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角膜缘上皮组织颞下方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周佳丽;智淑平

关键词:翼状胬肉, 复发率, 结膜瓣移植
摘要: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组织颞下方结膜瓣移植(ITBC)与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组织颞上方结膜瓣移植(ST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7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2组:ITBC组32例(36眼),STBC组32例(36眼).比较2种术式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ITBC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14.29%,STBC组复发率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C术式与STBC术式在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不同,前者由于保持了上方结膜生理结构和功能而为将来可能进行的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食管癌出现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食管癌手术方式及吻合口位置PG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残胃制作方法PG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平衡、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减轻胃壁水肿等治疗,18例3周内胃功能恢复,3例4周恢复,1例8周恢复,l例保守治疗3个月无好转后经胃-空肠吻合术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PG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消化道X线造影、超声和胃镜等辅助检查,采取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方明;张荣新;朱金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饮用含乌头碱药酒致严重室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63岁,因“突发心悸、大汗,意识丧失数分钟”入院.2013年6月7日早晨8时左右,患者早饭后饮用药酒约75 ml,2h后突发心悸、大汗,当时测血压70/40 mmHg,立即送至我科监护室,途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数分钟后清醒,但烦躁不安,全身大汗.急诊心电图示:持续性室速,心率203次/分(见图1).

    作者:李妙男;胡司淦;卢冬雨;陈耀;王洪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枸橼酸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枸橼酸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灌流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将35例实施连续性血液灌流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抗凝方案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枸橼酸钠组.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跨膜压的变化,同时比较治疗后血小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HC03-、游离钙、Na+和24h内出血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治疗2h和治疗4h的跨膜压均较枸橼酸钠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枸橼酸钠组明显延长(P<0.01);2组治疗后血小板、HCO3-、游离钙和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连续性血液灌流过程中应用枸橼酸钠抗凝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贾雪峰;赵曙光;张迪;朱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软组织缺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14例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设计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处,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1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 ~3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应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克服了常见皮瓣的缺点,且具有设计合理、切取转移方便、供受区邻近组织结构合理、修复后外形满意等优点.

    作者:赵遵江;张保德;刘勇;章荣涛;梁其国;胡育栋;徐良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Dicer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Dice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人胃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中Dicer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icer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5%,癌旁正常胃组织为85.0%,Dicer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高、中度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早期患者Dicer阳性率均高于低度和未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进展期患者(P <0.05~P <0.01),而在性别、年龄和癌灶原发部位间Dicer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icer表达明显降低,并且Dicer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

    作者:毕国斌;张伊莉;郭安河;苏玉璇;马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手足口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改善循环、营养心肌、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155例重症患儿多发生在3岁以内(91.6%),其中1~2岁占60.6%;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1.5∶1;农村患儿121例(72.2%);均有易惊、皮疹,其中发热147例,嗜睡、精神差110例,肢体抖动32例,恶心呕吐14例,出冷汗3例.血常规WBC升高75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68例,血糖升高45例,C反应蛋白升高37例,血压升高33例,心率增快16例.150例患儿行脑脊液检查,其中异常148例.治愈153例,其中1例曾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2例死亡.结论:针对临床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年龄<3岁,伴有发热、嗜睡、打惊等精神症状者,要高度重视,密切观察血压、血糖、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叶晓琴;高侠;沈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焦虑及疼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1d和检查前1h的焦虑水平及宫腔镜检查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护理前2组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1).观察组宫腔镜检查后1h的疼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降低宫腔镜检查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许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 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生源地、学习成绩、与父母亲关系及家庭收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P <0.05 ~P<0.0l).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因子与内外倾向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内外倾向、神经质、精神质、性别、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与父亲关系、家庭收入.结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自身、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作者:马小芹;申正付;杨秀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行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剥离组)和36例行肿胀负压抽吸术(吸刮组)治疗腋臭患者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2组治愈率分别为91.4%和83.3%,有效率均达到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低于吸刮组的43.1%(P<0.01).结论: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术后并发症少,比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刘晓峰;李光早;王怀谷;黄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以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66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纳差症状、体质量、腹围、血液电解质、尿素氮、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变化,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治疗后患者纳差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患者体质量、腹围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球蛋白、尿素氮、血清钾、血清钠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5例出现低热,2例穿刺部位渗液,1例穿刺部位出现皮下血肿,经对症治疗后逐渐消失.未发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操作简便,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少.治疗过程中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方法.

