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永祥;张金平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肺结核患者的结核杆菌耐药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耐药结核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萋-尼抗酸染色法筛查出425例耐药肺结核高危患者,痰涂片检查阳性者采用酸性改良罗氏固体培养基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痰培养阳性患者267例,耐药肺结核患者184例.其中单耐药45例,多耐药76例,耐多药41例,严重耐多药22例.结论:蚌埠地区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严重,预防耐药肺结核发生,关键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加强全程督导管理.
作者:郭政新;王兆华;刘欣;李娜;常先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对2例乳腺分泌型癌进行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分泌型癌的病理形态学主要特点为癌细胞异型性较小,细胞质和细胞外出现大量分泌物,对PAS染色出现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S-100恒定表达.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比较少见,为预后较好的乳腺癌.诊断需结合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时还需与一些肿瘤相鉴别.
作者:梅娟;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BL教学法适当的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教改实验班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并通过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较大帮助.结论: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适当应用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方法.
作者:管俊昌;刘勇;闵宏林;张涛;朱玲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4例哮喘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P感染诱发哮喘36例(MP感染诱发组),非MP感染诱发哮喘38例(非MP感染诱发组).观察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肺外脏器受累情况,以及治疗措施和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等.结果:MP感染诱发组患儿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及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等方面与非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患儿肺外脏器受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诱发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较好.结论:与非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比较,MP感染诱发哮喘发热多见、咳嗽剧烈、喘息出现晚且持续时间长,对支气管扩张剂不敏感,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有效.
作者:董传莉;谢怀珍;张兰;宫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S组、预处理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MRI 弥散加权成像及T2WI增强扫描检测各组大鼠相对平均扩散系数及平均信号强度.采用T2WI扫描评估各组大鼠脑缺血体积.结果:预处理组与NS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相对平均扩散系数明显升高,增强扫描、T2WI 扫描相对信号强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
作者:熊建忠;易飞;揭文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留学生临床药理学英语教学的方法,提高留学生临床药理学理论教学的质量.方法:选择针对性、合理化的临床药理学教学教材;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开展多元化、创新性的课堂教学.结果: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不断地深入和完善,提高了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结论:以国际化和质量观为指导,提高教师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教材,结合有效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地教授留学生临床药理学课程,保证医学留学生教育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作者:常艳;张玲玲;严尚学;吴成义;魏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3种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抵抗素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测定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单纯糖耐量减低(IGT)、IGT合并IFG及血糖正常者(NBG)共4组(ni=50)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相关因素.结果:IGT、IFG和IGT+IFG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NBG组(P<0.01),IFG组与I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IFG组均高于IGT组和IFG组(P<0.01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腹围是血清抵抗素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3种类型糖尿病前期人群血清抵抗素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人群且升高影响因素为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数及腹围.
作者:沈云玲;田建卿;刘耀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为高校健全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和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内6所大学2 593名学生,统一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年级、家庭和谐程度、专业满意度等)和一份标准化的抑郁自评量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结果:27.70%的学生抑郁症状明显,其中轻度抑郁19.21%,中度抑郁7.52%,重度抑郁1.00%,抑郁严重度为0.48±0.10.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睦程度、情感状态、专业满意度、体育锻炼、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与抑郁症状的产生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年级、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和儿童留守情况与抑郁症均无明显关系(P> 0.05).结论:多种因素参与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过程,其危险因素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建立有效的心理筛查与预警机制、及时的跟踪和干预,是防止大学生心理健康恶化的根本.
