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治疗复发性流产效果观察

张静;张宁芝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 阿司匹林, 泼尼松, 黄体酮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疗效.方法:将53例RSA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每天予以阿司匹林100 mg、泼尼松5 mg 1次口服,共3个月;3个月后阿司匹林减量至25 mg,泼尼松减量至2.5 mg,每晚1次口服,直至妊娠后3个月.对照组常规黄体酮等保胎药物治疗.将生育活婴或者妊娠28周内未出现胎儿异常视为妊娠有效,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活产率及妊娠合并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妊娠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并不增加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能有效改善RSA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可行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应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后行清宫术,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3例行子宫切除手术.结果:15例患者中误诊为宫内妊娠4例,误诊为葡萄胎1例,误诊率33.3%;15例患者均经治疗后出院.结论: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漏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早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避免不必要的子宫切除至关重要.

    作者:方红;宋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肾神经鞘瘤1例

    患者,女,66岁.因反复左腰痛6个月,B超发现左肾包块1周入院.查体:左肾区未扪及明显包块,左侧腰部无压痛,有轻叩击痛.尿常规检查(-).血尿素氮57 mol/L,血肌酐53 μmol/L.双肾CT:左肾内可见约5.0 cm×7.6 cm软组织影,CT值10~43 Hu,增强后肿块中度不均匀强化,内见分隔影及斑片状无强化区,病变与左肾上极分界不清,左肾盂受压变形,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作者:张春宏;王东波;王辉;吴志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对全自动干化学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进行应用评价.方法:在VITROS-250型干式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CRP,并同时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血清CRP的检测限为7.0~110.0 mg/L;高、中、低浓度的批内CV分别为1.79%、1.90%和2.46%,批间CV分别为1.95%、2.53%和3.62%;回收率平均为98.2%;与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关系数R2=0.989 5,相关方程为Y ∧=0.970 2X+0.431 9;血红蛋白<2.0 g/L,胆红素浓度<356 μmol/L,三酰甘油浓度<7.8 mmol/L,对全自动干化学法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干化学法测定CRP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金强;胡恩赑;姚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分析9例脊髓多发性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病变处脊髓形态、MRI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发生在颈髓4例,颈胸髓同时受累3例,单纯胸髓受累2例.病变呈条带状、斑点状,T1WI呈低或等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轴位上病变以点片状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强化或不强化.结论:MRI有助于脊髓多发性硬化与其他脊髓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汪志超;赵研;张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条件性恐惧消退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边缘下区αCaMK Ⅱ的变化

    目的:探讨条件性恐惧消退早期(1周内)大鼠记忆保持成绩和内侧前额叶皮层边缘下区α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MK Ⅱ)的动态变化.方法:将7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恐惧消退组和恐惧对照组,其中恐惧对照组为条件恐惧建立后不进行消退训练,恐惧消退组为条件恐惧建立24 h后进行消退训练,采用以声音为提示的足底电击建立大鼠恐惧记忆,然后仅给予声音信号进行恐惧消退训练.在恐惧消退后第1、3、7天分别进行消退保持测试,并在各时间点取边缘下区标本进行αCaMK Ⅱ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在消退保持过程中,恐惧对照组和恐惧消退组大鼠消退成绩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恐惧消退组消退成绩好于恐惧对照组(P<0.01);恐惧对照组和恐惧消退组大鼠边缘下区 αCaMK Ⅱ免疫反应阳性物质逐渐增加,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第1天无明显不同,第3、7天恐惧消退组αCaMK Ⅱ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均低于恐惧对照组(P<0.01).结论:恐惧消退训练后3~7 d,边缘下区αCaMK Ⅱ水平变化与恐惧记忆消退训练相关.

    作者:焦东亮;许华山;宋红梅;王立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压灌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71例

    目的:探讨低压灌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直径≤0.6 cm)的疗效.方法:对71例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行低压灌注下Wolf F8/9.8半硬性输尿管镜治疗.术中18例需联合应用气压弹道碎石.结果:71例均治疗成功,无结石移入肾脏.术中输尿管黏膜撕裂25例,均为合并输尿管中、重度狭窄患者;黏膜下假道2例,均留置双J管引流后治愈;无黏膜撕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低压灌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效果确切,能有效预防小结石上行移入肾脏.

