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彬;李金丽;刘万周;李素涵
目的::研究规律“花鼓操”有氧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受试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维持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不变,干预组受试者采用有氧运动处方“花鼓操”训练12周(每周运动3次,有氧运动强度为50%~70%大心率,每次50~60 min)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上臂、腹部、肩胛、皮脂厚度及腰围、臀围和体质量指数降低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花鼓操”运动干预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辅助疗法,应在城乡社区大力提倡和推广“花鼓操”有氧运动疗法,以提高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费加明;刘志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用于诊断乳腺肿瘤的有效性。方法:对乳腺肿瘤98例患者的138个乳腺结节分别运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U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以及两者结合进行诊断检查。以患者的手术病理为诊断依据,比较3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98例中有64例患者的96个乳腺结节病理结果为良性;34例患者的42个乳腺结节为恶性。患者病理检查良、恶性乳腺结节结果与CDFI、UE和CDFI+UE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CDFI +UE 的诊断敏感度为97.62%,UE、CDFI 单用分别为83.33%、88.10%;CDFI+UE的特异度与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6.88%、97.10%,CDFI、UE 单用分别为92.71%、91.30%与93.83%、92.03%。结论:CDFI、UE结合用于诊断乳腺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结云;汤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患者治疗前后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手术前后阿托伐他汀使用的剂量不同分为强化治疗组(40 mg/d)和常规治疗组(20 mg/d)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强化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程度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 P<0.05~P<0.01)。强化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和A峰降低程度及E峰、E/A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程度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强化治疗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6.67%,常规治疗组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CABG患者治疗前后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显著调节血脂、改善心功能,效果优于常规剂量,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王平善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赛对初治或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41例,其中一线治疗18例,二线治疗23例。培美曲赛500 mg/m2(第1天)+顺铂25 mg/m2(第2、3、4天)或卡铂AUC=5(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评价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8例一线治疗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4例,进展7例,有效率38.89%,疾病控制率61.11%,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6.8个月。23例二线治疗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9例,进展12例,有效率8.70%,疾病控制率47.8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6个月。2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白细胞下降、贫血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赛联合铂类方案一线、二线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耐受性较好。
作者:孙翠玲;徐晓宇;高莹莹;谢小缺;胡文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血透)置管患者置管时间、健康知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2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饮食方案、疾病自我检测、并发症管理、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知晓率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及健康调查简表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血透置管患者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缩短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过嘉茹;王燕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作为肺癌组,同期收治的肺部良性疾病50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对象血清中CEA和CA125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肺癌组CEA和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 CEA和 CA125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和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结果与CEA和CA125单独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CEA和CA125水平会明显升高,检测CEA和CA125能够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太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 HDN)的发病情况及血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2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其母亲的血液标本进行微柱凝胶技术检测ABO、Rh血型鉴定以及HDN三项试验(即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6例中,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HDN为99例,总阳性率为30.37%。