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归红祛风酒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谢芳;刘渊漪;黎向阳

关键词:微生物检查, 薄膜过滤法, 归红祛风酒
摘要:目的::建立归红祛风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利用薄膜过滤消除归红祛风酒中的絮状沉淀。分别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根据6株阳性对照菌的实验组、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菌落回收率均>70%;通过控制菌检查,阳性实验菌均能检出。结论:薄膜过滤法能够适应菌落计数,归红祛风酒按照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均能检出实验菌。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医改政策对医疗公平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从居民的视角了解新医改政策对医疗公平性的影响。方法:使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安徽省2737名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公平性进行一对一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在健康的公平指标中,按收入状况将居民分为<1000元、1000~3000元、>3000~5000元和>5000元,从低到高收入居民2周患病率分别为36.8%、26.8%、26.8%、22.3%;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4.6%、18.3%、17.7%、18.3%,不同收入居民2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并随着经济水平的降低呈增长趋势。 logistic 回归显示,居民的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2周患病的影响因素;居民的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和支付方式是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在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指标中,不同收入居民患病就诊率分别为13.1%、9.4%、10.1%、6.9%;过去一年的住院率分别为7.2%、4.5%、4.4%、2.3%。不同收入组2周就诊率和住院利用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 回归显示,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2周患病就诊率就越高。在卫生筹资的公平性指标中,不同收入居民年人均医药费用构成,自费比例下降,公费比例升高。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水平不一致,低收入家庭需要更大;城乡居民主要选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得到了改善;在卫生筹资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性。

    作者:孟贝;贺庆功;马语莲;杨秀木;齐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社区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

    目的::调查蚌埠市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健康相关行为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蚌埠市城市社区抽取60岁以上城市居民1124人,农村社区抽取60岁以上农村居民1157人。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问卷》《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问卷》等,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入户进行一对一调查,分析不同人口社会学方面慢性病患病的差异;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人口社会学资料和健康相关行为对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调查人群患有高血压887例(43.2%),糖尿病251例(1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8例(13.1%),脑卒中345例(16.8%),其他慢性病552例(26.9%)。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患病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经常饮酒,口味适中、口味轻、体育锻炼和主动健康体检可降低患高血压风险;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吸烟,体育锻炼降低患病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因素是男性、年龄、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已戒烟和经常饮酒;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丧偶、吸烟和经常饮酒,与老伴一起生活、与子女一起生活、与老伴和子女一起生活、居住条件、偶尔饮酒、吃早餐和体育锻炼降低患脑卒中风险;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因素是男性、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经常饮酒,居住条件已戒烟、偶尔饮酒、口味适中、吃早餐和体育锻炼降低患病风险。结论:社区、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居住条件、与谁一起生活等人口社会学因素以及吸烟、饮酒、饮食口味、体育锻炼、是否主动体检等健康相关行为对蚌埠市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有影响。

    作者:杨秀木;齐玉龙;袁长江;申正付;贺庆功;马语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88名安徽省春节返乡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达到39.8%,其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15.5%,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平均水平(P <0.01)。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在不同性别(主要表现在 SCL-90总分及敌对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及恐怖因子),不同婚姻状况(主要表现在 SCL-90总分、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及精神病性因子),不同文化程度(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因子、敌对因子及恐怖因子),不同年龄(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因子、SCL-90总分及其他因子),不同月收入(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因子及抑郁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结论: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月收入。

    作者:陈艳玲;叶霖;张俊杰;王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症肌无力危象44例循证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重症肌无力危象、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循证方法分析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确定循证的护理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干预组44例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和情感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和 P <0.01),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1)。结论:循证护理能减少重症肌无力危象并发症发生,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应早期应用循证护理措施。

    作者:乔娟;王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静脉推注甲钴胺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甲钴胺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80例静脉推注甲钴胺配合针灸治疗,2组选穴相同,7 d 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治疗期间 2组均不使用其他疗法或者药物。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87.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率65.0%,总有效率9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甲钴胺配合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作者:成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支撑钢板治疗 Hoffa 骨折

