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靳冬;张建陶;钱建东;潘明珠
全麻下通过支撑喉镜行声带息肉切除,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由于手术操作需在声带上进行,易出现声带出血、水肿等并发症,因此麻醉后呼吸管理较为困难,术后要求尽快清醒,恢复自主保护性反射是关键.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均为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迅速,半衰期短,术中容易控制.我们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以探讨更好的麻醉方法,现作报道.
作者:张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新上岗护士急救能力强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工作2年内的护士28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1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急救相结合培训,比较2组人员培训前后考核成绩.结果:2组护士培训前各项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2组理论考试和演练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演练急救时间均短于培训前(P<0.01),且观察组2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但2组演练急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演练可使所学的操作技能与临床应用更好地融合,提高了新护士的学习兴趣、业务水平、急救意识和能力,培养了护士整体协调能力,确保了科室间、医护间、医护患间的协作与医疗安全,为临床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刘敏;魏薇萍;管佳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Delta样配体4(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73例NSCLC组织标本中DLL4和VEGF表达,以32例NSCLC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DLL4、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NSCLC组织中,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DLL4除外)和分化程度,DLL4、VEGF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类型间其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LL4和VEGF在NSCLC组织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DLL4、VEGF高表达可能相互作用,共同促进NSCLC的浸润转移,从而影响患者预后,DLL4、VEGF可能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朱园园;毕明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化疗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8例接受联合化疗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接受3~8周期相同方案的化疗,总共进行236次化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昂丹司琼预防呕吐,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预防呕吐,观察2组化疗后第1天(急性)和第2~5天(迟发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天与第5天防止呕吐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5天防止恶心的有效率和第2~4天防止呕吐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化疗急性和迟发性呕吐效果均佳,尤其是对迟发性呕吐效果满意.
作者:李志杰;杜昌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58例确诊为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术前血清TK1的水平,同时检测40例食管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和5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TK1水平;食管癌组随机抽取28例进行连续跟踪随访,检测其术后7 d、术后1个月的血清TK1水平.结果:食管癌组患者术前血清TK1水平和血清TK1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1),良性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中随访的28例患者手术后7 d血清TK1下降不明显(P>0.05),但术后1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检测血清TK1的水平对食管癌诊断、预后判断、疗效监测等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陈凯;于在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塞丁格技术创立于1953年,其特点是经皮穿刺,通过导丝、导管交换将导管引入血管内[1].改良塞丁格技术是将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便于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从插管鞘送入,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组织损伤.我院静脉治疗小组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对直接穿刺困难的20例患者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在实践中发现塞丁格穿刺包中的穿刺针直,长约7.5 cm,护理人员在穿刺时感觉不得力,不好把握针头方向,我们改用头皮钢针进行穿刺,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作报道.
作者:李桂莲;刘春梅;田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BL教学法适当的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教改实验班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并通过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较大帮助.结论: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适当应用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方法.
作者:管俊昌;刘勇;闵宏林;张涛;朱玲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善释补片在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行善释补片经腹股沟入路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疼痛轻,无切口感染,4例出现尿潴留经导尿治愈.随访2~20个月无复发.结论:善释补片行成人股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手术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陈传国;杨卫富;戴象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4例哮喘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P感染诱发哮喘36例(MP感染诱发组),非MP感染诱发哮喘38例(非MP感染诱发组).观察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肺外脏器受累情况,以及治疗措施和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等.结果:MP感染诱发组患儿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及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等方面与非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患儿肺外脏器受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诱发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较好.结论:与非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比较,MP感染诱发哮喘发热多见、咳嗽剧烈、喘息出现晚且持续时间长,对支气管扩张剂不敏感,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有效.
