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停泵回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李虹;刘丽

关键词:血液透析, 不停泵回血, 密闭式回血
摘要:目的::观察不停泵回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依次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及不停泵回血法(实验组)回血,每种方法为期1周。比较2种方法回血时间、回输0.9%氯化钠注射液量、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状况。结果:实验组回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回输0.9%氯化钠注射液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1),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不停泵回血法能缩短回血时间,减少回输0.9%氯化钠注射液量,降低无肝素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的危险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回血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降钙素原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病情预后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PEF)患者外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 HFPEF 患者125例,入院1、2、3、5 d 抽取肘静脉血检测 PCT 指标,并记录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SOFA)。根据14 d 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2组 PCT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死组入院1、2 d 外周血 PCT 水平与存活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入院3 d 和5 d PCT 水平与 APACHE Ⅱ、SOFA 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入院3 d PCT 水平对14 d 病死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动态监测血 PCT 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 HFPEF 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浩;李霞;林良毅;王萍;林少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重型脑挫裂伤21例

    目的::探讨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重型脑挫裂伤疗效。方法:选择双额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例,均行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不保留额骨骨桥。结果:术后随访1年,存活19例,死亡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良好11例(52.3%),轻残5例(23.8%),重残3例(14.2%),死亡2例(9.5%)。结论: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双侧额叶重度脑挫伤患者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巢青;苏贺先;束汉生;田绪平;宣善井;王昊;张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诊刮子宫内膜的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152例子宫内膜中,增生性改变74例(48.68%),子宫内膜增殖期48例(31.58%),子宫内膜分泌期18例(11.84%),激素治疗后反应 2例(1.32%),子宫内膜息肉7例(4.61%),局灶癌变1例(0.66%),不全流产 2例(1.32%)。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性改变是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常见的原因之一,故应重视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诊刮子宫内膜的病理诊断。

    作者:雷亚平;胡雪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麻疹合并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麻疹合并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麻疹合并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 <0.01);观察组喉鸣、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 P <0.01),2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麻疹合并喉炎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巫绍明;韩旻;蒋玮;王华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EGFP-N1-Mxi1-0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目的::构建 Max 作用蛋白1-0(Max interacting protein1-0,Mxi1-0)的真核表达载体,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表达,以期为深入研究 Mxi1-0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 RT-PCR 方法从人肿瘤细胞 HepG2中获得 Mxi1-0基因的编码片段,连接至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成 pEGFP-N1-Mxi1-0。经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的正确性;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 NIH/3T3细胞,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Mxi1-0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 Mxi1-0在 NIH/3T3细胞内的定位情况。结果:经双酶切和核酸序列测序鉴定证实含 Mxi1-0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Mxi1-0构建成功。重组质粒瞬时转染 NIH/3T3细胞后,检测到 Mxi1-0的成功表达,并证实 Mxi1-0主要定位于 NIH/3T3细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pEGFP-N1-Mxi1-0,并检测到 Mxi1-0的表达,实验证明 Mxi1-0定位于 NIH/3T3细胞质中。