其中母婴血型为O-A型有61例阳性,阳性率为50.41%;O-B型有38例阳性,阳性率为34.86%。 A型血患儿HDN阳性率高于B型血(P<0.05)。三项试验中直抗试验阳性者15例(15.15%),游离试验阳性者63例(63.64%),放散试验阳性者99例(100.00%)。结论:ABO-HDN较为常见,A型血患儿的HDN阳性率高于B型血。 HDN血清学三项试验中放散试验阳性率高,对于确诊ABO-HDN具有价值。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儿童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85例ITP患儿( ITP组)和32名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组患儿外周血CD3+和CD4+细胞数量减少,CD4+/CD8+比值下降(P<0.01);CD8+细胞与对照组差异无意义(P>0.05)。 CD19+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CD16+CD56+细胞较对照组减少(P<0.01)。结论:ITP患儿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是儿童ITP发生的免疫机制之一。
作者:张兰芳;胡正;山浩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6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FPG和HbA1c水平,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63例中HbA1c<5.5%者139例,5.5%~6.5%者88例,>6.5%者36例。 HbA1c>6.5%体检者FPG均明显高于HbA1c<5.5%和5.5%~6.5者(P<0.01)。相关分析显示,263名研究对象的HbA1c水平与FPG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FPG和HbA1c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对糖尿病的筛查有重要价值,适宜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金齐力;李曦光;韩玮玮;韦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P<0.01);2组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与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绞痛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全氟辛酸( 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对小鼠脾脏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效应。方法:40只SPF级ICR小鼠,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剂量组(1 mg/kg PFOA)、中剂量组(5 mg/kg PFOAS)、高剂量组(25 mg/kg PFOA)3个染毒组,每组10只。染毒组各组每天1次灌胃相应剂量PFOA染毒,灌胃溶液体积为0.1 ml/10 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14 d,每天称质量1次,观察行为,14 d后称质量处死,计算脾脏系数,检测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山梨醇脱氢酶( SDH)、乳酸脱氢酶( LDH)、丙二醛( MDA)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各染毒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增长缓慢甚至减轻,其中中、高剂量组出现明显减轻(P<0.01);各染毒组脾脏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的脾组织匀浆中MDA、NO及 LDH 含量明显增高, SOD、SDH及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PFOA能抑制小鼠体质量的增长,对脾脏组织造成一定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王力;张梦媛;吕卉;申玲;张玉媛;赵文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对脊柱外科患者炎性反应、凝血功能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预计出血量超过600 ml,全麻下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自体血液回输组( A组)和异体输血组( B组)。记录2组患者自体或异体输血前、输血后1 h( T2)、24 h( T3)、48 h( T4)、72 h( T5)动脉血气分析和凝血功能,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IL)-6和IL-10。观察术后感染、切口愈合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自体血液回输后T2~T5时点IL-6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1),而IL-10均低于B组(P<0.01);2组输血后不同时点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术后无任何相关输血并发症的发生,切口愈合良好,手术后住院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脊柱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可明显减轻IL-6和IL-10等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变,减少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作者:周玲;谢言虎;秦红;柴小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对食管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结合实验室营养指标检测综合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食管癌术前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调查,并结合人体营养指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前白蛋白( PAB)、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8例(61.29%)患者术前具有营养不良风险,年龄≥60岁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79.49%;有吞咽困难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68.63%;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有无吞咽困难均为术前营养风险相关危险因素(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RBP、PAB、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红细胞计数与无营养风险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前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有吞咽困难、年龄≥60岁、体质下降、RBP和PAB早期改变者,为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