    作者:王昌兵;顾恒;袁宇峰;叶大文;李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抑制STAT3增强对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790M突变导致的吉非替尼耐药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相关性.方法:不同浓度STAT3特异性抑制剂JSI-124处理NSCLC H1975细胞和PC9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水平表达,RT-PCR法检测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NSCLC中EGFR T790M突变的H1975细胞中STAT3的表达明显高于PC9细胞(P<0.01);JSI-124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1975突变细胞中STAT3的活性,并能增强其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且此现象未在对吉非替尼敏感的PC9细胞中观察到.结论:STAT3因子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790M突变导致的吉非替尼耐药机制相关,抑制STAT3活性可逆转吉非替尼耐药.

    作者:王竞;姜斌;郭跃辉;时婧;公小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头皮钢针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中的护理体会

    塞丁格技术创立于1953年,其特点是经皮穿刺,通过导丝、导管交换将导管引入血管内[1].改良塞丁格技术是将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便于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从插管鞘送入,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组织损伤.我院静脉治疗小组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对直接穿刺困难的20例患者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在实践中发现塞丁格穿刺包中的穿刺针直,长约7.5 cm,护理人员在穿刺时感觉不得力,不好把握针头方向,我们改用头皮钢针进行穿刺,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作报道.

    作者:李桂莲;刘春梅;田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诊科新上岗护士急救能力强化培训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科新上岗护士急救能力强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急诊工作2年内的护士28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1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急救相结合培训,比较2组人员培训前后考核成绩.结果:2组护士培训前各项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2组理论考试和演练成绩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演练急救时间均短于培训前(P<0.01),且观察组2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但2组演练急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演练可使所学的操作技能与临床应用更好地融合,提高了新护士的学习兴趣、业务水平、急救意识和能力,培养了护士整体协调能力,确保了科室间、医护间、医护患间的协作与医疗安全,为临床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刘敏;魏薇萍;管佳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以食管糜烂为突出表现的CREST综合征1例

    患者,女,58岁.因双手遇冷时青紫10年,上腹部灼烧感、大量反酸2年余,于2008年8月27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手遇冷时呈对称性苍白到青紫改变,伴局部麻木、疼痛感,保暖后消失,严重时夏季需戴手套.

    作者:陈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头孢曲松钠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S组、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MRI 弥散加权成像及T2WI增强扫描检测各组大鼠相对平均扩散系数及平均信号强度.采用T2WI扫描评估各组大鼠脑缺血体积.结果:预处理组与NS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相对平均扩散系数明显升高,增强扫描、T2WI 扫描相对信号强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

    作者:熊建忠;易飞;揭文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安徽地区大学生抑郁症危险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大学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为高校健全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和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内6所大学2 593名学生,统一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年级、家庭和谐程度、专业满意度等)和一份标准化的抑郁自评量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结果:27.70%的学生抑郁症状明显,其中轻度抑郁19.21%,中度抑郁7.52%,重度抑郁1.00%,抑郁严重度为0.48±0.10.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睦程度、情感状态、专业满意度、体育锻炼、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与抑郁症状的产生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年级、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和儿童留守情况与抑郁症均无明显关系(P> 0.05).结论:多种因素参与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过程,其危险因素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建立有效的心理筛查与预警机制、及时的跟踪和干预,是防止大学生心理健康恶化的根本.

