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交试验优选十味桂芪真武颗粒水提工艺

张荣嘎;吴勇;王雷;陈卫东

关键词:中草药, 十味桂芪真武颗粒, 黄芪甲苷, 芍药苷, 正交设计
摘要:目的:优选十味桂芪真武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黄芪甲苷、芍药苷的含量和得膏率为指标,考察溶剂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筛选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微小RNA-221作用蓬乱蛋白2影响前列腺癌细胞系的侵袭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微小RNA-221(microRNA-221,miR-22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对神经内分泌样(NE)转化及其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以Northern blot检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系,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AI)细胞系中miRNA的表达;细胞转染法检测在雄激素剥夺环境中LNCaP和LNCaP-AI细胞系中miR-221的作用;细胞增殖检测法检测细胞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增殖水平;Transwell法检测转染细胞的侵袭能力;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蓬乱蛋白2 (DV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LNCaP相比,miR-221在LNCaP-AI中明显高表达.通过转染使miR-221在LNCaP中高表达可促进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表达,加速NE转化.而在LNCaP-AI中下调miR-221水平可增强靶基因DVL2的表达,并增强LNCaP-AI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结论:LNCaP和LNCaP-AI中miR-221表达有差异.miR-221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NE转化,可能是导致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转化的重要原因.MiR-221可通过作用DVL2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作者:常征;张爱民;郝俊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优选十味桂芪真武颗粒水提工艺

    目的:优选十味桂芪真武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黄芪甲苷、芍药苷的含量和得膏率为指标,考察溶剂量、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筛选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

    作者:张荣嘎;吴勇;王雷;陈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09 ~ 2010年某三级甲等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采购计划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该院2009~ 2010年抗菌药物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限定日剂量法、销售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抗菌药物品种数比2009年下降了13.64%,销售金额上升了6.01%;口服抗菌药物中克拉霉素缓释片、头孢地尼胶囊、头孢他美酯片连续2年销售金额居前3位;注射用抗菌药物中头孢替安、氨曲南、头孢硫脒连续2年销售金额居前3位.结论:2009~ 2010年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显著减少,占总体用药比例较为合理,建议继续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宣传,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叶燕;许健;桑冉;朱裕林;师佩兰;邢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髁状突骨折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的成人髁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成人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和腮腺直接入路行髁状突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复查27例患者均达到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面部瘢痕隐蔽,并发症少.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2例轻度张口受限.结论: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髁状突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手术切口,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内固定时尽可能行双板固定,以达到三维稳固.

    作者:陈旭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4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31例)和稳定性斑块组(53例),比较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C)等危险因素,并分析上述因素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斑块组Hcy、CyC、CRP和LDL-C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 ~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Hcy、CyC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RP、Hcy、CyC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小凤;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减轻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引起低血压100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全麻开颅患者头皮浸润注射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混合液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内肿瘤患者随机均分成5组,头皮切口处浸润注射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混合液16 ml,A组2.5 μg/ml,B组5μg/ml,C组7.5 μg/ml,D组10 μg/ml;E组头皮浸润注射7.5 mg/ml前静脉泵注DEX 1 μg/kg.记录诱导前(T基础值)、浸润注射前或DEX使用前(T0)和浸润注射后5 min内(T1~T10)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组平均动脉压(MAP)下降程度>20%的患者多于D组(P<0.05).5组患者T基础值和T0 MAP、收缩压(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各指标同一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T1、T2、T7~T10 SBP均比T0高(P<0.05~P<0.01),与C组比较,E组在T1~T5、T8 ~ T9 SBP、T1和T3~T10舒张压、T1~T10 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0.01),E组舒张压、MAP和心率不同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浸润注射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混合液可降低开颅患者的血压;静脉泵注DEX能减轻开颅患者头皮浸润注射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混合液引起的低血压.

    作者:孙燕;谢先丰;王棣馨;郑思媛;曹慧灵;谢科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小RNA-100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微小RNA-100(microRNA-100,miRNA-100)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50例胃癌及其癌旁非肿瘤组织标本的总RNA,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00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及配对癌旁非肿瘤组织中miRNA-100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1 ±0.69和0.74 ±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miRNA-100的表达在年龄、性别、肿块大小、肿块位置、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100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利平;王启之;邓敏;燕善军;汪强武;李大鹏;汪建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胃癌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术前准备、宣教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包括术前访视与心理疏导、术中心理护理及术后回访.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 (P <0.01).结论:人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胃癌手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葛婧;梁彩侠;王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辛脑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细辛脑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细辛脑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d.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胸部X线片点片状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 (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肺部罗音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胸部X线片点片状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且2组患儿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细辛脑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镇静和镇痛的应用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中镇静和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行RFCA的PSVT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NS组)各15例.患者均于穿刺部位行局部浸润麻醉.Dex组在局麻前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之后以0.5μg·kg-1·h-1维持至消融结束;NS组静脉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记录2组入室时、给负荷量后、诱发心动过速时、有效消融放电60s、消融终点及术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消融操作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并记录因疼痛停止操作的次数、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Dex组在消融期间MAP、HR和VAS均显著低于NS组(P<0.01);右美托咪定不影响心动过速的诱发,患者在消融期间均保持合适的镇静水平,停药后苏醒迅速,术中因疼痛停止操作的次数显著低于NS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NS组(P<0.05).结论:PSVT患者行RFCA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产生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效果,减少消融应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且停药后苏醒迅速,无呼吸抑制,患者满意度高,但应重视输注负荷量时心动过缓的发生.