    目的::评价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 Hoffa 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 Hoffa 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前后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按 Letenneur 分型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2例。2例合并髁上骨折,3例合并髁上、髁间骨折。并根据 Hoffa 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标准综合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无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髁缺血性坏死发生。愈合时间8~12周。 Hoffa 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估:优7例,良2例。结论:空心加压螺钉结合支撑钢板治疗 Hoffa 骨折内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立;崔西龙;王宏亮;刘朝宇;郭标;潘檀;干阜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坚持人民改革主体地位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新医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医改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现状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取得了不少成绩。实时了解新医改阶段性成果,为我国卫生决策部门调整和完善卫生政策措施提供实证支持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齐玉龙教授通过积极调研,对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不同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本刊选发其几篇论文,以飨读者。

    作者:齐玉龙;贺庆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本刊对“引言”的写作要求

    1 开门见山一般300字左右,紧扣主题,言简意赅,生动而有吸引力。勿作详细的历史回顾或似小综述,教科书有的或人所共知的不必赘述。

    作者:《蚌埠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组采取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4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18),2组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60和P =0.088)。结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应用满意度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艳;宋卫芹;徐从翠;沈萃;张妹;王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况。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6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率和 MMSE 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配偶合住居住形式的老年人 MMSE 得分高于与子女合住的老年人(P <0.05);已婚及丧偶的老年人 MMSE 得分均显著高于离异及未婚的个体(P <0.01)。结论:该地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缺损比较严重,早期干预对防治老年痴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游秋萍;程洪丹;蔡景泉;刘学;房金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23例临床资料,其中16例采用 Yasargil 翼点入路,7例采用眶上锁孔入路。结果:手术效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8例(78.3%),中残1例(4.3%),重残2例(8.7%),死亡2例(8.7%)。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复查 CT 动脉血管成像未见夹闭不全或误夹血管。结论:对 Hunt-Hess 分级Ⅰ~Ⅲ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翼点入路及眶上锁孔入路术中均能清楚暴露瘤颈,是较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健;赵永轩;孙涛;马骏;张少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物种的学名与限制性内切酶正斜体表达

    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如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num tuberculosis);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

    作者:《蚌埠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25例

    目的::探讨改良三角瓣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者采用改良三角瓣法修补术,手术定点参考健侧人中嵴,唇红缘上皮肤小三角瓣加唇上方弧形切口,分离鼻翼基底的肌肉,重建完整口轮匝肌肌环,并保持唇高一致。结果:鼻孔对称;瘢痕位于人中嵴处;唇弓形态自然;红唇饱满;25例手术效果均满意。结论:改良三角瓣法术后唇鼻部对称,外形自然,是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朱云琳;程新德;杜金;张莉;马红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重型脑挫裂伤21例

    目的::探讨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重型脑挫裂伤疗效。方法:选择双额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例,均行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不保留额骨骨桥。结果:术后随访1年,存活19例,死亡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良好11例(52.3%),轻残5例(23.8%),重残3例(14.2%),死亡2例(9.5%)。结论: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双侧额叶重度脑挫伤患者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巢青;苏贺先;束汉生;田绪平;宣善井;王昊;张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居民对新医改政策绩效的评价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居民对新医改政策绩效的评价,为卫生决策部门调整和完善卫生政策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调查问卷》,使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以安徽省为主的包括18个省市的3511名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3501人中有921人(26.3%)认为目前的医药卫生政策是公平的;3497人中有1155人(33.0%)认为医药卫生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率的;3506人中有838人(23.9%)认为在医改中公平重要,558人(15.9%)认为效率重要,2110人(60.2%)认为都重要;3500人中有366人(10.5%)认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监管体系是完善的;3492人中有662人(19.0%)认为目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3435人中有1141人(33.2%)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公益性有可能实现;3493人中有755人(21.6%)对目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意,629人(18.0%)不满意;不同性别居民对题项“您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公益性有可能实现吗?”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其他7个题项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不同学历层次居民对“您认为在医改中重要的是公平还是效率?”的评价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其他7个题项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年龄段居民对8个题项的评价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医改成效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居民追求医改中的公平、效率和公益性,希望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监管体系。

