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例毒性弥慢性甲状腺肿患者尿碘增高结果分析

原益枫;季淑琴;刘颖耿

关键词:Graves病, 尿碘, FT3, FT4, TSH, TPO-Ab
摘要:目的 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与尿碘的关系,以提高Graves病治愈能力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砷催化分光光度计法对120例Gravves患者尿碘的测定.使用放免法对120例患者血清FT3,FT4,TSH,TPO-Ab,Tg-Ab的测定.结果 120例Graves病患者经限碘和少量药物治疗后,尿碘、血清FT3,FT4,TSH与限碘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出人体需要的碘会使甲亢病的发病率增加,相反,限制碘摄入有助于甲亢病患者恢复.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的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及非药物康复措施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常见疾病,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从成人18.8%的发病率增长至20%,其发病趋势具有.

    作者:陈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家族史及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与子代先天畸形关系的定量研究

    目的 探讨家族史及环境因素与先天畸形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定量分析可干预因素的预防分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85例先天畸形作为病例组,选择等量的正常儿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及标本检测,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为:家族史、孕早期发热、孕早期营养差、负性事件刺激、巨细胞病毒感染,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3.47(1.70~7.06)、2.74(1.17~6.42)、3.07(1.68~5.74)、1.84(1.00~3.37)、3.04(1.61~5.78),先天畸形阳性家族史与上述四个因素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分别为2.94、3.88、1.79、3.53;给定条件下可计算出全面控制可干预因素人群预防分值接近10%.结论 先天畸形家族史和环境因素间存在正交互作用;采取高危策略可降低人群中先天畸形的患病风险.

    作者:李栋;王兴涌;刘祥举;王长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上海市长宁区女性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研究女性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场所为基础整群抽样,对1281名女性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2.3%报告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评分低,知晓症状和危害平均得分分别为46.2和47.0;在有性生活者中,27.4%发生非意愿性行为,27.8%有多性伴行为,79.7%不能坚持每次使用避孕套.40.8%有应就诊未就诊经历;63.9%被动接受过宣教,29.4%主动求询;90.2%为自费医疗,72.4%有相关医保政策需求,89.9%对医保政策不可及.结论 女性流动人口对性病艾滋病相关卫生服务处于高需状态,但卫生服务利用率不高;性生活、流产史、避孕套使用、非意愿性行为对生殖道感染症状发生有显著影响;知识评分、诉求补偿途径对应就诊未就诊行为有显著影响.

    作者:吴琼;何纳;倪莹菁;顾萍;徐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对胆囊切除诱发结肠癌机制的讨论

    目的 讨论胆囊切除后诱发结肠癌的机制.方法 收集近15年来结肠癌组396例与同期非结肠癌409例进行对照研究,并做出统计学处理.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病率显著升高,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囊切除很可能增加结肠癌发病率.

    作者:罗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健康管理在中国健康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诸如环境污染、流动人口、能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加重.为了解决城市化发展过快带来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

    作者:王煜;黄建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济南市2003-2005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和漏报调查

    为了解济南市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以便及时、准确分析疫情动态,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每年将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和漏报进行调查.

    作者:马祖芳;张学化;鞠永慧;单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集体单位预防保健人力资源现状素质评价

    目的 摸清基层单位预防保健人力资源现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海淀区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管辖的集体单位的医务室医疗保健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关厂矿、学校三个组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回收问卷428份,合格率为100%.传染病防治人员中,女性偏多、青年医生少、中老年多,尤其是在机关厂矿和学校.执业医师为公共卫生的不足35%,低的是机关厂矿传染病防治人员,执业医师为公共卫生的仅占15.91%;高级职称占的比例少.约有30%的人认为培训强度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医生能独立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占58.79%,约是其他两组的2倍.对于作为传染病医生基本技能之一的采集咽拭子,三组人群掌握率都很低,不到50%.预防保健日常相关工作知识测试结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及格率高,为87.96%,而其他两组为66.67%和56.25%.三组的电脑拥有率较高,但是打印机、传真机、上网条件拥有率较低,机关厂矿的传染病防治人员办公条件差.36.6%~40.0%的医生不满意工作条件,想换工作.结论 基层单位预防保健队伍的技术能力不能满足当前防病需要,尤其是数量众多的机关厂矿预防保健人员队伍.

