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张大为;何津;张海光;李磊;王新元;马龙滨

关键词:肝肿瘤, 纤维组织细胞瘤
摘要:患者男,56岁,因发热近1周就诊当地医院,高体温38.7℃。腹部检查平坦,柔软,右上腹轻压痛,肝区叩痛阳性。血常规示白细胞16.2×109/ L,中性粒细胞0.72。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未见异常。腹部彩超提示肝右叶占位。腹部 CT 平扫表现为肝脏外形无明显改变,右叶可见一类圆形密度减低影,直径约8 cm,病灶内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无钙化斑;增强扫描后可见病灶不均匀中度强化,更低密度区无强化,并见肝门区肿大淋巴结。当地医院考虑为肝脓肿,但经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近4周,患者发热无好转,来我院行 MRI 和彩超检查,见肝脏病灶明显增大。行右肝肿快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镜下见梭形细胞及核大、核异性细胞,核仁明显;其间见炎细胞浸润(见图1);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8/18(-)、广谱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S-100(±)、CD68(+)、CD34(血管+)、CD31(血管内皮+)、CD117(-)、溶菌酶(+);病理诊断为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患者未能行手术治疗,全身情况进行性恶化,住院25 d 后自动出院,出院5 d 后死亡。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938年,Hermann Muller 通过 X 射线照射果蝇产生突变体,发现了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并命名为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物质。它作为一种保护性的结构单位,在维持染色体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的端粒由 TTAGGG 重复序列构成,长度大约2~15 kb[1]。端粒在染色体末端形成 T 环,不但可以防止染色体重排和末端融合,而且可以保护编码 DNA 序列,防止 DNA 在复制中丢失,起到了维持染色体稳定性的作用[2]。不同个体的端粒长度各异,不完全复制机制使得细胞每分裂1次,端粒缩短50~100 bp。端粒的这种调节机制限制了细胞的分裂次数,防止细胞异常增殖和恶变。而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逃脱了端粒的这种调节,终发展成为永生细胞。人的端粒酶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人端粒酶 RNA 和人端粒酶相关蛋白3个亚单位组成[3]。在许多人类肿瘤中都可观察到 hTERT 表达水平上调与端粒酶活性成正相关,同时这也被认为是肿瘤发生所必须的[4]。本文就 hTERT 与临床肿瘤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曹渊(综述);沈慧玲;许文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患者期望值与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期望值的相关性。方法:对119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并选择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期望值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干预质量期望值得分为(4.48±0.71)分。手术患者不同年龄、学历、从业状况以及离开手术室对疼痛程度等记忆,对护理期望值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结论: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患者期望值评价较好。能够影响患者期望值的因素较多,因此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需参照患者个体情况,尽量提供疼痛、手术及麻醉等相关知识,使患者掌握信息并得到心理支持,从而满足个体化需求,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霍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组采取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扁平化责任制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4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18),2组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60和P =0.088)。结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方法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应用满意度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艳;宋卫芹;徐从翠;沈萃;张妹;王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非脱垂子宫疾病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疾病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切除术患者80例,其中 TVH 组26例,TAH 组5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镇痛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体温恢复时间。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成功,与 TAH 组比较,TVH 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肛门排气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体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P <0.01)。结论:非脱垂子宫行 TVH 更符合当代外科微创理念,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梁茂芸;陈智明;赵珺;叶娟华;王安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23例临床资料,其中16例采用 Yasargil 翼点入路,7例采用眶上锁孔入路。结果:手术效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8例(78.3%),中残1例(4.3%),重残2例(8.7%),死亡2例(8.7%)。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复查 CT 动脉血管成像未见夹闭不全或误夹血管。结论:对 Hunt-Hess 分级Ⅰ~Ⅲ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翼点入路及眶上锁孔入路术中均能清楚暴露瘤颈,是较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健;赵永轩;孙涛;马骏;张少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诊刮子宫内膜的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152例子宫内膜中,增生性改变74例(48.68%),子宫内膜增殖期48例(31.58%),子宫内膜分泌期18例(11.84%),激素治疗后反应 2例(1.32%),子宫内膜息肉7例(4.61%),局灶癌变1例(0.66%),不全流产 2例(1.32%)。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性改变是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常见的原因之一,故应重视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诊刮子宫内膜的病理诊断。

    作者:雷亚平;胡雪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社区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

