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姚小鹏;黄怡;孙沁莹;王湘奇;夏莹
患者,女,66岁.因反复左腰痛6个月,B超发现左肾包块1周入院.查体:左肾区未扪及明显包块,左侧腰部无压痛,有轻叩击痛.尿常规检查(-).血尿素氮57 mol/L,血肌酐53 μmol/L.双肾CT:左肾内可见约5.0 cm×7.6 cm软组织影,CT值10~43 Hu,增强后肿块中度不均匀强化,内见分隔影及斑片状无强化区,病变与左肾上极分界不清,左肾盂受压变形,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作者:张春宏;王东波;王辉;吴志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应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后行清宫术,3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3例行子宫切除手术.结果:15例患者中误诊为宫内妊娠4例,误诊为葡萄胎1例,误诊率33.3%;15例患者均经治疗后出院.结论: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漏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早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避免不必要的子宫切除至关重要.
作者:方红;宋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化疗引起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8例接受联合化疗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接受3~8周期相同方案的化疗,总共进行236次化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昂丹司琼预防呕吐,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预防呕吐,观察2组化疗后第1天(急性)和第2~5天(迟发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天与第5天防止呕吐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5天防止恶心的有效率和第2~4天防止呕吐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预防乳腺癌化疗急性和迟发性呕吐效果均佳,尤其是对迟发性呕吐效果满意.
作者:李志杰;杜昌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气囊导尿管在经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中的经验.方法:对6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应用鼻内镜下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联合吸引器电凝止血的方法治疗.结果:62例患者均止血成功,且2个月内无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气囊导尿管联合电凝治疗鼻出血,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
作者:秦基云;朱兴中;姚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法实践,并通过阶段性章节测试及调查问卷评估案例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观察组学生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中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思考能力、记忆归纳能力及联系临床能力等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学生理论测试成绩、读片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应用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在案例选择、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作者:马宜传;张顺花;陈岩;许红;张俊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BL教学法适当的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教改实验班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并通过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较大帮助.结论: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适当应用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方法.
作者:管俊昌;刘勇;闵宏林;张涛;朱玲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进行为期12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C肽、餐后2 h C肽,血常规、血压、肝肾功能.结果: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FBG及2hPG、HbA1c、体质量指数和胰岛素剂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治疗后血压、肝肾功能、血红细胞和血小板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白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西格列汀是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有效且安全的口服降糖药.
作者:伊桂叶;王家泰;董萍;周蒨;李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交往焦虑、人际归因方式和外显自尊的状况,探讨交往焦虑、人际归因方式和外显自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显自尊在人际归因方式和交往焦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安徽省蚌埠市4所中学2 626名中学生,采用交往焦虑量表、人际归因量表和外显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得分男生高于女生(P<0.01);外显自尊得分初中生高于高中生(P<0.01).人际总归因方式及各维度与交往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1).外显自尊在人际归因方式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约为34.6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52.61%.结论:引导中学生改善消极的人际归因方式,正确把握自尊弹性,可缓解和降低中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
作者:周英;江亚婷;时光霞;梁卫红;姚荣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留学生临床药理学英语教学的方法,提高留学生临床药理学理论教学的质量.方法:选择针对性、合理化的临床药理学教学教材;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开展多元化、创新性的课堂教学.结果: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不断地深入和完善,提高了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结论:以国际化和质量观为指导,提高教师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教材,结合有效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地教授留学生临床药理学课程,保证医学留学生教育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作者:常艳;张玲玲;严尚学;吴成义;魏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分析肾活检住院患者在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改进效果、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并发症的特点.结果:700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587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113例.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发病率高,占总数的38.2%,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5.6%;在继发性肾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多见(40.7%),其次是过敏性紫癜和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各22.1%).出现并发症114例,其中以血尿常见(12.3%).结论:B超定位实时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具有安全、快捷、取材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所需器械消耗材料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指导临床诊断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
作者:李龙海;王建;李庆士;胡冬梅;李振军;吴振球;孙静静;姜传学;董葆;邹万忠;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肺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肺转移瘤(每例病灶数目1~3个)患者给予FSRT,单次靶区周边剂量为3~5 Gy,总剂量为30~45 Gy,分7~9次完成,50%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体积.结果:截至2011年12月,25例患者病死.全组中位生存期为20.7个月(3.5~42.9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78.4%和43.2%,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4.1%,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0.4%.有肺外病灶和无肺外病灶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病灶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10/12)和85.7%(12/14),上皮来源(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及非上皮来源的病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6%和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采用FSRT肺转移瘤是有效和安全的,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单发肺转移和无肺外病灶存在者的预后较好.
