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杨继全;王克杰
目的:探讨大学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为高校健全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和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内6所大学2 593名学生,统一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年级、家庭和谐程度、专业满意度等)和一份标准化的抑郁自评量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结果:27.70%的学生抑郁症状明显,其中轻度抑郁19.21%,中度抑郁7.52%,重度抑郁1.00%,抑郁严重度为0.48±0.10.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睦程度、情感状态、专业满意度、体育锻炼、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与抑郁症状的产生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年级、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和儿童留守情况与抑郁症均无明显关系(P> 0.05).结论:多种因素参与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过程,其危险因素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建立有效的心理筛查与预警机制、及时的跟踪和干预,是防止大学生心理健康恶化的根本.
作者:崔然;时萍;申国明;王文杰;聂小曼;方玉梅;盛万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P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腺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PET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合文献讨论其与胰腺腺泡细胞癌的鉴别.结果:PET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小梁状、腺泡状排列,结构上与腺泡细胞癌相似,但细胞无明显异型,间质中血管丰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嗜铬素A、突触素、胰岛素内分泌标志.结论:PET大多数为良性肿瘤,而胰腺腺泡细胞癌属于高度侵袭性肿瘤,二者形态上相似,但生物学行为却明显不同,因此区分两类肿瘤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玉林;谢蕴;罗志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化疗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8例接受联合化疗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接受3~8周期相同方案的化疗,总共进行236次化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昂丹司琼预防呕吐,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预防呕吐,观察2组化疗后第1天(急性)和第2~5天(迟发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天与第5天防止呕吐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5天防止恶心的有效率和第2~4天防止呕吐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化疗急性和迟发性呕吐效果均佳,尤其是对迟发性呕吐效果满意.
作者:李志杰;杜昌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法与锤凿劈冠法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将269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31例采用锤凿劈冠法,观察组138例采用微创拔牙法.对2组的拔牙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锦程;赵莉莉;王艳;刘文静;夏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直肠灌水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拟诊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直肠灌水MRI检查,每例患者均常规行横断面和矢状面T1WI、T2WI;10例患者加做直肠MRI水成像,观察肿瘤特征及周边浸润、淋巴结增大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直肠灌水MRI扫描对直肠癌T分期总的诊断准确性为87.5%,≤T2、T3和T4期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8.6%、93.3%、100.0%;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56.5%,特异性为98.4%;水成像能清楚显示直肠癌形态、大小、位置及肠腔狭窄程度.结论:直肠灌水MRI成像能较准确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有助于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MRI水成像是常规扫描序列的补充.
作者:汤永祥;张金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暂时性支架置入成功救治1例气管极重度狭窄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气管极重度狭窄行暂时性支架置入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充分麻醉及适当镇静,术中加强监护、密切配合,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气管狭窄症状明显缓解,气管护理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严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气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王琴;姚小鹏;黄怡;孙沁莹;王湘奇;夏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困难性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及术后残余胆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4例困难性胆囊切除术后有胆管损伤及术后残余胆囊的2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15例(2.66%),治愈13例,好转1例,病死1例.残余胆囊12例(2.13%),4例术后治愈;2例结石复发,拒绝手术;6例无结石者未手术,好转出院.结论:困难性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及术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较高,正确的手术时机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应能避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作者:刘利敏;陈勇;寇玉彬;吴驰;曾小兵;陆宝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女,41岁.因子宫肌瘤挖除术后3年,复查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1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手术顺利,按期出院,病理检查提示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平素月经规律,无明显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等表现,1个月前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要求治疗,再次入院.
作者:张旋;柯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东莞市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本地区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及现场调查,选择糖尿病患者840例进行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文化程度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不同职业间用药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及职业影响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进而对用药依从性产生影响.
作者:孙华芳;荣秀花;曾丽萍;程敏琪;潘敏;刘碧波;张菊芬;刘治安;姚国新;徐永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疗效.方法:将53例RSA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每天予以阿司匹林100 mg、泼尼松5 mg 1次口服,共3个月;3个月后阿司匹林减量至25 mg,泼尼松减量至2.5 mg,每晚1次口服,直至妊娠后3个月.对照组常规黄体酮等保胎药物治疗.将生育活婴或者妊娠28周内未出现胎儿异常视为妊娠有效,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活产率及妊娠合并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妊娠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并不增加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能有效改善RSA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张静;张宁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S组、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MRI 弥散加权成像及T2WI增强扫描检测各组大鼠相对平均扩散系数及平均信号强度.采用T2WI扫描评估各组大鼠脑缺血体积.结果:预处理组与NS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相对平均扩散系数明显升高,增强扫描、T2WI 扫描相对信号强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
作者:熊建忠;易飞;揭文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总带教负责制在护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总带教按照要求在科室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协助教学管理.之后分别从实习教学满意度、称职老师的评价、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生的实习毕业成绩、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行后实习教学满意度由82.45%上升至91.44%,对称职老师的评价由93.87%上升至95.33%,护生差错的发生率由15.64%降至12.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生的实习毕业成绩实行前(68.05±10.23)分提高到实行后(77.99±12.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行护理总带教负责制能不断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及实习教学管理水平.