    作者:沈艳辉;孙培源;王静;吕敏;黎新宇;索罗丹;王全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慈溪市1996-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的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 对慈溪市1996-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慈溪市10年间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38例,年平均发病率波动在0.11‰~1.01‰之间,病死率为13.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男性为多,病例平均日龄6 d,高发于外省来慈溪市的妇女,所有病例均采用土法接生且无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史.结论 旧法接生和产前未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及人口流动是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因素.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推广住院分娩,对高危人群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加强新法接生培训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基本措施.

    作者:罗央努;施南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贵州省2004年全国健康教育统计报表分析

    从2002年起,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要求,贵州省组织实施了全国健康教育机构业务工作调查表统计上报项目,各市(州、地),县(市、区)健康教育机构(健康教育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初步建立起全国健康教育统计报表制度和工作网络.

    作者:曹辉;廖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57例临床护理工作者对预防艾滋病知识、技能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预防艾滋病知识、技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临床护士57人,并进行个别访谈.结果 绝大部分临床护士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知之甚少,96.5%的护士能正确描述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40.4%以为蚊子叮咬可以传播HIV,70%的护士不知道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半成以上的临床护士对于生活中和工作中避免艾滋病的方法不了解.结论 首先要提高临床护士的艾滋病的风险防范意识,其次是改变学习的形式和方法,把艾滋病的教育和职业风险防范教育始终贯穿于护士的在校教育、继续教育、岗前培训整个过程中.学校的艾滋病教育要加强日常生活预防HIV传播的知识和技能.

    作者:付伟;刘婷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蒙古族与回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启动子单体型分析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启动子区和5'端非翻译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单体基因型.方法 MBL 基因 SNP 分析采用序列分析法;遗传学分析采用SHEsis软件.结果 79例蒙古族人群中启动子-550位点H/H、H/L和L/L型分别占38.0%、45.6%和16.5%,等位基因变异频率为0.392;-221位点Y/Y和X/Y型分别占81.0%和19.0%,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0.095.69例回族人群中启动子-550位点H/H、H/L和L/L型分别占36.2%、44.9%和18.8%,等位基因变异频率为0.413;-221位点Y/Y和X/Y型分别占75.4%和24.6%,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0.123.启动子单体型有HYP、LYP和LXP 3种,在蒙古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0.608、0.297和0.095;回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0.587、0.290和0.123.所有样本5'端非翻译区+4位点均无突变即均为P型.蒙古族和回族-550位点和-221位点的变异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50=0.131,P=0.718;X2-221=0.610,P=0.435).结论 (1)本研究中蒙古族和回族人群启动子单体型仅HYP、LYP和LXP 3种.(2)启动子区-550位点的变异频率较高,-221位点变异频率较低,+4位点无SNP发现.两组人群上述位点的变异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朱妍艳;华春珍;冷贵兰;尚世强;俞惠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严峻形势与对策

    所谓疾病预防控制就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目的就是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然而,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因子与人类长期共存的格局永远都不会改变!

