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王岚;马长征

关键词:心理学, 医学, 医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AFW-US)对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不同生源地医学生之间总体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幸福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城乡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群体之间在自我意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在家庭环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性别之间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校学习、家庭环境、工作与社会适应、恋爱、休闲活动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学校学习、自我意识对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自我意识、学校学习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血脂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脂及肝功能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脂肪肝患者80例作为治疗组,体检正常者80名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血脂和肝功能指标.结果:脂肪肝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却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的形成与血脂关系密切,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血脂和肝功能酶学指标监测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作者:蔡玉华;胥振国;杜江;曾一鸣;金崇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固定架结合皮瓣转移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结合皮瓣转移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一期行外固定支架.术后对存在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或窦道患者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均采用病灶清除,切除死骨后植骨,进行带蒂皮瓣转移治疗.结果:2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炎症复发,再次手术后愈合,成活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均有感觉功能.随访16~24个月,21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18个月;2例延期愈合,再次行切开加压锁钉钢板加植骨后愈合.无深部感染;5例出现针道感染,拔出外固定钢针后,换药1周愈合;3例腓肠肌萎缩;2例膝关节轻度受限;2例踝关节功能背伸受限,但行走功能可.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手术技术可达到同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目的,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鲍广全;曹烈虎;宋绍军;苏佳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童烧伤65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烧伤的特点,探讨预防或减少儿童烧伤的措施.方法:对656例烧伤患儿的性别、年龄、致伤因素、烧伤部位、烧伤程度、季节分布、地点、家庭及监护人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656例儿童烧伤中,男女比为1.66:1,1~3岁患儿为多(383例,58.38%),以热液烫伤为多(481例,73.33%),以头面颈部及躯干为主(50.30%、64.63%),中度为主(47.37%),多发生在夏季(42.63%),烧伤发生的地点大部分在家中(81.86%),农村患儿多于城市,家中有父母或监护人在场的占75.46%.结论:儿童烧烫伤主要是监护人的疏忽大意、照顾不周所致,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加强烧伤知识宣传、普及,是预防或减少儿童烧烫伤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继松;张开俊;章祥洲;徐东卫;杜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皮样肉瘤8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E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对8例ES标本,通过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光镜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本组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42.9岁.3例为远端型,均位于前臂;镜下可见不规则肉芽肿样结节,中心有坏死,周边为上皮样瘤细胞;5例为近端型,见于会阴、颈部和胸部,上皮样和横纹肌样瘤细胞呈片状或弥漫分布,异型性较明显,核分裂较多.免疫表型细胞角昼白(CK)(8/8)、波型昼白(vimentin)(8/8)、上皮膜抗原(EMA)(6/8)、CD99(5/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4/5)、CA125(4/5),而其他标记均为阴性.结论:ES可分为远端型和近端型,但两者的免疫表型相似,均表达CK、Vimentin和EMA,有助于与其他具有上皮样细胞形态的软组织肿瘤相鉴别.

    作者:刘德纯;李涤臣;吴礼高;承泽农;陈丽;彭先高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同步黄葵胶囊对顺铂化疗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同步服用黄葵胶囊的顺铂化疗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探讨黄葵对肾功能的保护性影响.方法:选取既往有化学性肾功能损伤现已基本恢复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均按常规剂量顺铂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观察组同步口服黄葵胶囊,治疗期间2组定期监测肾功能.比较2组患者化疗后1个月血清肌酐水平、肌酐清除率、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值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各监测指标数值变化幅度,即肾功能损伤情况均较轻(P>0.05),而对照组化疗后1周和4周变化均较明显(P<0.01).结论:黄葵胶囊在含顺铂方案化疗过程中可对患者肾功能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顺铂的肾毒性.

    作者:韩灵敏;于晓丽;杜利力;韩春山;段孝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分辨率CT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肺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SPN 62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1例,转移瘤2例,良性SPN 29例,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和内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充分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内的细微结构:分叶征37例,毛刺征30例,胸膜凹陷征50例,钙化征17例,血管集束征20例,支气管征15例.结论:HRCT能显示SPN内部结构,是区分良恶性SPN的有效方法.其中容积重建技术和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结合观察,能更好地观察病变的各种特征.