    作者:汪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种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中的选择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8例CSP患者中,2例外院治疗失败转入后阴道大出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予甲氨蝶呤化疗.另外6例首诊患者中,1例单纯米非司酮治疗;1例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过程中突发阴道大流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周后行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2例行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1例宫腔镜检术中大出血、1例宫腔镜检发现子宫瘢痕处憩室妊娠,均改行经腹CSP病灶切除修补术.结果:8例患者均治愈,且成功保留子宫.其中1例单纯米非司酮治疗成功;4例药物治疗失败后,2例行宫腔镜手术成功,2例行宫腔镜手术失败,改行经腹手术成功;3例阴道大量出血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止血,再予药物或宫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结论:CSP的单纯药物治疗以及宫腔镜手术治疗均应掌握一定的适应证,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迅速止血,栓塞术联合药物或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长虹;王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icroRNA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 (miR)是一种由21 ~ 25个碱基组成的非编码RNA,通过与mRNA互补,诱导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miR表达异常出现在多种肿瘤中,据此推测miR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甲状腺癌为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miR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诊断甲状腺癌的分子标志,并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就miR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脊柱手术后症状性脊柱硬脊膜外血肿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症状性脊柱硬脊膜外血肿(SSEH)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脊柱手术后发生SSEH 7例(病例组),选择同一期问、同一医生完成的术后未发生SSEH 30例作为对照组,2组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术后发生SSEH 7例,其中有3例联用低分子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例发生于引流管拔除前.比较2组的年龄、手术节段数、术中失血量及血肿清除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分析神经功能恢复与血肿压迫时间及血肿清除前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2组年龄及手术节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与不完全恢复患者血肿压迫时间和血肿清除前感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运动评分高于不完全恢复患者(P<0.05).结论:使用抗凝药物不当、术中失血量大、引流不畅是术后硬脊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术后硬脊膜外血肿一旦发生,应尽快处理,解除神经压迫.

    作者:曾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长期血液透析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根据体表标志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观察并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误入动脉、局部血肿和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32.0%(P<0.01).观察组中仅出现局部血肿2例;对照组误入动脉6例,局部血肿32例;观察组2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和P<0.01).2组均无血、气胸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较常规方法更具优越性.

    作者:马逸宜;蒋燕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麻醉的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美托咪定的右旋异构体,为咪唑类衍生物,激动人体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组织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较强的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且不抑制呼吸.由于DEX的独特药理特点,临床应用逐渐广泛,如全身麻醉可以降低低肺泡有效浓度值,减少镇痛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促进平稳拔管等.

    作者:夏伟鹏;邓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期间日疟患者血浆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期间日疟患者血浆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19名急性期间日疟患者(间日疟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中IFN-γ、IL-17水平.结果:间日疟组患者血浆中IFN-γ和IL-17水平分别为(18.86±6.77) pg/ml和(41.46±21.03) 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99±8.78) pg/ml和(25.23±11.83)pg/ml(P <0.01).结论:间日疟患者血浆中IFN-γ和IL-17的水平均升高.

    作者:孔评石;陶志勇;陶莉;方强;夏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媒介素养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四所高等医学院校l 798名在校医学生从媒介的基本知识、媒介接触途径及偏好、媒介接触目的、媒介传播信息的选择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媒介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2009年全国公众水平(P<0.01).医学生喜欢接触媒介途径是互联网,医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主要有休闲娱乐1 123人(62.46%)、放松身心845人(47.00%)、聊天752人(41.82%)、人际交往680人(37.82%)、学习知识543人(30.20%)、了解信息536人(29.81%)、打发时间169人(9.40%)、排遣寂寞158人(8.79%)、其他26人(1.45%).结论:医学生媒介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全国公众水平,接触媒介的目的存在一种自发的状态,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理性使用各种媒介.

    作者:申正付;贺庆功;杨秀木;马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莆田某学院学生婚前性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某学院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编大学生婚前性行为问卷,对4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28.8%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其中男生为41.5%,明显高于女生的17.9% (P <0.01).72.4%的大学生能接受大学生同居(异性),53.5%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且男生的认可率显著高于女生(P<0.01).大学生在性行为中每次都有避孕措施的为46.3%,有46.3%偶尔会采取避孕措施,每次都没有避孕的有7.4%.而大学生采取的避孕措施中大部分为单一形式避孕,以安全套使用率高(72.4%).结论:大学生对性较为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过于随意,应当加强性健康教育和引导,以及指导他们如何避孕.

    作者:黄力伟;林弘月;刘经灵;黄文博;吴伯雄;郑建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构成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NS)核心能力构成,为确立MNS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家个人访谈法,对19名专家进行访谈,并结合专题小组讨论法,同26名学生进行讨论.结果:专家和同学一致认为MNS应具备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护理伦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英语能力共8项核心能力.结论:护理教育者在制定MNS培养模式时,应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上8项能力,以期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临床对高级护理人员的需求.

    作者:李沐;谢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5例CT表现

    目的:总结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5例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CT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例中肿瘤呈多发4例,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囊实性病变,1例为单发.CT平扫均表现为肝内低密度占位,病灶中央见较大范围的不规则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晰;1例单发者为囊性占位.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轻度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结论:CT在显示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在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颜广林;顾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