    作者:崔然;时萍;申国明;王文杰;聂小曼;方玉梅;盛万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诊与择期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比较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5年2月至2011年3月采用急诊及择期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138例,将伤后12 h内手术的患者视为急诊手术组,共49例;受伤7 d后手术视为择期手术组,共89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以止血带充气加压时间计算)、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9~36个月.急诊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择期手术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择期手术组(P<0.01);急诊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择期手术组(P<0.01),且住院费用前者较后者为少(P<0.01);2组术后伤口感染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远期并发症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性关节炎和踝关节僵硬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术后22个月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手术治疗Pilon骨折,较择期手术并没有更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反急诊手术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作者:贾光辉;王天旭;李兴华;王金堂;李萌;张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700例分析

    目的:总结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肾活检住院患者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改进效果、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并发症的特点.结果:700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587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113例.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发病率高,占总数的38.2%,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5.6%;在继发性肾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多见(40.7%),其次是过敏性紫癜和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各22.1%).出现并发症114例,其中以血尿常见(12.3%).结论: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具有安全、快捷、取材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所需器械消耗材料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指导临床诊断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

    作者:李龙海;王建;李庆士;胡冬梅;李振军;吴振球;孙静静;姜传学;董葆;邹万忠;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及其抗体与Graves病关系研究进展

    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与桥本甲状腺炎(HT)同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在西方人群的发病率为0.5%~1.0%[1],在中国人群中为0.25%~1.09%[2].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代谢综合征,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甲状腺相关眼病、黏液性水肿和/或肝脏损害.一般认为GD的易感性由遗传、环境和内在因子(免疫)共同决定,经感染、刺激等因素诱发免疫功能紊乱,这些因素共同通过甲状腺自身抗原作用于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发生,为一种常见的多基因病.免疫调节基因如人类白细胞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和甲状腺特异基因如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甲状腺球蛋白等基因均已经作为致病易感候选基因,在不同的人群中进行了关联研究[3],但除了MHC位点和CTLA-4基因外,其他基因是否和GD的发生相关,仍存在争议,GD的遗传学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本文就TSHR与GD发病的关系,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GD的诊断与治疗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42例

    鼻出血为临床多见的急症,可单纯由鼻病引起,也可因全身疾病所致,依出血部位不同分为鼻腔前部出血和鼻腔深部出血.鼻腔前部出血应用前鼻镜很容易发现,可直接治疗,疗效好.鼻腔深部出血部位深在,应用传统的治疗办法不易确定出血部位,疗效较差.深部出血的常见部位一直存在争论,有学者[1]认为鼻中隔是常见的出血部位,另有学者[2]则认为外侧壁,特别是吴氏静脉丛是常见出血部位.鼻内镜检查可以探查鼻腔深部结构,精确定位以前无法发现的出血部位,从而进行直接处理,提高了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效果.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我科行鼻内镜下鼻腔探查电凝术治疗鼻腔深部出血42例,现作报道.

    作者:贾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国人群FGA、D5S818基因座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87个人群常染色体FGA、D5S818基因座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为研究中华民族的起源、人口迁移、考古以及民族融合等群体遗传学和人类学问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及GIS中的空间差值分析技术,从基因频率矩阵中提取综合指标,并采取可视化技术来反映中国人群2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结果:中国人群FGA、D5S818基因座的主成分空间分析结果划分出4大区域,显示出从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同时在西北部也有增高趋势.结论:中国人群2个STR位点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呈现明显的地理遗传梯度变异性,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张林;杨继全;王克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子宫角妊娠7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或超声影像学检查和/或腹腔镜或经腹直视下确诊;其中行腹腔镜手术40例,经腹手术23例,B超引导下刮宫术9例,腹腔镜引导下刮宫术1例.结果:73例均治愈.60例在治疗后45 d左右恢复月经,10例60 d左右恢复月经,3例65 d恢复月经.65例月经量正常,5 例比既往略增多,3例略减少.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子宫角妊娠的关键.

    作者:付亚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创拔牙法与锤凿劈冠法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法与锤凿劈冠法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将269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31例采用锤凿劈冠法,观察组138例采用微创拔牙法.对2组的拔牙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锦程;赵莉莉;王艳;刘文静;夏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东莞市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东莞市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本地区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及现场调查,选择糖尿病患者840例进行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文化程度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不同职业间用药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及职业影响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进而对用药依从性产生影响.

    作者:孙华芳;荣秀花;曾丽萍;程敏琪;潘敏;刘碧波;张菊芬;刘治安;姚国新;徐永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