    作者:徐加利;刘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49例青年AMI患者和82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年组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患高血压、糖尿病率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1).2组患者比较,青年组发病多有明确诱因(P<0.05),临床表现典型(P<0.01),并发症相对较少(P<0.01~P<0.05),病死率低(P<0.05),预后较好.结论:青年AMI应以冠心病危险因素为主进行早期预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降低AMI的发生.

    作者:杨茹;邵素云;胡司淦;于继英;张晶;朱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和归因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和归因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幸福感指数量表、缺陷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内在性、他人及机遇量表,对397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指数为10.51±1.81,幸福感指数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幸福感指数与自尊总分和社会支持各因子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内在性组和有势力的他人组的幸福感指数较机遇组高(P<0.01),内在性组与有势力的他人组的幸福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指数与自尊总分和社会支持各因子及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的归因倾向对其幸福感存在影响.

    作者:李晓东;汪元宏;林飞;刁春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Notch信号通路在肺癌中的作用

    Notch基因发现于1919年,该基因的部分功能缺失会在果蝇翅膀的边缘造成一些缺口.1983年 Artavanis-Tsakonas研究组首次克隆了该基因.1991 年Notch在人类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中首先被鉴定出来[1].随后研究发现,Notch其家族成员的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在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在不同肿瘤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人类子宫颈癌、头颈肿瘤、子宫内膜癌、肾癌、乳腺癌、黑素瘤等均发现Notch信号通路的异常[2-3],表现为促癌作用,但其在皮肤癌、前列腺癌有抑癌作用[4];其在肺癌中的作用是根据肿瘤细胞类型的不同发挥着抑癌或促癌作用.Notch信号通路在不同个体表达的不同,对肿瘤的预后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腰椎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腰椎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诱导前不注射任何药物.2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喷他佐辛静脉PCIA.记录术后6、12、24、36、48 h患者疼痛强度评分(VAS)和舒适度评分(BCS),48 h内患者PCI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以及术后镇痛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P组患者术后各观察点VAS分值均明显低于C组,BCS分值均明显高于C组(P<0.01),48 h内PCI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C组(P<0.01),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1),镇痛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少于C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可增强腰椎手术后舒芬太尼复合喷他佐辛静脉PCIA的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及其不良反应.

    作者:沈勤;肖建军;吴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是机体调控不适当或者过强免疫应答的关键机制之一,它们可以主动地抑制普通T细胞的功能,维持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的耐受.目前认为CD4+CD25+FOXP3+T细胞为Treg细胞的特征性表型[1].1995年,Sakaguchi等[2]完成了一项划时代的研究,他们将去除了CD25+细胞的正常BALB/c小鼠脾细胞输入到BALB/c裸鼠体内,该裸鼠会出现严重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如果在输入CD4+CD25-细胞后不久,将分离出的CD4+CD25+T细胞回输到裸鼠体内,则可以阻止自身性免疫疾病的发生,因此认为CD4+CD25+T细胞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功能.这个T细胞亚群被命名为Treg细胞.随后不久该研究小组又发现,如果在小鼠新生第3天切除胸腺,则该小鼠的CD4+CD25+T细胞缺失,表明这种T细胞是在胸腺内分化和发育的[3].

    作者:王晓莉;翟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盐酸戊乙奎醚预防女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预防成年女性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全身麻醉下进行LC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Ⅱ组从腹腔取出胆囊时分别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1 mg、0.5 mg;Ⅲ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记录各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程度,并对各个呕吐级别出现的病例计数.结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和Ⅱ组均低于Ⅲ组(P<0.01).结论:成年女性LC术中取出胆囊时,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且1 mg效果优于0.5 mg.

    作者:张静;曾宾;郭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硬化患者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中清醒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EVL的患者根据清醒镇静药物组合及剂量不同,随机分成2组.Ⅰ组给予芬太尼1.5 μg /kg,丙泊酚0.8~1.2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进行操作;Ⅱ组给予舒芬太尼0.12 μg/kg,丙泊酚0.25~0.5 mg/kg,待患者OAA/S评分达3分时即进行操作.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胃镜操作时间、恢复时间、患者和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Ⅱ组患者血压、呼吸和心率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Ⅰ组的低血压的发生率35.7%高于Ⅱ组(5.5%)(P<0.05);Ⅱ组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2组的操作时间、患者和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肝硬化患者EVL,患者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较少的呼吸抑制.

