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梅;于玲;李兰君;刘春艳;叶红晖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40℃3%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 AR)的疗效。方法:对160例确诊为常年性A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80例为对照组,40℃3%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联合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80例为治疗组。治疗8周后,评估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总体改善情况,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鼻塞、流涕及喷嚏症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2组患者鼻痒及咽痒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鼻腔黏膜水肿及鼻腔分泌物均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2组患者鼻腔黏膜苍白及结膜充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3%氯化钠溶液鼻腔冲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A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单南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自1948年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不仅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1]之后,人们的健康观开始发生转变。医学模式随之也开始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关注的不再是单纯的生命的保存和延长,而是越来越倾向于对人群健康状况作多维度的评价[2]。由此,生存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作为一种全面的评价指标应运而生,这一指标正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角度综合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3]。育龄妇女指年龄在18~49岁的女性,也就是处于育龄时期的妇女人群,该阶段占女性一生很大的比重,也是其人生中重要的阶段,该时期的QOL显著影响其一生的QOL。本文就育龄妇女QOL的研究背景、QOL的含义及调查工具、育龄妇女QOL的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董瑞;王少娜(综述);谢晖;贾贤杰(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职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分析滥用抗生素的相关因素,为开展抗生素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宿州市2所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专业和年级等基本情况、对抗生素的认知情况、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实施情况。通过对认知评分和各项指标百分率的比较,分析2所学校学生对抗生素认知和使用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462份,其中医学生2543份,非医学生1919份。医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评分为(44.1±5.4)分,明显高于非医学生的(42.0±4.6)分(P<0.01)。4462名学生中常备抗生素者高达3621人(81.2%);症状相似时自行服用抗生素的医学生有1015人(40.0%),非医学生有666人(34.7%);使用抗生素前会认真阅读说明书的医学生有1144人(45.0%),非医学生有943人(49.1%)。仅有701名(27.6%)医学生和276名(14.4%)非医学生知道国家规定社会药房必须配备执业药师;1568名(61.7%)医学生和1063名(55.4%)非医学生表示到药房购买抗生素从没被要求出示处方。2组学生在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规定实施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抗生素整体认知不高,且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差异可以归于相关知识差异。
作者:韩芳;张秀军;仝菲;苏英;田贞尚;姜新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安徽省肥东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及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肥东县7个中心乡镇为单位,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 PPS)法及KISH表法随机抽取全县内15~69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以入户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测评。问卷共80个题目100分,从3个维度和6类健康问题分别进行评分。调查实施方案经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部分乡镇卫生院主要专家论证,数据采用Epi Data 3.1软件双向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徽省肥东县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水平为10.5%。不同性别居民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25~岁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均高于35~岁、55~岁和65~69岁组(P<0.05);35~岁、55~岁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均低于45~岁组(P<0.05),而35~岁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均低于25~岁和45~岁组(P<0.05)。不(少)识字和小学文化程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均低于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和大专及以上者(P<0.05);而大专及以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均高于初中和高中职高中专者(P<0.05);不(少)识字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均低于高中职高中专(P<0.05);而小学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均低于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和大专及以上者(P<0.05);小学、初中和大专及以上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均高于不(少)识字者(P<0.05),而(不)少识字居民健康技能素养水平低于高中职高中专者(P<0.05)。女性居民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及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均高于男性(P<0.05~P<0.01);男女性居民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6类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34岁年龄段素养水平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安徽省肥东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为平稳,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同性别、年龄段及文化程度素养水平有所差异,需有的放矢地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谈小伟;王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合并贫血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分娩的孕妇401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情况,分为单纯亚临床甲减组(Ⅰ组)161例,亚临床甲减合并贫血组(Ⅱ组)8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Ⅲ组)158例。对比3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羊水过少发生率、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小于孕龄儿出生率。结果:Ⅰ组和Ⅱ组孕妇剖宫产率及Ⅱ组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均高于Ⅲ组(P<0.05)。3组孕妇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合并贫血增加了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应加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贫血的防治。
作者:张红;丁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能量多普勒评价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先兆流产患者147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孕妇15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行黄体酮肌内注射保胎治疗,并分别于入组当天和1周后进行专科查体、孕酮测定、能量多普勒检查等,比较2组相关检查指标及观察组保胎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入组当天能量多普勒指标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和血管化-血流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周后2组三项指标均较入组当天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孕妇经保胎治疗后,痊愈99例,有效3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2.52%。结论:能量多普勒可准确评价胎盘血流灌注情况,辅助进行先兆流产诊治及其保胎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钟万霖;罗鸣;邹婕;黄维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口服乙型肝炎(乙肝)抗病毒药物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5~55岁的慢性乙肝住院患者200例,根据服药依从性评分,将其中服药依从性差的12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除进行医院常规管理外,实施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定期随访。结果:干预组患者对口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护药责任一体化管理可提高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依从性水平,从而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湘云;田晓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系统分析白芍总苷( TGP)联合甲氨蝶呤( 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TGP联合MTX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符合要求者10项,合计患者867例,试验组484例,对照组383例。治疗4周及8周时,2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及24周时,2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P联合MTX治疗RA总有效率优于单用MTX。
