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俊;巢惠民;高斌;徐宁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RA患者(RA组),并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和特种蛋白仪定性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和RF,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组50例中单一抗CCP抗体阳性率86.0%,单一RF阳性率78.0%,两项同时阳性率92.0%,同时阴性率8.0%.对照组30例中单一抗CCP抗体阳性率3.3%,单一RF阳性率13.3%,无一例两项同时阳性.RA组抗CCP抗体、RF和两项同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RA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合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可显著提高对RA的诊断水平.
作者:王波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在漫长治疗过程中的压力感受.方法:采取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中青年血透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壮年血透患者心理压力主要来源包括对疾病的恐惧和对预后的不确定感、生活规律的改变、自我管理知识缺乏和信心不足、负向的自我概念、经济困难等.结论:中青年血透患者在身体、精神、经济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应根据患者的压力来源,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压力.
作者:何丽芳;甘香;杨莺卿;刘美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睾丸扭转后存活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睾丸扭转患者彩色多普勒声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前扭转睾丸不同彩色多普勒声像分为a、b、c、d 4种类型;术中扭转睾丸的不同情况,将其存活力分为A~D级,其中将A~C级存活力睾丸保留,D级存活力睾丸切除;将随访的睾丸存活力分为Ⅰ~Ⅲ级,Ⅰ~Ⅱ级睾丸存活,Ⅲ级睾丸萎缩.结果:16例睾丸扭转中,10例手术复位保留,6例手术切除.手术复位中睾丸存活9例,术前声像为a型3例,b型2例,c型4例;术中睾丸存活力为A级1例,B级3例,C级5例;远期睾丸存活力为Ⅰ级2例,Ⅱ级7例.手术复位组中萎缩1例,术前声像分级为d型,术中睾丸存活力为D级,远期睾丸存活力为Ⅲ级.手术切除6例术前声像为c型1例,d型5例;术中睾丸存活力均为D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睾丸扭转并能够预测复位后睾丸的存活力,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是挽救扭转睾丸,提高其存活力的关键.
作者:宫文亮;王东平;胡波;王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以食管下段括约机失弛缓为特征,其病因不明,但大多数学者[1-2]认为贲门失弛缓症属于神经源性疾病.贲门失弛缓症对患者的机体及精神均造成一定的危害[3],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保证.2007~2012年,我院收治贲门失弛缓症患者6例,成功地进行了Heller′s手术加胃底折叠术,同时在细致周到的围手术期护理下,患者较快地痊愈.现就围手术期的护理作一总结.
作者:岳峰;李玉洁;杨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供应室2011~2012年常见职业损伤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发放自行设计的<职业损伤事件调查表>获取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2011年中心供应室共发生职业损伤34例,其中烫伤15例,锐器伤10例,化学伤9例;2012年发生职业损伤11例,其中烫伤4例,锐器伤5例,化学伤2例.2012年烫伤与化学伤的发生率均低于2011年(P<0.01和P<0.05),而锐器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职业防护教育,可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
作者:樊蓉;孟宇;陈付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改良式新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和常规阴式子宫切除的效果.方法:对子宫增大如12~ 18 孕周、子宫质量270~430 g 的37例患者采用传统的TVH 术式(传统组);对子宫增大如12~16孕周,子宫质量280~330 g的32例患者采用改良式的TVH手术方式(改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副损伤.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 P<0.01).结论:改良式TVH手术方法非常简捷,不需要特殊器械,对于大子宫切除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肖成炜;许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联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宫颈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电子阴道镜联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418例,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标准,对电子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显示,宫颈炎患者346例(82.8%),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48例(11.5%),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19例(4.5%),宫颈癌5例(1.2%).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宫颈炎333例,CIN 45例,HPV感染27例,宫颈癌13例.电子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炎、CIN、HPV感染、宫颈癌与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7.9%、95.5%、70.3%、38.5%.结论:电子阴道镜联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宫颈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杜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变换体位时增加胃管置入长度对安眠药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安眠药中毒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左侧卧位洗胃;观察组采取头低足高左侧卧,在洗胃过程中变换患者体位时增加胃管置入长度洗胃.比较2组洗胃时间、出液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洗胃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洗胃出液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洗胃中观察组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和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变换患者体位时增加胃管置入长度洗胃可缩短洗胃时间、增加出液量和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洗胃效果.