作者:刘春芳;叶枫林;顾侠;周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某市老年人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蚌埠市禹会区4个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应用国家卫生部试行的特殊人群之老年人问卷及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29.5%的人觉得很幸福,45.1%的人觉得幸福,22.7%的人觉得幸福感时有时无,1.5%的人觉得偶尔有幸福感,1.1%的人觉得不幸福。老年人幸福感与其食欲状况、睡眠状况、个人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亲友关系和邻居关系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而与文化程度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该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个人经济、食欲、睡眠、社会关系。调动社会各领域如政府提高社会支持,小区改善文化氛围,社区医疗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并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作者:曹群群;申正付;赵一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学报》(学报)2004~2014年发表基金论文的情况。方法:手工检索2004~2014年共102期学报,以每篇论文首页左下角所标示的基金项目为依据,从基金论文数、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基金论文的地区分布、基金论文资助项目级别,基金论文第一作者年龄、职称、单位,以及基金论文栏目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4年学报共发表论文5278篇,其中基金论文共862篇,总的基金论文比为16.33%,且基金论文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X2趋势=29.78,P<0.01)。862篇基金论文共受到1146项基金项目资助,且基金资助项目数量逐年递增(X2趋势=89.30,P<0.01)。基金项目中有86.31%来自安徽省,以省厅级为主(35.27%)。基金论文的第一作者以中青年、中级职称(43.62%)和高校作者(52.67%)为多。基金论文比排名前5位的栏目为医学教育、基础医学、精神医学、述评、技术与方法。结论:学报的年载文量及基金论文比总体较稳定,可继续采取优先发表、免收版面费、予以一定奖励等鼓励措施,吸引优秀基金论文,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报发展。
作者:刘璐;章新生;刘畅;刘梦楠;周洋;卢玉清;周纯先;马启;姚仁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据新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1]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达到了1.79亿,是世界上唯一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发病率和伤残率上升,而慢性病病程长、恢复慢等特点决定了其住院时间的有限性,导致我国需要长期照护(LTC)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2]。而只有针对我国老年人口现状,科学地评估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这一老年人口主体的LTC 需求,才能进一步发展符合其需求的专业的LTC 服务。
作者:梁鸽(综述);谢晖(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通用学术英语( EGAP)的需求情况,为开设EGAP课程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医学院校113名硕士研究生进行EGAP需求问卷调查,对具有代表性的5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调查中98%的硕士研究生有开设EGAP课程需求,其中阅读需求大;他们希望学习EGAP的语言特点、写作技巧和翻译技巧;学习目标首先是提高EGAP的写作能力,其次是阅读和翻译能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认为EGAP应由高水平的英语教师教授。结论:EGAP具有帮助硕士研究生从大学英语学习过渡到学术英语论文写作的桥梁作用,开设EGAP课程非常有必要。
作者:甄长慧;曹凤龙;郭书法;张海燕;杨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AP患者50例( CAP组),入院第1天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6分者为轻症组,≥6分者为重症组;选取同期1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AP组入院第1天以及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IL-6、IL-8、IL-10水平,同法测定CAP组入院第7、30天血清中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CAP组入院第1天血清和BALF中IL-6、IL-8、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 CAP重症组血清中IL-6、IL-10和BALF中IL-6、IL-8、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 CAP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均随病程呈下降趋势(P<0.01),在入院第7天和第30天均达到对照组水平(P>0.05);而CAP组血清中IL-8水平在入院第30天仍保持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6、IL-8和IL-10均参与了CAP患者局部和系统的炎症反应,BALF中IL-6、IL-8、IL-10和血清中IL-6、IL-10的水平可反映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检测血清中IL-6、IL-8和IL-10对CAP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静;魏希强;孙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太极拳、健步走对70岁以上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为开展科学健身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式在某市区筛选146名70岁以上女性进行平衡能力测量,按照年龄分为70~79岁组和≥80岁组,按照锻炼方式分为太极拳、健身走和无规律运动,测量指标为包络面积、重心动摇轨迹长、能量损耗和X、Y方向上的轨迹长。结果:70~79岁组平衡能力好于≥80岁组(P<0.05~P<0.01);随年龄增长,平衡能力出现下降,不因参与锻炼而发生改变,但下降的幅度发生变化,为无规律运动>健身走>太极拳;相同年龄组中,太极拳、健身走与无规律运动比较,均具有改善平衡能力的作用(P<0.01),其中太极拳的效果好于健身走(P<0.05~P<0.01)。结论:高龄老年人平衡能力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体育锻炼可以减缓下降速度,其中太极拳的锻炼效果较好。
作者:陈晓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VBTIA)患者的诊断及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VBTIA患者行BAEP监测,以Ⅰ~Ⅴ波各波波峰潜伏期( PL)和/或Ⅰ~Ⅲ、Ⅲ~Ⅴ、Ⅰ~Ⅴ各峰间潜伏期及其比值为观察指标。结果:2组患者BAEP检测各波PL、IPL和Ⅰ~Ⅲ/Ⅲ~Ⅴ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TIA组患者BAEP各波PL和IPL值均明显低于后循环脑梗死组(P<0.01)。结论:BAEP可作为VBT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查,以Ⅰ~V波各波 PL和/或Ⅰ~Ⅲ、Ⅲ~Ⅴ、Ⅰ~Ⅴ各IPL及其比值为主要检测指标,且其异常显著者易转归为脑梗死。
作者:谢静;刘晓林;路屹;骆嵩;马博;时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