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芹;袁兆春;崔惠康;安小峰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Akt/mTOR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1]表明,Akt/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在多种常见肿瘤如肝癌、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以及口腔鳞状细胞癌等病变组织中发挥作用日益增强,将来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新靶点.本文就Akt/mTOR信号通路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德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佳方法.方法:将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低位结扎法.对照组每天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并用愈脐带包扎;观察组出生后24 h拆掉包扎,暴露,不消毒,保持干燥.观察记录2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炎发生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2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和轻度脐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重度脐炎发生;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然干燥法护理新生儿脐带操作简单,提高了家长满意度.既减少医疗经费,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同时不影响脐带残端的脱落,不增加脐部感染的危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磊;杨永红;孙桂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血气指标、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分析5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心电图、血气指标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心肌酶学异常组的血气分析水平均较心肌酶学正常组有显著改变(P<0.01).心肌酶学异常组32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与血气分析结果的-BE值呈正相关关系(P<0.01).58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心电图显著改变者51例,其中心肌酶学异常组患儿32例(62.75%),合并心力衰竭11例(18.97%).结论: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参与了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早期改善低氧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利于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血气分析、心肌酶学检测及心电图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和判断病情预后.
作者:杨晓光;王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冰刺激联合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困难鼻饲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冰刺激治疗,治疗组加电刺激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困难程度.结果:2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周、4周总拔除胃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4周)吞咽困难疗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改善吞咽困难,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刺激和冰刺激加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作者:魏代香;王辛英;李莲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建立以健康促进理论为指导、以学校为基础的大学生网络成瘾(IAD)行为综合干预模式,评价其对大学生IAD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A校大学生216名(干预组)、B校大学生20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实行健康教育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同伴教育及个体化辅导的综合干预,为期1年;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分别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IAD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状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大学生IAD倾向的发生率为4.63%,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AD的发生率为3.24%,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每次上网时间<2 h的人数显著增加(P<0.01),4 h以上的人数减少(P<0.0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干预后干预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健康促进理论制定以学校为基础的综合干预能有效减少大学生IAD及IAD倾向的发生率,改善IAD症状及个体对网络使用的认知,优化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消极应对方式.
作者:齐玉龙;王岚;马嬿;高恒;赵静;薛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血糖脑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56例低血糖脑病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低血糖脑病患者中,39例与降糖药物应用有关,5例由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4例系进食不足所致,3例系服用不明成分保健品所致,3例原因不明,2例并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昏迷、精神异常、癫痫、偏瘫及舞蹈样运动等症状.结论:低血糖脑病病因、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易误诊;对临床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需警惕并发低血糖脑病的可能.
作者:季学磊;储照虎;安民民;刘蕾;丁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全自动电脑控制微波治疗仪,对3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施行子宫内膜去除术,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闭经18例,明显改善者12例,月经量减少者3例,月经未改善者3例,总有效率91.7%(33/36).36例中术前痛经明显者12例,术后痛经明显改善10例;术后18个月月经量明显少于术前(P<0.01),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患者均在门诊行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60~202 s,均无出血、感染、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安全、简单有效,尤其适用于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
作者:顾娟;王一波;胡方方;王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自杀患者的自杀原因,为采取及时救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自杀患者性别、年龄、自杀方式等信息,并通过病程记录进行核对.结果:644例自杀患者中男258例(40.06%),女386例(59.9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44岁及以下年龄段的自杀者占自杀总数的64.13%;76.55%的自杀者都选择农药.结论:中青年群体是自杀的高发人群,以农村患者居多.规范农药的加工、出售可间接减少自杀病例.
作者:胡守芹;袁兆春;崔惠康;安小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4种妇科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方法:将600件宫腔吸引管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按常规人工清洗;C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联合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D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联合超声清洗机清洗;通过目测和潜血试验比较各组清洗合格率.结果:4组宫腔吸引管经目测检验,B、C、D组清洗合格率均为100.00%,均高于A组(76.67%)(P<0.05);4组宫腔吸引管经潜血试验检测后,A、B、C、D组合格率分别为70.67%、86.67%、96.67%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清洗配合超声清洗机是目前一种较好的宫腔吸引管清洗方式.
