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华;王军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绝大多数50岁以上的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据统计[1],50岁以上的男性BPH发病率为30%~50%,70~79岁者为70%,>80岁者为90%以上.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
作者:唐保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其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经结肠镜钳取30例感染后IBS患者和10名健康者的乙状结肠黏膜标木,采用石蜡连续切片及原位包埋法,透射电镜观察肥大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相邻组织结构,并应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感染后IBS患者电镜下可见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膜完整,膜与膜之间桥粒样结构连接,细胞间隙增宽,肠黏膜微绒毛分布尚规整,但密度不均,长短不一,多处微绒毛断裂,粗面内质网发达,在黏膜固有层中见较多肥大细胞,其内可见大量高密度内分泌颗粒,伴有脱颗粒后的空洞,呈现功能活跃和分泌旺盛状态.结论:感染后IBS患者结肠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左戎;王巧民;张旭;胡闻;杨清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临床感染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02株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常见感染菌的耐药率.结果:分离的602株细菌中,G+菌134株(22.26%),G-菌468株(77.74%).G+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多见(71株),其次为其他链球菌(35株);而G-菌中大肠埃希菌(178株)居于首位,其次是肠杆菌属(80株)和克雷伯菌属(75株).表皮葡萄球菌对新生霉素及氨苄西林100.00%敏感,对氨曲南、阿奇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00%、96.00%、92.42%.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敏感,对青霉素、利福平、林可霉素均100.00% 耐药.结论:林可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极高,G+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新生霉素等耐药率较低;G-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他唑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为敏感.
作者:陈玮;方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THP-1细胞后对细胞表面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表达的影响.方法:Mtb以10:1感染佛波醇酯(PMA)分化的THP-1细胞,建立Mtb感染THP-1细胞的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细胞、PMA分化的THP-1细胞及Mtb感染THP-1细胞CD14的表达.结果:THP-1细胞和PMA分化的THP-1细胞表面表达CD14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21.6%,对Mtb的吞噬率分别为7.7%和93.0%;Mtb感染的THP-1细胞表面表达CD14的阳性率为27.5%.结论:PMA分化后的THP-1细胞表面CD14的表达增加,Mtb感染后CD14的表达进一步增加,对Mtb的吞噬率增加.
作者:金齐力;韦莉;李柏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诊断脑囊虫病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8例脑囊虫患者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囊虫病分为三期:囊虫存活期10例,此期特征是头节、囊壁和囊液并存,T1WI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内小点样中等信号影,T2WI囊腔为高信号;囊虫变性期5例,头节消失,囊腔胀大,大小不均,囊周围出现水肿带,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为高信号;囊虫死亡期3例,虫体死亡后发生钙化或纤维化,T2WI呈小圆形边界清楚的低信号,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MRI对于不同时期的脑囊虫病诊断价值较高,反映脑囊虫病的病理学过程,对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宜传;孙景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结肠镜和X线透视引导下,对5例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的患者实施内镜下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性扩张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成功,腹痛、肠梗阻等症状均即刻解除,未出现肠道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患者置入支架后生存期为2~30个月.结论:结肠镜联合X线行扩张与内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狭窄与梗阻,避免了肠造瘘,具有微创、安全、见效快等优点,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束庆文;谢玉珍;侯亚峰;叶献词;钱爱玲;汪全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人脑胶质瘤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37.18%~56.37%[1],其病死率高.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疗效差,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预后极差.免疫学的不断发展为胶质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免疫治疗被视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
作者:孙广卫;张少军;李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前房、眼压、视力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未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炎症反应、前房出血、角膜水肿等,治疗后均吸收.术后眼压10~24 mmHg,视力提高2例,其余无变化.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立红;张燕;俞华;夏晔;胡丰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对稳定表达连接蛋白26、32的HeLa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功能的作用及其对顺铂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磺基罗丹明B法观察三七皂苷R1作用不同时间以后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为三七皂苷R1 10、25、50、100、200 μmol/L组,以不加三七皂苷R1组为空白对照组.计算药物作用24、48、72 h各组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三七皂苷R1作用48 h荧光黄在细胞之间传递的距离来评价其对GJ功能的影响;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观察R1与顺铂合用以后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以顺铂细胞集落形成率的降低作为顺铂的细胞毒性的指标.结果:三七皂苷R1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1具有上调GJ功能的作用;有GJ时R1与顺铂合用后可明显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作用,在无GJ时这种作用则不明显.结论:三七皂苷R1可通过增强细胞之间的GJ功能来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作用.
