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丁晓曼;张海艳;胡宗娟;夏硕志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 重症, 硫酸镁,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常规吸氧、吸痰、抗感染、纠酸、雾化吸入平喘、镇静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硫酸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66.7%(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消失、咳嗽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肝门胆管癌10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门胆管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3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12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34例,仅行PTCD术29例.结果:4种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0±1.51)个月、(16.00±1.49)个月、(12.00±1.83)个月和(5.00±1.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均影响患者预后.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肝门胆管癌的佳治疗方法.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金浩;刘会春;李宗狂;谈燚;纪忠;鲁贻民;周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5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血气指标、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分析5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心电图、血气指标及心肌酶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心肌酶学异常组的血气分析水平均较心肌酶学正常组有显著改变(P<0.01).心肌酶学异常组32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与血气分析结果的-BE值呈正相关关系(P<0.01).58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心电图显著改变者51例,其中心肌酶学异常组患儿32例(62.75%),合并心力衰竭11例(18.97%).结论: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参与了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早期改善低氧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利于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血气分析、心肌酶学检测及心电图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重症肺炎患儿心肌损害和判断病情预后.

    作者:杨晓光;王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冰刺激联合电刺激对脑卒中鼻饲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冰刺激联合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困难鼻饲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冰刺激治疗,治疗组加电刺激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困难程度.结果:2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周、4周总拔除胃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4周)吞咽困难疗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改善吞咽困难,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刺激和冰刺激加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作者:魏代香;王辛英;李莲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听力损害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听力损害的关系.方法:将82例足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按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轻中度黄疸组50例,总胆红素221~340 μmol/L;重度黄疸组32例,总胆红素≥340 μmol/L;以同期产科出生的生理性黄疸足月新生儿40名为对照组.均于出生后1周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轻中度黄疸组中BAEP单耳异常10例,双耳异常2例,BAEP异常发生率24.0%;重度黄疸组中BAEP单耳异常8例,双耳异常4例,BAEP异常总发生率37.5%;对照组中BAEP单耳异常2例,发生率5.0%,3组BAEP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较生理性黄疸更易发生听力损害,且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听力损害的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

    作者:钱庆燕;王菊;万文竟;童仁香;李玉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加用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观察组)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CI术后30 d,观察组出现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再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心绞痛的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PCI术后48 h及30 d,2组轻度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及术后48 h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能进一步减少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玲;康丽娜;吴道舒;邱明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2例SVC患者手术前后的精液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液化时间、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百分比、精子活动率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P<0.01),而精液量在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形态等变化不大.结论:SVC可对男性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SVC高位结扎术对改善精液质量有一定疗效.

    作者:徐峰;汪泓;郝宝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极电凝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双极电凝与常规剥离法对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双极电凝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剥离法切除扁桃体,双极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切除.记录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伪膜脱落情况.结果:双极电凝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且比对照组更早恢复饮食,术后疼痛也较对照组轻,但伪膜脱落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极电凝切除扁桃体与常规剥离法相比,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减轻,能更早地恢复饮食,且方法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尹俊;况勇;夏菁;黄静;孙本路;仝心源;林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的构建

    目的:发挥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的优势,构建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将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方法:使用多种软件制作协作型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结果:构建了基于blended learning的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结论: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通过基于blended learning的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能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其混合式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作者:刘辉;王力;吴守伟;胡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2 442例子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测,2 147例患者进行HPV 杂交捕获法二代或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检测),其中783例患者同时进行TCT和HPV检测.723例因细胞学异常或细胞学正常而HR-HPV检测阳性,或细胞学正常HR-HPV阴性临床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CT联合HPV检测的样本中,TCT正常或炎症、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病变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5例,合并计算)、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的HR-HPV阳性率分别为22.39%、48.09%、74.47%和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R-HPV阳性率显著上升.阴道镜下多点活检、LEEP病理结果:正常或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 2、CIN 3、鳞状细胞癌和湿疣中HR-HPV阳性率分别为23.72%、83.87%、85.19%、88.10%、92.86%、7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的HR-HPV阳性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关,HR-HPV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红;徐爱娣;赵文霞;朱向宇;崔芳;朱剑虹;方士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60经桡动脉(桡动脉组)和240例经股动脉(股动脉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特点.结果:桡动脉组术后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P<0.01).2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3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可减轻术后护理工作量.

    作者:贾苏豫;石增刚;张亮;张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CFP1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H37Ra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自结核菌H37Ra株抽提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已知结核菌H37Ra株CFP10基因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CFP10基因,将其克隆至pTG19-T载体后,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DNA序列测定,并以BLAST在线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PCR产物电泳显示扩增片段约为300 bp,测序获得的片段开放编码框由303 bp组成,与H37Rv株CFP10基因同源性为100%,推导出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成功克隆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CFP10基因,其基因序列与H37Rv株CFP10基因序列无差异.