    作者:胡圳圳;李璐;吴小芸;郑大同;吴伟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坚持人民改革主体地位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新医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医改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现状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取得了不少成绩。实时了解新医改阶段性成果,为我国卫生决策部门调整和完善卫生政策措施提供实证支持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齐玉龙教授通过积极调研,对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不同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本刊选发其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作者:齐玉龙;贺庆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况。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6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率和 MMSE 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配偶合住居住形式的老年人 MMSE 得分高于与子女合住的老年人(P <0.05);已婚及丧偶的老年人 MMSE 得分均显著高于离异及未婚的个体(P <0.01)。结论:该地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缺损比较严重,早期干预对防治老年痴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游秋萍;程洪丹;蔡景泉;刘学;房金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居民对新医改政策绩效的评价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居民对新医改政策绩效的评价,为卫生决策部门调整和完善卫生政策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调查问卷》,使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以安徽省为主的包括18个省市的3511名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3501人中有921人(26.3%)认为目前的医药卫生政策是公平的;3497人中有1155人(33.0%)认为医药卫生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率的;3506人中有838人(23.9%)认为在医改中公平重要,558人(15.9%)认为效率重要,2110人(60.2%)认为都重要;3500人中有366人(10.5%)认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监管体系是完善的;3492人中有662人(19.0%)认为目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3435人中有1141人(33.2%)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公益性有可能实现;3493人中有755人(21.6%)对目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意,629人(18.0%)不满意;不同性别居民对题项“您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公益性有可能实现吗?”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其他7个题项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不同学历层次居民对“您认为在医改中重要的是公平还是效率?”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其他7个题项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年龄段居民对8个题项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医改成效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居民追求医改中的公平、效率和公益性,希望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监管体系。

    作者:齐玉龙;杨秀木;申正付;黄慧敏;万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早期微创穿刺碎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穿刺碎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所致的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早期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8例高血压所致的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微创穿刺碎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14 d 血肿、脑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 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14 d 的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同时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1);治疗后3 个月,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独立生活+轻度依赖的总有效率73.53%,高于对照组的44.12%(P <0.05)。结论:早期微创穿刺碎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核脑出血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喜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标识腕带在肝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识腕带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将肝病患者分为2组。482例未使用标识腕带(对照组),采用常规查对制度;511例使用标识腕带(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查对制度外,给每例患者佩戴标识腕带。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及护理工作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57%(P <0.01);观察组护患纠纷率0.20%、患者投诉率0.39%及护理工作差错率0.00%;均低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率1.66%、患者投诉率3.32%及护理工作差错率1.24%(P <0.05~ P <0.01)。结论:标识腕带的使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是防止护理差错发生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杰;尤德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步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3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8例。基础药物治疗2组相同,观察组给予3个月的运动疗法。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 Ashworth 评分、步行速度、步行周期及重复步距离。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改良 Ashworth 评分降低(P <0.01),步行速度增快、步行周期缩短及重复步距离增加(P <0.01)。结论:运动疗法能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的肌张力,增加步速,改善小步态症状。

    作者:葛中林;钱明月;谭玉;张照婷;武彦彬;陈皆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患者期望值与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期望值的相关性。方法:对119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并选择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期望值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干预质量期望值得分为(4.48±0.71)分。手术患者不同年龄、学历、从业状况以及离开手术室对疼痛程度等记忆,对护理期望值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结论: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患者期望值评价较好。能够影响患者期望值的因素较多,因此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需参照患者个体情况,尽量提供疼痛、手术及麻醉等相关知识,使患者掌握信息并得到心理支持,从而满足个体化需求,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霍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组采取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4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18),2组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60和P =0.088)。结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应用满意度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艳;宋卫芹;徐从翠;沈萃;张妹;王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非脱垂子宫疾病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疾病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切除术患者80例,其中 TVH 组26例,TAH 组5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镇痛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体温恢复时间。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成功,与 TAH 组比较,TVH 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肛门排气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体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P <0.01)。结论:非脱垂子宫行 TVH 更符合当代外科微创理念,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梁茂芸;陈智明;赵珺;叶娟华;王安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对小鼠皮肤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大豆异黄酮的拮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对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大豆异黄酮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LAS 低剂量组(LAS 150 mg/ L)、中剂量组(LAS 300 mg/ L)和高剂量组(LAS 600 mg/ L)。用蒸馏水及不同剂量的 LAS 涂抹小鼠的背部剃毛处,连续涂抹60 d。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LAS 氧化应激损伤组(LAS 300 mg/ L)及3个拮抗组(分别用50、100及150 mg/ L 大豆异黄酮涂抹,再用300 mg/ L LAS 涂抹),每天1次,连续涂抹60 d。取涂抹部位皮肤,剪碎制匀浆,检测其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小鼠皮肤经不同剂量 LAS 处理后,MDA 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LAS 高剂量组的 MDA 含量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 <0.01);LAS 中、高剂量组 SOD 和 GSH-Px 的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且随 LAS 剂量增加,酶的活性逐渐降低(P <0.01)。大豆异黄酮干预后,各拮抗组 MDA 含量均低于 LAS 氧化应激损伤组(P <0.05~ P <0.01),但均高于对照组(P <0.01);除拮抗组1 与 LAS 氧化应激损伤组 GSH-Px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各拮抗组 SOD 和 GSH-Px 活性均高于 LAS 氧化应激损伤组(P <0.01),但均低于对照组(P <0.05~ 0.01);随异大豆黄酮浓度的增加,拮抗效果增加。结论:LAS 可导致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大豆异黄酮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以抑制这种应激损伤。