作者:麻璨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疗纠纷的加剧和医患关系的恶化是医院面临的首要问题,严重影响着医院运行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加强对医患关系的有效管理逐渐成为国家、社会、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医患关系管理的制度、系统以及评价指标等进行综述,发现和梳理医患关系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医患关系管理的进一步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彭静(综述);张武丽;张静;唐启寿(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与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208例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按照血清总胆固醇的检测结果分为A组(血清总胆固醇<4.16 mmol/L)、B组(血清总胆固醇4.16~<4.68 mmol/L)、C组(血清总胆固醇4.68~<5.2 mmol/L)和D组(血清总胆固醇>5.2 mmol/L)。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检测和体格检查,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死亡情况。结果:4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D组病死率均高于B组,D组病死率亦高于C组(P<0.05);A组和D组、B组和C组的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和三酰甘油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水平<4.16 mmol/L或>5.20 mmol/L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病死率有紧密的相关性,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为引起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天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5岁及以下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病因,以提高儿科医生对年幼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5岁及以下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患儿病因分布如下:咳嗽变异性哮喘27例(31.8%),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2例(37.6%),感染后咳嗽16例(18.8%),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例(3.5%),过敏性咳嗽2例(2.4%),病因不明5例(5.9%)。结论:5岁及以下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构成比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及其他病因。
作者:陈信;彭万胜;瞿色华;张阵;武玉猛;赵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中的作用。方法:7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2组均于刚入院时测定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2组均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治疗1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周后复查2组血8-iso-PGF2α、CRP、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2组血8-iso-PGF2α及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2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减轻AECOP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对AECOPD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价值。
作者:刘兆阳;刘蕴霞;刘玉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健康人和结核患者外周血经不同刺激剂刺激后T细胞亚群产生γ干扰素( 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变化。方法:12名健康人和12例结核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佛波醇脂( PMA)+钙离子霉素( IM)、结核杆菌耐热抗原( Mtb-HAg)、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莫能霉素阻断,流式细胞仪检测产生IFN-γ和TNF-α的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PMA+IM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αβ 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明显高于结核患者(P<0.01);PMA+IM、Mtb-HAg和PHA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γδ 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高于结核患者(P<0.05~P<0.01)。 PMA+IM和PHA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αβ T细胞产生TNF-α的比例均高于结核患者(P<0.05);PMA+IM和PHA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γδ T细胞产生TNF-α的比例均高于结核患者(P<0.05)。结论:经不同刺激剂刺激后,健康人γδ 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高于结核患者γδ 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经PMA和PHA刺激后,健康人αβ T和γδ T细胞产生TNF-α的比例高于结核患者。
作者:徐志庆;夏惠;李柏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异位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异位血肿出现的因素如受伤至手术时间、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受伤机制、中线偏移程度、骨窗缘距中线距离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受伤至手术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受伤机制、中线偏移程度、骨窗缘距中线的距离均是去骨瓣减压术后异位血肿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异位血肿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救治中对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以重视,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临床救治率。
作者:侯文;赵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模式在床旁快速检测( POC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POCT 30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2014年10月成立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小组,分析POCT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包括样本采集、操作方法培训、制定质量标准等措施;选取2014年12月POCT 300例患者为实施后组。比较2组患者POCT检测不合格率。结果:POCT不合格率由管理模式实施前的10.00%降低至实施后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OCT结果符合率为97.33%,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0.00%(P<0.01)。结论:应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络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POCT质量,提高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为临床快速诊治提供保障。
作者:邬役心;沈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T2 M0 N0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膀胱癌T2 M0 N0期患者60例,其中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A组)与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B组)患者各30例,比较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5年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生活质量评价显示,A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1)。2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2 M0 N0期膀胱癌参照适应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两者5年生存率相近。
作者:李刚;李庆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成长( PTG)现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心肌梗死患者PTG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自编一般状况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生活事件量表及PTG量表,对172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8.5%的心肌梗死患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PTG,总分为(69.09±13.88)分。各维度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人生感悟(21.78±4.34)分,新的可能性(13.65±3.21)分,自我转变(13.52±3.34)分,与他人关系(10.56±2.44)分,个人力量(9.78±2.1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职业、人均月收入、宗教信仰、对疾病了解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其PTG水平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对疾病了解程度及人均月收入终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PTG的34.6%。结论: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对疾病了解程度及人均月收入是心肌梗死患者PTG的预测因素。
作者:王芳;张静;王春梅;王少娜;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求得扣带沟缘支在笛卡尔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方法:在笛卡尔坐标系中以扣带沟缘支的内侧端点为起点,向外X值每隔3 mm取点,读取、记录各取样点的X、Y坐标值,Z值为所在层面距离零层面的数目与层距(3 mm)的乘积。结果:构建出扣带沟缘支在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结论:扣带沟缘支与笛卡尔三维坐标系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
作者:隋东莉;李成;赵学影;陈刘成;王震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骨保护素( OPG)表达情况,探讨阿仑膦酸钠及辛伐他汀对1型糖尿病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作用差异。方法:选择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糖尿病组、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阿仑膦酸钠治疗组、胰岛素+辛伐他汀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5组大鼠手术建立单侧下颌骨骨折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药物干预。于骨折后第2、4、6、8周检测血清OPG含量。结果:应用阿仑膦酸钠、辛伐他汀组愈合情况均明显较糖尿病组好,骨折后OPG表达水平也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阿仑膦酸钠及辛伐他汀均可通过调节OPG含量促进糖尿病骨折愈合,辛伐他汀的作用效果更显著。
作者:孟子煊;李金源;石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复杂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复杂Barton骨折者进行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36个月。结果:骨折均于术后3~8周达临床愈合,3~4个月达骨性愈合,根据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Gartland-Werley评分)评定: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47%。平均上肢功能评估问卷评分15分。结论: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为复杂Barton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张衡;官建中;周建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