水源和供水设施的保护,完善供水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监管。

    作者:陈栋;李鹏飞;罗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合并贫血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分娩的孕妇401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情况,分为单纯亚临床甲减组(Ⅰ组)161例,亚临床甲减合并贫血组(Ⅱ组)8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Ⅲ组)158例。对比3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羊水过少发生率、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小于孕龄儿出生率。结果:Ⅰ组和Ⅱ组孕妇剖宫产率及Ⅱ组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均高于Ⅲ组(P<0.05)。3组孕妇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合并贫血增加了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应加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贫血的防治。

    作者:张红;丁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联合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TURP联合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82例,观察患者碎石时间、TURP时间、手术总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清石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 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 QOL)评分。结果:82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碎石时间为(22.7±13.6) min,TURP时间为(55.3±20.6) min,手术总时间为(79.2±21.5)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4.3±1.5)d,复查尿路平片膀胱结石清石率为100%。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和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膀胱穿孔,无大出血导致中转开放手术,术后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TURP联合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是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王二朋;戴廷山;范振永;詹扬;王海江;刘伟;曾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扣带沟缘支立体定位数据集的构建及意义

    目的::求得扣带沟缘支在笛卡尔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方法:在笛卡尔坐标系中以扣带沟缘支的内侧端点为起点,向外X值每隔3 mm取点,读取、记录各取样点的X、Y坐标值,Z值为所在层面距离零层面的数目与层距(3 mm)的乘积。结果:构建出扣带沟缘支在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结论:扣带沟缘支与笛卡尔三维坐标系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

    作者:隋东莉;李成;赵学影;陈刘成;王震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5.5号头皮针在手足口病患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5.5号头皮针在手足口病患儿颈外静脉采血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31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53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进行采血;观察组采用一次性10 mL注射器连接5.5号头皮针进行颈外静脉采血。比较2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采血后局部淤血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采血时间和采血后局部淤血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5.5号头皮针进行颈外静脉采血与一次性静脉采血针相比,可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减少穿刺点局部淤血和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小儿采血方面推广使用。

    作者:伏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结核病DNA疫苗研究进展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以呼吸道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抗TB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有效的治疗药物及疫苗的研发。但同时由于Mtb耐药的严重性、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HIV)与Mtb的双重感染及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吸毒等,加上不少国家对TB的忽视,TB在全球范围内呈回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2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1]指出,虽然目前死于TB的人和患病的人都呈下降趋势,但每年仍有数百万TB新发病例,2011年全球新增TB患者870万人,死于TB的人数为140万人,其中新增TB患者中有3.7%患有耐多药TB,全球TB负担仍然十分严重。

    作者:薛玉芹;方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褪黑素联合顺铂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褪黑素( Mel)联合顺铂( DDP)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MTT实验检测Mel与DDP不同浓度分别单用或两药联合处理后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Mel与DDP联用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高于单用Mel与DDP时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抑制率(P<0.05);Mel单独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作用不强,但可增强DDP诱导的食管癌细胞凋亡(P<0.01);Mel与DDP联用后食管癌Eca109细胞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结论:Mel可增强DDP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具有增强DDP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表达和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玲玲;张梦晓;张配;赵素容;刘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患关系管理的研究进展

    医疗纠纷的加剧和医患关系的恶化是医院面临的首要问题,严重影响着医院运行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加强对医患关系的有效管理逐渐成为国家、社会、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医患关系管理的制度、系统以及评价指标等进行综述,发现和梳理医患关系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医患关系管理的进一步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彭静(综述);张武丽;张静;唐启寿(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0℃3%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40℃3%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 AR)的疗效。方法:对160例确诊为常年性A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80例为对照组,40℃3%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联合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80例为治疗组。治疗8周后,评估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总体改善情况,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鼻塞、流涕及喷嚏症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2组患者鼻痒及咽痒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鼻腔黏膜水肿及鼻腔分泌物均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2组患者鼻腔黏膜苍白及结膜充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3%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A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单南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