作者:崔然;时萍;申国明;王文杰;聂小曼;方玉梅;盛万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全自动干化学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进行应用评价.方法:在VITROS-250型干式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CRP,并同时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血清CRP的检测限为7.0~110.0 mg/L;高、中、低浓度的批内CV分别为1.79%、1.90%和2.46%,批间CV分别为1.95%、2.53%和3.62%;回收率平均为98.2%;与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关系数R2=0.989 5,相关方程为Y ∧=0.970 2X+0.431 9;血红蛋白<2.0 g/L,胆红素浓度<356 μmol/L,三酰甘油浓度<7.8 mmol/L,对全自动干化学法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干化学法测定CRP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金强;胡恩赑;姚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Delta样配体4(DLL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73例NSCLC组织标本中DLL4和VEGF表达,以32例NSCLC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DLL4、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NSCLC组织中,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DLL4除外)和分化程度,DLL4、VEGF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性别、年龄和组织学类型间其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LL4和VEGF在NSCLC组织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DLL4、VEGF高表达可能相互作用,共同促进NSCLC的浸润转移,从而影响患者预后,DLL4、VEGF可能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朱园园;毕明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及其诊断.方法:分析9例脊髓多发性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病变处脊髓形态、MRI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发生在颈髓4例,颈胸髓同时受累3例,单纯胸髓受累2例.病变呈条带状、斑点状,T1WI呈低或等信号,T1WI呈高信号,T2WI轴位上病变以点片状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强化或不强化.结论:MRI有助于脊髓多发性硬化与其他脊髓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作者:汪志超;赵研;张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微创拔牙法与锤凿劈冠法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将269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31例采用锤凿劈冠法,观察组138例采用微创拔牙法.对2组的拔牙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锦程;赵莉莉;王艳;刘文静;夏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干-湿棉球擦拭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中的疗效.方法:将8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干-湿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2组患者的口腔溃疡发生率、清洁度及真菌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口腔清洁度低6分的患者数由40例下降到6例,对照组由41例下降到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口腔真菌感染率、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1.6%、20.9%和23.3%、3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湿棉球擦拭法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的护理中,具有口腔清洁效果好,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势.
作者:王雅宁;王鸿雁;祝凌芳;崔娟;丁维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女,58岁.因双手遇冷时青紫10年,上腹部灼烧感、大量反酸2年余,于2008年8月27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手遇冷时呈对称性苍白到青紫改变,伴局部麻木、疼痛感,保暖后消失,严重时夏季需戴手套.
作者:陈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患者,女,19岁,3年前无意发现右侧乳房包块,因无明显症状未就诊.3个月前,包块进行性增大,乳房失去正常形态,有明显疼痛,于2012年2月来我院就诊.
作者:王佳佳;童清平;刘彧;罗福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5年2月至2011年3月采用急诊及择期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138例,将伤后12 h内手术的患者视为急诊手术组,共49例;受伤7 d后手术视为择期手术组,共89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以止血带充气加压时间计算)、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9~36个月.急诊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择期手术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择期手术组(P<0.01);急诊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择期手术组(P<0.01),且住院费用前者较后者为少(P<0.01);2组术后伤口感染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远期并发症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性关节炎和踝关节僵硬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术后22个月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手术治疗Pilon骨折,较择期手术并没有更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反急诊手术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作者:贾光辉;王天旭;李兴华;王金堂;李萌;张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中国87个人群常染色体FGA、D5S818基因座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为研究中华民族的起源、人口迁移、考古以及民族融合等群体遗传学和人类学问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及GIS中的空间差值分析技术,从基因频率矩阵中提取综合指标,并采取可视化技术来反映中国人群2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结果:中国人群FGA、D5S818基因座的主成分空间分析结果划分出4大区域,显示出从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同时在西北部也有增高趋势.结论:中国人群2个STR位点的空间群体遗传结构呈现明显的地理遗传梯度变异性,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张林;杨继全;王克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肺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肺转移瘤(每例病灶数目1~3个)患者给予FSRT,单次靶区周边剂量为3~5 Gy,总剂量为30~45 Gy,分7~9次完成,50%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体积.结果:截至2011年12月,25例患者病死.全组中位生存期为20.7个月(3.5~42.9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78.4%和43.2%,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4.1%,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0.4%.有肺外病灶和无肺外病灶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病灶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10/12)和85.7%(12/14),上皮来源(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及非上皮来源的病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6%和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采用FSRT肺转移瘤是有效和安全的,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单发肺转移和无肺外病灶存在者的预后较好.
作者:郑中显;陈倩;侍伟伟;鲍瑜;潘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东莞市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本地区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及现场调查,选择糖尿病患者840例进行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文化程度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不同职业间用药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及职业影响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进而对用药依从性产生影响.
作者:孙华芳;荣秀花;曾丽萍;程敏琪;潘敏;刘碧波;张菊芬;刘治安;姚国新;徐永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学生交往焦虑、人际归因方式和外显自尊的状况,探讨交往焦虑、人际归因方式和外显自尊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显自尊在人际归因方式和交往焦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安徽省蚌埠市4所中学2 626名中学生,采用交往焦虑量表、人际归因量表和外显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得分男生高于女生(P<0.01);外显自尊得分初中生高于高中生(P<0.01).人际总归因方式及各维度与交往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外显自尊与交往焦虑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1).外显自尊在人际归因方式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大小约为34.6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52.61%.结论:引导中学生改善消极的人际归因方式,正确把握自尊弹性,可缓解和降低中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
作者:周英;江亚婷;时光霞;梁卫红;姚荣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