作者:姜效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后PCIA 48 h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其中A组:舒芬太尼1.5~2 μg/k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1 μg·kg-1·h-1.记录术后PCIA治疗期间2、6、12、24、36、48 h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和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B组镇静评分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A组降低(P<0.05~P<0.01);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也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老年患者术后镇痛应用小剂量纳洛酮(0.1 μg·kg-1·h-1)可有效减少舒芬太尼PCIA的不良反应,同时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作者:代文涛;朱德浩;符炜;张从利;王南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应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汇集血小板(PAS汇集BC-PCs),并利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结合流式细胞术体内评估输注效果.方法:从400 ml全血中分离出40~45 ml白膜,于(22±2)℃静置过夜,将ABO同型的6袋白膜汇集,加200 ml PAS稀释后,离心后,将上层富含血小板悬液经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并转移到血小板保存袋内,即制备成1个成人治疗量的PAS汇集BC-PCs,同时以血浆汇集BC-PCs为对照.将不同保存期的汇集血小板经尾静脉输注SCID小鼠体内,在输注30 min和4 h采集小鼠全血,用流式细胞术计数CD61-PE标记人血小板,以30 min时的人血小板计数为100%计算输注4 h的人血小板存活率.结果:PAS汇集BC-PCs和血浆汇集BC-PCs在保存0 d、3 d、5 d、7 d,SCID小鼠体内4 h的血小板存活率分别为(72.5±9.1)%、(74.0±8.9)%、(71.5±8.6)%、(70.5±8.9)% 和(70.9±8.7)%、(70.4±9.9)%、(68.6±10.3)%、(57.5±9.2);保存5 d内,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7 d时,PAS汇集BC-PCs的血小板存活率高于血浆汇集BC-PCs(P<0.01).结论:在5 d保存期内,PAS汇集BC-PCs与血浆汇集BC-PCs的输注效果相同.
作者:史志旭;毕星秀;唐荣才;黄成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在桥本甲状腺炎(HT)、Graves病(GD)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中,Ⅰ组HT 112例,Ⅱ组GD 66例,Ⅲ组非自身免疫性甲亢62例,Ⅳ组为健康体检者80名.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4组血清中TGAb、TpoAb、TRAb水平.结果:Ⅰ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P<0.01);Ⅱ组患者血清TGAb、TpoAb和TRAb亦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Ⅰ组患者TGAb阳性率90.17%,TpoAb阳性率100.00%,TRAb阳性率6.25%;Ⅱ组患者TGAb阳性率30.30%,TpoAb阳性率70.21%,TRAb阳性率90.90%.结论:联合检测TGAb、TpoAb、TRAb对诊断及鉴别诊断HT和GD 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TRAb升高对GD特别有诊断价值.
作者:徐志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腹高压(IAH)危险因素,并评估IAH对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8例SAP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测压法间接监测腹内压值,反复或持续腹内压≥12 mmHg设定为IAH.记录第1个24 h 液体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病Ⅱ(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等与腹高压相关性高危因素.根据腹内压值,观察腹内压对患者感染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住院时间、血培养阳性率、ICU时间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结果:腹内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个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和白蛋白值均是SAP发生腹内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IAH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及住院、ICU时间均高于非腹高压患者(P<0.05~P<0.01).结论:入院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均是SAP患者发生IAH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解除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是治疗SAP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郑以山;倪海滨;童智慧;柯路;张璐瑶;李刚;李维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终点法、溴甲酚绿法、丁酰硫代胆碱/铁氰化钾法检测81例不同程度(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35名正常人(对照组)的RBP、PA、ALB、CHE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RBP、PA、ALB和CH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程度由轻到重患者血清RBP、PA、ALB和CHE均依次降低(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RBP、PA、ALB和CHE能更好地反映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肝硬化患者病情变化、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玉;王启之;燕善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300例产后会阴水肿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均采取红外照射方法护理治疗.对照组湿敷甲硝唑溶液,观察组湿敷硫酸镁原液.观察2组患者护理治疗72 h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130例,对照组痊愈90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痊愈时间为(3.5±1.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5±2.5)d(P<0.01).2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照射基础上采取湿敷硫酸镁原液方法护理治疗产后会阴水肿效果显著,能够降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任玉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相应对策.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蚌埠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普通内外科护士和急诊科护士各60人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及普通内外科护士得分(P<0.05~P<0.01).结论:重视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心理问题产生原因,采用有效缓解急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对策,可维护和提高急诊护士身心健康.
