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AURKA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林;朱勇;仲宁;吴广洲;沈振亚;施舜缤

关键词:病毒, AURKA基因, 慢病毒载体, RNA干扰, A549细胞, 长春新碱
摘要:目的::针对AURKA基因构建RNA干扰重组慢病毒质粒并进行慢病毒包装,初步探讨AURKA基因的功能。方法:应用pGCLV-GFP慢病毒载体构建针对AURKA的shRNA载体,转染包装293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液,转染肺腺癌细胞株A549。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确定转染效率,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URKA基因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以明确RNAi的抑制率。应用BrdU法分析干扰AURKA前后A549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运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干扰AURKA后A549细胞株对长春新碱敏感性的变化。结果:针对AURKA基因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PCR和DNA测序鉴定实验表明插入位点与干扰片断的碱基序列完全正确。在293T细胞中进行慢病毒包装,获得高滴度病毒上清液。通过重组慢病毒载体将 AURKA shRNA 转导入 A549细胞中,转染效率为100%。 Western blot 检测证实 LV-AURKA 慢病毒显著抑制AURKA的表达,BrdU检测显示AURKA基因表达下调抑制了A549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表明AURKA基因表达增强A549细胞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靶向AURKA的RNA干扰可有效抑制AURKA表达,降低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且增强A549细胞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开启后胰岛素注射液污染程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开启后胰岛素注射液保存期与开瓶时间及抽吸药物频次的关系,确定临床使用开启后胰岛素的安全使用时间。方法:在临床使用胰岛素的条件下,按胰岛素注射液穿刺抽吸频次分5组,第一组2次/天,第二组5次/天,第三组10次/天,第四组20次/天,第五组30次/天,然后采样0.1 mL进行细菌培养,培养连续3 d阳性停止采样。结果:胰岛素注射液在开启后30 d内,抽吸药物次数95次内均无细菌污染。结论:胰岛素注射液在开启后30 d内可安全使用。

    作者:徐贵霞;段缓;陈桂华;高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微量元素硒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补充硒酵母胶囊,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D)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缓解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GD患者64例,随机分为:赛治加硒组,每天服用硒酵母胶囊200μg加甲巯咪唑;赛治组,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前后检测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1(GPx-1)活力水平。结果:治疗12个月后赛治加硒组的FT3、FT4、TPOAb及TRA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促甲状腺素水平和GPx-1酶活力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TPOAb、GPx-1酶活力水平与赛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赛治加硒组抗甲药物治疗12个月后的缓解率为90.63%,优于赛治组的68.75%(P<0.01)。结论:硒制剂能降低TPOAb、TRAb的水平,增加GPx-1酶活力水平,缓解自身免疫及抗氧化损伤,从而提高GD患者抗甲药物治疗的缓解率。

    作者:李丽;王鹏远;池莲祥;薛冀苏;郑信华;钟丽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紊乱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缓释片对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紊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紊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连续观察6个月。于治疗1、3、6个月末监测体质量指数( BMI)、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监测病情变化,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和6个月末BMI及治疗1、3和6个月末TC、TG与LD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治疗6个月末TC和LDL均较治疗前、治疗1和3个月末升高(P<0.05~P<0.01)。2组空腹血糖和HDL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6个月末BMI、TC、TG、LDL及H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末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代谢紊乱安全有效,且不影响患者的精神症状。

    作者:刘亚丽;陈运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预防作用。方法:鼻咽癌放疗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3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每3个月测量门齿距离,观察张口困难程度至放疗后1年。结果:2组患者在放疗期间即可发生张口困难,2组患者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张口困难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6、9和12个月张口困难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率,减轻张口困难程度。