    作者:董柏青;吕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铁路客运乘务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铁路客运乘务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职工艾滋病防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铁路客运段按照整群抽样原则随机抽取400名客运乘务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乘务员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结果 铁路客运乘务员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2.3%;乘务员对艾滋病害怕、歧视、担忧较明显;愿意成为艾滋病义务宣传员和传播艾滋病防制知识.结论 铁路客运乘务员年龄、工龄、文化程度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关,其愿意接受更多艾滋病防制知识;通过对乘务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培训后,可在旅客列车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

    作者:潘洁;吕榜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

    作者:刘军秀;张慧;胡国清;黄建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从一例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检出B群脑膜炎球菌

    目的 查明建瓯市一例脑膜炎患者病原菌,为有效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法分离鉴定脑脊液病原菌及血清分群并用PCR技术进行检测;用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该患者脑脊液检出B群脑膜炎球菌(编号为2007-26);PCR检测CrgA基因及.SiaD(B)基因均呈阳性.2007-26菌株对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利福平等7种抗菌药物敏感,但对磺胺甲基异噁唑产生高度耐药.结论 福建省流脑病原学监测已出现B群脑膜炎球菌,这在福建省近30年尚属首次发现.流脑病例治疗可首选头孢类、利福平等敏感抗菌药物,磺胺甲基异嗯唑不适宜继续作为治疗和预防药物.

    作者:原灵;陈爱平;郭维植;林震宇;詹銮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鲁西南地区高砷水源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鲁西南地区居民饮用水砷含量情况.方法 采取抽样调查方法选择鲁西南4个市16个有代表性的县(市、区)的部分自然村采集水样,半定量检测饮水砷含量,对检出的超标水样(砷含量≥10.05 mg/L)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对16个县(市、区)的374个自然村进行了筛查工作,共检测水样9281份,检出超标水样25份,超标率为0.27%.分布在11个自然村,覆盖总人口数10968人,其中18岁以下儿童数4140人.结论 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确实存在砷含量超标水井;建议对超标村庄进行饮水砷含量普查和高砷饮水受威胁人口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秀红;边建朝;相有章;管淑芬;王林;宋术亮;屈福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20例毒性弥慢性甲状腺肿患者尿碘增高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与尿碘的关系,以提高Graves病治愈能力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砷催化分光光度计法对120例Gravves患者尿碘的测定.使用放免法对120例患者血清FT3,FT4,TSH,TPO-Ab,Tg-Ab的测定.结果 120例Graves病患者经限碘和少量药物治疗后,尿碘、血清FT3,FT4,TSH与限碘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出人体需要的碘会使甲亢病的发病率增加,相反,限制碘摄入有助于甲亢病患者恢复.

    作者:原益枫;季淑琴;刘颖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动画片对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预试验研究

    目的 <8秒钟>是我们创作的一部防治艾滋病的教育动画片.为保证传播效果,进行了动画片的预试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形式.动画片放映结束后,对太原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共178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并随机对12名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详细访谈.结果 98.3%的学生能正确回答所有问题,所有学生都知道艾滋病及其传染性,100%的人知道戴安全套是有预防作用的,但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道得不全面,98.9%喜欢动画片,100%能理解和知晓传播的信息;访谈者中91.7%的人认为该动画片教育效果相当好.结论 动画片<8秒钟>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其宣传效果是很明显的.

    作者:左芝红;程小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社区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控制效果,为社区慢性病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对东城区小黄庄社区的102例糖尿病患者和88名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定期体检,饮食,运动和心理等综合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运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 干预前、后相关知识,参与运动的人数均有显著改善,血压、血糖各项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社区卫生站应该开展积极、有效的综合干预.

    作者:赵林;杨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空气污染物对出生体重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空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I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收集了广东某地2003-2005年分娩时孕满37周的围产数据.调查的因素包括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出生地、是否有准生证、孕周、是否有高危因素、末次月经时间、分娩日期、孕次、产次;产妇丈夫的职业、文化;新生儿的性别、出生身高、体重.用2002-2005年的空气污染数据估计暴露水平.结果 性别、母亲年龄、母亲职业、母亲原地址、孕期高危情况、孕次、是否有准生证分组,出生体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孕期PM10、SO2、NO2暴露分组之间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NO2浓度每增加10μg/m3,出生体重分别减少1.90~3.94 g、1.65~2.73 g、2.70~3.76 g.结论 空气污染物与低出生体重有关,空气污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值得关注.

    作者:赵庆国;李兵;杜玉开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