    作者:薛玉芹;王英;陈勇;李江艳;李倩;唐洁;夏惠;王雪梅;方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纯颅骨损害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单纯颅骨损害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组织特征.方法:经临床特征结合CT、磁共振等影像资料,应用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手术切除的1例单纯颅骨损害的LCH进行观察.结果:累及颅骨的LCH病变为圆形或卵圆形溶骨性病灶,具有边界清晰的非硬化性边缘,表现为穿凿状,内板和外板不平衡破坏导致斜边或双边,溶骨病变含有残余骨碎片,病变扩大数目增多可聚合成地图样外观,病理组织学为血管、炎细胞、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构成的幼芽肿样结构,S-100、CD1α阳性,CD68部分细胞阳性,Ckpan、CD45、EMA阴性,Ki-67肿瘤细胞阳性细胞数约为5%.结论:单纯颅骨损害的LCH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及典型的影像学特点,确诊仍需要病理检查,单一的病灶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一般不需化疗或放疗,定期随访即可.

    作者:段祥升;平勇;汤纪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纤维桩系统在切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纤维桩系统联合全瓷冠在切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患者的52颗切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拆除不良修复体,完善根管治疗、牙周治疗及必要的外科手术等.观察1周无不适症状且X线片示牙周状况良好者,按桩预备原则进行预备,尽量保存健康的牙本质,黏桩、成核,按全冠预备原则,牙体预备联合全瓷冠修复.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12个月,通过影像学方法及临床检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例修复体出现桩脱落,1例修复体出现桩折断,牙龈充血,其余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色泽稳定,牙龈情况良好,X根尖片示牙根、纤维桩无异常,均未出现继发性根尖周炎.结论:纤维桩系统在切牙残冠、残根修复中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剩余牙体组织较少无法获得足够牙本质肩领的薄弱根管,应慎重选择修复方式.

    作者:田静;唐旭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78例OVCF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指导、饮食指导;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指导患肢功能锻炼及给予出院指导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缓解情况.结果:78例患者术后4~ 48 h疼痛缓解明显,部分患者甚至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平均为(8.1±1.5)分下降至术后(2.4±0.9)分.结论:PKP对OVCF患者的复位满意,疗效可靠.同时精心的护理对患者病情及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汲娣艳;黄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树突状细胞CD83、CD86、CD36、CCR7和μ-阿片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树突状细胞(DC)受体CD83、CD86、CD36、CCR7和μ-阿片受体(MOR)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血糖在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从人外周血中提取和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介素-4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7 d后未成熟DC分3组,分别在含有D-葡萄糖5 mmol/L(NG组)、10 mmol/L(TG组)和25 mmol/L(HG组)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3、CD86、CD36、MOR和CCR7的变化.结果:TG组和HG组DC表面分子CD36、CCR7、CD83和CD86的阳性率均高于NG组(P<0.05~P<0.01),HG组DC表面分子 MOR的阳性率高于NG组(P<0.05),而HG组CD36、CD83和CD86 的阳性率亦均明显高于TG组(P<0.01).结论:高浓度葡萄糖能促进DC表面分子CD36、CD86、CD83和CCR7的表达.

    作者:周诚;买月琴;潘治宇;陶志勇;夏惠;李正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皖北某地区自杀644例分析

    目的:分析自杀患者的自杀原因,为采取及时救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自杀患者性别、年龄、自杀方式等信息,并通过病程记录进行核对.结果:644例自杀患者中男258例(40.06%),女386例(59.9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44岁及以下年龄段的自杀者占自杀总数的64.13%;76.55%的自杀者都选择农药.结论:中青年群体是自杀的高发人群,以农村患者居多.规范农药的加工、出售可间接减少自杀病例.

    作者:胡守芹;袁兆春;崔惠康;安小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硫酸镁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常规吸氧、吸痰、抗感染、纠酸、雾化吸入平喘、镇静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硫酸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66.7%(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消失、咳嗽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丁晓曼;张海艳;胡宗娟;夏硕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洁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佳方法.方法:将12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低位结扎法.对照组每天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并用愈脐带包扎;观察组出生后24 h拆掉包扎,暴露,不消毒,保持干燥.观察记录2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炎发生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2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和轻度脐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重度脐炎发生;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然干燥法护理新生儿脐带操作简单,提高了家长满意度.既减少医疗经费,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同时不影响脐带残端的脱落,不增加脐部感染的危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磊;杨永红;孙桂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研究进展

    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AITDs)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概况1.1 AITDs AITDs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s),包括Graves′病(Graves′disease,GD) 和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 .GD以高甲状腺素血症、弥漫性甲状腺肿、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Graves′眼病和胫前黏液性水肿为特征;而HT以甲状腺细胞凋亡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为特征;但它们有共同特征,都伴有T细胞的浸润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并且像其他AIDs类似有家族聚集现象.

    作者:滕晓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宫腔吸引管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4种妇科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方法:将600件宫腔吸引管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按常规人工清洗;C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联合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D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联合超声清洗机清洗;通过目测和潜血试验比较各组清洗合格率.结果:4组宫腔吸引管经目测检验,B、C、D组清洗合格率均为100.00%,均高于A组(76.67%)(P<0.05);4组宫腔吸引管经潜血试验检测后,A、B、C、D组合格率分别为70.67%、86.67%、96.67%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清洗配合超声清洗机是目前一种较好的宫腔吸引管清洗方式.

    作者:苗傲霜;陈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