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张兰芳;胡正;山浩明

关键词: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摘要:目的::儿童分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85例ITP患儿( ITP组)和32名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组患儿外周血CD3+和CD4+细胞数量减少,CD4+/CD8+比值下降(P<0.01);CD8+细胞与对照组差异无意义(P>0.05)。 CD19+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CD16+CD56+细胞较对照组减少(P<0.01)。结论:ITP患儿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是儿童ITP发生的免疫机制之一。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26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 HDN)的发病情况及血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2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其母亲的血液标本进行微柱凝胶技术检测ABO、Rh血型鉴定以及HDN三项试验(即直抗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6例中,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HDN为99例,总阳性率为30.37%。其中母婴血型为O-A型有61例阳性,阳性率为50.41%;O-B型有38例阳性,阳性率为34.86%。 A型血患儿HDN阳性率高于B型血(P<0.05)。三项试验中直抗试验阳性者15例(15.15%),游离试验阳性者63例(63.64%),放散试验阳性者99例(100.00%)。结论:ABO-HDN较为常见,A型血患儿的HDN阳性率高于B型血。 HDN血清学三项试验中放散试验阳性率高,对于确诊ABO-HDN具有价值。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联合运用常规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比值法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各种超声技术对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6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联合运用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比值法( SR)以及声触诊组织成像( VTI)、声触诊组织量化( VTQ)技术进行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超声、SR、VTI及VTQ检查与病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的常规超声、SR以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含VTI及VTQ)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方面各有优势,在临床上根据各种技术的影像学特征联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对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叶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置管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血透)置管患者置管时间、健康知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2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饮食方案、疾病自我检测、并发症管理、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知晓率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及健康调查简表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血透置管患者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缩短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过嘉茹;王燕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抑郁急性期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评分变化。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ADL和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而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升高程度和HAMD评分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多维度深度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抑郁急性期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陈晓云;叶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P<0.01);2组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与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绞痛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观察组)使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并选取同期采用三孔胸腔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23例(对照组),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术后胸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1.000)。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能够顺利完成不需要复杂操作的胸腔镜手术,没有增加手术时间,符合微创的理念,值得在微创胸腔外科中推广。

    作者:吴志勇;戴辉水;孙荣贵;卢海彬;姬德宇;陆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量指数及腰围动态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WC)1年随访动态改变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20例年龄60~75岁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方法收集数据,1年后再次进行相同数据的收集。比较2次的血压测量结果,按血压升降情况将患者分为血压升高组和血压降低组,比较2组BMI和WC的变化情况。结果:男性血压升高组的吸烟率和饮酒率明显高于血压降低组(P<0.01),锻炼情况显著少于血压降低组(P<0.01);女性患者中,2组吸烟率和饮酒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压升高组的锻炼情况明显较血压降低组少(P<0.01);血压升高组中,男性与女性BMI和WC第2次测量均较第1次测量明显升高(P<0.01)。在血压降低组中,第2次测量男性和女性BMI和WC均较第1次明显降低(P<0.01)。取2次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BMI和WC之间的差值,分别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与BMI及WC之间的关系,结果均显示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升高和吸烟、饮酒及锻炼等情况有关,且BMI和WC的变化与血压的变化均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谭曼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6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FPG和HbA1c水平,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63例中HbA1c<5.5%者139例,5.5%~6.5%者88例,>6.5%者36例。 HbA1c>6.5%体检者FPG均明显高于HbA1c<5.5%和5.5%~6.5者(P<0.01)。相关分析显示,263名研究对象的HbA1c水平与FPG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FPG和HbA1c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对糖尿病的筛查有重要价值,适宜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金齐力;李曦光;韩玮玮;韦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结合实验室营养指标检测对食管癌术前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对食管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结合实验室营养指标检测综合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食管癌术前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调查,并结合人体营养指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前白蛋白( PAB)、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8例(61.29%)患者术前具有营养不良风险,年龄≥60岁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79.49%;有吞咽困难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68.63%;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有无吞咽困难均为术前营养风险相关危险因素(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RBP、PAB、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红细胞计数与无营养风险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前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有吞咽困难、年龄≥60岁、体质下降、RBP和PAB早期改变者,为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

    作者:刘春芳;叶枫林;顾侠;周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城市老年人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某市老年人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蚌埠市禹会区4个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应用国家卫生部试行的特殊人群之老年人问卷及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29.5%的人觉得很幸福,45.1%的人觉得幸福,22.7%的人觉得幸福感时有时无,1.5%的人觉得偶尔有幸福感,1.1%的人觉得不幸福。老年人幸福感与其食欲状况、睡眠状况、个人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亲友关系和邻居关系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而与文化程度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该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个人经济、食欲、睡眠、社会关系。调动社会各领域如政府提高社会支持,小区改善文化氛围,社区医疗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并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作者:曹群群;申正付;赵一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4~2014年基金论文定量分析