    作者:谭晓晖;刘杰强;罗翊芝;严恺舒;梁转合;朱可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坎地沙坦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早期DN合并高血压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坎地沙坦8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予以坎地沙坦16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血压值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血压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坎地沙坦用于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压水平,较之8 mg每天1次,16 mg每天1次对肾脏可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延毅;龙红英;王鲸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凋亡相关因子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包装

    目的:构建人凋亡相关因子(Fas)基因短发夹RNA慢病毒载体,实现沉默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Fas基因的表达.方法:根据Fas基因mRNA序列,设计4组靶向Fas基因的短发夹RNA序列,合成、退火形成双链DNA片段,与经过DNA内切酶BamH Ⅰ、EcoR Ⅰ双酶切后的LV3载体连接转入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比对分析.通过转染293T细胞对慢病毒进行包装和滴度测定.结果:经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证明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证明病毒转入293T细胞,感染效率>90%,并获得高滴度的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为3×108 TU/ml.结论:成功构建人Fas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为下一步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王露;李见;翟玮玮;李玉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对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症患者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疗效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68例重症患者行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监测,24h内行APACHEⅡ评分.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结果:存活组患者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病死组(P<0.01),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病死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结论:重症患者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危重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杨云;刘云龙;汪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皮质下小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皮质下小血管病变(SVD)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择90例患者(SVD组),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经头颅MRI证实;同时选择同期非SVD住院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2组血浆Hcy水平.结果:SV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增高是SVD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姚晴宇;许著一;孙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噬菌体抗体库构建和筛选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由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而来的一项新型抗体制备技术.通过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将抗体分子Fab段基因或Fv基因通过与噬菌体外壳蛋白Ⅲ或蛋白Ⅷ基因连接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从而形成噬菌体抗体.继1988年Parmley等[1]首次阐明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以来,抗体分子是噬菌体表面表达的第一个具有天然蛋白质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作者:王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雌激素对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变化及苯甲酸雌二醇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组、缺血组、雌激素治疗组.缺血组和治疗组分为再灌注后3、6、12、24、72 h5个时间段.制作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视网膜组织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酶法检测不同时段视网膜组织中的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雌激素治疗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在再灌注后12、24和72 h均低于缺血组(P<0.05 ~P <0.01).治疗组bcl-2阳性细胞数在再灌注12、24和72 h均较缺血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苯甲酸雌二醇可以增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抗凋亡基因bcl-2在视网膜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来实现其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葛嫣然;邵宏超;王福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与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随机分成A、B组各26例.A组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B组采取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结石清除率以及残石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的例数.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而2组术后残石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例数、术后清石率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优势,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综合评估,选取手术方式.

    作者:张庆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紫杉醇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目前应用广泛和有效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之一,是从太平洋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而得,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但是由于PTX具有高度脂溶性,目前临床常用PTX注射液中添加的聚氧乙烯溶媒,可使对机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生物分布存在很多缺点,这也有效促进了PTX新剂型的研究开发.本文就PTX新剂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倩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88名安徽省春节返乡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根据SCL-90评分,把新生代农民工分为心理健康组和心理问题组;根据TSCS总分,把新生代农民工分为积极自我概念组和消极自我概念组.结果:除自我批评为负向因子外,心理健康组TSCS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心理问题组(P<0.01);积极自我概念组SCL-90总分及9个因子分显著低于消极自我概念组(P <0.01);TSCS总分及各因子分(除自我批评之外)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自我概念越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作者:陈艳玲;张俊杰;王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脏超声诊断家族性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1例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HCM)首先由Davies于1952年报道,1960年后认为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是一种心肌肌节收缩蛋白的编码基因杂合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人群发病率0.1%~0.2%[1-2],25%~30%的病例有家族史[3],发病年龄常见于10 ~ 30岁,并在早年(<45岁)发生心源性猝死(SCD).有报道[4]25岁前的HCM患者出现SCD概率高.本文就1例HCM患儿病史及其超声诊断作一报道.

    作者:孙明伟;宋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