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10例

钟能华

关键词:静脉扩张, 食管, 内镜, 硬化剂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的疗效.方法:10例食管静脉瘤伴出血患者,行内镜瘤体内注射硬化剂治疗.结果:10例静脉瘤患者经1次注射,未见有活动性出血,2周后复查胃镜,静脉瘤消失.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游泳运动对高脂诱导肥胖SD大鼠Ghrelin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干预后肥胖大鼠血清及下丘脑Ghrel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肥胖及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普食(NC,n=10)组和高脂(HD,n=40)组.筛选出成功建立肥胖模型20只随机分为肥胖对照(OB)组、游泳(SWI)组,各10只.SWI组予以每天1 h,每周5 d,共行6周游泳训练;OB组及NC组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分别测定干预6周前后各组体重(BW)、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Ghrelin.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Ghrelin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前,OB组、SWI组均较NC组BW、FPG、TG、TCH、FINS、HOMA-IR显著升高,Ghrelin明显降低(P<0.01);干预后,SWI组均较OB组BW、TG、TCH、FPG、FINS、HOMA-IR明显降低,Ghrelin水平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OB组下丘脑Ghrelin表达较NC组降低(P<0.01),SWI组较OB组升高(P<0.05).结论:游泳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减轻体重,降低肥胖大鼠Ghrelin水平.

    作者:高雅;潘天荣;王长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碳质涂膜人工关节在兔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兔假体植入实验,对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假体进行研究,了解人工假体的生物相容性、耐磨性,为假体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只采用同一切口,原位缝合.实验组19只其中A组取左侧切口,共5只,术后8周处死;B组取右侧切口中,共7只,术后8周处死;C组切口随机,共7只,术后12周处死.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植入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假体,待切口愈合后分笼饲养,分别在术后8周和12周处死,通过肉眼观察、X线摄片、HE染色等方法,对术后人工假体的生物相容性及界面摩擦磨损现象进行初步观察.结果: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假体在动物体内无毒副作用,无明显炎症反应和异物反应,无严重溶骨效应,在碳质假体周围发现有新生软骨组织,碳质股骨头表面没有明显磨损和碳颗粒游离现象.实验A组、B组和对照组手术后生物相容性评分、无溶骨性评分和耐磨性评分均高于实验C组(P<0.05~P<0.01).结论:碳质涂膜人工股骨头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磨性能,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人工假体材料.

    作者:李双;叶斌;孙宏伟;陈丽丽;陈岚;袁小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改良Millard法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16例

    目的:观察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方法:基于对Millard、Onizuka及罗慧夫术前设计的理解,在白唇、柱状线及红唇的设计上选择性地综合采用三种设计方法,同时采用患侧口轮匝肌与鼻棘、鼻底及对侧口轮匝肌多层次、多部位重叠缝合.在功能性修复唇裂的同时,使人中嵴显现,且防止鼻翼外脚外移复发.术中使C瓣自然退缩于鼻底,以增加患侧鼻小柱和鼻底的皮肤.结果:16例术后双侧唇高相等,红唇缘延续光滑,唇弓形态自然;人中嵴形态存在,无干燥红唇与湿润红唇交错,无唇外翻;上唇运动时无不正常凹陷和扭曲;双侧鼻孔、鼻翼基底基本对称,形成鼻孔槛,效果满意.结论:改良Millard法是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怀谷;赵永娟;顾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MRI多种功能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多种功能成像(fMRI)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经手术、穿刺后病理或临床治疗后证实的5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均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成像检查: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波谱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前列腺癌在DWI图上多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ADC值平均低于(897.4±67.5)×10-6,波谱显示胆碱类化合物(Cho)峰值明显增高,枸橼酸盐(Cit)峰值减低,[Cho+肌酸(Cre)]/Cit比值升高,其平均值为2.75±0.83,动态增强为早期明显强化,时间强化曲线多为流出型或平台型.结论:联合应用fMRI检查可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也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定性,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强荣;陈进;周鸣;陈丽红;袁小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分辨率CT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肺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SPN 62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1例,转移瘤2例,良性SPN 29例,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和内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充分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内的细微结构:分叶征37例,毛刺征30例,胸膜凹陷征50例,钙化征17例,血管集束征20例,支气管征15例.结论:HRCT能显示SPN内部结构,是区分良恶性SPN的有效方法.其中容积重建技术和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结合观察,能更好地观察病变的各种特征.

