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谢宗玉;徐凌忠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为AD患者的64排螺旋CTA检查资料,利用智能追踪技术进行快速容积增强扫描,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大密度投影、三维容积成像以及仿真内镜图像后处理.结果:52例AD中,Stanford A型12例,Stanford B型40例,全部显示真假腔、内膜片,76支分支动脉受累,显示破口及再破口位置98处.动脉期真腔平均CT值较假腔高.结论:64排螺旋CTA对A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迅速准确诊断AD,为外科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AD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直肠超声在妇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经直肠和经腹检查的53例患者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0.38%,经直肠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45%.结论:经直肠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经腹超声,在不适合做经阴道超声的情况下,经直肠超声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景红霞;杨波;郑光美;白姣;彭月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型套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型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1例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型套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表现,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回肠末段多发性息肉瘤细胞累及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破坏淋巴滤泡;CD20、CD79α、cyclinD1、CD5等抗原表达阳性.结论: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型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多为套细胞性淋巴瘤,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其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以综合治疗为主,预后差.

    作者:骆莉莉;王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复杂性胆囊三角的处理

    目的: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两镜联合)在胆囊三角常规暴露困难中的运用,探讨如何减少胆管损伤及降低中转开腹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两镜联合胆囊切除术中对胆囊三角的处理.结果:通过两镜联合解剖胆囊三角,手术成功率达100%.结论:胆囊三角暴露困难者,通过两镜联合处理可降低手术中胆管损伤及中转开腹率.

    作者:徐礼治;汪继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与引流联合鞘内注射药物在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中的疗效比较.方法:经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62例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的单双日分治疗组31例,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对照组31例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联合鞘内注入敏感抗生素.观察2组总有效率和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96.8%(P<0.01);治疗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是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夏林;姜之全;韩易;徐德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对183例SAP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出现SAP前3天及发病后第1、3、5、7天的CPIS,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2组CPIS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后CPIS均比发病前明显升高(P<0.01);病死组发病后第1、3、5、7天与发病前3天的评分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存活组发病后第1、3、5天与发病前3天的评分比较均明显升高,第7天则较第1天显著下降(P<0.01).发病后第5天且CPIS>6分时,与存活患者相比病死率增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93.4%;CPIS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当接受充分治疗后,发病后第5天CPIS轻度下降,而在没有充分的抗感染治疗时变化不明显.结论:CPIS作为肺部感染程度的量化指标可以很好地预测SAP患者的预后.

    作者:邓星奇;李艳艳;顾薇;周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炎的效果.方法:将67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配制成漱口液漱口,观察组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治疗2周后检查2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情况.结果:2种漱口液对放射性口腔炎均有效果,但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炎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庆兰;邱艳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度产后出血5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度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积极配合抢救,纠正失血性休克,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吸氧,保证各引流管通畅,指导产妇高营养饮食和正确哺乳方法.结果:5例患者住院10~15 d均康复出院,新生儿均成活.结论:对重度产后出血患者采取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配合抢救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秦娟;毛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吸复合全麻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28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给予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4~0.08 mg/kg、舒芬太尼4~6 μg/kg稀释到20 ml,2~3 min静脉缓慢注射完毕;丙泊酚1~2 mg、苯磺顺阿曲库胺0.15 mg /kg、2%利多卡因1~2 mg/kg(>65岁酌减).静吸复合全麻期间严密监测、观察生命体征、麻醉深度、肌松,采取保温措施.结果:128例中2例出现灌洗吸收综合征,9例腹膜后冲洗外渗,2例因肾大出血行肾摘除术,其他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麻醉期间降低灌洗液压力、减少灌洗液量,可以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李熹;和儒林;汤芸芸;洪松涛;徐湘盛;解放军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喷他佐辛组(P组)各40例.D组选用地佐辛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P组选用喷他佐辛1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均采用自控镇痛泵(100 ml)以负荷剂量2 ml+持续剂量2 ml/h+自控镇痛每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模式静脉镇痛.观察术后4、8、16、24和48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患者有效自控镇痛按压次数.结果:D组术后4、8、16、24和48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有效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与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和嗜睡等发生率均低于P组(P<0.05~P<0.01).结论: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地佐辛较喷他佐辛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汪胜友;金文然;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在高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雾化吸入特普他林及布地奈德治疗高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应用BiPAP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特普他林及布地奈德.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的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BiPAP联合雾化吸入特普他林与布地奈德治疗高龄患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芳英;钱叶长;危蕾;申燕华;马伟;王众福;张善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2例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施行PD中病例资料完整的72例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者21例(27例次),发生率29.17%;病死2例,病死率2.78%;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提高PD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婉婉;崔培元;范恒伟;谈?;吴华;吴斌全;吴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瓣修复全层眼睑缺损的护理

    目的:探讨自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瓣修复全层眼睑缺损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10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重度眼睑缺损行自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瓣修复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口腔护理、手术切口的护理.结果:10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口腔感染或眼部感染,移植片无撕脱;术后随访6~12个月,除1例下睑轻度退缩外,眼睑外观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硬腭黏膜移植片及转移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及移位.结论:对自体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眶周皮瓣修复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口腔护理、手术切口的观察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防止口腔感染和眼部感染,利于移植皮瓣的成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洪霞;杨梅;王静;周萍;刘应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目标管理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2年新护士30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法培训,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结束后对2组护士进行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和全科室护士再评价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目标管理法是一种有效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培训质量.

