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莉;吴晓飞;伍德生;陆国玉;张晓华;蔡兆根
目的:探讨Child胰肠吻合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DGE)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2012年行Child胰肠吻合术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DGE 47例,发生率为35.61%;患者DGE发生率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直接胆红素水平、手术时间、术后早期是否肠内营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术前WBC水平、白蛋白(ALB)水平、术中出血量、术后有无胰瘘对DGE的发生均有影响(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ALB与DGE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OR=0.797,P<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是否胰瘘与DGE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OR分别为2.275、1.756和2.885).结论: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可减少DGE的发生,术后胰瘘可增大DGE的发生率.
作者:罗少龙;潘红刚;蒋磊;王阿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4种妇科宫腔吸引管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方法:将600件宫腔吸引管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B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按常规人工清洗;C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联合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D组采用手工加多酶液浸泡联合超声清洗机清洗;通过目测和潜血试验比较各组清洗合格率.结果:4组宫腔吸引管经目测检验,B、C、D组清洗合格率均为100.00%,均高于A组(76.67%)(P<0.05);4组宫腔吸引管经潜血试验检测后,A、B、C、D组合格率分别为70.67%、86.67%、96.67%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清洗配合超声清洗机是目前一种较好的宫腔吸引管清洗方式.
作者:苗傲霜;陈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克隆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H37Ra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自结核菌H37Ra株抽提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已知结核菌H37Ra株CFP10基因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CFP10基因,将其克隆至pTG19-T载体后,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DNA序列测定,并以BLAST在线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PCR产物电泳显示扩增片段约为300 bp,测序获得的片段开放编码框由303 bp组成,与H37Rv株CFP10基因同源性为100%,推导出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成功克隆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CFP10基因,其基因序列与H37Rv株CFP10基因序列无差异.
作者:薛玉芹;王英;陈勇;李江艳;李倩;唐洁;夏惠;王雪梅;方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门胆管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3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12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34例,仅行PTCD术29例.结果:4种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0±1.51)个月、(16.00±1.49)个月、(12.00±1.83)个月和(5.00±1.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均影响患者预后.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肝门胆管癌的佳治疗方法.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金浩;刘会春;李宗狂;谈燚;纪忠;鲁贻民;周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纤维桩系统联合全瓷冠在切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患者的52颗切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拆除不良修复体,完善根管治疗、牙周治疗及必要的外科手术等.观察1周无不适症状且X线片示牙周状况良好者,按桩预备原则进行预备,尽量保存健康的牙本质,黏桩、成核,按全冠预备原则,牙体预备联合全瓷冠修复.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12个月,通过影像学方法及临床检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1例修复体出现桩脱落,1例修复体出现桩折断,牙龈充血,其余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色泽稳定,牙龈情况良好,X根尖片示牙根、纤维桩无异常,均未出现继发性根尖周炎.结论:纤维桩系统在切牙残冠、残根修复中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剩余牙体组织较少无法获得足够牙本质肩领的薄弱根管,应慎重选择修复方式.
作者:田静;唐旭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型别分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CA患者病变部位疣体或分泌物进行HPV DNA(高危型和低危型)检测.结果:110例CA患者中,HPV阳性检出率为100.00%.低危感染占64.55%,高危感染占14.55%,高低危复合感染占20.91%.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HPV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患者以低危型HPV感染为主,高危HPV感染有较高比例分布,提示应加强生殖器肿瘤的防治.
作者:孟凡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常规吸氧、吸痰、抗感染、纠酸、雾化吸入平喘、镇静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硫酸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66.7%(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消失、咳嗽消失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丁晓曼;张海艳;胡宗娟;夏硕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营养治疗是现代外科的重大进展,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危重患者存活率,改善手术的疗效都有重要作用.自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于1968年Dudrick首次应用以来,其在救治外科危重患者、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但PN会引起代谢性和功能性并发症,特别是对肠黏膜代谢及功能的影响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引起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使肠源性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传统观点认为,近年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胃肠道术后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胃肠道手术对机体的影响以及术后早期应用EN等作一综述.
作者:胡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术前定位技术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变(NPBL)的诊断价值.方法:NPBL 147例均在FFDM引导下行术前定位,术后病理检查.结果:147例中共151个乳腺病变,149个一次定位成功,2个二次定位成功,满意率98.6%.所有定位病灶中146例一次手术切除成功.恶性肿瘤40个,良性病变111个.FFDM及其定位系统对NPBL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2%、90.0%、65.8%、48.6%、94.8%.钙化的形态、分布、边缘及结节的形态、边缘、密度在鉴别良恶性NPBL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FFDM引导下术前定位技术对NPBL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能够指导临床准确切除病灶.
作者:王玲玲;顾素英;高之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血糖脑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56例低血糖脑病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低血糖脑病患者中,39例与降糖药物应用有关,5例由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4例系进食不足所致,3例系服用不明成分保健品所致,3例原因不明,2例并发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昏迷、精神异常、癫痫、偏瘫及舞蹈样运动等症状.结论:低血糖脑病病因、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易误诊;对临床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需警惕并发低血糖脑病的可能.