作者:齐晓艳;张波;余美玲;陶亮;张翠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和临床分布情况,为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12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痰标本检出率高,为72.09%;患者主要分布在内科和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分离出的129株鲍曼不动杆菌仅有3种药物耐药率<30%,分别是亚胺培南(24.8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6.35%)、氨苄西林/舒巴坦(27.9%),其余药物耐药率均>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了解耐药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闫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尿白蛋白(UALB)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UALB阳性组58例和UALB阴性组42例,比较2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变化、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UALB阳性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粥样斑块出现率均高于UALB阴性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水平升高,粥样斑块出现率升高(P<0.05),内膜中层厚度与UALB、血总胆固醇、糖基化血红蛋白、血尿酸(UA)等呈正相关,而内径与UA、UALB呈负相关.结论:UALB阳性患者易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当尿白蛋白排泄≥60 mg/24 h时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作者:刘慧华;王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9570A/G多态性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0例CHD患者ACE2基因多态性,并根据冠脉造影病变支数和Genisini积分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比较.结果:在男性CHD组中,9570G基因型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isini积分均多于9570A基因型者(P<0.05);在女性CHD组中,不同基因型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isini积分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ACE2基因9570A/G多态性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男性CHD冠脉狭窄程度具有一定关系,与女性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永;张友亮;吴士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西藏西部高原地区农牧民健康状况及患病情况,为慢性病、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拉孜县农村1 699名农牧民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内外科常规检查、胸部透视、血压、心电图、腹部B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乙肝表面抗原,女性加做妇科检查.结果:964人检查结果异常,其中前5位异常依次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4.7%),胆道疾病(13.2%),血红蛋白增多症(12.8%),高血压(12.4%),心电图异常(8.9%).检查结果异常与文化程度有关,部分异常与性别有关(血红蛋白增多症),部分异常与年龄有关(高血压).结论:有针对性地对农牧民的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卫生习惯,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参加体检,发现健康危险因素或疾病,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作者:黄武全;普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VD的发病率随年龄直线上升.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为3.9%,其中VD占68.5%[1].细胞因子(cytokines,CKs)是构成免疫系统的重要介质之一,是主要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如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在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京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let-7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组织微阵列,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80例人乳腺癌组织和2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let-7b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let-7b阳性率为35.0%,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59.1%(P<0.05).结论:let-7b低表达可以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马琳;李贵柱;孟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逐渐进入正轨.自1992年至今,护理学硕士教育已开展了19年.我国过去多年培养的护理硕士研究生多为学术学位,又称科研型.相对来说,多数院校着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对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力度不够.面对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专业化越来越强,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对护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急需一批能够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的,在某一专科领域具有较高的护理水平和专长,能独立解决该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可指导其他护士工作的护理人员.
作者:李火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侵袭和转移作为肿瘤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恶性肿瘤细胞侵袭正常组织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以及组织的血管壁,这个过程重要的一步就是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HSPG是ECM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膜自我组装、不溶解性以及屏障作用所必需的.
作者:程秀;刘浩;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49例胃癌组织(转移30例,未转移19例)和20例癌前病变组织中,采用RT-PCR法检测MMP-7 mRNA,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49例胃癌组织中,MMP-7 mRNA及端粒酶阳性表达者分别为28例和32例,其中转移组表达分别为21例和20例;20例癌前病变组织中MMP-7、端粒酶表达分别为4例和8例.胃癌组联合检测均阳性表达者19例,均阴性者8例;癌前病变组联合检测均阳性者仅3例,均阴性者11例.而MMP-7 mRNA表达在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病理分级中,Ⅰ、Ⅱ级的表达明显低于Ⅲ级(P<0.01);侵及浆膜层者明显高于未侵及者(P<0.01).端粒酶在性别、年龄和病理分级以及是否侵及浆膜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7、端粒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高表达者胃癌转移的风险可能较高.联合检测较单一指标的检测率高.
作者:任志;汪强武;王启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法定传染病报告儿童腹泻病的临床现状,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方法:比较不同儿童腹泻临床诊断病例的发病人群特征、临床表现、大便性状、粪便实验室检测结果、病原培养等诊断依据之间的差异.结果:非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在患儿年龄、性别、类型和腹泻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便性状和实验室粪便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球状物)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现有法定传染病报告中儿童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诊断分类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有必要逐步提升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的比例和临床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张赋;许秋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加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平台建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法:通过加强基础实验平台建设、选修实验平台建设、开放实验平台建设和临床实践平台建设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通过实验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了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结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平台建设在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韦莉;金齐力;刘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