    作者:杨秋燕;林月双;黄春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预注帕瑞昔布钠防治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预注帕瑞昔布钠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择期腭裂修补术患儿,七氟烷维持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4组,各30例,分别为:低剂量帕瑞昔布钠组( L组)、中剂量帕瑞昔布钠组( M组)、高剂量帕瑞昔布钠组(H组)和对照组(C组)。 L、M、H和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5 mg/kg、帕瑞昔布钠0.75 mg/kg、帕瑞昔布钠1 mg/kg(剂量≤40 mg)及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面罩吸氧(6 L/min)+8%七氟烷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3μg/kg行气管插管;2%~3%七氟烷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术毕立即停止吸入。记录术中情况、苏醒期躁动情况以及疼痛和镇静程度,并记录术后24 h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儿麻醉、手术、拔管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比较,M组和H组患儿躁动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而L、M、H组小儿麻醉后躁动量表(PAED)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M组和H组PAED评分均低于L组(P<0.05);与M组比较,H组躁动发生率及PAE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疼痛评分(FLACC)及Ramsay评分比较,与C组比较,L、M和H组患儿术后各时点FLACC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而3组患儿术后Ramsay评分均升高(P<0.05~P<0.01);与L组比较,M组和H组T0和T1时点FLACC评分均降低(P<0.05~P<0.01),M组和H组T1和H组T2时点Ramsay评分升高(P<0.05~P<0.01);与M组比较,H组各时点FLACC评分及T0与T1时点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组T2时点Ramsay评分明显高于M组(P<0.01);4组患儿头疼、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帕瑞昔布钠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患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而预注帕瑞昔布钠0.75 mg/kg是临床预防小儿苏醒期躁动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陶静;陈菲菲;周家龙;王宏;梁启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急性阑尾炎脓液培养结果和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引起急性阑尾炎的病原菌构成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28例临床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28例标本中76例培养出致病菌,阳性率为59.4%。病原菌构成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94.7%(72/76),革兰阳性菌4株,占5.3%。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51株,占67.1%,变形杆菌属8株(10.5%),克雷伯菌属4株(5.3%),其他13株(17.1%)。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耐药性高;变形杆菌属对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厄他培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对四环素耐药。结论:正确检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以及合理选择抗生素,尽早治疗,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防止院内感染都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四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过氧化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37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2 O2)对白细胞介素( IL)-37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经系列浓度H2 O2作用不同时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IL-37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H2O2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IL-37 mRNA水平升高,并呈浓度依赖(P<0.01)。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2O2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20 h后,IL-37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H2O2能够上调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IL-37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L-37在细胞氧化应激状态下的作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作者:刘倩;周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商环包皮环切与传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术与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成年人130例,其中采取商环包皮环切手术78例(商环组),传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52例(袖套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商环组术后2周内疼痛均较袖套组明显(P<0.01),商环组术后3周和4周基本恢复术前基础水平,疼痛程度均轻于袖套组(P<0.01)。术后2周内商环组患者情绪变化均较袖套组大(P<0.05~P<0.01);2组术后3周和4周情绪变化基本恢复术前基本水平。商环组患者术后3 d日常活动明显优于袖套组(P<0.01),2组术后3周和4周日常活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商环组患者术后1~2周体能综合评分和术后3 d至2周思想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袖套组(P<0.01)。术后6周包皮环切手术后患者自慰相对困难,自慰快感减低,但对性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2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各有侧重,包皮环切手术对性生活质量无明显的提高,对自慰有影响。

    作者:王肖;钱永;杜永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本科与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本科和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本科和专科护生共50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54.33±9.11)分,专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27.53±8.88)分,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7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专科护生(P<0.01)。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格类型、是否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和教师是否运用仿真模拟教学(P<0.05~P<0.01)。结论:本科和专科护生具备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作者:薛芳;赵静;宋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六安市部分留守村民前糖尿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六安市留守村民患前糖尿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供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六安市18个行政村的40~70岁留守村民开展问卷调查,并对3546名村民进行血糖、身高及体质量进行测量。结果:前糖尿病患病率为25.61%,其中男性为25.14%,女性为25.86%;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962年之后出生是保护因素,体质量指数大是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加强留守村民的健康教育,制定合理预防措施,减少或减缓前糖尿病患者向糖尿病转变。

    作者:张俊青;曹洪娟;李开春;王德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老年人长期照护人力资源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疾病谱的改变,老年人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核心化[1],导致家庭人力资源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老年人希望得到多种形式的照顾支持,因此对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不断的增长[2]。然而,我国对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长期照护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本文就老年人长期照护人力资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侯培娇;谢晖;陈佩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青春期至成年早期铅、镉联合暴露对雄性小鼠肝脏与肾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青春期至成年早期小鼠经饮水暴露铅和镉对肝脏和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4周龄雄性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铅组、镉组、铅+镉组,各15只。4组小鼠分别经口饮用纯净水、醋酸铅水溶液、氯化镉水溶液和醋酸铅+氯化镉混合水溶液,暴露40 d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后取肝脏和肾脏,称脏器质量,计算脏器系数,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碱性磷酸酶(ALP)活力以及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用HE染色观察肝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镉组和铅+镉组小鼠的每日饮水量均少于铅组(P<0.05~P<0.01),铅组和镉组小鼠每日进食量均少于对照组和铅+镉组(P<0.05~P<0.01),而4组小鼠4~10周龄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暴露40 d后,均未引起铅、镉组和铅+镉组小鼠体质量、肝脏质量、肝脏系数、血清ALT和ALP活力以及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镉+铅组小鼠肾脏质量低于单纯镉组(P<0.05),但铅组、镉组和铅+镉组小鼠肾脏质量、肾脏组织形态学、血清Cr和BUN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经饮水暴露一定剂量铅与镉均未引起雄性小鼠肝脏和肾脏功能损害。