    作者:齐玉龙;杨秀木;申正付;黄慧敏;万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es1在大鼠脊髓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

    目的::检测 Hes1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达。方法:选取胚胎15.5 d、18.5 d 和出生当天,出生后3 d、7 d、2周、4周及成年的 SD 大鼠脊髓,采用 Western blot 和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es1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从胚胎15.5 d 到成年期,大鼠脊髓中都有 Hes1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总体上来看,胚胎期表达量比较高,出生后的表达降低。结论:Hes1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表达量有所不同,胚胎期表达量高,出生后表达量明显下降。

    作者:马杰;江金群;胡建国;张玉心;石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与传统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 PICC 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塞丁格方法 PICC 置管。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2组导管异位、静脉炎、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具有实用、安全、损伤小、定位准的优点,较传统 PICC 置管适用性、成功率大大提高,减少了穿刺时的相关并发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938年,Hermann Muller 通过 X 射线照射果蝇产生突变体,发现了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并命名为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物质。它作为一种保护性的结构单位,在维持染色体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端粒由 TTAGGG 重复序列构成,长度大约2~15 kb[1]。端粒在染色体末端形成 T 环,不但可以防止染色体重排和末端融合,而且可以保护编码 DNA 序列,防止 DNA 在复制中丢失,起到了维持染色体稳定性的作用[2]。不同个体的端粒长度各异,不完全复制机制使得细胞每分裂1次,端粒缩短50~100 bp。端粒的这种调节机制限制了细胞的分裂次数,防止细胞异常增殖和恶变。而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逃脱了端粒的这种调节,终发展成为永生细胞。人的端粒酶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人端粒酶 RNA 和人端粒酶相关蛋白3个亚单位组成[3]。在许多人类肿瘤中都可观察到 hTERT 表达水平上调与端粒酶活性成正相关,同时这也被认为是肿瘤发生所必须的[4]。本文就 hTERT 与临床肿瘤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曹渊(综述);沈慧玲;许文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对小鼠皮肤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及大豆异黄酮的拮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对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大豆异黄酮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LAS 低剂量组(LAS 150 mg/ L)、中剂量组(LAS 300 mg/ L)和高剂量组(LAS 600 mg/ L)。用蒸馏水及不同剂量的 LAS 涂抹小鼠的背部剃毛处,连续涂抹60 d。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LAS 氧化应激损伤组(LAS 300 mg/ L)及3个拮抗组(分别用50、100及150 mg/ L 大豆异黄酮涂抹,再用300 mg/ L LAS 涂抹),每天1次,连续涂抹60 d。取涂抹部位皮肤,剪碎制匀浆,检测其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小鼠皮肤经不同剂量 LAS 处理后,MDA 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LAS 高剂量组的 MDA 含量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 <0.01);LAS 中、高剂量组 SOD 和 GSH-Px 的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且随 LAS 剂量增加,酶的活性逐渐降低(P <0.01)。大豆异黄酮干预后,各拮抗组 MDA 含量均低于 LAS 氧化应激损伤组(P <0.05~ P <0.01),但均高于对照组(P <0.01);除拮抗组1 与 LAS 氧化应激损伤组 GSH-Px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各拮抗组 SOD 和 GSH-Px 活性均高于 LAS 氧化应激损伤组(P <0.01),但均低于对照组(P <0.05~ 0.01);随异大豆黄酮浓度的增加,拮抗效果增加。结论:LAS 可导致小鼠皮肤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大豆异黄酮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以抑制这种应激损伤。

    作者:赵文红;张建国;王开磊;张雯;王亚军;王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能影响全球人们生活的慢性的、进行性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2009年 Thornton[1]在联合国大会中表明,DM 是一种慢性、消耗性和昂贵的伴有严重并发症的疾病,其并发症对家庭、国家乃至全球将带来严重的风险。

    作者:蒋燕燕(综述);徐晓玥;谢虹(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