    作者:杨清峰;张旭;江泳;周磊;张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10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的疗效.方法:10例食管静脉瘤伴出血患者,行内镜瘤体内注射硬化剂治疗.结果:10例静脉瘤患者经1次注射,未见有活动性出血,2周后复查胃镜,静脉瘤消失.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作者:钟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TLR4)、髓样分化分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表达水平,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和正常对照组(B组),每组各20只,运用复合法(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制备细胞免疫反应性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大体形态损伤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学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UC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TLR4、Myd88和NF-κb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的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A组大鼠结肠黏膜大体形态评分、组织学损伤评分、结肠黏膜组织中TLR4、Myd88和NF-κb的表达及外周血中IL-1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UC大鼠模型中TLR4、Myd88、NF-κb和IL-1的表达明显升高,TLR4可能通过介导NF-κb引发信号通路下游的基因表达,从而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

    作者:李雅琳;郑海伦;王启之;于东红;柳青;燕善军;柯希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核激素受体转录共激活因子AIB1的研究进展

    AIB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是核激素受体转录共激活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又称作SRC-3、ACTR、TRAM-1、RAC3、NCOA3、P/CIP等.作为新定义的一个原癌基因,它是由anzick SL等在寻找乳腺癌中频繁扩增的基因时早发现的.大量研究[1]表明,AIB1基因的扩增和过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以在乳腺癌中的研究多深入.本文就AIB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袁圆;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下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CSEA)组和硬膜外(CEA)组,各30例.CSE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左旋布比因2 ml,必要时通过置入硬膜外腔的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10 ml,用于调整麻醉平面和麻醉维持;CEA组硬膜外腔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10~15 ml.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麻醉后30 min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SEA组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P<0.05).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CEA组(P<0.05).结论: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起效快,镇痛及肌松效果好.

    作者:王健;李传明;金玉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MRI多种功能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多种功能成像(fMRI)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经手术、穿刺后病理或临床治疗后证实的5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均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成像检查: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波谱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前列腺癌在DWI图上多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ADC值平均低于(897.4±67.5)×10-6,波谱显示胆碱类化合物(Cho)峰值明显增高,枸橼酸盐(Cit)峰值减低,[Cho+肌酸(Cre)]/Cit比值升高,其平均值为2.75±0.83,动态增强为早期明显强化,时间强化曲线多为流出型或平台型.结论:联合应用fMRI检查可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也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定性,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强荣;陈进;周鸣;陈丽红;袁小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改良Millard法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16例

    目的:观察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方法:基于对Millard、Onizuka及罗慧夫术前设计的理解,在白唇、柱状线及红唇的设计上选择性地综合采用三种设计方法,同时采用患侧口轮匝肌与鼻棘、鼻底及对侧口轮匝肌多层次、多部位重叠缝合.在功能性修复唇裂的同时,使人中嵴显现,且防止鼻翼外脚外移复发.术中使C瓣自然退缩于鼻底,以增加患侧鼻小柱和鼻底的皮肤.结果:16例术后双侧唇高相等,红唇缘延续光滑,唇弓形态自然;人中嵴形态存在,无干燥红唇与湿润红唇交错,无唇外翻;上唇运动时无不正常凹陷和扭曲;双侧鼻孔、鼻翼基底基本对称,形成鼻孔槛,效果满意.结论:改良Millard法是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怀谷;赵永娟;顾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Graves病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多食、消瘦、心悸、多汗、烦躁、易怒等,Graves病(GD)是甲亢常见病因.重症肌无力(MG)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免疫细胞依赖、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是由于胸腺发育异常或其他原因产生AchRAb,破坏突触后膜运动终板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导致出现一系列肌无力的临床症状[1].GD伴发MG约占所有GD患者的1%,而MG伴发GD者约为1.8%~10.3%[2],实为罕见病例.我院2011年4月30日收治GD合并MG 1例,现作报道.

    作者:龚莉;黄莹芝;冯锋;常琳;王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