    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学报》(学报)2004~2014年发表基金论文的情况。方法:手工检索2004~2014年共102期学报,以每篇论文首页左下角所标示的基金项目为依据,从基金论文数、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基金论文的地区分布、基金论文资助项目级别,基金论文第一作者年龄、职称、单位,以及基金论文栏目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4年学报共发表论文5278篇,其中基金论文共862篇,总的基金论文比为16.33%,且基金论文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X2趋势=29.78,P<0.01)。862篇基金论文共受到1146项基金项目资助,且基金资助项目数量逐年递增(X2趋势=89.30,P<0.01)。基金项目中有86.31%来自安徽省,以省厅级为主(35.27%)。基金论文的第一作者以中青年、中级职称(43.62%)和高校作者(52.67%)为多。基金论文比排名前5位的栏目为医学教育、基础医学、精神医学、述评、技术与方法。结论:学报的年载文量及基金论文比总体较稳定,可继续采取优先发表、免收版面费、予以一定奖励等鼓励措施,吸引优秀基金论文,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报发展。

    作者:刘璐;章新生;刘畅;刘梦楠;周洋;卢玉清;周纯先;马启;姚仁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本科生志愿动机、志愿行为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本科学生志愿动机、志愿行为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志愿动机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对792名大一至大三的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既往参加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562人(71.0%),从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230人(29.0%);志愿动机量表六个维度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知识理解(5.227)>价值观表达(5.193)>自我增强(4.979)>职业生涯(4.766)>自我保护(4.247)>社会交往(4.059);农村生源护生在价值观表达和知识理解维度评分均高于城市生源护生(P<0.01),在社会交往、职业生涯维度评分均低于城市生源护生(P<0.01);非独生子女在价值观表达、知识理解和自我增强维度以及志愿动机总评分均高于与独生子女(P<0.05~P<0.01);大三年级的护生在价值观表达和自我增强维度评分均高于大一和大二护生(P<0.05);大一护生志愿行为问卷评分值高;大二护生在志愿行为问卷评分、志愿动机总评分以及价值观表达、知识理解和自我保护维度评分均处于低值,社会交往维度评分处于高值;大三护生在志愿动机总评分以及价值观表达、知识理解、职业生涯、自我增强等维度评分均处于高值;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变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243~0.848之间(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社会交往、自我增强和志愿动机对志愿行为有预测作用。结论:护生的志愿动机表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志愿动机对志愿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高校团委要着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促使学生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

    作者:杨秀木;周静;齐玉龙;申正付;黄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剂量地塞米松对脓毒症小鼠CD11 b+ Gr-1+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CD11b+Gr-1+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影响。方法:将145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35只,脓毒症组(SE组)和小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SD组)各55只;SE组和SD组腹腔注射LPS 10 mg/kg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NC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 SD组于注射LPS 2 h后经尾静脉注入地塞米松0.3 mg/kg,SE组和NC组经尾静脉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LPS后时刻记为0 h,于6、12、24 h检测血清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于12、24、48、72 h检测小鼠脾脏及骨髓中CD11b+Gr-1+ MDSCs的百分比。结果:与NC组比较,SD组及SE组在实验6 h干扰素-γ和12 h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增加(P<0.05~P<0.01);SD组与SE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比较,SE组脾脏MDSCs百分比在12~72 h均明显升高(P<0.01),SD组在12~48 h亦均升高(P<0.01);而SE组和SD组在24~72 h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C组比较,SE组和SD组骨髓MDSCs百分比在48 h和72 h均升高(P<0.05~P<0.01);而SE组和SD组在48 h和72 h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可抑制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MDSCs的产生及聚集。

    作者:李小双;刘丽;罗菲菲;解启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卵巢冠囊肿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冠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例卵巢冠囊肿的声像图表现,并分析超声误诊结果。结果:36例中超声诊断为卵巢冠囊肿23个,准确率63.9%;误诊13个,误诊率36.1%。分别误诊为卵巢黄体囊肿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卵巢囊腺瘤4例,输卵管积液3例。结论:卵巢冠囊肿内部声像图无特异性表现,发生位置是与卵巢囊肿鉴别的关键。超声发现附件区囊性肿块时,要仔细观察肿块与卵巢的关系,同时注意与卵巢黄体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囊腺瘤及输卵管积液的鉴别,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方凤如;谢景来;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据新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1]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达到了1.79亿,是世界上唯一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发病率和伤残率上升,而慢性病病程长、恢复慢等特点决定了其住院时间的有限性,导致我国需要长期照护(LTC)的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2]。而只有针对我国老年人口现状,科学地评估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这一老年人口主体的LTC 需求,才能进一步发展符合其需求的专业的LTC 服务。