作者:郑中显;陈倩;侍伟伟;鲍瑜;潘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策略和疗效.方法:15例患者分别采用经侧裂岛叶(8例)和经颞上回皮层小骨窗(7例)显微手术,术后常规应用脱水药物.结果:15例均无死亡.术后日常生活能力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 级1例,Ⅴ级1例.结论:根据血肿的量和血肿的部位,分别采用经侧裂岛叶和经颞上回皮层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符合微创理念.
作者:解岗;李永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干-湿棉球擦拭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中的疗效.方法:将8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干-湿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2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发生率、清洁度及真菌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口腔清洁度低6分的患者数由40例下降到6例,对照组由41例下降到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口腔真菌感染率、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1.6%、20.9%和23.3%、3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湿棉球擦拭法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的护理中,具有口腔清洁效果好,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势.
作者:王雅宁;王鸿雁;祝凌芳;崔娟;丁维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S组、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MRI 弥散加权成像及T2WI增强扫描检测各组大鼠相对平均扩散系数及平均信号强度.采用T2WI扫描评估各组大鼠脑缺血体积.结果:预处理组与NS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相对平均扩散系数明显升高,增强扫描、T2WI 扫描相对信号强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
作者:熊建忠;易飞;揭文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5年2月至2011年3月采用急诊及择期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138例,将伤后12 h内手术的患者视为急诊手术组,共49例;受伤7 d后手术视为择期手术组,共89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以止血带充气加压时间计算)、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9~36个月.急诊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择期手术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择期手术组(P<0.01);急诊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择期手术组(P<0.01),且住院费用前者较后者为少(P<0.01);2组术后伤口感染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远期并发症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性关节炎和踝关节僵硬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术后22个月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手术治疗Pilon骨折,较择期手术并没有更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反急诊手术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作者:贾光辉;王天旭;李兴华;王金堂;李萌;张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教授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分别进行PBL教学法(PBL组)和传统教学法(LBL组).教学实施后进行笔试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来完成效果评估.结果:2组学生笔试中基础理论客观题型得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但PBL组案例分析题型得分高于LBL班级(P<0.01);在教学过程中,PBL组学生在学习注意力集中、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学习兴趣、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的有效使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LBL(P<0.01),但LBL组学生掌握据重难点理论知识优于PBL组(P<0.01).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医学教学中推广.
作者:王齐;陈辉;戴寒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鼻出血为临床多见的急症,可单纯由鼻病引起,也可因全身疾病所致,依出血部位不同分为鼻腔前部出血和鼻腔深部出血.鼻腔前部出血应用前鼻镜很容易发现,可直接治疗,疗效好.鼻腔深部出血部位深在,应用传统的治疗办法不易确定出血部位,疗效较差.深部出血的常见部位一直存在争论,有学者[1]认为鼻中隔是常见的出血部位,另有学者[2]则认为外侧壁,特别是吴氏静脉丛是常见出血部位.鼻内镜检查可以探查鼻腔深部结构,精确定位以前无法发现的出血部位,从而进行直接处理,提高了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效果.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我科行鼻内镜下鼻腔探查电凝术治疗鼻腔深部出血42例,现作报道.
作者:贾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3种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抵抗素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测定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单纯糖耐量减低(IGT)、IGT合并IFG及血糖正常者(NBG)共4组(ni=50)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相关因素.结果:IGT、IFG和IGT+IFG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NBG组(P<0.01),IFG组与I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IFG组均高于IGT组和IFG组(P<0.01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腹围是血清抵抗素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3种类型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人群且升高影响因素为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数及腹围.
作者:沈云玲;田建卿;刘耀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分析9例脊髓多发性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病变处脊髓形态、MRI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发生在颈髓4例,颈胸髓同时受累3例,单纯胸髓受累2例.病变呈条带状、斑点状,T1WI呈低或等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轴位上病变以点片状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强化或不强化.结论:MRI有助于脊髓多发性硬化与其他脊髓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汪志超;赵研;张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Caveolae是细胞质膜向内凹陷所形成的囊泡状结构,主要由膜蛋白和脂类(胆固醇与鞘磷脂)组成,其中Caveolin是膜整合蛋白,修饰于Caveolae的内表面.Caveolin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从蠕虫到人都有高度的相似性,表明Caveolin对维持细胞功能至关重要.近年来,Caveolae和Caveolin的细胞生理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Caveolin-1是Caveolae家族的主要成员.Caveolin-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7q31.1的FRA7G位点,人7号染色体的这个位点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常常缺失或断裂,因此,推测Caveolin-1可能是一个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1],但是事实上Caveolin-1的表达水平是降低、不变还是升高取决于肿瘤细胞的类型,这也是近年来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就Caveolin-1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双一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