作者:苗傲霜;陈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36例胫骨骨折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16例,均为GustiloⅠ~Ⅱ型损伤,闭合骨折20例.结果:36例均获随访,6~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6周;骨折愈合按Johner-Wruhs 评分标准,优 28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7.2%;未出现断钉、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感染、脂肪栓塞、关节僵硬及再次骨折等并发症.结论:使用手法复位后交锁髓内钉静力性固定手术治疗胫骨骨折,对局部骨折端血运破坏少,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虎;黄洪;储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B超和钼靶 X 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可疑为乳腺占位患者应用B超诊断和钼靶X线检查乳腺结节,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使用B超对乳腺肿瘤进行诊断的结果与临床情况及病理符合率达到90%,其中超声诊断在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效果高于钼靶X线(P<0.05),在乳腺囊肿、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具有准确率高、对人体无放射伤害、价格较低廉等优势,在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里亚;孙长坤;张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氯喹(CQ)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2、4、8、16、32 μmol/L)CQ对鼻咽癌细胞CNE-2Z的增殖抑制效应;集落克隆实验法检测不同浓度CQ对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溴化丙啶单染检测CQ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Z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Q(10 μmol/L)处理鼻咽癌细胞CNE-2Z不同时间(0、6、16、24 h) 内质网应激反应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 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CQ均对鼻咽癌细胞CNE-2Z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16 μmol/L CQ作用于鼻咽癌细胞CNE-2Z 24、48、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5.94%、75.34%和56.45%.同时,CQ具有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Z的集落克隆形成的作用.并且,CQ呈剂量依赖性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Z的凋亡.另外,CQ诱导鼻咽癌细胞上调GRP-78的表达.结论:CQ能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并通过引起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反应机制诱导其凋亡.
作者:张浩轩;肖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接骨术(MIPPO)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PFNA与MIPPO治疗的6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5个月,2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方面均小于MIPPO组(P<0.01).结论:2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相当,PFNA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术后卧床时间更短.
作者:王雪峰;王江南;李俊;徐应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的树突细胞对体外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单盲的方法,选取体质量相近的健康小鼠120只,运用马兜铃酸诱导小鼠患淋巴细胞瘤,抽取其淋巴瘤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每只小鼠的一份淋巴瘤细胞培养液给予常规抗肿瘤药物为对照组,另一份加入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培养液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淋巴瘤细胞培养液中癌细胞死亡情况和抗瘤情况.结果:观察组60%~79%、80%~100%瘤细胞培养液中瘤细胞死亡率分别为40.83%和29.17%,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4.17%和3.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细胞培养液抗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7%(P<0.01).结论: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抑制淋巴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对抗淋巴细胞瘤和在淋巴细胞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李秀义;高冬梅;温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功能性便秘(FC)患病率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罗马Ⅲ标准对上海市闵行区>18岁居民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了解FC患病率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2010年5~8月共调查居民2 300人,符合要求者2 113人,FC 139例,患病率6.6%.女性、年龄大、机关科技卫生人员、高收入者、饮食口味重、失眠均可能为FC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上海市闵行区居民FC十分常见,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祝子华;刘建生;田怡;廉伟;付东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门胆管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3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12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34例,仅行PTCD术29例.结果:4种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0±1.51)个月、(16.00±1.49)个月、(12.00±1.83)个月和(5.00±1.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均影响患者预后.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肝门胆管癌的佳治疗方法.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金浩;刘会春;李宗狂;谈燚;纪忠;鲁贻民;周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百草枯(PQ)中毒大鼠胃肠损伤的病理变化及胃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表达变化,探讨炎症反应及氧自由基在PQ所致胃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毒组.其中对照组10只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一次性灌胃;中毒组30只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PQ,按180 mg/kg一次性灌胃,分别于6、24、72 h后处死10只,留取胃肠标本,观察胃肠大体,HE染色的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肠组织中MDA、SOD、TNF-α和IL-1β的表达,ELISA法检测胃肠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果:PQ中毒大鼠胃肠有明显病理损伤;中毒组大鼠胃肠组织中TNF-α、IL-1β及MD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毒组SOD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Q中毒大鼠胃肠有明显病理损伤,炎症反应及氧自由基在PQ所致胃肠损伤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方莉;吴晓飞;伍德生;陆国玉;张晓华;蔡兆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61例ADHD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给予利他林口服,治疗组33例给予小儿智力糖浆口服.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临床疗效和多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多动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ADH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利他林组相近.
作者:赖维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AITDs)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概况1.1 AITDs AITDs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s),包括Graves′病(Graves′disease,GD) 和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 .GD以高甲状腺素血症、弥漫性甲状腺肿、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Graves′眼病和胫前黏液性水肿为特征;而HT以甲状腺细胞凋亡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为特征;但它们有共同特征,都伴有T细胞的浸润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并且像其他AIDs类似有家族聚集现象.
作者:滕晓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hild胰肠吻合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DGE)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2012年行Child胰肠吻合术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DGE 47例,发生率为35.61%;患者DGE发生率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直接胆红素水平、手术时间、术后早期是否肠内营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术前WBC水平、白蛋白(ALB)水平、术中出血量、术后有无胰瘘对DGE的发生均有影响(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ALB与DGE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OR=0.797,P<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是否胰瘘与DGE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OR分别为2.275、1.756和2.885).结论: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可减少DGE的发生,术后胰瘘可增大DGE的发生率.
作者:罗少龙;潘红刚;蒋磊;王阿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