    作者:梁鸽(综述);谢晖(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EG)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例以反复出现消化道症状入院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寄生虫感染、血液系统肿瘤等疾病,确诊为EG,给予抗过敏药物、白三烯抑制剂及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EG有反复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出现吞咽困难、肠梗阻、肠穿孔;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内镜检查:黏膜粗糙、充血水肿,点片状红斑或糜烂;活组织病理检查:病变部位每高倍视野超过15~20个嗜酸性粒细胞。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实验室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直至消失。结论:EG是一种胃肠道变态反应性良性疾病,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刘威;倪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期的躁动,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达克罗宁组(Ⅱ组)、右美托咪定组(Ⅲ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组(Ⅳ组),各20例,患者均不用术前药。Ⅲ、Ⅳ组在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负荷剂量静脉泵注,15 min后以0.2~0.3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Ⅱ、Ⅳ组达克罗宁胶浆于插管前均匀涂抹气管导管头端至15 cm处,Ⅰ、Ⅱ组泵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术毕时(T1)、气管导管拔管时(T2)、气管导管拔除后5 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前Ri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后5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T2、T3时MAP均明显高于T1,HR均明显快于T1(P<0.01);Ⅲ组和Ⅳ组患者T1~T3时MAP均低于Ⅰ组(P<0.05~P<0.01),HR均明显慢于Ⅰ组(P<0.01)。4组苏醒期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无明显不同(P>0.05)。Ⅳ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Ⅰ、Ⅱ、Ⅲ组(P<0.01);Ⅱ、Ⅲ和Ⅳ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P<0.01),Ⅲ组和Ⅳ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插管前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15 min后以0.2~0.3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联合达克罗宁胶浆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并能降低患者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程亮;朱明;余四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紫外线催化用于口腔种植体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活化的研究进展

    种植义齿修复牙缺失被运用到临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Branemark 教授[1]于1969年首次提出的“骨结合”概念,成为现代口腔种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近年来,种植体常用金属钛的表面改性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尽管采用了各种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种植体植入骨内后的平均骨结合率只有55%[2],远低于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所希望的100%。此外,种植体植入骨内后的愈合速度、远期植入效果也不甚理想。对于某些特定的患者如骨质缺损量多、骨质疏松、糖尿病、长期吸烟等,种植义齿的修复也存在软组织愈合缓慢、难以形成种植体骨结合界面、种植体周围炎等诸多问题[3]。钛表面纳米化修饰可提高牙种植体表面的骨结合率[4]。常见的种植体表面活化处理多采用减成或加成的方法在种植体表面构建微观形貌或生物活性涂层。大颗粒喷砂、阳极氧化、酸蚀处理、钛浆喷涂、微弧氧化、激光熔覆、溶胶凝胶、羟基磷灰石涂层、各类偶联接支蛋白的生物活性涂层、抗菌药物的加载[5]等方法均被运用到种植体表面改性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进行了口内种植技术多元化的尝试。钛表面随时间增加而出现生物活性降低的现象被称为钛生物老化。紫外线照射可引发二氧化钛(分子式TiO2)表面光催化反应,分解表面有机物,提高材料亲水性。本文就光催化反应用于TiO2纳米管表面活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闵曦(综述);夏荣(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太极拳、健身走对70岁以上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太极拳、健步走对70岁以上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为开展科学健身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式在某市区筛选146名70岁以上女性进行平衡能力测量,按照年龄分为70~79岁组和≥80岁组,按照锻炼方式分为太极拳、健身走和无规律运动,测量指标为包络面积、重心动摇轨迹长、能量损耗和X、Y方向上的轨迹长。结果:70~79岁组平衡能力好于≥80岁组(P<0.05~P<0.01);随年龄增长,平衡能力出现下降,不因参与锻炼而发生改变,但下降的幅度发生变化,为无规律运动>健身走>太极拳;相同年龄组中,太极拳、健身走与无规律运动比较,均具有改善平衡能力的作用(P<0.01),其中太极拳的效果好于健身走(P<0.05~P<0.01)。结论:高龄老年人平衡能力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体育锻炼可以减缓下降速度,其中太极拳的锻炼效果较好。

    作者:陈晓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式护理在腹腔镜治疗未婚先孕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未婚先孕异位妊娠破裂的患者67例,按入院单双日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给予人文关怀式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舒适指数评分。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和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无腹内脏器损伤、大出血和胚胎残留、心理突变等并发症。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舒适指数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2组患者并发症和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婚先孕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其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质量。

    作者:顾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