    作者:赵文红;张建国;王开磊;张雯;王亚军;王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进镜技巧及意外情况处理策略

    目的::探讨进行输尿管镜手术时的进镜技巧及意外情况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56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进镜困难、上镜困难103例,包括输尿管狭窄56例,其中输尿管开口狭窄16例,输尿管轻度狭窄26例,输尿管狭窄段5例,输尿管狭窄环9例;输尿管扭曲35例;输尿管开口处结石完全堵塞4例;男性膀胱炎(盆腔脂肪增多症)未找到输尿管开口2例;肾盂输尿管处近似闭锁2例;前列腺增生伴较多前列腺组织突入膀胱2例;输尿管镜下放置双 J 管穿破肾盂1例;输尿管穿孔后放置双 J 管失败后改为开放手术1例。结论:输尿管镜进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多为输尿管狭窄、扭曲等,经导管引导扩张、加大水压、变换体位、更换细输尿管镜及改变输尿管镜进镜角度多能置镜成功。果断改为开放手术是补救输尿管镜操作失误的有效措施。

    作者:邓晓俊;刘峰;王伟峰;郝继东;万建省;杨波;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ASAⅠ~Ⅲ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A)组和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B)组各30例。记录2组静息、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肌力评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 组在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 A 组(P <0.01)。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作者:邴淼;叶伟光;汪琼;汪建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es1在大鼠脊髓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

    目的::检测 Hes1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达。方法:选取胚胎15.5 d、18.5 d 和出生当天,出生后3 d、7 d、2周、4周及成年的 SD 大鼠脊髓,采用 Western blot 和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es1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从胚胎15.5 d 到成年期,大鼠脊髓中都有 Hes1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总体上来看,胚胎期表达量比较高,出生后的表达降低。结论:Hes1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表达量有所不同,胚胎期表达量高,出生后表达量明显下降。

    作者:马杰;江金群;胡建国;张玉心;石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肺部囊腺瘤样畸形1例

    患者女,23岁,孕31+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单胎,双顶径81 mm,股骨径61 mm,胎心率151次/分,羊水深57 mm;前壁胎盘,厚31 mm;胎儿颈部探及一“U”形压迹。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及环绕血流信号。胎儿右侧胸部内探及86 mm ×71 mm 囊性包块,外形欠规则,边界尚清晰,内探及多条光带分隔(见图1)。超声诊断:(1)宫内晚孕,单胎;(2)胎儿胸部囊性包块[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mid malformation,CCAM)];(3)胎儿脐带绕颈1周。孕妇于外院引产后病理诊断为胎儿 CCAM。

    作者:陈慧杰;屈文娟;许楠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停泵回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不停泵回血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依次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及不停泵回血法(实验组)回血,每种方法为期1周。比较2种方法回血时间、回输0.9%氯化钠注射液量、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状况。结果:实验组回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回输0.9%氯化钠注射液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1),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不停泵回血法能缩短回血时间,减少回输0.9%氯化钠注射液量,降低无肝素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的危险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回血方法。

    作者:李虹;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