    作者:徐加利;刘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检测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出现的13株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从ICU分离到13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5种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耐药基因克隆测序方法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性一致性序列-PCR分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结果:13株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的MIC为16~1 024 μg/ml;13株实验菌PCR产物克隆测序分析比对为blaKPC-2型和blaSHV型基因.结论:ICU连续出现13株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KPC-2是引起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SHV型β-内酰胺酶同时参与多重耐药机制.

    作者:姚慧琳;范德胜;陆士海;刘培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脊椎转移瘤11例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共累及22节椎体;累及椎弓根5例,累及棘突及横突7例;22节病椎T1WI均呈低信号,T2WI中19节椎体呈混杂信号、3节椎体为低信号,T2WI/STIR病椎均呈高信号改变;12节椎体病理性骨折,11节椎体前后缘隆突;椎旁肿块5例;跳跃征5例.结论:脊柱转移瘤有特征性的MRI表现,可早期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范围及程度.

    作者:马宜传;孙景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实验结果回报时间分析

    目的:分析血常规五分类标本、生化标本、免疫标本的实验结果回报时间(TAT),探讨影响TAT延长的可能因素.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分析血常规五分类标本、生化标本、免疫标本的TAT,计算从采集到审核各阶段的时间与ISO15189实验室实验TAT目标值对比,分析各阶段的影响因素.结果:快速急诊标本TAT不符合ISO15189实验室TAT目标值,门诊标本、住院标本均符合ISO15189实验室TAT目标值.影响实验结果TAT延长的主要因素为快速急诊标本未及时处理、标本量处于高峰期、检测项目或者过程过于复杂繁琐、仪器故障与保养、维护影响标本检测、运送人员和其他人员素质不够,与临床沟通不够等.结论:门诊和住院的标本符合ISO15189实验室TAT目标值,满足了临床和病人的需要.对未符合ISO15189实验室管理采取急诊标本进行优先处理,保证检验质量和临床需求.

    作者:梁映亮;隋洪;徐灼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瘢痕子宫早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序贯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效果.方法:82例瘢痕子宫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其中对照组56例直接行无痛人工流产;观察组26例序贯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行无痛人工流产.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宫口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手术时间、宫腔残留、子宫穿孔等情况.结果:2组镇痛效果均为100%,观察组宫口100%扩张;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率与宫腔残留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子宫穿孔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瘢痕子宫早孕终止妊娠安全有效,能减少子宫损伤、出血以及人工流产并发症.

    作者:吴霞;唐桂娥;桑学梅;马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成人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CNP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依据CNP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的差异.结果:CNP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1);CNP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实施CNP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子宫瘢痕部妊娠4例诊治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CSP)是指妊娠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是一种较少见的异位妊娠,有学者[1]称之为剖宫产瘢痕部位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CSP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多数CSP被诊断为宫内妊娠或难免流产,治疗过程中行清宫术或人工流产术,导致术中或术后子宫出血,甚至发生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2004~2010年,我院共收治CSP 4例,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一报道.

    作者:黄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腰椎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腰椎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诱导前不注射任何药物.2组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喷他佐辛静脉PCIA.记录术后6、12、24、36、48 h患者疼痛强度评分(VAS)和舒适度评分(BCS),48 h内患者PCI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以及术后镇痛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P组患者术后各观察点VAS分值均明显低于C组,BCS分值均明显高于C组(P<0.01),48 h内PCI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C组(P<0.01),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1),镇痛期间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少于C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可增强腰椎手术后舒芬太尼复合喷他佐辛静脉PCIA的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及其不良反应.

    作者:沈勤;肖建军;吴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调查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AFW-US)对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不同生源地医学生之间总体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幸福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城乡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群体之间在自我意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在家庭环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性别之间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校学习、家庭环境、工作与社会适应、恋爱、休闲活动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学校学习、自我意识对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自我意识、学校学习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岚;马长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是机体调控不适当或者过强免疫应答的关键机制之一,它们可以主动地抑制普通T细胞的功能,维持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的耐受.目前认为CD4+CD25+FOXP3+T细胞为Treg细胞的特征性表型[1].1995年,Sakaguchi等[2]完成了一项划时代的研究,他们将去除了CD25+细胞的正常BALB/c小鼠脾细胞输入到BALB/c裸鼠体内,该裸鼠会出现严重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如果在输入CD4+CD25-细胞后不久,将分离出的CD4+CD25+T细胞回输到裸鼠体内,则可以阻止自身性免疫疾病的发生,因此认为CD4+CD25+T细胞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功能.这个T细胞亚群被命名为Treg细胞.随后不久该研究小组又发现,如果在小鼠新生第3天切除胸腺,则该小鼠的CD4+CD25+T细胞缺失,表明这种T细胞是在胸腺内分化和发育的[3].