作者:甘香;蔡兰妹;胡煌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肺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肺转移瘤(每例病灶数目1~3个)患者给予FSRT,单次靶区周边剂量为3~5 Gy,总剂量为30~45 Gy,分7~9次完成,50%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体积.结果:截至2011年12月,25例患者病死.全组中位生存期为20.7个月(3.5~42.9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78.4%和43.2%,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4.1%,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0.4%.有肺外病灶和无肺外病灶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病灶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10/12)和85.7%(12/14),上皮来源(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及非上皮来源的病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6%和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采用FSRT肺转移瘤是有效和安全的,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单发肺转移和无肺外病灶存在者的预后较好.
作者:郑中显;陈倩;侍伟伟;鲍瑜;潘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Caveolae是细胞质膜向内凹陷所形成的囊泡状结构,主要由膜蛋白和脂类(胆固醇与鞘磷脂)组成,其中Caveolin是膜整合蛋白,修饰于Caveolae的内表面.Caveolin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从蠕虫到人都有高度的相似性,表明Caveolin对维持细胞功能至关重要.近年来,Caveolae和Caveolin的细胞生理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Caveolin-1是Caveolae家族的主要成员.Caveolin-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7q31.1的FRA7G位点,人7号染色体的这个位点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常常缺失或断裂,因此,推测Caveolin-1可能是一个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1],但是事实上Caveolin-1的表达水平是降低、不变还是升高取决于肿瘤细胞的类型,这也是近年来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就Caveolin-1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双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干-湿棉球擦拭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中的疗效.方法:将8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干-湿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2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发生率、清洁度及真菌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口腔清洁度低6分的患者数由40例下降到6例,对照组由41例下降到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口腔真菌感染率、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1.6%、20.9%和23.3%、3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湿棉球擦拭法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的护理中,具有口腔清洁效果好,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势.
作者:王雅宁;王鸿雁;祝凌芳;崔娟;丁维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进行为期12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C肽、餐后2 h C肽,血常规、血压、肝肾功能.结果: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FBG及2hPG、HbA1c、体质量指数和胰岛素剂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治疗后血压、肝肾功能、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白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西格列汀是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有效且安全的口服降糖药.
作者:伊桂叶;王家泰;董萍;周蒨;李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塞丁格技术创立于1953年,其特点是经皮穿刺,通过导丝、导管交换将导管引入血管内[1].改良塞丁格技术是将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便于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从插管鞘送入,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组织损伤.我院静脉治疗小组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对直接穿刺困难的20例患者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在实践中发现塞丁格穿刺包中的穿刺针直,长约7.5 cm,护理人员在穿刺时感觉不得力,不好把握针头方向,我们改用头皮钢针进行穿刺,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作报道.
作者:李桂莲;刘春梅;田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全麻下通过支撑喉镜行声带息肉切除,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由于手术操作需在声带上进行,易出现声带出血、水肿等并发症,因此麻醉后呼吸管理较为困难,术后要求尽快清醒,恢复自主保护性反射是关键.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均为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迅速,半衰期短,术中容易控制.我们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以探讨更好的麻醉方法,现作报道.
作者:张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国87个人群常染色体FGA、D5S818基因座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为研究中华民族的起源、人口迁移、考古以及民族融合等群体遗传学和人类学问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及GIS中的空间差值分析技术,从基因频率矩阵中提取综合指标,并采取可视化技术来反映中国人群2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结果:中国人群FGA、D5S818基因座的主成分空间分析结果划分出4大区域,显示出从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同时在西北部也有增高趋势.结论:中国人群2个STR位点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呈现明显的地理遗传梯度变异性,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张林;杨继全;王克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策略和疗效.方法:15例患者分别采用经侧裂岛叶(8例)和经颞上回皮层小骨窗(7例)显微手术,术后常规应用脱水药物.结果:15例均无死亡.术后日常生活能力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 级1例,Ⅴ级1例.结论:根据血肿的量和血肿的部位,分别采用经侧裂岛叶和经颞上回皮层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符合微创理念.
作者:解岗;李永奇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