    目的::调查蚌埠市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健康相关行为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蚌埠市城市社区抽取60岁以上城市居民1124人,农村社区抽取60岁以上农村居民1157人。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问卷》《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问卷》等,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入户进行一对一调查,分析不同人口社会学方面慢性病患病的差异;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人口社会学资料和健康相关行为对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调查人群患有高血压887例(43.2%),糖尿病251例(1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8例(13.1%),脑卒中345例(16.8%),其他慢性病552例(26.9%)。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患病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经常饮酒,口味适中、口味轻、体育锻炼和主动健康体检可降低患高血压风险;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吸烟,体育锻炼降低患病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因素是男性、年龄、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已戒烟和经常饮酒;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丧偶、吸烟和经常饮酒,与老伴一起生活、与子女一起生活、与老伴和子女一起生活、居住条件、偶尔饮酒、吃早餐和体育锻炼降低患脑卒中风险;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因素是男性、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经常饮酒,居住条件已戒烟、偶尔饮酒、口味适中、吃早餐和体育锻炼降低患病风险。结论:社区、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居住条件、与谁一起生活等人口社会学因素以及吸烟、饮酒、饮食口味、体育锻炼、是否主动体检等健康相关行为对蚌埠市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有影响。

    作者:杨秀木;齐玉龙;袁长江;申正付;贺庆功;马语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减少住院药房药品损耗中的应用与成效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药房服务品质、降低住院药房药品损耗中的应用。方法: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减少药品损耗中,分析其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药房药品损耗下降了39.4%,收到良好效果。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住院药房药品损耗,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实现了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作者:张媛媛;王晓丽;潘静;肖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麻疹合并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麻疹合并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麻疹合并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 <0.01);观察组喉鸣、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 P <0.01),2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麻疹合并喉炎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巫绍明;韩旻;蒋玮;王华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医改政策对医疗公平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从居民的视角了解新医改政策对医疗公平性的影响。方法:使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城乡居民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安徽省2737名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公平性进行一对一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在健康的公平指标中,按收入状况将居民分为<1000元、1000~3000元、>3000~5000元和>5000元,从低到高收入居民2周患病率分别为36.8%、26.8%、26.8%、22.3%;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4.6%、18.3%、17.7%、18.3%,不同收入居民2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并随着经济水平的降低呈增长趋势。 logistic 回归显示,居民的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2周患病的影响因素;居民的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和支付方式是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在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指标中,不同收入居民患病就诊率分别为13.1%、9.4%、10.1%、6.9%;过去一年的住院率分别为7.2%、4.5%、4.4%、2.3%。不同收入组2周就诊率和住院利用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 回归显示,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2周患病就诊率就越高。在卫生筹资的公平性指标中,不同收入居民年人均医药费用构成,自费比例下降,公费比例升高。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水平不一致,低收入家庭需要更大;城乡居民主要选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得到了改善;在卫生筹资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性。

    作者:孟贝;贺庆功;马语莲;杨秀木;齐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步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肌张力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3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8例。基础药物治疗2组相同,观察组给予3个月的运动疗法。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 Ashworth 评分、步行速度、步行周期及重复步距离。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改良 Ashworth 评分降低(P <0.01),步行速度增快、步行周期缩短及重复步距离增加(P <0.01)。结论:运动疗法能降低帕金森病患者的肌张力,增加步速,改善小步态症状。

    作者:葛中林;钱明月;谭玉;张照婷;武彦彬;陈皆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烧伤大鼠肠黏膜损伤肠内营养实施时机的选择

    目的::探索大鼠烧伤后佳的肠内营养(EN)实施时机,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烧伤后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将88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假伤对照组(C 组)8只,早期肠内营养组(EEN 组,于伤后6 h 开始实施 EN)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 组,于伤后24 h 开始实施 EN)各40只(每时相点 8只)。检测伤前和烧伤后0.5、1、3、7和10 d 大鼠肠黏膜跨膜电位差(PD)、肠黏膜血流量(IMBF)、肠黏膜内 pH(pHi)值、血浆内毒素(LPS)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并计算肠黏膜损伤指数。结果:EEN 组和 DEN 组大鼠烧伤后天数(PBD)0.5~ 10肠黏膜 PD、IMBF 和空肠 pHi 值均低于 C 组(PBD 0)(P <0.01),而血浆 LPS 含量、DAO 活性及肠黏膜损伤指数均高于 C 组(P <0.05~ P <0.01)。EEN 组大鼠 PBD 1~10肠黏膜 PD、IMBF 和 PBD 1、PBD 3、PBD 10空肠 pHi 值均高于 DEN 组(P <0.05~ P <0.01),而 PBD 3~10 LPS 及 PBD 3血浆 DAO 活性均低于 DEN 组(P <0.01)。 EEN 组与 DEN 组比较,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未见呕吐、腹胀与腹泻。结论:较早给予 EN 能改善烧伤后肠黏膜血供,减轻肠道受损程度,维护肠黏膜结构与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曼曼;王逸娟;吴炜;徐淑秀;彭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支链氨基酸对肝硬化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应用支链氨基酸(BCAA)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相同保肝、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 r-hGH 5 IU,每2天1次皮下注射,同时联用 BCAA 25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用20 d。对照组应用BCAA 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0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2天患者肝功能和 TNF-α、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 TNF-α和 IL-10水平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在纳差、下肢水肿等症状改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 TNF-α、IL-10水平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 P <0.01)。结论:r-hGH 联合 BCAA 在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改善 TNF-α、IL-10水平等方面优于单纯应用 BCAA。