    作者:王晓莉;翟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癌基因Fr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ra-1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胃癌标本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以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Fra-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Fra-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而其表达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a-1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王子安;陶言言;赵富友;毕国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钙镁合剂和甲钴胺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疗效比较

    目的:评估钙镁合剂和甲钴胺对奥沙利铂引起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接受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化疗的9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钙镁合剂、甲钴胺和生理盐水.利用奥沙利铂专用神经毒性分级和神经症状评分(NSS)观察患者神经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单纯化疗组、钙镁合剂组、甲钴胺组急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93.1%、66.7%、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神经毒性,化疗3周期评价时3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镁合剂和甲钴胺组Ⅰ~Ⅲ度神经毒性均低于单纯化疗组(P<0.01和P<0.05),钙镁合剂组和甲钴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6周期时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镁合剂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但甲钴胺组和单纯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NSS评分,单纯化疗组3周期、6周期时评分均高于其他2组(P<0.01和P<0.05),而钙镁合剂和甲钴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镁合剂和甲钴胺均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和程度.

    作者:杨武;喻永龙;王新帅;朱西平;张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失血量及复苏液体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失血量及复苏液体量的影响.方法:取24只新西兰兔,建立失血未控制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3组,血必净组(XBJ组)、乳酸林格液组(LRS组)和不复苏组(NRC组),分别在限制复苏期和止血复苏期给予不同的复苏液体干预,观察兔子存活数量、失血量、补液量以及在各个时相点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在实验结束(约390 min)时,NRC组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152.8 min ;XBJ组和LRS组全部存活.在限制复苏期,NRC组失血量少,XBJ组失血量明显少于LRS组(P<0.01).在限制复苏期和止血复苏期,XBJ组的复苏液体量均少于LRS组(P<0.01).在限制复苏期末(90 min)、止血复苏期末(210 min)和院内观察期末(390 min),XBJ组的HCT均高于LRS组(P<0.01).结论:与乳酸林格液相比,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乳酸林格液在限制性液体复苏时,能够减少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的失血量、补液量和HCT的下降,有助于休克机体的复苏.

    作者:王振杰;李磊;邱兆磊;纪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固定架结合皮瓣转移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结合皮瓣转移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一期行外固定支架.术后对存在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或窦道患者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均采用病灶清除,切除死骨后植骨,进行带蒂皮瓣转移治疗.结果:2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炎症复发,再次手术后愈合,成活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均有感觉功能.随访16~24个月,21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18个月;2例延期愈合,再次行切开加压锁钉钢板加植骨后愈合.无深部感染;5例出现针道感染,拔出外固定钢针后,换药1周愈合;3例腓肠肌萎缩;2例膝关节轻度受限;2例踝关节功能背伸受限,但行走功能可.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手术技术可达到同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目的,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鲍广全;曹烈虎;宋绍军;苏佳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性粒细胞凋亡在烧伤兔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烧伤组30只;烧伤组又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烧伤后2、4、8、12、24 h 5个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每次6只;共计6组,每组6只.观察烧伤组不同时间点兔肺组织病理,进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湿干重比(W/D),分离纯化肺泡灌洗液中的PMN,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PMN凋亡和坏死细胞和呼吸爆发.结果:烧伤组各时相点均可见到肺泡腔及间质内白细胞渗出、浸润,肺泡腔内见渗出液,肺泡隔增厚,肺泡及间质充血,部分肺泡塌陷、不张,透明膜形成,且随时间延长病变加重,肺损伤的半定量评分增加(P<0.01),尽管各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烧伤组肺W/D也随时程延长而升高(P<0.01),8 h后高于对照组(P<0.01);兔烧伤后2~12 h,肺灌洗液中PMN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PMN坏死率在烧伤后2 h显著升高(P<0.05),4 h达峰值(P<0.01),8 h后下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烧伤组PMN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MN呼吸爆发在烧伤2 h后升高,8 h到达峰值(P<0.01),后下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ALI兔PMN从血管游出到达肺组织,在肺泡中大量聚集,且凋亡途径发生障碍,致PMN持续处于活化状态,与ALI的发病相关.

    作者:何先弟;段立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10例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的疗效.方法:10例食管静脉瘤伴出血患者,行内镜瘤体内注射硬化剂治疗.结果:10例静脉瘤患者经1次注射,未见有活动性出血,2周后复查胃镜,静脉瘤消失.结论: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瘤伴出血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作者:钟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