作者:季学磊;储照虎;安民民;刘蕾;丁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AITDs)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概况1.1 AITDs AITDs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s),包括Graves′病(Graves′disease,GD) 和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 .GD以高甲状腺素血症、弥漫性甲状腺肿、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阳性、Graves′眼病和胫前黏液性水肿为特征;而HT以甲状腺细胞凋亡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为特征;但它们有共同特征,都伴有T细胞的浸润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并且像其他AIDs类似有家族聚集现象.
作者:滕晓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加用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观察组)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CI术后30 d,观察组出现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再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心绞痛的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PCI术后48 h及30 d,2组轻度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及术后48 h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能进一步减少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玲;康丽娜;吴道舒;邱明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安徽省3所医学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3所医学高等院校123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生源占81.30%,历届本科生源占18.70%;在科研方面及临床技能方面,39.84%的受访者在毕业前仅进行文献综述,52.85%不能独立管理床位,33.33%很少或偶尔进行独立医疗操作,仅有12.19%在轮转各个科室结束时表示有考核评价机制.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在培养模式、临床技能训练、考核体系方面存在问题,可通过制定合理的科研计划,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科室的规范化管理和健全临床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卢东兵;范恒伟;周建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发挥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的优势,构建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将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方法:使用多种软件制作协作型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结果:构建了基于blended learning的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结论: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通过基于blended learning的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能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其混合式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作者:刘辉;王力;吴守伟;胡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单纯颅骨损害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组织特征.方法:经临床特征结合CT、磁共振等影像资料,应用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手术切除的1例单纯颅骨损害的LCH进行观察.结果:累及颅骨的LCH病变为圆形或卵圆形溶骨性病灶,具有边界清晰的非硬化性边缘,表现为穿凿状,内板和外板不平衡破坏导致斜边或双边,溶骨病变含有残余骨碎片,病变扩大数目增多可聚合成地图样外观,病理组织学为血管、炎细胞、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构成的幼芽肿样结构,S-100、CD1α阳性,CD68部分细胞阳性,Ckpan、CD45、EMA阴性,Ki-67肿瘤细胞阳性细胞数约为5%.结论:单纯颅骨损害的LCH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及典型的影像学特点,确诊仍需要病理检查,单一的病灶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一般不需化疗或放疗,定期随访即可.
作者:段祥升;平勇;汤纪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的树突细胞对体外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单盲的方法,选取体质量相近的健康小鼠120只,运用马兜铃酸诱导小鼠患淋巴细胞瘤,抽取其淋巴瘤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每只小鼠的一份淋巴瘤细胞培养液给予常规抗肿瘤药物为对照组,另一份加入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培养液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淋巴瘤细胞培养液中癌细胞死亡情况和抗瘤情况.结果:观察组60%~79%、80%~100%瘤细胞培养液中瘤细胞死亡率分别为40.83%和29.17%,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4.17%和3.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细胞培养液抗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7%(P<0.01).结论:存活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抑制淋巴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对抗淋巴细胞瘤和在淋巴细胞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李秀义;高冬梅;温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促进预防医学人才培养适应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对预防医学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方法:在预防医学三年级本科生中按平均成绩分层抽取20名学生实施参与式课程(参与组);再分层抽取20名学生参加常规专业课学习(对照组).参与组采用双语教学,教师与学生圆形围坐,参与式方法包括小品、画图、游戏、模型等形式,并对考核过程进行创新,后对参与式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学生专业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参与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组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参与式课程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参与式教学丰富了实践教育,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主动性学习行为,可为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作者:王丹妮;王春华;张勤;张玉媛;高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益气活血汤煎剂口服,每天2次,每次200 ml,8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斑块消退率、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斑块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疗效显著.
作者:陈文实;刘继松;张锋;桑更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百草枯(PQ)中毒大鼠胃肠损伤的病理变化及胃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表达变化,探讨炎症反应及氧自由基在PQ所致胃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毒组.其中对照组10只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一次性灌胃;中毒组30只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PQ,按180 mg/kg一次性灌胃,分别于6、24、72 h后处死10只,留取胃肠标本,观察胃肠大体,HE染色的病理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肠组织中MDA、SOD、TNF-α和IL-1β的表达,ELISA法检测胃肠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果:PQ中毒大鼠胃肠有明显病理损伤;中毒组大鼠胃肠组织中TNF-α、IL-1β及MD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毒组SOD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Q中毒大鼠胃肠有明显病理损伤,炎症反应及氧自由基在PQ所致胃肠损伤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方莉;吴晓飞;伍德生;陆国玉;张晓华;蔡兆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接骨术(MIPPO)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PFNA与MIPPO治疗的6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5个月,2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方面均小于MIPPO组(P<0.01).结论:2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相当,PFNA创伤更小,出血更少,术后卧床时间更短.
作者:王雪峰;王江南;李俊;徐应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