    作者:焦旸;高涌;项同生;刘群芳;余朝文;陈景侠;韩梅;邵东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无创压力支持通气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无创压力支持通气(NIPSV)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两种模式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23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随机分为NIPSV组(69例)及CPAP组(54例),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气管插管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病死率和插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S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CPAP组(P<0.01).CPAP组伴有高碳酸血症患者病死率高于NIPSV组(P<0.05).结论:NIPSV与CPAP在降低病死率与插管率方面的效果相当,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伴有二氧化碳增高时采用NIPSV治疗效果要优于CPAP.

    作者:何卫华;刘慧琴;杨昆昆;王六三;王世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及蛋白酶体抑制剂与大肠癌关系研究进展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年死亡率为5.07/10万人,在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1].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大肠癌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以及放化疗,但疗效仍不令人满意.有研究[2]表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的异常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都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大肠癌中同样如此.UPS突变会导致对靶蛋白的调控能力丧失,从而引起癌蛋白积聚、抑癌蛋白异常降解、细胞凋亡受阻和增殖加速,导致大肠癌的发生.UPS的各类组成成分已成为肿瘤防治的研究焦点,蛋白酶体抑制剂也正在成为某些肿瘤新的治疗热点.近研究[2]表明,UPS在大肠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UPS的组成及其在大肠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基因型耐药分析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基因型耐药的发生情况.方法: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155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rtN236T、rtA181V、rtA181T耐药位点.结果:155例患者共检出基因型耐药16例,发生率为10.3%,其中rtN236T位点3例、rtA181V位点7例、rtA181T位点2例、rtA181V+ rtA181T位点2例、rtA181T+rtN236T位点1例、rtN236T+ rtA181V+ rtA181T位点1例.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无应答患者基因型耐药发生率并不高,疗效不佳可能与阿德福韦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能力较弱,病毒水平下降速度较慢有关.

    作者:张礼周;张振华;梁佳佳;方立庆;李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不同人群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比较心理干预对新兵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将新兵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各分成2组,入组后对所有受试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现场交卷.新兵分为A组和B组,A组系统授课和训练,进行心理干预3个月,遇有应激障碍及时给予心理治疗;B组进行常规模式的军事训练.3个月后2组再测SCL-90.药物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C组和D组,分别进行SCL-90量表测查,现场交卷.C组在精神科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D组继续精神科的传统住院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评SCL-90.结果:A组干预后新兵心理障碍阳性症状者和C组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均明显少于B组和D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新兵或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效,积极的心理治疗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很重要.

    作者:罗爱军;郭红;邹永江;盛玉霞;张婧;巨星;武业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医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网络成瘾(IA)医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将58名IA医学生分为对照组30名和观察组28名,对照组日常进行一般的说服教育和管理;观察组以CBT为构架,设计方案,进行认知和行为训练干预,每周2次,每次1.0~1.5 h,共计10周.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2组学生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CBT干预后观察组干预有效率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1),2组干预前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在心理总分、强迫、精神病性、人际关系等方面评分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干预后心理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敌对评分亦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P<0.01).而躯体化、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各因子评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干预对于IA医学生戒除网瘾和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明丽娟;齐玉龙;赵静;荣梅生;徐凌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为AD患者的64排螺旋CTA检查资料,利用智能追踪技术进行快速容积增强扫描,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大密度投影、三维容积成像以及仿真内镜图像后处理.结果:52例AD中,Stanford A型12例,Stanford B型40例,全部显示真假腔、内膜片,76支分支动脉受累,显示破口及再破口位置98处.动脉期真腔平均CT值较假腔高.结论:64排螺旋CTA对A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迅速准确诊断AD,为外科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AD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谢宗玉;徐凌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环孢素A对心房颤动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及血清中MMP-2、TIMP-2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ERP)、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AFCsA处理组.除对照组外,采用乙酰胆碱-氯化钙药物经尾静脉注射法构建AF大鼠模型;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AF CsA处理组饮食加5 mg·kg-1·d-1 CsA;对照组和AF组每天胃内注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心电图检测AF持续时间;测定心房ERP;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2及TI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组心房ERP明显缩短(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增高,TIMP-2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AF组比较,AF CsA处理组AF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房ERP明显延长(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降低,TIMP-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CsA具有抗AF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延长心房ERP从而改善大鼠心房电重构,以及调控MMP-2及TIMP-2表达而改善大鼠心房结构重构.

    作者:王茂林;宣玲;唐碧;吴士礼;周丽平;包宗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