    作者:胡仁宜;张莉;杨露露;胡永方;王碧伟;王颖;张桂彬;徐德祥;王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上颌窦底水囊冲压内提升同期种植修复单牙缺失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水囊冲压技术在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修复单牙缺失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满足适应证的36例上颌后牙单牙缺失患者,其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在3.0~7.0 mm,采用微创不翻瓣结合水囊冲压技术,共植入种植牙36颗。术后定期复诊、随访,观察种植牙稳定性和牙周组织状况。结果:随访1年未发现种植牙松动或上颌窦炎症,牙周组织健康,种植牙骨结合良好,上颌窦提升骨高度稳定。结论:水囊冲压技术在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牙中的应用短期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宁晔;康林;陆钰;胡芳芳;吴海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同时性多原发胆囊癌伴胃癌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 mult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同一机体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独立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少见,而胆囊和胃同时发生极少见。近年来随着相关诊疗技术的提高,第一肿瘤早期癌诊断率已明显提高,同时MP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报道原发性胆囊癌伴原发性胃癌1例。

    作者:周硕;鲁正;吴华;谷从友;崔培元;马翔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浆甲壳质酶蛋白40和内皮微粒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内皮微粒(EM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年龄≥65岁者180例,随机分为ACS组( n=96)和对照组( n=84)。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YKL-40水平;应用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浆EMP水平,以CD31+/CD42b-EMPs为标志;采用Gensini评分对每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计算。结果:ACS组血浆YKL-40和CD31+/CD42b-EMP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ACS组患者Gensini评分值与血浆YKL-40和CD31+/CD42b-EMPs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22,P<0.01;r=0.561,P<0.01)。ACS组患者血浆YKL-40水平和CD31+/CD42b-EMPs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25,P<0.01)。结论:老年ACS患者血浆YKL-40和EMP水平明显升高,且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提示两者有可能成为诊断ACS 的一个新的生化标志物,并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危险分层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妙男;王洪巨;张宁汝;黄宇理;史晓俊;唐碧;汤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Seinsheimer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Seinsheimer 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Seinsheimer 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内固定的情况分为2组,观察组48例应用PFNA治疗,对照组41例应用Gamma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随访10~18个月,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术前2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4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适用于不稳定的Seinsheimer Ⅴ型转子下骨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张杰;石兴雷;阮传江;韩玉虎;徐磊;范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应用回归模型预测某县级综合医院人均住院费用增长及其原因探讨

    目的::预测某县级综合医院2015年人均住院费用,为患者住院与卫生部门制定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6-2014年住院费用历史资料,用小二乘法建立直线回归模型,计算标准估计误差,修正预测模型,并用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对该县级综合医院2015年人均住院费用进行预测。结果:时序t与人均住院费用Y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随着时间的增长,该综合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不断上升。预测该县级综合医院2015年人均住院费用为2907.63元,95%可信区间为2563.72~3521.54元。结论:人均住院费用逐年增长,反映了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效益问题。应给医院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以减轻住院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推动医院和谐发展。

    作者:周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复发性脑实质内出血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复发性脑实质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脑出血患者260例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影像学等纳入研究范围,并记录患者第一次脑出血发生年龄及时间、间隔发生的时间、出血量、部位、发病因素和入院时GCS评分。结果:260例中有62例(23.8%)发生再出血,主要为基底核出血(62.9%),时间间隔为3 d至118个月。舒张压>95 mmHg者脑出血复发率为44%,舒张压在临界值以下者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张压控制越好,脑出血复发的危险性越低。

    作者:刘志刚;孙宜芬;孟红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汉族人群促甲状腺素受体基因内含子1区域多态性与Graves病及临床表现的关系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促甲状腺素受体( 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上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位点与Graves病( GD)及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699例汉族GD患者和563名健康对照者入组。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G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14号染色体TSHR基因内含子1区上6个SNPs位点的基因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这6个SNPs与GD易感性关系。结果:GD患者和对照组rs179247、rs2284722、rs12101261、rs4903964四个位点在病例-对照中的分布上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1);rs12101261为与GD相关性强的主效易感位点,与血清TRAb水平、性别有关,与甲状腺肿大程度、眼征无明显关联。结论:TSHR基因内含子1区域多态性与GD显著相关,其中rs12101261为相关性强的主效易感位点,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阳性的GD患者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吴晨辰;张晓梅;孙卫华;王冉;赵文娣;刘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氧化苦参碱对大肠埃希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的体外药敏情况。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苦参碱胶囊分别稀释为8000、4000、2000、1000、500、250、125、62.5 mg/L的药液,按药液:MH琼脂=1:9的比例分别配制含药培养基,每个浓度各3个,并设空白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为对照。大肠埃希菌复苏后,配制菌液备用,接种环取菌液一环接种于各培养基内,置36℃的培养箱内,培养24 h,观察结果。结果:各个含药培养基大肠埃希菌生长良好,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大肠埃希菌的生长无影响。

    作者:田昌荣;董燕;杨林;乔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