作者:董传莉;谢怀珍;张兰;宫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S组、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MRI 弥散加权成像及T2WI增强扫描检测各组大鼠相对平均扩散系数及平均信号强度.采用T2WI扫描评估各组大鼠脑缺血体积.结果:预处理组与NS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相对平均扩散系数明显升高,增强扫描、T2WI 扫描相对信号强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
作者:熊建忠;易飞;揭文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疗效.方法:将53例RSA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每天予以阿司匹林100 mg、泼尼松5 mg 1次口服,共3个月;3个月后阿司匹林减量至25 mg,泼尼松减量至2.5 mg,每晚1次口服,直至妊娠后3个月.对照组常规黄体酮等保胎药物治疗.将生育活婴或者妊娠28周内未出现胎儿异常视为妊娠有效,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活产率及妊娠合并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妊娠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并不增加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能有效改善RSA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张静;张宁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法与锤凿劈冠法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将269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31例采用锤凿劈冠法,观察组138例采用微创拔牙法.对2组的拔牙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锦程;赵莉莉;王艳;刘文静;夏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为高校健全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和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内6所大学2 593名学生,统一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年级、家庭和谐程度、专业满意度等)和一份标准化的抑郁自评量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结果:27.70%的学生抑郁症状明显,其中轻度抑郁19.21%,中度抑郁7.52%,重度抑郁1.00%,抑郁严重度为0.48±0.10.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睦程度、情感状态、专业满意度、体育锻炼、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与抑郁症状的产生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年级、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和儿童留守情况与抑郁症均无明显关系(P> 0.05).结论:多种因素参与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过程,其危险因素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建立有效的心理筛查与预警机制、及时的跟踪和干预,是防止大学生心理健康恶化的根本.
作者:崔然;时萍;申国明;王文杰;聂小曼;方玉梅;盛万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女,41岁.因子宫肌瘤挖除术后3年,复查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1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手术顺利,按期出院,病理检查提示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平素月经规律,无明显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等表现,1个月前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要求治疗,再次入院.
作者:张旋;柯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暂时性支架置入成功救治1例气管极重度狭窄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气管极重度狭窄行暂时性支架置入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充分麻醉及适当镇静,术中加强监护、密切配合,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气管狭窄症状明显缓解,气管护理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严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气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王琴;姚小鹏;黄怡;孙沁莹;王湘奇;夏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对2例乳腺分泌型癌进行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分泌型癌的病理形态学主要特点为癌细胞异型性较小,细胞质和细胞外出现大量分泌物,对PAS染色出现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S-100恒定表达.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比较少见,为预后较好的乳腺癌.诊断需结合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时还需与一些肿瘤相鉴别.
作者:梅娟;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教授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分别进行PBL教学法(PBL组)和传统教学法(LBL组).教学实施后进行笔试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来完成效果评估.结果:2组学生笔试中基础理论客观题型得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但PBL组案例分析题型得分高于LBL班级(P<0.01);在教学过程中,PBL组学生在学习注意力集中、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兴趣、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的有效使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LBL(P<0.01),但LBL组学生掌握据重难点理论知识优于PBL组(P<0.01).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医学教学中推广.
作者:王齐;陈辉;戴寒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或超声影像学检查和/或腹腔镜或经腹直视下确诊;其中行腹腔镜手术40例,经腹手术23例,B超引导下刮宫术9例,腹腔镜引导下刮宫术1例.结果:73例均治愈.60例在治疗后45 d左右恢复月经,10例60 d左右恢复月经,3例65 d恢复月经.65例月经量正常,5 例比既往略增多,3例略减少.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子宫角妊娠的关键.
作者:付亚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干-湿棉球擦拭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中的疗效.方法:将8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干-湿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2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发生率、清洁度及真菌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口腔清洁度低6分的患者数由40例下降到6例,对照组由41例下降到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口腔真菌感染率、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1.6%、20.9%和23.3%、3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湿棉球擦拭法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的护理中,具有口腔清洁效果好,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势.
作者:王雅宁;王鸿雁;祝凌芳;崔娟;丁维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异系数在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各级别间的差异,探讨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水平与RDW的相关性.方法:对191例首次确诊为1~3级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分别记录收缩压、舒张压、RDW、血尿素氮、尿酸、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进行分析;选择健康成人59名为对照组.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不同水平高血压与RDW变异系数的关系.结果:高血压各级别间RDW变异系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变异系数与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是RDW变异系数的影响因素(β=0.351,P=0.002).结论:RDW变异系数在老年人高血压各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RDW变异系数与收缩压呈正相关.
作者:陈继群;韩卫星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