    作者:马铭;袁耀宗;刘建生;田怡;张晓红;刘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病情预后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PEF)患者外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 HFPEF 患者125例,入院1、2、3、5 d 抽取肘静脉血检测 PCT 指标,并记录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SOFA)。根据14 d 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2组 PCT 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死组入院1、2 d 外周血 PCT 水平与存活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入院3 d 和5 d PCT 水平与 APACHE Ⅱ、SOFA 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入院3 d PCT 水平对14 d 病死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动态监测血 PCT 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 HFPEF 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浩;李霞;林良毅;王萍;林少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肺部囊腺瘤样畸形1例

    患者女,23岁,孕31+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单胎,双顶径81 mm,股骨径61 mm,胎心率151次/分,羊水深57 mm;前壁胎盘,厚31 mm;胎儿颈部探及一“U”形压迹。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及环绕血流信号。胎儿右侧胸部内探及86 mm ×71 mm 囊性包块,外形欠规则,边界尚清晰,内探及多条光带分隔(见图1)。超声诊断:(1)宫内晚孕,单胎;(2)胎儿胸部囊性包块[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 cystic adenomamid malformation,CCAM)];(3)胎儿脐带绕颈1周。孕妇于外院引产后病理诊断为胎儿 CCAM。

    作者:陈慧杰;屈文娟;许楠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腮腺部分切除术后 Frey 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医用组织补片预防腮腺部分切除术后 Frey 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3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腮腺部分切除术+胸锁乳突肌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组(A 组)和腮腺部分切除术+胸锁乳突肌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 ADM 修复术组(B 组)各35例,不采用任何修复方式直接关闭手术创面组(C 组)33例。随访6~42个月。统计3组患者术后半年碘-淀粉试验阳性例数和主观评价阳性例数。结果:A 组和 C 组复查时碘-淀粉试验阳性率和主观评价阳性率均明显高于 B 组(P <0.01),而 C 组患者碘-淀粉试验阳性率和主观评价阳性率均明显高于 A 组(P <0.01)。结论: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预防腮腺部分切除术后 Frey 综合征的效果满意,联合应用 ADM 则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韩立显;马新亮;朱守莉;周洲;钱苏辉;殷秀琴;常秀林;刘宝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ASAⅠ~Ⅲ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A)组和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B)组各30例。记录2组静息、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肌力评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 组在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 A 组(P <0.01)。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作者:邴淼;叶伟光;汪琼;汪建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归红祛风酒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目的::建立归红祛风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利用薄膜过滤消除归红祛风酒中的絮状沉淀。分别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根据6株阳性对照菌的实验组、菌液组、供试品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菌落回收率均>70%;通过控制菌检查,阳性实验菌均能检出。结论:薄膜过滤法能够适应菌落计数,归红祛风酒按照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均能检出实验菌。

    作者:谢芳;刘渊漪;黎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开通闭塞血管时间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症状发作至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再灌注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急诊行 PCI 治疗的47例急性 STEMI 患者分成 A 组(将症状归于心肌梗死者)和 B 组(未将症状归于心肌梗死者);C 组(采用临床路径组)和 D 组(非临床路径组)。比较 A、B 组症状发作至就诊时间、是否采用急救车系统入院、就诊至沟通行 PCI 时间、沟通至签字时间、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PCI 时间;比较 C、D 组就诊至沟通时间、沟通至签字时间、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PCI 时间、转运至导管室时间。结果:与 B 组比较,A 组症状发作至就诊时间、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均缩短(P <0.01和 P <0.05),采用急救车系统入院比例高(P <0.01),而2组沟通至签字时间和 PCI 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D 组比较,C 组入院至沟通时间、沟通至签字时间、转运时间和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明显缩短(P <0.01),而2组 PCI 时间和入院至沟通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症状归于心肌梗死可以明显缩短院前延迟及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缩短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与患者沟通占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比例较长,影响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

    作者:谢伟;袁争百;苏振琪;韩宏华;陈大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现况。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6个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率和 MMSE 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配偶合住居住形式的老年人 MMSE 得分高于与子女合住的老年人(P <0.05);已婚及丧偶的老年人 MMSE 得分均显著高于离异及未婚的个体(P <0.01)。结论:该地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缺损比较严重,早期干预对防治老年痴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游秋萍;程洪丹;蔡景泉;刘学;房金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