作者:齐静;胡媛媛;赵咏芳;张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同年龄段脑梗死人群与普通人群血清中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TC/HDL)差异.方法:选取93例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的非脑梗死者92名,对实验室血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TC/HDL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脑梗死患者TC/H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 TC/HDL在脑梗死疾病急性发作中有别于同年龄普通人群,可以作为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阮桂琴;吕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软组织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例软组织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MRI影像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软组织原发性淋巴瘤均位于下肢,分别呈卵圆形和不规则形,病灶直径7.0~12.0 cm.在T1WI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表现,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强化.结论:淋巴瘤原发于软组织者罕见,MRI表现肿瘤信号均匀,囊性变及坏死少见,周围肌间筋膜存在脂肪间隙是其特征.
作者:孙景秋;姚楠;陈守康;刘志军;石士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住院患者4 824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QCC活动前组,采集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住院患者5 000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QCC活动后组.血液标本均由统一培训后护理人员采集,经训练的运送标本人员送检,不合格标本为临床检验中心拒收的标本.活动后组在此基础上开展QCC活动,确立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QCC活动前、后不合格血液标本数,计算不合格标本发生率.结果:QCC活动后组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率为0.2%,明显低于QCC活动前组的2.7%(P<0.01).结论:QCC活动有助于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持续改进和提高护理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徐青;曹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室温下不同血液标本及存放时间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分离胶/促凝剂管(分离胶管组)和肝素抗凝管(肝素管组)采集30名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标本,在1 h内离心并测定标本中NSE水平,然后分别测定室温(25.0±0.5)℃放置2、3、4 h的NSE水平.结果:分离胶管组血标本存放不同时间的测定结果与1 h内的NSE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素管组血标本存放不同时间的NSE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管组血标本存放1~4 h NSE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分离胶管组(P<0.01).结论: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室温放置4 h内的分离胶/促凝剂管血标本,重复性较好,结果可靠,可为临床样本检测、复核,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谢军;张侠;李红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核苷酸还原酶M1(RRM1)、人微管蛋白β3(β-Tubb3)和核苷酸切除修复互补基因1(ERCC1)表达与吉西他滨、紫杉类和铂类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Ⅲb/Ⅳ期NSCLC患者4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试验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溶解曲线法检测石蜡组织标本中RRM1、β-Tubb3、ERCC1 mRNA的表达,并根据RRM1、β-Tubb3表达结果,试验组选择铂类联合吉西他滨(GP方案)、长春瑞滨(NP方案)、紫杉醇(TP方案)或培美曲赛的两药化疗方案;对照组随机给予任何一种两药联合化疗.比较2组化疗疗效及总生存期.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6.1%和31.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7%和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生存期分别为11.2个月和9.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方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70.7%,较对照组32.6%显著增高(P<0.01).NP、TP方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6.7%,较对照组29.5%显著增高(P<0.01).试验组ERCC1 低表达与高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8.7%和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表达与高表达生存期分别11.4个月和10.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RRM1、β-Tubb3表达水平指导Ⅲb/Ⅳ期NSCLC个体化治疗较随机选用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可明显提高客观缓解率.
作者:刘海涛;陈余清;李殿明;李伟;王效静;黄礼年;闵生萍;张永;徐晓玲;孙耕耘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